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古人的婚禮主要是在黃昏以後舉行的。
晚上舉行婚禮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婚禮習俗,古代迎娶花轎娶親都是在黃昏以後進行,因為黃昏屬於晝夜交替、 陰陽結合的時刻,所以是結婚的最佳時間。
其實從結婚中的婚字也能推斷出古人婚禮舉行時間,「婚」字在古代是書寫成「昏」的,昏也就是黃昏。
中國古代結婚流程
中國古代的婚禮和現代婚禮、西式婚禮不同,有著特定的流程。
1.納彩: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人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就可備禮去女方家裡求婚。
2.問名:求婚後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問名後將佔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的儀禮。
4.納徵:成婚階段的儀禮,訂盟後男方需將聘禮送往女方家中,聘禮的多少和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義,數目 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準備禮物到女方家中徵得同意時的儀式。請期禮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 時決定婚期。
6.迎親:婚禮中的最後一個步驟,也是婚禮當日的第一個過程。婚禮過程極其複雜,主要包括花轎迎親、拜堂、宴 賓、鬧洞房、合巹、結髮和洞房。
以上就是對古人婚禮的簡單介紹,對比現代婚禮而言古人的婚禮講究三書六禮,因此結婚流程是比較繁雜的,現代婚禮為更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則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