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月刊】白色手術刀割不走國民黨毒瘤

2021-02-28 澳門江湖

◆臺北/柏暄

前言

選後,一樣的臺灣,異樣的心情。民進黨疲於慶祝,排兵佈陣還不忘數十位縣市首長齊齊宣誓要求放阿扁;國民黨一如來襲的寒流般,從中央檢討到黨主席改選死水一片,唯有偽黨員周玉蔻小姐消遣國民黨一波又一波;新任臺北市長柯文哲(稱:柯P)從局處首長選才到兌現政見,吸足了媒體版面。原來,在臺灣,大家都很忙的。

柯小刀,刀刀見影

「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工作。」這是在勝選記者會上柯文哲的振臂一呼,果然夠效率。打了數個月的選戰從來沒失眠,勝選夜竟然開始失眠,因為真正的手術才開始,先查病後治療,外科醫生出身的柯P一展酷吏形象,上任首要就是拆除臺北市荒廢了八年的公車專用道,這是馬英九臺北市長任內的政績,郝龍斌八年沒敢拆。不過單就一個拆公車道,柯市長也開始搖搖擺擺,起伏不定。一會要聽專業報告再做分析,一會可能保留,最後還是兌現了承諾一天拆除完畢,究竟要鬧那樣?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是否要表演。

選前,他打出愛與擁抱推翻高墻,選後他開始跨出藍綠,廣用藍綠,從第一副市長鄧家基到觀光局長簡餘晏,從市府總顧問宋楚瑜到都發局長林洲民,涵蓋黃、藍、綠、橘、白,幾乎臺灣政治的顏色都已經集齊,等待大有作為一番,加上通過i-voting(市民網絡投票)遴選勞工局長等奇招,臺北市市府名單大概真的沒有拘泥於藍綠,似乎民眾還沒有開始懊悔投錯票,這一票,改變成真,也真的開始改變。

常年在加護病房的柯P需要時刻面對死亡,生與死很多時候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這註定了他的雷厲風行,做事講求快準狠,所以當選一月有餘,也爭議不斷,從公開票選不斷流產,到最後人選跌破眼鏡,從質疑九二共識到拋出要形成一五共識,他的「快」很快就被媒體傳播,被社會反噬。政治,不同於急救,面對著市政的沉珂很多時候把脈準確後才能精準切除,急著推進手術室反而可能喪命,有時候快不代表有效率,好的政策與執行才會有高效。素人的市長,也開始學著做功課,凡事不能講太快,三思而後行,也開始謹慎面對媒體,因為作為政治人物,失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臺北的SNG連線面前,一句話很可能帶來的就是辭職下臺,當政治與媒體連接大眾時,這頭巨獸容易衝動也很容易暴怒,民主和民粹本來就是一線之隔。

放眼全世界,不同類型的民主中出現過很多素人,諸如南韓的安哲秀之流,也擁有過太多的神人偶像,美國的歐巴馬、緬甸的翁山蘇姬甚至當初的馬英九。政治向來是造神運動,高高捧起,狠狠摔下。看看今日對安哲秀的批判,對歐巴馬的憤怒,對馬英九的咒罵,似乎神廟之位難以安穩。柯文哲很清楚的告訴全世界,他要走下神壇,因為他不做神,而只是臺北市的人,一個服務的人。接下來的四年,他只有做事這一個目標,其他的事情他不知道,也不想管。他讓眾人叫他柯醫師或者柯P,不允許大家叫他柯市長,因為他知道市長是一時的,柯醫師才是一生的,沒有權位的戀棧,也許更能大刀闊斧,大破大立。臺灣政壇常說「心中沒有2016,自然會有2016」,希望心中坦然沒有欲求的柯P,帶來一個坦然新生的臺北與臺灣,因為做得好不僅是改變臺北,臺灣也就此改變,不停留於藍綠,不拘泥於統獨,安心拼發展,這樣的臺灣才是當初的臺灣。

成功的要記,失敗的更要記

選後,民進黨地方包圍中央姿態一覽無餘,從11位民進黨籍縣市首長齊聲呼籲讓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霸氣外漏,嚇得國民黨也沒人出來辯駁,護航,只有前民進黨主席、反貪倒扁總指揮施明德抬出底線,讓阿扁出來可以,請他先對臺灣人民真誠道歉,對臺灣民主誠心懺悔。民進黨贏了席次,人心猶未可知,單靠一舉突破五成的政黨滿意度,似乎還不能鐵板釘釘地證明2016民進黨總統、立委大獲全勝,躺著被臺灣人送進總統府和立法院。一時間派系大勝,人事酬傭甚囂塵上,變天的桃園、新竹,清晰地看到舊人回鍋、老人操盤的局面,不知道是民進黨人才庫的缺乏還是派系積極卡位,分得一杯羹,吃到2024。

縱使手下吃相難看,黨主席還是留了一手,更見高招。從獲知選舉結果,到步入發言室發表民進黨勝選感言,小英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歡喜的笑容,她的心情此刻不比國民黨輕鬆多少。清晰地看到民意變化背後的暗潮,小英在選後一個月的時間內連開四次檢討會議,要求分析臺灣的真實脈動,從文宣結構、地方溝通與政策資訊到選舉民調、類型分析再到選舉動員、開票監票等環節,徹底來一次選舉大觀察,用不一樣的心態來迎接2016,心中有2016,結果2016真的來了。

比起對手還在爭論馬英九要不要雙辭,誰要選黨主席,誰誰誰要安排到什麼位置,小英率領黨內智庫、大佬分析出智慧型手機對於選戰的關鍵變化,打破國民黨有錢買廣告賺好評的迷思,發現原來當下廣告很多時候都是反效果。國民黨做不出檢討結果,民進黨告訴國民黨自從連勝文推出「一直玩」和MG149的廣告文宣,連勝文輸的更穩定了,更告訴全臺的選舉觀察家們,「聯合競選」策略對於強勢地區帶動弱勢地區的巨大拉動力。這一次,小英是認真的。

應對突發的勝利,小英立即組織「民進黨縣市聯合治理平臺」,請來「南霸天」賴清德、陳菊等資深市長為新市長傳授施政經驗,力求「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選後為避免新科市長口袋空空,人事飄飄,小英更是集全黨智慧,南才北調,智庫填充。蔡小英帶領民進黨從阿扁後期的廢墟中走出來,不僅走路有風,下一步就要登天,共主地位早定,成功的要訣,她和民進黨都一筆一筆記在黨的進程冊上,但是2012時有最後一裡路,今天解決了沒有?對於蔡英文來說,過去虛無縹緲的「臺灣共識」,是否經歷四年已經填充結束,只是「中華民國等於臺灣」的空想,對岸如何聽,聽得進多少,仍是小英最後的命門,2012的失敗要記,2008的失敗更要記,過去民進黨如何被阿扁綁架,一起沉淪,意識形態決定臺灣一切,挑起兩岸高度對立,民進黨記下了嗎?在野八年,民進黨發展了多少執政人才,如何面對中國大陸與世界,準備好了嗎?如果單憑臺灣人一廂情願的怨馬憤怒與輪替熱情,下一次又是民進黨與全臺灣的災難。所以勝利高興一晚就好,明天過後壓力山大。

阿倫的國民黨,好難走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國父紀念歌中帶著哀泣,馬英九深深一鞠躬,帶著對創黨先賢的愧疚黯然離開國民黨中央大樓,大概此生不會再以黨職身份走近他熟悉的會議室,那個造就馬主席、馬總統的權力核心區。廢墟般的國民黨在你推我退的氛圍中,吳敦義之流充滿算計,最後朱立倫權衡再三在登記截止的最後一日,通過臉書(Facebook)發表洋洋灑灑的一千字競選聲明,選擇以「找回創黨精神和人民站在一起」為題,成為唯一候選人,力求在中國國民黨最黑暗的時候成為找到光明的摩西。在吳敦義代理黨主席,毛治國擔任行政院長的後馬時代,阿倫的國民黨出現了,面對著亡黨的深層恐懼,未來的路好難走。

內困。對於阿倫來說,首先面對的就是國民黨內部的困境。九合一後的慘敗,讓全黨士氣低迷,無人應戰,無人敢戰,更有離心離德之勢,此方剛傳來地方基層議員、裡長、代表等等紛紛退黨的消息,彼方又有黨內立委、高層拉攏宋楚瑜,準備給國民黨再來一次大地震,眾人恍惚之下,自稱中國國民黨忠貞黨員的周玉蔻急著跳出來說馬英九本人收了黑心油頂新魏家兩億元的政治獻金,言辭灼灼,想必此時她的前東家臺聯和李登輝正在給她一個大大的讃。如何凝聚崩解的黨,是阿倫的第一道難題。再來,因為選輸,民進黨又開始捉拿國民黨的不當黨產,在臺灣一片倒的聲浪中,朱立倫也不得不說要清查黨產,退回不當黨產,可是歷經六十年,錯綜複雜的黨國體系下累積的不當財富又豈是一時半會能夠計算清楚的,連黨內資深立委,高層都一頭霧水。緊接著,朱立倫雖然率先拋出內閣制的修憲建議,卻一石激起千層浪,直接對陣小英,外界研讀此招是想阻止她的2016總統路,未來如何朝野互動時刻考驗他,還沒等就任國民黨黨主席,民進黨小英主席就拋出了一個「國是會議」的燙手山芋給他,朱立倫被迫接招願意對談,小英此招更傷了馬英九的自尊,當初馬主席千呼萬喚,小英主席就是不出來參加國是會議,如今阿倫一上臺,小英立即轉向,讓人不禁戲謔,2016,英倫配才是最佳吧。

外僵。敗選後的國民黨,還沒時間喘息,就需要再次面對中國大陸與美國。西瓜偎大邊,不僅是選戰效應,對於國際政治與亞太政局同樣適用,面對2016的大勢底定,國民黨要如何跟大陸對談,又如何面對美國。未來的中國大陸勢必加強對於民進黨的交流,一邊倒的協助國民黨的時代很難再來,就連每年都要召開的國共論壇,國民黨都羞於參加,實在是無臉見鄉親,阿倫時代的國民黨要如何重新凝聚共識,加強與大陸的往來,政治議題是否還是一如馬時代絲毫不碰,只聊經濟,予取予求,沒有了「習馬會」,未來是否能有「習朱會」,未來國民黨既然沒有了2016,是否來一個不一樣的突破,困獸猶鬥還是破繭而出,走出哪一步都不容易,朱立倫的選擇太少,挑戰太多。美國內部歐巴馬的困局和美國的下一次政黨輪替為民進黨的上臺做了不少鋪陳,未來接受了阿扁8年衝撞經驗的民進黨將更發動對外攻勢獲取美國支持,前有馬總統,後有民進黨,朱立倫的國民黨往哪裡走才有路?一個個難題困住了他,也困住了國民黨,也許25日地方議會議長選舉國民黨以15加2席大勝民進黨的3席,算是廢墟中重燃的火苗吧。

其實「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前面還有幾句:「民生凋敝,國步艱難,禍患猶未已」,對於力求找回創黨精神的朱立倫和國民黨來說,民生不是最好的突破嗎?想想當下民生凋敝、國步艱難如何行,未已的禍患如何除,這樣才能浴火重生,過去馬金體制下,要把國民黨打造成選舉機器,要突破革命剛性政黨迷思,與其如此,不如想想如何把國民黨打造成服務人民的理念政黨,這才是死局中的生機。

相關焦點

  • 中國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之問
    ⑤   本月有關國民黨改革的另一起爭議是由另一位國民黨主席參選人郝龍斌引起的。郝龍斌是軍系大佬郝柏村之子,曾多次擔任國民黨副主席,他於2月初表示,若北京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可以考慮取消三通。這種看法隨即遭到了新黨主席鬱慕明的批評。
  • 「脫貧攻堅走基層」澳門媒體參觀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生:長大了我想...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9日,從江縣大歹小學的操場上熱鬧了起來,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由澳門基金會在從江縣援建的大歹小學,了解澳門在從江縣教育扶貧的成果。
  • 評論│國民黨應面向對手,卻不可背對群眾
    原因是,國民黨作為一個主要政黨,如果關注自己的家事始終遠大過關注臺灣社會大事,它就失去了問政的「公共性」價值,也失去了正當性。 經過接連選舉失利,國民黨事實上已淪為一個中型政黨;然而,它卻存有自己仍是大型政黨的錯覺,因此保留了所有的繁文縟節和宏大排場,絲毫不覺得這些儀式規範早與社會和政治環境脫節。
  • 歷史回顧:《國共內戰後,國民黨為何費盡心思拉攏馬來西亞的馬華公會?》
    不過,由於拿督翁在獨立黨成立大會上沒有邀請另一馬華公會巨頭、有國民黨背景的李孝式出席,不請自來的李孝式只被安排在後面,備受冷落,兩人因而埋下心結。[13]雖然最終拿督翁對馬華公會要讓馬來亞變成中國一省的指控不了了之,但不意味著國民黨對馬華公會的統戰空穴來風的,只是統戰的目的不為讓馬來亞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而是建立外交關係。
  • 專訪蔣萬安: 蔣家王子復仇記,能成國民黨明日救星? 獨家
    蔣萬安沒有太多辯駁,仍按照既定節奏打選戰,一如他競選背心上的標語「凝聚新民意」,其中「萬安共乘」便是他傾聽民意的創意點子,由他充當司機,開著白色油電混合車,裝上特製計程車車頂燈,到指定地點等人、載客,但上車前得先說通關密碼,萬安共乘模式才能啟動。
  • 重啟「百年老店」國民黨?專訪臺灣前副領導人吳敦義 獨家
    洪秀柱日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一次大會上說,「追求和平統一,才是國民黨應走的方向」,「馬前總統的九二共識看似和平交流,但也是不穩定狀態」,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被社會認為理所當然,讓人安於現狀。蔡英文蔡英文顯然不那麼願意認定九二共識,你怎麼看?
  • 評論│「韓流」發威,國民黨大老誰能爭功?
    國民黨內文化,一向講究學歷、資歷與排序,強調恭順、拘謹、不惹事。在這樣的醬缸中,往往只會磨損人的志氣,產生不了「戰將型」的鬥士。也因此,藍營人士多半善打順風牌,跟隨大勢推移,卻難以締造險地逆轉的奇蹟。而韓國瑜正是一個「非典型」的國民黨人,他通達人情又接地氣,行事出格而不拘泥,應對靈活而不刻板。正因如此,他自來難入國民黨高層的眼簾,長期被淹沒在學者及官二代林立的浪潮中。
  • 「讓我們清清白白從頭來」,專訪國民黨首席副主席詹啟賢 獨家
    香港亞太臺商聯合總會舉辦世紀論壇,邀請詹啟賢主講「國民黨的挑戰與機會」。時下,國民黨被視為「潰敗之軍」,是下午五點的沒落「夕陽」。香港人都喜歡出生於香港九龍油麻地廣華醫院的前總統、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也多少聽說過現任黨主席、堅決反對中國國民黨「去中國化」的小辣椒洪秀柱,但香港人大多不熟悉詹啟賢。詹啟賢是誰?
  • @廣州人,走!去澳門,賞地道澳門風味還經濟實惠
    北方太冷,南方更冷,想要溫暖跨年,今年的澳門毋庸置疑是個不錯的選擇。等等,大家對澳門的印象不會還停留在「澳門很貴」吧?那趕緊拿上這份由澳門商鋪聯合旅遊達人推出的地道旅遊攻略《走!去澳門》,跟著上面的路線走,讓你享受經濟實惠遊澳門!這份旅遊攻略上的美食、景點推薦很多都是當地人才知道,能夠體會到最地道的澳門風情。
  • 專訪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是我派韓國瑜去高雄選市長的 |獨家
    問:國民黨這幾年的選舉一波一折,走到今天不容易,你怎麼看這一過程?答:我是去年接任黨主席的。4年前國民黨的確遇到空前挫折。2014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我們國民黨失去了5個直轄市,只剩下新北市,只贏2萬票,縣市只剩6個。
  • 2021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1)
    2021年,中國臺灣地區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
  • 高雄市議長補選國民黨勝出 「罷韓」後在高雄首場勝仗
    原標題:高雄市議長補選國民黨勝出 「罷韓」後在高雄首場勝仗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高雄巿議會7月31日舉行議長補選,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曾麗燕首輪拿下過半的35票,幫助藍軍守住議會龍頭的位子。她是高雄縣巿合並後首位補選議長,國民黨在高雄第一位女議長,並與副議長陸淑美成為臺灣各縣市中議會議長、副議長皆為女性的3項「第一」紀錄。
  • 假如在澳門贏1000萬就收手,可以走嗎?保安不攔,你都不肯走
    據統計,去年澳門的博彩業收入高達上千億,我們不禁會問:如此高的收益,究竟有多少人將被害得妻離子散。賭博裡有輸家也有贏家,假如在澳門贏1000萬就收手,可以走嗎?即使保安不攔你,你都不肯走! 澳門賭場 隨著博彩業的發展,相關的文藝作品也層出不窮。比如說我們曾經所看到的《賭俠》、《賭聖》等這一類的電影。
  • 【時政】國民黨吹起反攻號角 以團結氣勢迎戰2018縣市長選舉
    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指出,上月國民黨組發會曾擬訂2018縣市議員提名特別辦法草案,針對「首次參選」與「35歲以下青年」給予民調加權鼓勵。對此,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曾建議,調高民調加權比例才能更吸引年輕人參政。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建議,中南部也有很多優秀人才,盼國民黨深耕中南部。
  • 在澳門賭場贏了1億立馬走,賭場會「逼迫」你繼續玩嗎?答案公布
    「黃賭毒」是當前社會最大的三個毒瘤,不僅對個人身心產生巨大的影響,也讓很多家庭面臨妻離子散的結局,因此,這三樣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賭博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無論是大家隨口的「打賭」還是小區門口的棋牌室,其實都屬於賭博的一種,區別就是加碼多少而已。
  • 國民黨太「老」, 接班怎麼辦?獨家
    陳菊競選團隊推出的文宣品,有「花媽貼紙」、「花媽公仔」、「花媽T恤」,有年輕人喜愛的耳機塞、磁鐵、手機吊飾、腳踏車族頭巾,還有為家庭主婦準備的陶瓷吸水杯墊等,比創意,比實用,不下百種,琳瑯滿目。離開陳菊競選總部,即來到國民黨從市長候選人3號楊秋興競選總部。這裡是另一番風景。
  • 評論│蔡總統滿手權力,卻還在牽拖國民黨
    但她話鋒一轉立刻打起統獨牌,大罵反改革的國民黨憑什麼「修理民進黨」,再求人民要支持「守護臺灣價值的政黨」,擋住「境外力量」入侵。 蔡總統說得對,國民黨憑什麼對抗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在《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等立法的追殺下,國民黨幾已斷炊,連應付日常運作都有困難。韓國瑜初任高雄市黨部主委時,向黨中央「要碗滷肉飯」都要不到,遑論對抗集政經大權於一身的蔡政府?
  • 新黨要和國民黨分手 | 聯合報臺商版0818曬新聞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吉松攝影815全臺大停電,能源問題再成焦點,前國策顧問、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今在臉書上重申臺電有「缺電十匹狼」,包括資訊不透明、權力勾結等狀況,如果蔡政府能拿出追查國民黨黨產1%的決心和行動,不可能打不開過去幾十年臺電經營管理的黑箱,解決這十匹狼。 4.
  • 【越南華商故事】一個優秀陸軍官校學生與國民黨黨產的糾結故事
    家逢巨變,看盡人情冷暖父親走了,黑衣人對生命的威脅不時出現在身邊,讓丁家陷入困境,由於丁善理出身自陸軍官校30期,「也有爸爸的朋友雪中送炭,突然接到電話那頭說,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丁廣欽說,當時聽到這句話,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 蔡英文轟國民黨:不反省還教訓改革者│聯合報臺商版0716曬新聞
    民進黨全代會登場,在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中)帶領下,以踢足球為縣市長參選人造勢,並「射門得分」。她也將矛頭指向國民黨,批評國民黨「當年製造問題的人不僅不反省,現在說要教訓改革的人」。全代會開始之前,蔡總統邀集行政院長賴清德、黨內立委、縣市長及民進黨縣市黨部主委參加共識營,盼調整執政步伐,並提醒大家多宣傳民進黨政府的改革政績。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轉述賴清德報告,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公投法、政黨法、體育改革、電業自由化、留住外籍專業人才、省政府走入歷史等改革,都是「國民黨做不到,民進黨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