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吳法憲:89歲病逝後,魂歸故裡,了卻40餘年的遺憾

2021-01-07 騰訊網

一個有期望的民族需要英雄,英雄是一個國家的坐標。回望歷史,在戰亂年代,很多人為了國家的建設努力奮鬥,他們無畏向前,做出了許多犧牲,甚至獻出了自己生命。

在開國將軍中,吳法憲的名字格外引人注意,因為他的故事令人動容。戎馬一生,在他病逝後,終於魂歸故裡,了卻40多年的遺憾,實現了自己一生中最後的心願。

參加紅軍,戰功顯赫

吳法憲的人生與戰場的聯繫很是緊密。1915年,他出生在江西永豐一個普通的農民家中,雖然家境普通,但是他的父親卻十分重視對他的教育,在他很小的時候,他曾經在私塾讀書,是當地少數受過教育的人。

祖父去世後,他被迫輟學回家,1929年,當紅軍來到他的家鄉建設革命根據地時,他的人生就此開始了新的篇章。

輟學回家後,他沒有其他工作,便來到紅軍這裡擔任兒童團團長,這一年他15歲。他年齡尚小,卻十分穩重。當第一次戰鬥打響時,他帶領兒童團的成員有序地將傷員進行轉移,在戰鬥結束後,因為他出色的表現,他受到了上級的表揚。

在兒童團的經歷讓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標,一年後,他正式參加紅軍,在紅軍的隊伍中,他繼續表現出色,贏得了更多人的認同,此後,上級決定要重點培養他,將他送到學校學習,學校的學習讓他懂得了更多東西,也為他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軍長徵開始後,他也成為了長徵隊伍的一員,後來,因為其出色的表現被升任為紅二師團總支部書記紅二師團成立於1930年,由以前的紅四軍和紅六軍合併形成,在革命期間,紅二師團參加了很多的戰鬥,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1934年,紅軍在取得湘江戰役的勝利後,繼續向貴州前進,烏江水流湍急,周圍都是懸崖峭壁,地勢險峻,當紅軍來到烏江邊上的時候,敵人已經提前將所有可以使用的東西都搬走了,面對這樣的情況,紅二師制定詳細的計劃,並決定選出18人作為先前部隊,之後順利渡過烏江。

在這次戰役中,吳法憲親自帶領部隊衝鋒陷陣成功拿下渡口,還將敵人的兩個連隊打敗,戰役結束後,在發布的表彰報紙上他的名字位列第一,取得這個成就的時候他只有20歲,可謂是年少有為。

紅軍長徵結束後,他開始擔任紅二團的政委,之後他和團長一起帶領隊伍參加了西徵,因為戰鬥英勇,他在軍隊中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抗戰開始後,吳法憲帶領軍隊來到山東地區。在這裡,他奉上級命令發展革命根據地,進入這個地區後,他幫助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下,部隊的人數翻了幾倍。

此後,他帶領這支隊伍在抗日戰場上擊退了很多的日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抗戰結束後,吳法憲被調往遼西工作,在那裡工作不長時間他又被調往東北,成為林彪的手下。在遼瀋戰役中,他帶領東北野戰軍,英勇作戰,走在了最前面。

在當時,解放軍雖然人數多,但是武器卻和敵人相差很大。為此,吳法憲根據軍隊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新的計劃,並根據戰場上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在經過長久的努力後,他順利完成任務。

此次戰爭結束後,他沒有選擇安逸,而是在稍做休息後,又帶領部隊參加平津戰役。平津戰役中,他的部隊被改編為解放軍第37師,這次,他再次展現出自己出色的能力,順利拿下天津,為天津解放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懵懂的少年到獨當一面的戰士,吳法憲的半生都在戰場上度過,在戰場上,他勇敢向前,從不畏懼,作為一個戰士他永遠衝在最前面,面對不停的炮火,他從來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

幾次戰爭結束,他用顯著的成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雖然戰場殘酷,但是他卻在戰場上尋得了一生的伴侶。

在戰場上,與妻子相遇,相伴一生

吳法憲的妻子名叫陳綏圻,上海人,家庭條件優越。1941年,她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然地來到蘇北參加新四軍,在吳法憲所在的政治部工作。在政治部全體工作會議上,吳法憲傳達報告,給陳綏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不久後,她迎來了加入組織後的第一個任務,在這個任務中,她要負責幫助轉移三個孕婦,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因為孕婦移動非常困難。努力的人不怕困難,在陳綏圻的努力下,她順利完成這個任務。

後來,她因出色的表現被升任為政治部書記,在此時間,她認識了吳法憲,之後兩人結婚。因為戰爭原因,兩人相聚的時間短,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兩人的感情。

1968年,兩人終於結束異地的生活,這份團聚是非常難得的,兩人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一起努力工作,相互幫助著,共同進步。

後來,因為丈夫的原因,她被送去勞改,此時她已經55歲了,面對此等境況,她沒有抱怨丈夫,而是樂觀面對監獄生活。因為會說英語,在空閒時間,她會教別人說英語,這也為她監獄內單調的生活畫上了獨特的一筆。

開國中將,晚年入獄

在授銜儀式上,吳法憲被授予開國中將,在林彪的推薦下,他成為空軍副政委,進入空軍領域後,他繼續努力,並和當時空軍司令劉亞樓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劉亞樓去世後,他開始擔任空軍司令的職位。

在擔任空軍司令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為空軍的發展四處奔波,之後他來到蘇聯,和相關的專家進行學習交流,在他的努力下,一年後,空軍就在朝鮮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吳法憲的前半生可謂是戰功顯赫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空軍司令,但是晚年的他卻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吳法憲因為在那十年期間的錯誤行動被判17年,之後他開始了在獄中的生活,獄中的生活簡單枯燥,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10年。1981年,工作人員告訴他上級決定將其保外就醫,並將他安排到濟南生活。

在來到濟南後,為了避免麻煩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吳呈清,因為很小參加紅軍,他的生活一直很簡單,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在女兒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起如何過好日常生活。

和獄中生活相比,在濟南的生活十分自由,他也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空閒時間,他會來到街上買菜,時間久了周圍的人也都認識他了,會主動和他打招呼。

此後,他的兒子為父親買來書法用品,吳法憲得到這些工具後就開始潛心研究起書法來,他的書法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甚至有很多人想要購買一幅進行收藏。

上個世紀90年代,上級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住宿條件,在晚年他過上了舒適的生活,2004年他因病在濟南去世,享年89歲。對在外的遊子來說,對家鄉的思念永遠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對於吳法憲也是,他15歲參加紅軍,之後他只回過家鄉一次。

那一次因為天氣不好,他走了很長時間才回到自己家中,當時他的家鄉還比較貧困。因為常年在外,他的父母都已經去世,那一天,他站在父母的墓前久久沒有離去。

在軍隊中他是出色的戰士,但是對於父母他沒有盡到自己的孝心,家鄉熟悉的一切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但是由於還有事情要處理,他只待了一晚就離開了。這一次回家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家,因此回家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很大的遺憾。

在他去世後,有很多人前來送行,他生前曾經特意告訴兒女要將自己的骨灰送回故鄉,之後兒女完成了他的願望,了卻了他40多年的遺憾,實現了他一生最後的心意。

從江西永豐走出,再到回到那裡,吳法憲的遺願得到了實現,作為開國中將,他在戰場上是很英勇的,但是在晚年的時候,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吳法憲因為錯誤的選擇付出了代價,塵封已久的事情,已經不再是政治,而是歷史。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吳法憲的功過也交由後人評判。

相關焦點

  • 開國中將吳法憲,曾任空軍司令員,晚年生活如何?
    其中,開國中將吳法憲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他曾先後參與紅軍反「圍剿」戰爭、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還曾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那麼他的晚年生活如何?吳法憲出生於1930年,江西永豐人 。永豐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寶地,此地不僅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革命老區、第一次反「圍剿」戰鬥的主戰場。
  • 中將吳法憲犯錯被判刑17年,妻子副師職離休,一子四女成就如何?
    這個少年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開國中將,空軍司令吳法憲。吳法憲,生於1915年,童年生活貧苦,年齡不大就給地主放牛,以減輕家中的生活壓力,1930年紅軍來到永豐,開展農民鬥爭,貧民們有了自己的土地,吳法憲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積極參加革命工作。
  • 《幫幫他們 讓臺灣老兵魂歸故裡》·又有29位老兵等待魂歸故裡
    連日來,本報報導了20位已故贛籍老兵魂歸故裡一事後,兩部尋親電話被打爆。記者通過與這些尋親讀者的溝通後,感覺到他們對在臺親人的思念之情。就在昨日,本報又接到29位已故老兵的名單,他們是在最近四年內去世的,但願這些名單中,有本報讀者朝思暮想的親人。
  • 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
    江西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江西有3位開國上將,38位中將,246位開國少將,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吳姓有多數開國將軍?答案是有36位,最高的是中將軍銜,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 開國中將吳克華,魂牽母親與戰友
    開國中將吳克華,魂牽母親與戰友 開國中將吳克華「一立遺囑「,是為魂牽夢繞的母親;「二立遺囑「,是為魂牽夢繞的戰友。 每當想起因為他參加紅軍而英勇就義的母親,而他還長年未在母親墳前好好燒柱香,他就覺得愧對母親。
  • 犧牲51年後 餘慶籍烈士馬效順魂歸故裡
    12 月 16 日,離家 54 載、犧牲 51 年的遵義市餘慶縣籍烈士馬效順,從重慶市潼南區魂歸故裡。1969 年 8 月 26 日,解放軍戰士馬效順在執勤中不幸光榮犧牲。根據其子申請,相關部門將其遺骸從重慶遷回餘慶。
  • 最年輕的開國大將 上將 中將分別是誰?誰最長壽
    1955年至196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以後,這10年的時間裡被授予或晉升軍銜的將領有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60名少將 。他們被稱為「開國將帥」。那麼在這些將帥中,最年輕的開國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呢?
  • 閩籍烈士劉長華魂歸故裡
    閩籍烈士劉長華魂歸故裡
  • 胡姓百歲開國將軍多,享年都是102歲,他們是誰?
    胡姓位居第四,那麼胡姓百歲開國將軍都有誰?他們來自哪些地方?帶著疑問,筆者研究發現,胡姓三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河南、湖北、安徽三個省份,都是開國少將(注,胡姓開國將軍,有胡奇才一位開國中將和18位開國少將),他們分別是河南的胡立信少將,一個是湖北的胡定千少將,另外一個來自安徽的胡繼成少將,他們的享年都是102歲。
  • 吳姓百歲開國將軍僅兩人,一個是皖人,一個是桂人,106歲的是?
    比如,我們徐姓有2000多萬人口,姓氏人口排名第十一位,徐姓開國將軍數量有23位,雖然徐姓從元帥到少將都有(元帥徐向前,大將徐海東,少將級上將徐信1988年晉升為上將),不過徐姓將軍數量沒有吳姓多,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吳姓有6位開國中將,分別是吳先恩、吳克華、吳法憲、吳信泉、吳富善、吳瑞林。吳姓中將一半來自江西,吳克華、吳法憲,吳富善都是江西人。
  • 湖北省是吳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最大的一位活到了91歲!
    對於十大將軍省,大家都不陌生,湖北將軍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張姓和王姓開國等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不過吳姓開國將軍,湖北也是最多,有六位。1、吳先恩(1907年-1987年),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人。解放後,吳先恩歷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後勤部部長、北京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授中將軍銜,享年80歲。
  • 開國中將王近山原配韓岫巖:一生剛強生養7位子女,卻負氣離婚
    推薦語:開國將領的愛情故事總會被奉為佳談,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面,他們的愛情顯得尤為珍貴,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以身赴險,把堅強和勇敢奉獻給了國家,他們的脆弱只會在親人面前展現,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開國中將王近山和結髮妻子韓岫巖的愛恨糾葛。
  • 他是朱元璋的養子,12歲出徵48歲病逝,子孫鎮守雲南二百餘年
    雖然朱元璋晚年清除了不少開國功臣,但是自始至終十分信賴沐英,不僅賜予他丹書鐵券,還讓他手握重兵鎮守雲南,並在其死後追封他為黔寧王。童年多磨難,年少且從軍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弄得民不聊生。所以,沐英自出生之日起,便領略到生存的不易與生活的艱難。
  • 他說了3句話被提升2級半,後成四野第一虎將,40歲成開國上將
    後來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這時紅25軍軍長徐海東援助中央紅軍5000大洋,解了燃眉之急,為何紅25軍有如此實力,並成為長徵途中唯一實力不斷增長的隊伍,這其中除了「軍魂」吳煥先英明指揮,還有徐海東的將才,以及慧眼識珠,提拔了一批優秀的軍事人才,紅25軍曾走出兩位開國上將,一位韓先楚,一位是劉震,而劉震將軍就是徐軍長從基層士兵中發掘出的人才。
  • 共和國開國最後的中將、上將、大將、元帥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同志,因病於2015年9月3日1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他是最後一位去世的開國中將,至此,所有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全部離世。在1955年至1965年期間,曾有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60名少將被授予或晉升軍銜,他們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而今,開國將帥僅剩少將50餘名。小編帶著您回頭看看,最後的將帥都是誰?
  • 緘公魂歸故裡 蘆山堂前追思
    緘公魂歸故裡  蘆山堂前追思----參加廈門同安區紀念蘇緘誕辰1000周年暨蘆山堂家風家訓研討會紀實
  • 壹現場|淞滬會戰殉國老兵魂歸故裡 家屬:終於見到了親人的戎裝照
    9月30日,正當天安門廣場舉行烈士紀念日的同時,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抗戰老兵朱亮華和朱中平得以魂歸故裡,兩位老兵當年都犧牲在抗日前線,如今家人迎回他們的戎裝照片。為了迎接兩位老兵魂歸故裡,尋親志願者和朱家後世子孫一起,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祭奠儀式,志願者手捧兩位殉國老兵戎裝照,在音樂聲中走入朱家,當走到朱家門前時,在場全部人員向老兵戎裝照敬禮示意。隨後,志願者將民革衡陽市委領導為在衡陽保衛戰中犧牲的朱中平撰寫的輓聯送上,上面寫著:捐軀報國埋骨他鄉存浩氣,取義成仁魂歸故裡化長風。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開國中將籌建國防大學,中彈8年後彈頭才被取出,閱兵當天去世
    前前後後更是有八萬多人參加紅軍,前後參軍人數更是達到了25萬之多。是紅軍重要組成之一,也被譽為「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而在這八萬紅軍中,最後為國犧牲的戰士多達兩萬多人。而開國後,平江的這些將士中,被譽為開國上將的有三位,開國將軍更是多達25位,而其中成就最多的不是開國上將,而是一位開國中將,此人便是張震張將軍。
  • 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
    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湖北劉姓開國將軍職務高,四川劉姓開國將軍軍銜高,而江西劉姓開國將軍人數多,筆者發現:每個省份的劉姓開國將軍都有特點。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侵權必究!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很多的姓氏都是有自己的歷史。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