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三國曹魏八位大將軍都是誰,一人純屬濫竽充數三人居然是父子

2020-12-14 風雨滄桑幾千年

細數三國曹魏八位大將軍都是誰,一人純屬濫竽充數三人居然是父子

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儘管魏、蜀、吳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但無疑以曹魏的實力最為強大,其麾下猛將如雲,像「五子良將」、「八虎 騎」等等,都是舉世皆知的名將,不過,最後能坐 到大將軍位置上的,也僅僅只有八個人而已。

一般來說,大將軍是古代領兵的最高將領,其始於戰國時期,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東漢年間的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了漢和帝時期,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其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

在此基礎上,進入到三國時期後,大將軍實際上不僅主管兵馬作戰事宜,也對朝廷事務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基於此,無論曹魏、蜀漢還是東吳,大將軍都是位高權重的官職,足可以和丞相相提並論。

那麼,曹魏的這八位大將軍都是誰呢?按照先後順序,他們分別是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馬懿、曹宇、曹爽、司馬師以及司馬昭,其中,有一人純屬濫竽充數,而司馬三父子全都在列。

第一位——夏侯惇,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於二月已 卯日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由此,雖然夏侯惇是曹魏的第一位大將軍,但是,因為年齡上的緣故,也即跟隨曹操出生入死多年,夏侯惇在擔任大將軍這一官職兩個月後就病逝了。

第二位——曹仁,延康元年,曹丕繼位魏王,拜曹仁為車騎將軍,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黃初二年,在夏侯惇病逝之後,魏文帝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曹仁也成為曹魏第二位大將軍。不過,兩年後,也即公元二二三年,曹仁率兵進攻濡須口,不聽蔣濟所勸,慘敗於吳將朱桓,鬱鬱而終,時年五十六歲。

第三位——曹真,在曹仁去世後,曹魏大將軍這一官職空缺了數年,在此基礎上,曹魏的兵馬大權,被曹真、曹休等曹魏宗室所掌握,公元二二 六年,魏 明帝曹叡即位後,曹真進封邵陵侯,遷為大將軍,成為曹魏第三位大將軍,太和五年即公元二三一年,曹真因病去世。

第四位——司馬懿,《晉書宣帝紀》中記載:「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 太和四年,此時曹真已經由大將軍遷為大司馬了,所以,魏 明帝曹叡決定興師討 伐蜀漢的時候,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因此,司馬懿成為曹魏第四位大將軍。

第五位——曹宇,青龍三年即公元二三五年,司馬懿升任太尉,也即不再擔任曹魏大將軍一職了,景初二年即公元二三八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嚴重,拜曹宇為大將軍,不過,不久之後,魏 明帝曹叡就免去了曹宇的大將軍一職,改由曹爽擔任了。

第六位——曹爽,景初三年即公元二三九年,在魏 明帝曹叡病逝後,曹芳即位,拜曹爽為大將軍,此時,曹爽與司馬懿作為兩位託孤大臣,共同輔佐曹芳這位皇帝,但是,在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擊敗曹爽,在此基礎上,曹爽不僅失去了大將軍一職,還丟掉了性命,而他就是八位大將軍中濫竽充數的那一個。

第七位——司馬師,公元二五一年,司馬懿死後,司馬師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曹魏朝廷大權,次年,司馬師升為大將軍,作為曹魏第七位大將軍,司馬師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用計於新城之戰擊潰吳國諸葛恪的大軍。

第八位——司馬昭,正元二年即公元二五五年),在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接替了大將軍這一官職,以此繼續篡奪曹魏的大權,公元二 六三年,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從而消滅了蜀漢,公元二 六 四年,司馬昭進爵晉王,基於此,在司馬昭去世後,司馬炎沒有接任大將軍這一官職,而是直接即位晉王,並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晉王朝。

相關焦點

  • 曹植與曹丕帝位之爭時,曹魏八員虎將支持誰呢?
    那麼,曹魏八虎在爭奪官位的鬥爭中支持誰呢?曹丕的堅定支持者:曹休、曹真、夏侯尚八虎中,曹休、曹真、夏侯尚是宗室第二代,其中曹休的父親與曹洪是同祖,曹真姓秦是曹操的乾兒子,夏侯尚是夏侯元的侄子。三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支持曹丕,因為他們的年齡和曹丕差不多(曹丕比曹植大五歲),所以曹操就讓三人和曹丕住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生活,也就是說三人。此外,夏侯尚和曹植的支持者並不和好,曹真和曹洪的關係也不好,因為曹真在曹丕繼位後帶曹洪進大牢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今日洪必以真相為恥。」
  • 三國時的四位「破虜將軍」:除了孫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
    在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是比較常見的武將官職。秦漢初期至漢文帝,武職將軍名號只有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偏將軍、裨將軍。後來,因為立下戰功的武將越來越多,西漢就設立了不少雜號將軍。
  • 細數西魏北周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在大統八年(542 年)府兵制開始萌芽時,所謂的柱國,僅有宇文泰一人, 柱國此時是全軍的統帥。其餘5人中,以于謹地位最高,因徵討稽胡劉平叛亂而被授大將軍之職。另外5 位後來的柱國大將軍,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陳崇只是開府。到大統十五年前後,6 人先後晉升為柱國大將軍。
  • 三國殺中的四大複姓,你都知道幾個?最後一個家族竟遍及各大陣營
    當然跟隨曹老闆打江山,夏侯家族也是功不可沒,出了數位大將,這裡面最出名的各位客官也都耳熟能詳,更是我們三國殺中的標風元老——夏侯惇、夏侯淵,當然入列曹魏八虎騎的除了此二人還有一個在後期也是功勳卓著,名曰夏侯尚,有興趣的客官可以自己查一查,(不知三國殺移動版何時能讓夏侯尚登場呢?),配享太廟的八員大將,夏侯家入贅三名可見當時該族的威風。
  • 三國籍貫河南的十三位名將:東吳一人,蜀漢五人,曹魏七人
    現今的河南在三國時期分別屬於豫州、荊州、冀州、兗州、揚州、司隸州六個州,河南地處黃河中下遊,自古人傑地靈,三國時期不少名將和謀士都是出自於河南,尤其是謀士,光是豫州潁川郡就至少為三國各路諸侯貢獻了十幾位頂級謀士,名將數量雖然不如謀士多,但也無一不是聲名顯赫之輩,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時期河南十三位名將:東吳一人,蜀漢五人,曹魏七人
  • 三國時的六位「鎮軍將軍」:除了趙雲,另外五人分別是誰?
    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主要分為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這兩個類型。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由於重號將軍的名額相對較少,所以自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
  • 三國最有前途的武職---蕩寇將軍,都成了一流名將
    在三國時期,卻有一個最有前景的武職,叫做蕩寇將軍。東漢末年才有此名,屬「雜號將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是一個等級比較低的將軍,但是有實權,是個有前途的職位。細數擔任過蕩寇將軍的六員武將,筆者發現了一個巧合,那就是這幾位武將最終都成為了聞名天下的一流名將。
  • 三國中三位箭法超群的將軍,其中沒有黃忠
    在三國的時候,武將真的多得不能再多,這些武將幾乎每一位都是技藝高超,武術超群,但是箭法過人的沒有幾個,三國中也沒有具體的描述,大家熟知的箭法好的將軍也就只有黃忠老將軍一人,不僅武藝強悍,箭法也是十分的厲害,在可以射殺關羽時,因為善良而放棄了那個機會,但是今日說的箭法高超的三人卻沒有黃忠,這三人甚至箭法比黃忠更好
  • 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衛將軍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皆開府(即設將軍府),置官屬,掌握禁兵。由此,非常明顯的是,衛將軍因為執掌京城禁軍,顯然是位高權重,甚至可以和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相媲美了。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
  • 湖南省常德籍三國四大名人:常德市一人,漢壽縣三人
    湖南省常德市籍三國名人共有四位,其中,蜀漢集團中有一人,東吳集團有二人,還有一人先後效力於蜀漢與東吳兩大集團,曹魏集團中未發現常德市籍官員的記載。按照地域劃分,常德市一人,漢壽縣三人。第一位:廖立。廖立是蜀漢集團中的常德市籍官員。
  • 三國殺:只比大將軍低半個等級的驃騎將軍,到底是怎樣的神之存在
    提起驃騎將軍這個不上不下的官階職稱,似乎確實是有一種莫名的神秘感,因為在其上有大將軍這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臺柱子,在其下也有各種討逆將軍(什麼徵東西南北將軍的,領軍……)有人說他是大將軍的副手,也就是全軍的副總司令(算是個閒職);也有人說他的地位等同「三公」(很高了)。總之在三國中這個位置就是一個神之存在。而在三國中能當上驃騎將軍一職的也只有少數幾人。
  • 正史中三國五位神箭手,黃忠根本排不上號,誰才是三國神箭之王?
    按照正史記載,要是評選三國五位神箭手,只表演過設固定靶的呂布,可能只能排在第四位,而小說中以神箭著稱的黃忠黃漢升,根本就排不上號——射中關羽腦門的另有其人。首先咱們來說一說要是以正史為標準,黃忠為什麼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如題主所說,看膩了三國武將的各種排名,嚴重審美疲勞,於是想讓曹操、劉備、孫權比拼一下武力。既然是三者比拼武力,可以分為正史和演義來討論。一、正史參考《三國志》和《資治通鑑》,根據正史的記載,曹操的武藝最高,甚至高於三國時期許多武將。
  • 帶你認識三國曹魏陣營中最有權勢的將領群體:八虎騎
    ,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五虎將、五子良將等等……但其中除了五子良將是歷史記載之外,其他其本都是民間評書以及演義傳說賦予,而今天小編和大家所說的八虎騎,也是在《三國志》中有所記錄的,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八位曹魏宗親將領!
  • 曹魏八虎騎:曹操時代的宗室名將,為何全都早早凋零?
    在曹魏建立過程中,曹氏和曹操本家夏侯氏,宗室之中湧現了8位傑出將領。可惜天不假年,竟無1人能夠活到後明帝時期。一、八虎騎怎麼來的?與蜀漢五虎將、曹魏五子良將一樣,曹魏八虎騎這個稱謂也是非官方認證,只不過得到民間認可,而且也是來自於陳壽給挖的坑。
  • 三國時的三位「討逆將軍」:除了孫策,另外兩人分別是誰?
    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主要分為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這兩個類型。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由於重號將軍的名額相對較少,所以自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到了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 甘肅籍二十一位三國名人:天水市八人,武威市五人,隴南市三人
    據不完全統計,甘肅省籍三國名人共有二十一人,分別來自於六個市和一個自治州。其中,武威市五人,蘭州市一人,臨夏回族自治州一人,隴南市三人,天水市八人,張掖市二人,慶陽市一人。按照效力勢力來劃分,分別為曹魏十六人,蜀漢三人,東吳二人。第一位:賈詡。賈詡,字文和,隸屬曹魏,武威市人。
  • 「NASCAR」科普 - 細數納斯卡賽場上的父子兵 「上集」
    ,第一任杯賽7冠王(1964,1967,1971,1972,1974,1975,1979),同時坐擁7座Daytona 500冠軍獎盃(1964,1966,1971,1973,1974,1979,1981),生涯勝場數第一(200場),生涯杆位數第一(123次),賽季勝場數第一(1967年,全年48場比賽中共獲勝27場),最高連勝紀錄(10場,同樣於1967年創下)。
  • 三國時期,曹魏有總共六任前將軍,都是當世名將
    前將軍是三國時期的重要官職,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一般高於雜號將軍。三國時期魏國,設九品中正,品級設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可以說是十分高級的職務了,而三國時期的曹魏有六任前將軍,都是當世名將,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人:
  • 三國歷史中,趙雲單挑呂布,誰能完勝呢?
    在三國時期,有許多有名的武將,而提到三國武將第一名,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排名為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第二種排名為趙雲、呂布、關羽、馬超、張飛,可以看到呂布和張雲分別位列第一位,那麼他們單獨對戰,誰會取得勝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