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吳克華,魂牽母親與戰友

2020-12-14 騰訊網

開國中將吳克華,魂牽母親與戰友

開國中將吳克華「一立遺囑「,是為魂牽夢繞的母親;「二立遺囑「,是為魂牽夢繞的戰友。

每當想起因為他參加紅軍而英勇就義的母親,而他還長年未在母親墳前好好燒柱香,他就覺得愧對母親。他說:「如我為革命光榮了,懇求組織上把我埋到母親墓邊,好好伴著母親。」

1948年夏,遼瀋戰役,塔山阻擊戰。吳克華率領官兵頑強阻擊6天6夜,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確保了錦州戰役的勝利。1987年2月,吳克華病危,他請求組織:「每當想起塔山阻擊戰犧牲的戰友,心裡非常難過。我死後,就把骨灰撒往塔山,與戰士們做個伴吧。」

吳克華逝世後,骨灰在塔山陪伴戰友,全身戎裝像則陪伴在母親墓前。

★四真=四皆之真=四海皆準之真理

★《四真經》作者簡介:

櫻觸媒,原名郭振肖,陝西省禮泉縣人。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櫻,源於「櫻桃好吃樹難栽」,強調「修行一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觸媒,源於「催化劑之別稱」,喻意「願做社會進步之催化劑」,是年少時之初心。

著有《四真經》、《〈四真經〉青少版》等作品。

自號「四真布道使」、「北大低才生」、「慢半拍齋主」;

最大願望:「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作品來,引人思考,引人進步。」

相關焦點

  • 吳克華:抗戰時期的師長,四野王牌軍長,為何僅授中將
    四野入關後,吳克華先後擔任41軍軍長、15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指揮所部隨四野一路南下,掃蕩荊襄,縱橫嶺南,一直打到南澳島,將蔣家王朝徹底埋葬。在1952年的全軍幹部的級別評定中,吳克華被評定為副兵團級幹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
  • 吳克華16次出任司令,1955年卻僅授中將,許多人為他鳴不平
    前言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身為四野王牌戰將之一的吳克華,卻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比同職務的韓楚先等人還要低,這在當時也讓很多人有些匪夷所思。但吳克華從不把這些放心上,他曾說過:「不管到哪兒,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了國家,我願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吳克華從不抱怨,他永遠記得自己當初從軍的初心。正是因為這樣,吳克華不管走到哪兒,都會給戰士們爭取福利,時常將自己的福利補貼分發給大家。
  • 上饒這個縣開國將軍最多,但此將軍銜高,曾任五個大軍區司令員!
    上饒總計10來位開國將軍,將軍最多的縣自然是弋陽縣,弋陽有五位開國將軍,比如,江西長壽將軍方震少將、江西唯一的正國級少將汪東興、曾擔任福建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的謝銳將軍都是弋陽人。另外一位就是吳克華中將,他是江西上饒兩位開國中將之一,另一位開國中將是上饒德興的饒守坤中將。在上饒弋陽縣,吳克華將軍的軍銜是最高的,他擔任過五個軍區司令員。身經百戰的吳克華將軍參加和指揮過許許多多有名的戰鬥,其中最為著名、最震撼人心的便是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塔山阻擊戰了。
  • 開國中將裡,在解放時期,戰績最佳的十位虎將都有誰
    可能說起對解放戰爭勝利貢獻最大的開國將領,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是元帥,大將,還有上將這些人員。其實,在解放戰爭時期,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都是開國中將。要知道,這些人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是擔任軍長職務。都是戰場上衝鋒陷陣的頭號戰將,也是各大野戰軍司令員在戰場上比較倚重的將領。
  • 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中將,他們是誰?
    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了開國中將。相比於第一兵團來說,第二兵團首長軍銜真的不高。那麼,第二兵團的司令員是誰呢?他就是程子華,當年紅二十五軍的軍長,紅十五軍團的政委,應該說在紅軍時期,程子華的級別非常高。
  • 開國中將回老家,母親問:你弟弟回來沒有?塔山阻擊戰他壯烈犧牲
    這座紅軍烈士紀念碑,便是從崇義走出的開國中將黃志勇捐資修建,並親自題寫碑銘,以紀念革命戰爭年代付出生命的紅軍烈士,其中還有他自己的親人。黃志勇,原名黃念卓,1914年9月出生在崇義過埠鎮高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7歲開始上學,先後就讀於河口蒙館、高坌小學、思順經館、過埠普育學校,後因家庭貧困輟學,在牛鼻灣地主家裡做長工。
  • 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
    江西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江西有3位開國上將,38位中將,246位開國少將,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吳姓有多數開國將軍?答案是有36位,最高的是中將軍銜,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開國中將中,只有他一人當過副總理,軍職不高卻成就很大
    在開國中將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就是餘秋裡。餘秋裡特殊在哪裡呢?至少有三個地方。其一他是獨臂中將,當然不是唯一的。別的將軍斷臂,多半就是在戰場上負傷,可是餘秋裡卻是為了掩護戰友。團長後來也成了開國中將,他經常說,「餘秋裡的胳膊救了我一命。」一隻胳膊救了一位開國中將,對於黨性一向很強的餘秋裡來說,斷臂值了。你看,他斷臂特殊吧,是為了救人,拯救戰友,犧牲自己,這份戰友情誼和犧牲精神是深厚和崇高的。其二呢,在177位開國中將裡,餘秋裡是唯一當過副總理的,沒有之一。
  • 吳姓百歲開國將軍僅兩人,一個是皖人,一個是桂人,106歲的是?
    比如,我們徐姓有2000多萬人口,姓氏人口排名第十一位,徐姓開國將軍數量有23位,雖然徐姓從元帥到少將都有(元帥徐向前,大將徐海東,少將級上將徐信1988年晉升為上將),不過徐姓將軍數量沒有吳姓多,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吳姓有6位開國中將,分別是吳先恩、吳克華、吳法憲、吳信泉、吳富善、吳瑞林。吳姓中將一半來自江西,吳克華、吳法憲,吳富善都是江西人。
  • 開國女少將救下一名丟槍戰士,讓其戴罪立功,後成開國中將
    楊梅生這回丟了槍,他就像丟了魂似的。他知道,槍是窮人的命根子,遊擊隊的一支槍簡直比人的生命還寶貴。 按當時紀律,丟槍是要被槍斃的。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即使自己用命去抵了槍,給遊擊隊帶來的損失也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他深感對不起黨,對不起遊擊隊的領導和戰友。想著想著,他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
  • 開國中將秦基偉的子女今何在?次子女婿都是中將,長子更是厲害
    在新中國的開國將軍中,他們個個都是英雄,都是我們尊敬的榜樣。他們為了祖國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他們自己本事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開國中將秦基偉的子女中,次子和女婿都是中將,而他的親家,就是楊成武將軍。 「秦大刀」 秦基偉將軍,1914年出生於湖北紅安。他的家庭本就困難,在他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這樣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 這個省327位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正國級,曾與方志敏創建紅十軍
    江西327位開國將軍,3位上將,38位中將,286位少將,他是唯一的正國級,曾與方志敏創建紅十軍。1973年,李德生少將是第一位擔任正國級的開國少將,而他是第二位,1977年擔任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但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中央警衛局局長,八三四一部隊政委,是他粉碎了四人幫,他就是開國少將汪東興。
  • 開國中將王近山從「王瘋子」向「吳下阿蒙」的蛻變!
    王近山是共和國開國中將,也是電視劇《亮劍》主角李雲龍的原型之一,正如電視劇中的李雲龍一樣,王近山將軍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 經此一役,戰友們算是徹底領教了王近山打起戰來不要命的瘋勁,因此給他取了一個「王瘋子」的綽號。
  • 四野任過縱隊司令的1955授銜時,6上將、7中將,他4個為何少將?
    1955年授銜時,任過四野縱隊司令的上將有李天佑、劉震、韓先楚、鄧華、洪學智、黃永勝,中將有吳克華、程世才、胡奇才、萬毅、詹才芳、梁興初,少將有曾克林、段蘇權、鍾偉、賀晉年。而吳克華等授中將也正常,後來,吳克華還擔任過5個大軍區的正職,這是我軍在高級幹部使用上罕見的。可是,同時縱隊司令,竟然出現了4個少將,與上將級別和榮譽相差太遠,這是為什麼?
  • 開國將帥中,賀老總與蕭克除了是革命戰友外,還有一層特殊的關係
    在開國元勳中,有不少開國將領是兄弟關係,哥哥參加革命了,順便也把弟弟帶著一起鬧革命,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代開國名將。像開國將軍中最著名的大將王樹聲與上將王宏坤就是堂兄關係。還有親兄弟如範朝利中將與範朝福少將,賀晉年少將與賀吉祥少將等人都是親兄弟關係。然而,在開國元帥賀老總與開國第一上將蕭克也有一層特殊關係。
  • 1955年授銜,縱隊司令員被授予中將,下屬卻當了上將,怎麼回事?
    1955年評銜時,解放戰爭中的軍級指揮員多為中將或少將軍銜,兵團級才是上將居多。然而原東野四縱司令員胡奇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當時他的副司令韓先楚卻成為了開國上將。為何如此呢?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是東北局面困難時期留守南滿的主力部隊,牽制了杜聿明集團的大量兵力,四縱對於東北野戰軍的壯大及戰略反攻有著重要意義。
  • 周姓32位開國將軍,來自河南和浙江的兩位本不姓周,他們都是誰?
    我國有1614位開國將帥,江西是第一大將軍省,有陳奇涵、肖華、賴傳珠3位上將和梁興初、吳克華、王恩茂等38位開國中將,汪東興、曾克林、丁盛等286位開國少將。我們都知道周姓有三位上將和7位開國中將和22位開國少將。
  • 開國中將吳法憲:89歲病逝後,魂歸故裡,了卻40餘年的遺憾
    在開國將軍中,吳法憲的名字格外引人注意,因為他的故事令人動容。戎馬一生,在他病逝後,終於魂歸故裡,了卻40多年的遺憾,實現了自己一生中最後的心願。 參加紅軍,戰功顯赫 吳法憲的人生與戰場的聯繫很是緊密。
  • 新編第四旅成立後,三位負責人後來都成為開國中將,他們分別是誰
    1944年為了抗戰形勢的需要,成了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其中新編第四旅便是其中之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支部隊不是很熟悉,不過說起這支部隊的三位負責人可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1955年大授銜時,旅長,政委,參謀長三人都被授予了開國中將,其中政委還是開國第一中將,那麼這三人分別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