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司湯達的《紅與黑》

2021-02-13 我愛法蘭西

世界名著《紅與黑》出自法國作家司湯達,發表於1830年。紅與黑的法語是:Le Rouge et le Noir. 司湯達的法語是:Stendhal


小說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臺。


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本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紅與黑》在今天仍被公認為歐洲文學皇冠上一枚最為璀璨精緻的藝術寶石,是文學史上描寫政治黑暗最經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小說圍繞主人公於連個人奮鬥的經歷與最終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闢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卑鄙庸俗,利慾薰心。因此小說雖以於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作者用它長期以來對復闢王朝時期生活的觀察,聯繫當時的實際,注入他對社會矛盾的認識,使《紅與黑》成為一部反映復闢時期社會現實的優秀作品。作品中的「紅」代表了穿紅色軍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這是當時社會中的青年人出人頭地的兩條捷徑,也代表了當時社會的社會特徵。作品對社會的種種罪惡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時,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尤其強調環境對人物的影響,也使這部作品成為典範。


重視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揭示是司湯達藝術上的突出之點,心理活動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繁瑣的渲染,而是人物性格在特定的環境和情勢下一種必然的反應,而且又反過來投射到當時的生活場景中。人物活動與心理描寫相結合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


《紅與黑》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19世紀卓越的政治小說、現代小說之父的經典著作、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美國作家海明威開列的必讀書、被英國小說家毛姆認為是真正的傑作的文學書、1986年法國《讀書》雜誌推薦的理想藏書。


高爾基認為: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是19世紀歐洲文學中一系列反叛資本社會主義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於連是一個具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已成為個人奮鬥的野心家的代名詞。

《紅與黑》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法國有專門研究司湯達和《紅與黑》的學問--「司湯達學」和「紅學」,還有專門研究該書的「司湯達俱樂部」。


我愛法蘭西聯合宇佳法語寒假推出線上線下法語班。

宇佳法語線下零基礎法語寒假浸泡班1月25日開始上課,每天上下午8個課時,一直到2月4日,共10整天,80課時,上課地點:中國杭州

宇佳法語線上零基礎法語微信春節班開始報名,每天學習45到90分鐘,讓您對法語有種特別的感覺。

報名諮詢電話:0571-87221892 手機:18069855089(微信號同手機號)或直接按下面二維碼加我們吧。


相關焦點

  • 《世界名著大師課·法國卷》:跟隨名家重新認識經典名著
    《小王子》的創作和出版都與這部作品一樣充滿了童話色彩,在閱讀《世界名著大師課·法國卷》之前,我對《小王子》背後的故事知之甚少,對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更是幾近陌生。《世界名著大師課·法國卷》將法國文學史上經典的文學作品提煉出來,由文學領域專家帶領我們從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經歷、故事情節、創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開解讀。有一些收錄文章更是作品譯者本人的用心解讀,比如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先生的文章《〈茶花女〉:風塵女子的高尚靈魂與純潔之愛》、《〈悲慘世界〉:從惡走向善,從地獄走向天堂》、《〈紅與黑〉:現代心理獨白小說的先河之作》,等等。
  • 禮貌,就是不讓壞脾氣發出來——司湯達語錄
    ——司湯達 《紅與黑》我從地獄來,要到天堂去,正路過人間。——司湯達 《紅與黑》謙卑地聆聽那些讓人站著都能睡著的蠢話。——司湯達 《紅與黑》在錯誤面前,個性是那麼渺小和無力。——司湯達 《紅與黑》新事物的香味太過濃鬱,他們虛脫的頭腦受不了,必須靠時光衝淡這一味道。藝術品一定要積滿陳年灰塵後才會有人領悟。——司湯達 《紅與黑》人們做著最殘忍的事,卻沒有殘忍的精神。——司湯達 《紅與黑》我可以蔑視世界上任何危險,眉頭都不皺一皺。
  • 高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第十六課《紅與黑》司湯達
    一,文學常識1,司湯達原名亨利·貝爾,法國作家,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奠基人。2,作品榮譽《拉辛與莎士比亞》被認為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宣言的美學論著,提出「表現人民的習慣和信仰的現實狀況」的現實主義主張。著名長篇小說《紅與黑》被稱為法國至歐洲批判小時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作。3,評價,司湯達的小說,大多數取材於現實政治生活習慣於用愛情題材表現反對封建復闢的政治內容,人物性格典型鮮明,尤其擅長人物內心衝突的描寫和細膩的心理刻畫。
  • 《搖滾紅與黑》中你最想學會的歌出空耳啦
    日前,在聚橙音樂劇微信公眾號《搖滾紅與黑》宣卡文末留下的「你最想學會《搖滾紅與黑》中的哪首歌?評論呼聲越高,就……」互動中,《La gloire à mes genoux》(《榮耀向我俯首》)成為票選第一的曲目,所以我們特意與「專業做空耳」的公眾號北戲隨緣更合作,為愛《搖滾紅與黑》的小夥伴準備上最易學版本的《榮耀向我俯首》空耳!
  • 活著默默無聞,死後名聲大作,司湯達經典名言十句,洞察大師人生
    他的書賣的不好,代表作前兩版只印了800冊,就算被巴爾扎克極力推薦的書,也不過賣掉1200冊,他就是司湯達,代表作《紅與黑》。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出生在法國,今天是他237周年誕辰,我們就用他作品中的名句來紀念他吧!我們耳熟能詳的司湯達是個筆名,他的原名為馬裡·亨利·貝爾,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 活過、愛過、寫過:終身未婚的司湯達的情與愛
    不久後,他首次使用「司湯達」作為筆名,發表了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因為同義大利愛國主義者有來往,司湯達被驅逐出境。1821年,他回到巴黎。「七月革命」後,司湯達依然鬱郁不得志,在教皇管轄下義大利的一個海濱小城當領事。1842年3月22日傍晚,司湯達在巴黎街上行走時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於此日清晨去世。當時他手頭還有好幾部未完成的手稿。
  • 和市長夫人有情,和侯爵女兒虐戀,《紅與黑》其實是個勵志故事
    這個人,便是世界名著《紅與黑》中的主人翁,於連。電影中的於連在《紅與黑》中,人性的複雜和欲望,正直和功利心之間的衝突,道德和野心的矛盾,都得到體現,作者司湯達用於連的奮鬥,告訴世人,這個世界並非只有黑白對錯,世界,應該允許灰色的存在
  • 法國司湯達的文論
    司湯達(Stendhal,1783―1842),原名為亨利·貝爾(Henri-Beyle),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奠基人之一、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出身於富裕的律師家庭,從小就受啟蒙主義和資產階級革命、特別是雅各賓黨的思想影響,擁護資產階級革命,反對王政復闢。
  • 《紅與黑》為什麼曾經被列為禁書?
    說起《紅與黑》這部小說,大家可能不陌生,記得我上中學時,就聽說這本書是禁書,當時是看不到的。這部小說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名作,是一部著名的的現實主義作品,它在歐洲文學史上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紅與黑》是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開創者,作者也被譽為是現代小說之父。作品問世一百多年來,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多次被改編為戲劇和電影,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紅與黑》主要講述了小說主人公於連,一個小業主的兒子。他憑著自己頭腦聰明,不擇手段要蹈入上流社會。
  • 《紅與黑》:草根階層逆襲的悲歌
    《紅與黑》這本書就是講述了一個人逆襲的故事。這個人叫於連。《紅與黑》的作者是法國的司湯達,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巨匠,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那麼,於連的逆襲之路是什麼樣的?或者說他打入上流社會後的結局如何呢?書中,於連這樣說:「先生們,我沒有任何屬於你們那個階層的榮幸。
  • 名著金句撈,《呼嘯山莊》10大經典句子,沒準生活中還能用上
    順便提一下,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寫出了名著《簡·愛》,我們前幾天分享過。她的妹妹寫下了《艾格妮絲·格雷》。三姐妹都是大牛。艾米莉·勃朗特寫了一部完整的小說,那是《呼嘯山莊》,這部小說已經成為英國文學的不朽經典。
  • 《紅與黑》於連:我努力想讓自己了不起,只是忘記了怎麼珍惜
    司湯達是《紅與黑》的作家,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本書,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就像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某個人卻又不是怎麼了解。司湯達(1783~1842)。原名馬裡-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司湯達」(又譯斯丹達爾)是他的筆名,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著作為《阿爾芒斯》、《紅與黑》(1830年)、《帕爾馬修道院》(1839年)。
  • 受益一生的10大世界名著,20句經典語錄,抽時間也要讀一遍
    那些歷經時間與歷史的篩選的經典名著,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就如同寶庫一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閱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許很多人知道名著書名,但大多數人都未能靜下心來仔細研讀,領會其中的深意。本文特別推薦10大世界名著中最經典的20句話,抽時間也要讀一遍,在閱讀中走向豐富的精神世界。
  • 今日好詞好句/紅與黑
    代表著作為《阿爾芒斯》《紅與黑》(1830年)、《帕爾馬修道院》(1839年)。 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少年時代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氛圍中長大,崇敬拿破崙,並多次隨拿破崙的大軍徵戰歐洲。1814年波旁王朝復闢後僑居米蘭,同義大利愛國主義者有來往,後被驅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後寫成的。1842年3月23日逝世於巴黎。
  • 司湯達症候群了解一下
    司湯達( Marie-Henri Beyle)1817年,著有《紅與黑》、《帕爾馬修道院》等知名作品的法國大作家司湯達來到義大利。在佛羅倫斯終日沉醉於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大師傑作。教堂裡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和壯觀的穹頂壁畫讓司湯達震撼不已,結果剛走出教堂大門,大作家突然感到頭腦紛亂,心臟劇烈顫動,每走一步都像要摔倒。
  • 從環境描寫、敘事結構等四個角度賞析《紅與黑》的藝術魅力
    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紅與黑》,作為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先驅,其創作手法與藝術魅力為世人矚目。創作手法方面,心理描寫是最為顯著的特徵。這種描摹心理活動、關注小說人物內在情感的創作手法,奠定了現代小說的基調,司湯達也因此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
  • 司湯達把答案寫在了《紅與黑》中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大所數的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這並不意味著作為小人物的我們沒有野心的追求。假如現在給你一個機會,讓你放棄愛情,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你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紅與黑》中的於連,便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於連生活在維利耶爾這個不起眼的小城,他的父親是一個鋸木廠的老闆,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還有兩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哥哥,因為生活在法復闢王朝時期,於連所屬的小資產階級收到了不公平的壓迫。
  • 《紅與黑》中的於連,是司湯達想要表達的人性的自我救贖
    而作者司湯達在書中大量運用可獨白的方式,來向讀者剖析作為於連,矛盾而複雜的內心變化,從而表現出人性的複雜。作為一個積極上進的男人,應該如何選擇愛情與仕途的匹配?
  • 簡單一句話,代表你看過這些世界經典名著!
    1你是什麼,世界就是什麼。所以你的問題就是世界的問題。你和我才是問題,而不是世界,因為世界是我們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我們自己。簡單一句話,代表你看過這些世界經典名2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