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位新婚的朋友向小編大吐苦水,說經歷一場婚禮就像扒了一層皮。
從訂酒店婚宴和租車到找攝像司儀化妝師;迎親時各種闖關撒紅包;婚禮上各種被親友整蠱做遊戲;還有各種各樣的婚鬧陋習,諸如遊街扔雞蛋和鬧伴娘、鬧公婆之類,一套流程折騰完直接累到吐血,完全打破了他對婚禮的浪漫幻想。
不同於如今的一些惡俗的婚禮講究,古人對婚禮的重視程度也是相當高的,總的來說古人婚要有三書六禮。
大家經常在古裝劇看到夫妻雙方鬧不和,妻子一方一般會說我是你三書六聘明媒正娶來的,想不要我你必須得如何如何。這裡的三書六聘其實就是三書六禮。
三書六禮既起到了通知親屬鄰裡,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的作用之外,還可以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從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六中禮節。
納採
納採也叫下聘禮,是整個婚禮儀式中的首禮。男方家長要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女家答應議婚後,男方需將大約三十種象徵吉祥的聘禮送給女家正式求婚。
問名
男家行納採禮後,再託媒人攜帶一隻大雁作禮物來女方家詢問女方的名字、生母的姓氏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一來為防止同姓近親結親,二來也是用來測八字吉兇,看二人能否成親。後來問名範圍擴展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面。
納吉
將男女雙方的名字和八字到廟裡佔卜,卜得吉兆,則決定兩人正式締結婚姻,此時男方應到女方家下聘書。鄭玄寫到「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如卜得兇兆,可能取消二人婚姻。
納徵
納徵又叫納幣,男方正式將聘禮送到女方家裡,禮目用紅綠描金貼寫上些吉利話,俗稱「文定」。男方寫「素仰壺範,久欽四德,千金一諾,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則寫:「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極,九如慶祝」等。舊時夫妻吵架時,妻子會說「我是你紅綠貼下定嫁來的」,下定也是證明這樁婚姻的合法性。
請期
《禮儀·士昏禮》雲「: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即男家通過卜問選定婚期之後,由媒人告知女方家裡,徵求女方的意見。請期時要帶一隻雁,表示對婚姻,愛情的忠貞。
迎親
迎親是六禮中最後的程序,即婚禮當天,新郎親自至女家迎娶新娘。這一個也是整個婚禮儀式中最熱鬧的一天。
新娘在出門之前由喜娘用五彩棉線去掉臉上的汗毛,俗稱「開臉」,上花轎之前,有的地區還流行「哭嫁」,因為自己要離開家到一個新的環境中生活,對未來的生活的不安全感,還有就是離開和自己生活了那麼長時間的親人而傷心。新郎騎著馬,新娘坐著花轎一路到男方家,拜天地後正式結為夫妻。
古代婚姻講究的六禮和現代一樣都是出於對婚姻的重視所制定的行為規範。雖然「六禮」大部分深受中國古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換個角度,也有它所積極的一面。比如:男女雙方在婚配前不能單獨相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雖說在現代屢遭非議,但在以前,卻避免了男女因婚配年齡較早造成的無知與輕率,有利於婚姻的穩定長久。
點
個
贊
唄
所有生肖注意嘍!!
歡迎留言
更多問題可添加下方微信一對一解答
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