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元璋的養子,12歲出徵48歲病逝,子孫鎮守雲南二百餘年

2020-12-16 出口未成章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多個養子,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他的左膀右臂,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在眾多養子之中,名氣和功勳最大的還要數西平侯沐英。

雖然朱元璋晚年清除了不少開國功臣,但是自始至終十分信賴沐英,不僅賜予他丹書鐵券,還讓他手握重兵鎮守雲南,並在其死後追封他為黔寧王。

童年多磨難,年少且從軍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弄得民不聊生。所以,沐英自出生之日起,便領略到生存的不易與生活的艱難。

小小的沐英還沒來得及享受父母的疼愛,便接連遭遇父親早逝、流離失所、母親罹難的厄運,於八歲那年成為一名逃難的孤兒。

幸運的是,沐英在濠州遇見了朱元璋,並有幸被他收為養子。當時朱元璋和馬氏剛結婚不久,兩人還沒有自己的孩子。

從此沐英改姓朱,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一起長大。即使後來朱元璋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他們夫婦二人對沐英依舊視如己出。

#朱元璋#和馬氏的悉心栽培下,沐英能文能武,他自12歲便跟隨朱元璋南徵北戰,18歲時開始在軍中擔任要職。

沐英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與信任,在進攻福建時立下大功,他率軍破分水關,略崇安,又破閔溪十八寨,俘虜馮谷保。朱元璋大喜過望,讓沐英改回自己原本的姓氏。

養父稱皇帝,軍功節節高

1368年,朱元璋登基稱帝,建立大明,年號洪武。一躍成為皇帝養子的沐英,依舊勤勤懇懇,為朱元璋和大明徵戰大半生,屢建奇功。

在大都督府任職時,他處事果斷;徵戰吐蕃,他和鄧愈聯手將敵軍打到崑崙山;進軍西番,他一舉俘虜兩萬餘人;出兵和林,他擒獲元朝國公脫火赤;隨徐達北徵,他攻克全寧四部。

剛北徵還朝沒多久,沐英再次披甲上陣隨傅友德、藍玉揮師南下,他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平定雲南。後來,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而沐英則被朱元璋賦予新的使命——鎮守雲南。

只要朱元璋一聲令下,沐英總會不辭勞苦,不顧生命危險,身先士卒。沐英這麼做,不僅是身為養子,報答朱元璋的撫育之恩;也是身為臣子,為君分憂為國盡忠。

真心換真心,朱元璋對沐英也格外厚愛。早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將沐英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西平侯,食祿二千五百石,並且賜予他丹書鐵券。

十年如一日,威名震雲南

沐英將人生最後十年都奉獻給了雲南,他數次平定叛亂,大力發展屯田,疏通河道,開發鹽井,增設府州縣學。使得雲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沐英嘔心瀝血,不僅贏得百姓的敬重與愛戴,也獲得朱元璋的認可與褒獎。

洪武二十二年冬,沐英進京謁見天子,朱元璋不僅在奉天殿賜宴,賞賜其錢財,還親口對他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汝英也。」

可惜,一代名將沐英在洪武二十五年便病逝了,年僅48歲。朱元璋命人將沐英的靈柩運回南京安葬,追封他為黔寧王,諡號昭靖,並且讓他的長子沐春繼續鎮守雲南。

沐英之所以這麼快病逝,跟太子朱標之死有很大關係。因為沐英此人極重感情,當他得知如同親弟弟的朱標去世,便傷心過度而病倒。而在馬皇后去世時,沐英就曾哭到嘔血。

從洪武十六年到崇禎十七年,沐氏子孫一直奉皇命鎮守雲南,前後長達260餘年。大明亡國後,沐英的第十一世孫沐天波隨南明永曆帝朱由榔來到緬甸,死於咒水之難,此後再無黔國公。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後的歷史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關注我,我將為您帶來更多歷史方面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明代沐氏家族為何可以鎮守雲南近三個世紀呢?
    朱元璋的養子,西平侯沐英,平定雲南功勳卓著沐氏之所以能夠獲得世代鎮守雲南的待遇,首先必須要感謝他們有個對朱元璋忠心耿耿的祖宗,第一代西平侯沐英,死後追諡黔寧王。沐英八歲就被朱元璋收為養子,十二歲就跟著朱元璋南徵北戰,十八歲開始就在軍中擔任要職。
  • 整個明代坐鎮雲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個什麼來頭?
    當時正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此時在沐英的家長爆發了紅巾軍起義,元朝派遣大軍對紅巾軍進行鎮壓,由於戰亂不斷,沐英的老家也遭遇了戰亂,無奈,沐英的母親只能帶著他四處逃難,但沒多久,沐英的母親就死於逃難的途中。 此時只有幾歲的沐英只能四處逃難,後來沐英逃難到濠州城,遇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人,這個便是朱元璋。
  • 鎮守雲南兩百多年的雲南沐府,歷經整個明朝不倒,到底什麼來頭?
    朱元璋感念其身世,加上當時朱元璋與夫人馬氏在當時膝下無子,於是便將沐英收為義子,沐英被改姓為朱,朱元璋時常把沐英帶在身邊,教他帶兵打仗,業餘時間教他讀書認字,沐英在朱元璋夫婦的身邊過了一個充實而又溫馨的童年。
  • 朱元璋收養的這個小乞丐,是為數不多善終的功臣,鎮守雲南200年
    但有一個人,雖然手握實權鎮守西南,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朱元璋卻從沒懷疑過他,他也沒有半點背叛朱元璋的心思,恨不得肝腦塗地,以報朱元璋的大恩。這人就是沐英!沐英是其中的佼佼者,學習刻苦、善於琢磨,朱元璋尤其賞識他,親自帶在身邊教養,教他讀書識字,也教他行軍打仗。朱元璋和妻子馬秀英當時還沒有兒女,是真把他當作了自家孩子。他們的善心也得到了回報,沐英沒有變成白眼狼,也沒有像另一個小夥伴朱文正一樣,人心不足蛇吞象。
  • 朱元璋曾收養一位小乞丐,乞丐成開國功臣,家族守衛大明百年江山
    12歲,朱英隨朱元璋開始了自己兵荒馬亂的生涯,6年後,他已經成為帳前都尉,參與戰爭,在戰火中鍛鍊自己,明朝建立後,朱英成為開國功臣,1370年,朱英被授予鎮國將軍,朱元璋對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十分的欣慰,朱元璋的夫人對他也很好,多次稱讚他的才幹。
  • 明朝讓沐英子孫世守雲南,為什麼還要設立雲南巡撫?
    明朝的雲南,有個著名的沐氏雲南王。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養子沐英及其子孫世守雲南,此時還沒有雲南巡撫,到了明中期,朝廷出於各種考慮,決定設雲南巡撫…… 明朝剛建立時,主戰場在中原。中原平定之後,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殺向雲南。有個叫思倫發的酋長不服明朝,在雲南四處作亂。
  • 朱元璋收養了一個乞丐,兩百多年後,乞丐的後人還幫明朝抵抗清軍
    這個小乞丐是沐英,是「老乞丐」朱元璋的養子,明朝初年的公爵。沐英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他跟著母親顛沛流離,到處躲避戰火。沒過多久,母親也去世,沐英就成了孤兒。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沐英在濠州城遇見朱元璋,命運開始發生轉折。
  •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十大戰將!
    李文忠14歲投奔舅舅,朱元璋很喜歡他,便收為養子,賜姓朱。19歲便隨舅舅徵戰沙場,立功無數。明朝建立後,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徵討元軍殘餘勢力,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
  • 為什麼明朝的沐英家族會世代鎮守雲南,而沒有造反?
    此外,沐英從小就跟著朱元璋,所以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再加上自身能力確實尚可。所以年紀輕輕就被朱元璋委以重任,率軍南徵北戰,為朱元璋開創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因功被封為西平侯,世襲罔替。洪武十四年,沐英以副帥的身份隨同穎國公傅友德徵討雲南。兩年後,雲南平定,傅友德班師回朝,而留下沐英鎮守雲南。
  • 朱元璋身邊的人中,誰對他最為忠心?這個家族對他忠心了兩百多年
    沐英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在江北大亂時,還是個孩子,所以,他只能跟著柔弱的母親到處逃難,顛沛流離。一年之後,沐英的母親因不堪生活的困苦,在逃難途中病逝了。自此,年僅八歲的沐英失怙失恃,天大地大再無依靠,最終,只好在濠州一帶流浪。 當時,劉福通等人帶領的紅巾軍和元朝軍隊在河南交戰,而朱元璋則在老家一帶拉起了一支隊伍。
  • 威懾南亞200餘年,與明王朝同壽的「沐王府」是什麼來頭?
    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沐英原本是個孤兒,8歲時父母雙亡,流落街頭當小乞丐,當沐英流落到濠州時,遇到了一生的貴人朱重八。朱元璋在起事之初,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鞏固自己的地位,收了很多義子,其中就包括沐王府的開創者沐英。
  • 明朝34開國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清洗,李善長不忿道:我有免死鐵券
    34功臣中除了坐胡惟庸案被殺的10人,魏國公徐達於洪武十七年病逝,曹國公李文忠於洪武十七年病逝,宋國公馮勝於洪武二十八年被賜死,衛國公鄧愈於洪武十年病逝,鄭國公常茂於洪武二十四年去世。①首先,在老朱的心裡,認為惡人自己當了,所有能威脅到皇位的功臣們都剷除了,給後世子孫留下的是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才把太子朱標培養成寬厚大度的性格,朱棣顯然不適合成為下一任皇帝。
  • 朱元璋將一個8歲乞丐收為義子,從此得一員猛將,明朝多一個省份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沐王府當年的開創者,只是一個流落街頭的小乞丐,偶然間遇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被朱元璋認作義子,從12歲就開始跟隨朱元璋南徵北戰,最終世代為大明朝鎮守雲南200多年,成為大明朝的屏障,為明朝增加了一個省,他的名字叫做沐英。
  • 朱元璋問將軍姓啥,將軍:我自己也不知道!朱元璋:朕賜你一個姓
    然而,明朝有位開國功臣,由於特殊情況,的確不知道自己姓啥,結果朱元璋賜他一個姓。此人就是沐英,生於亂世的他,幼年時的經歷相當坎坷,一天能吃上一頓飯就不錯了。更悲催的是,父母先後病死、餓死,只有你歲的沐英從此孤苦伶仃,成為流浪街頭的小乞丐,食不果腹、衣不裹體就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必須要繼續前行,哪怕遇到再大的風浪也不能放棄。
  • 朱元璋最長壽的兒子,12歲封王,72歲去世,為何3次被貶為庶民?
    朱元璋七十一歲駕崩,放到現在不算長壽,甚至連平均壽命都沒達到,但在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朱元璋已經是比較高壽的帝王,比他活得久的皇帝並不多。然而,他的長壽基因,未能遺傳給後代,眾多兒子裡面,唯有岷王朱楩活到72歲,其餘均不過七十歲,朱楩也成了朱元璋最長壽的兒子。
  • 明太祖朱元璋最長壽的兒子和雲南沐王府的血淚鬥爭史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26個兒子中最後一個在世的兒子岷王朱楩去世,享年72歲,此時距離他父皇朱元璋去世已經52年。訃聞,代宗朱祁鈺輟視朝三日,賜諡號曰莊,朱楩也被稱為岷莊王。先封甘肅,改調雲南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三月,皇子朱楩出生,生母未詳。
  • 彩雲之南的美麗國土:明太祖朱元璋留給當代中國的重要遺產
    六月,朱元璋遣使者向鎮守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拋出橄欖枝。但當時明軍連四川都尚未收復,因此梁王仍然奉妥懽帖睦爾之子愛猷識理達臘為正朔,而對草頭天子朱元璋不屑一顧。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朱元璋又派出翰林待制王禕出使雲南,告知四川明夏政權已滅的消息。王禕是明修《元史》的總裁官,稱為當時大儒,尤號宏雅有典則。可惜王禕到了雲南之後被梁王長期扣留,後來竟然遇害。
  • 為何能坐鎮雲南200多年?
    實際上除了木府,雲南還有一座名氣稍遜一籌的沐王府。此「沐」非彼「木」,它們的歷史也大相逕庭。「沐王府」是雲南老百姓對黔國公府的稱呼。它不同於木氏土司和木府,因為黔國公和黔國公府的緣起與雲南並沒有太多的直接聯繫。第一任黔國公,名為沐英,字文英,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他正朱元璋的養子,是明初大名鼎鼎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