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啃親」一族:他們就像附骨之疽,我們不是逃避而要選擇逃離

2020-12-23 姑且慕容

近日,當娛樂圈裡曝出明道哥哥自殺身亡的消息後,全網一片唏噓。一母同胞,弟弟優秀出眾,哥哥爛賭成性,在無力還債的時候,採取自殺,還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

「啃」親人,從不鮮見,而如此血腥的結局,實屬罕見。

01 感情深厚不是「啃」的理由,早點斷奶也許還有救

明道與他哥哥感情很好,從小因為家境貧寒就由大兩歲的哥哥負責照顧,就連上學都是哥哥背著明道,可以看出判斷,對於明道,哥哥明宏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而隨著明道漸漸有了名氣,林明宏卻因為家裡條件變好而沾染了賭博,他在2013年的時候就開始用明道的名義到處借錢,導致債主當面催債。當時明道替哥哥還了500多萬,本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了,但是沒有想到就在2016年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樣的情況,明道才聲明讓哥哥自己負責任,他不會再管了。這次因為負債纍纍,哥哥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明道的哥哥是典型的 「啃弟族」,不勞作全靠弟弟接濟。即使在明道的演藝生涯遭遇寒冰之際,他仍舊打著弟弟的名號四處借錢賭博。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啃弟族」並非個例,還有「啃哥」「啃姐」「啃妹」「啃老」……等等,姑且,讓我們暫時把這類人統一稱之為「啃族」吧,反觀這類人有著某種共性:好吃懶做、花錢任性、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在欲望面前永遠無法得到滿足。就像是附骨之疽,一旦沾附,就會永無休止地「寄生」下去,直至把寄生主吸光榨乾。

附骨之疽,「疽」讀 j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的毒瘡。「附骨之疽」就是緊挨著骨頭的毒瘡。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冤獄》。比喻侵入到內部而又難於除掉的敵對勢力。清譚嗣同《上歐陽中鵠書》:「陰棄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攤上這樣的親人,我們不要心存仁慈,必須採取強硬的手段,將之從身邊儘快趕走。如果無法給他們「斷奶」,他們就會永遠寄生下去。

02 「啃族」就在身邊,家庭教育是關鍵

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成是典型的媽寶男和「啃老族」,而問題的根源從電視劇裡就可以看出是蘇家的家庭教育本身出現了問題。蘇母重男輕女,處處為兒子著想,當老大出國後,在他們眼裡,家裡唯一的繼承人就是明成。自然是要錢給錢,要車買車。因為在這類父母眼裡,畢竟自己一朝過世,這些將來都是「明成」的。

很多時候,不光電視劇裡有這樣的情節,現實生活中,重男輕女、「啃老」的現象處處皆是。在有時候,「啃老」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我有個朋友老家在隴東,他們姊妹5人,政府在拆遷他父親遺留在街道的門面房時,統計子女時只統計了男丁,然後按照男丁又將分了家的大哥、在外工作的三哥和他排除,僅有17萬的拆遷款全部落入比較強勢的「啃老」的二哥手裡,年邁的母親沒有拿到一分錢,老人家沒有辦法找了幾次拆遷辦,最後都不了了之,氣得生病住院。現實和電視劇相比,明成至少良心發現,自我反省後曾給父親還了不少錢。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與其去埋怨那種特別喜歡「啃老」的人,不如去看看這些父母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兒女的,在現今社會,有些父母總是喜歡一味地寵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無條件地去滿足,這很容易造成自己的孩子產生這種「啃老」的心理,並且認為自己的「啃老」是正確的,這樣的教育結果很可怕。

03 啃老是個世界性難題,需要引起共同重視。

很多人其實都以為只有中國才存在嚴重的啃老現象。但其實不然,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早在2016年的時候,20-34歲的加人裡就有34.7%的人仍舊住在父母家裡,而多倫多是全國啃老一族比例最高的城市。 

在國外,最有名的「啃弟族」莫過於梵谷,2012年,史蒂芬奈非、格裡高利懷特史密斯等人,經過多年嚴密的考梵谷據,聯名出版了一本《梵谷傳》。這被譽為迄今為止,最接近真相的梵谷傳記。

這本書裡,文森特是這樣的一個人:無恥、混蛋、自私、煩人、敗家子、啃弟族、廢柴、渣男、屌絲、神經病……流行文化中的偶像符號完全崩塌,很多「梵谷迷」表示,看完後三觀粉碎。除去藝術家的時代濾鏡,或許這才是真實的梵谷。

梵谷的哥哥薪水每月800多磅,支援弟弟280多磅,梵谷用這些錢購買顏料、畫筆,進行創作。要知道,當時梵谷的畫並不受主流的歡迎。他的畫作是他去世後才成為拍賣天價的「寵物」。

「啃老」族也不鮮見。現年30歲的美國男子羅伯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啃老族。8年前失業後,就一直賴在父母家裡,不光不交租金,也不幫忙做家務。

頭疼不已的父母先後給羅伯特寫了五封信表示讓他自己去獨立生活,甚至還給予了1100元的租金。可是羅伯特依舊無動於衷。

最後忍無可忍的父母決定不再嬌慣他,一怒把羅伯特告上了紐約州最高法院。在法庭上,這位「巨嬰」還一直狡辯自己沒做好準備。

而對於中國社會來說,世代同堂的現象依舊很普遍。加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嬌生慣養大了,依賴性太強。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依舊喜歡好高騖遠,導致高不成低不就,於是最後多數人反過來「啃老」「啃」兄弟姐妹。

一提「啃老」「溺愛」,很多網友肯定會想到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一家。由於樊勝美父母重男輕女,過度溺愛兒子,導致兒子一家「啃老」,全家老小「啃妹妹」。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怪圈。

「我還沒有準備好獨立生活,需要時間」。

「我還沒有準備好獨立生活,需要時間」。你們敢相信這是從一個30歲的男人嘴裡說出的話嗎??

朋友林女士是一家奶茶店的老闆。去年,丈夫小陳將失業的哥哥大陳安排在奶茶店工作,因大陳實在太懶,林女士同丈夫商量後將大陳辭退。

而大陳每隔一段時間就到店裡來要錢,聲稱弟媳辭退了自己,有義務承擔他的生活費。不給錢就賴在店裡影響營業。忍無可忍的林女士最後選擇了報警。

明道的哥哥在無力償還債務的時候選擇了極端的道,但還有很多「啃族」,他們不是父母養大的不是孩子,也不是附骨之疽,而是更加兇狠的「殺人魔」「吸血鬼」。  

據報導:

某市36歲張姓男子。失業,長期酗酒。71歲的老母要他振奮起來去找工作,卻引起張某不滿,隨手抓起香爐將母親活活打死!某市30歲張姓男子,雖已成家,卻整天遊手好閒。只因父母不給買80萬豪車,賭氣喝農藥自殺。某市29歲許姓女子,一直賴在家中不願上班。只因一次父親少給她兩塊零花錢(一共就十塊),直接掏出摺疊刀朝父親捅去。

柏拉圖說:「教育非他,是心靈的轉向」。

其實,我們的教育,只看中了當前的成績,當下的名譽或者收益,而忽視了愛、忘記了善、省略了德。

04 背負生活包袱的子女們,也正在養活著一批「老啃」們

當我們的目光一直盯著「啃弟」「啃哥」「啃姐」「啃老」而發聲時,殊不知,我們的身邊還有一批「老啃族」也隨之悄然登場。

「老啃族」一詞,準確描述了如今許多70、80後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他們背負著歷史對父母的虧欠、「泛家族關係」帶來的沉重人情負擔,猶如生活在一個旋渦當中,長時間被動打轉,很難爬上來,卻極容易沉下去。

據某知名雜誌曾經披露過一對年輕夫婦就是這樣一對典型的「老啃族」。他們拿著合計近兩萬元的月薪,卻窮得叮噹響,買不起房,也沒什麼存款,因為他們要負責雙方父母的日常開銷,包括建房子,打點門面等等。生活突然陷入了一個怪圈,他們越努力,背負的壓力就越重。重壓之下,這對年輕的夫妻日積月累的矛盾終於爆發,最後走向了離婚的悲劇。

我的大學同學小李是從農村走出的「鳳凰男」,在城裡結婚時,沒房,沒車,沒有固定資產,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算是完全的裸婚。但是,老家的父母和哥哥,始終認為小李是他們辛苦勞作供出來的大學生,從2004年開始,小李就接到父親的電話,老家的哥哥需要做生意,讓他給找關係鋪路子。

剛剛畢業的小李,自己都未能在城市裡扎穩腳跟,那來這麼大的能耐?又不好拒絕,就讓在當地的同學幫忙聯繫著推銷了一些農副產品,從此,家裡的大事小事源源不斷。

2006年,小李接到了父親從老家打來的電話。原來家裡要蓋房子給弟弟娶媳婦,父親想讓小李拿十萬塊權當贊助費。

兩口子在南方小城,雖然兢兢業業地工作,但城裡的消費本身就高,他們沒有其他外來的收入,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就找各種理由推拖著。

父親終於忍不住了,有一天深夜打電話過來,在那端大聲教訓小李:「你這個沒良心的,為了供你上大學,你哥哥高中畢業就在家做生意,現在他結婚要蓋房子,你不該出點錢嗎?」一席話說得小李無言以對。甚至威脅他,「你不給錢,我們就斷絕父子關係。」

小李的愛人小楠當時就拉下了臉,她以前聽別的朋友們說,總被老公家裡人「啃」,她還慶幸那些騷擾沒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不就找上門來了,結果,自己也不幸地被貼上了「老啃族」的標籤。

顧及親族、憐惜親情、照顧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當一個個「啃族」如疽附骨時,誰還會大義凜然地說:「為了滿足親情,讓我們義無反顧地奉獻吧?」

俗話說得好「各娘養的各娘疼,老鼠養的貓不疼」。當「啃族」問題真正到了自己的頭上,估計也就學會了閉嘴。

面對各種各樣的「啃」者,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

第一、果斷採取措施斷了念頭。明道曾經給他父母買了個一樓的房子讓其居住,父母考慮明宏沒有住處就讓給了他,結果明宏變本加厲,發展到後來的賭博、債臺高築。如果起初沒有這樣的大手筆,估計也不會讓哥哥走入絕路。有時候,採取必要的手段打消「啃」的念頭,自然也就不會助漲「啃」的欲望。

第二、變「輸血」為「造血」。現在各地都在實施精準扶貧,有時候,對待家族的親戚親人,也要實施精準對接,首先打消其「要錢」的念頭,「授人一魚不如授人一漁」,治病挖根,袪除懶病,教他們一些謀生的法門。

第三、對「無底洞」式的索取要果斷斷絕交往。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今天他要1K,你可以滿足,明天要1萬,你也能接濟,保不齊後天他就會要5萬甚至10萬。因為人的消費水平也是水漲船高,養成高消費的習慣,他怎麼會降低消費的水準呢?明知是狼,與其這樣養一個「白眼狼」,不如早點和「狼」斷絕關係。

結語:人,一定記得要感恩!父母給我們錢,不代表這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不代表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當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時候,等於他們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養老錢以及自己本應該享受的生活。同理,受到別人的幫助,也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不能一味索取,更不能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姑且慕容,愛好詩文,喜歡寫作,出過詩集,獲得獎項,願在網絡世界與君邂逅,共同探討文字的秘密,交流情感的漣漪。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靈樞》之癰疽篇
    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釋義】生在腋下色赤而堅硬的,叫做米疽。治療米疽宜用砭石。砭石要細而且長。治療時要疏散地加以砭刺,然後塗以豬膏,六日就可痊癒。此疽砭刺後,不可包紮。疽堅硬而不潰破,就是所謂馬刀挾癭之疽,應急速治療。  【原文】發於胸,名曰井疽。
  • 生命之舟面對險灘,弱者會選擇逃避和放棄,強者則勇往直前
    ——評論《Thetruththatyouleave》九、世界上最殘忍的事,不是沒遇到愛的人,而是遇到卻最終錯過;世界上最傷心的事,不是你愛的人不愛你,而是他愛過你後,最後卻不愛你。十、心若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善事,天知地鑑鬼神欽。你若不疑,人間不寒。你若不離,世界不遠。你若不恨,蒼天有暖。
  • 喜歡逃避怎麼辦:3個方法幫你面對事實,不再逃避
    一、為什麼會產生逃避的想法1、逃避是人的本能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出於本能,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逃避。在這種本能中,逃避對於我們來說是我們大腦主動幫我們做出的選擇,自動幫我們躲避對我們有害的事物。
  • 發惡夢,你選擇了逃避還是面對嗎?
    除了歌曲主題之特別,作曲和編曲也很有趣。初次聽的時候覺得由常速變慢後面不斷加快會不會太奇怪了?後來仔細聽了10多遍以及配合歌曲文案後才覺得十分驚喜。想不到一首5分鐘的歌曲層次可以這麼豐富,甚至能夠牽動自己的心率,像進行了一場打怪獸遊戲般。
  • 戈恩記者會見實錄:我為什麼要逃離日本
    他認為,這是日產汽車公司與日本檢察院共謀的一起政治迫害案,自己不是為了逃避正義,而是為了逃避不公正司法的迫害而逃離日本。但是,他拒絕透露逃跑的細節,不想給黎巴嫩政府添麻煩。一、我為什麼要逃離日本我很感激黎巴嫩國民、感謝我的妻子和家人,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才能逃離地獄般的生活,在這裡呼吸到自由快樂的空氣。大家都很想知道我是如何逃離日本的?但是,今天我不是為了講述怎樣逃離日本才來到這裡的,我是想告訴大家,我為什麼要逃離日本。
  • 脫骨雞爪是「啃」出來的嗎?
    本文首發生命時報無骨雞爪顧名思義有肉而無骨,吃起來非常方便,作為速食食品火速風靡中國市場,成為老少皆宜的零食之一。
  • 4千條寄生蟲狂啃腦袋 哥倫比亞男子頭破大洞見骨
    原標題:4千條寄生蟲狂啃腦袋 哥倫比亞男子頭破大洞見骨哥倫比亞有一名叫做席爾瓦的男子走在路上時,總是會引起旁人的側目,因為他的後腦勺上有一個超大的洞,不僅可以看到頭骨,還滿是寄生蟲。
  • 愛情中,從不輕易付出的3個星座男,不是不愛,而是不敢愛
    一般說來,他們待人彬彬有禮,雖不能說很客氣,卻總給人一種距離感。情感上他們從不輕易喜歡一個人,覺得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也不想被欺騙或傷害。當一段感情擺在面前時,他們會反覆考慮,權衡利弊,在猶豫不決中讓彼此的心漸漸變冷。即使在愛情中,勇氣不足或不夠自信的時候,他們也會中途放棄。事實上,他們不是不想愛,而是不敢愛,過去的傷痛就像一塊附骨之疽,如影隨形,讓他們很難有勇氣再去愛。
  • 「罪域的骨終將餵汪」,OVERLORD中的狗糧遍地,可惜骨王沒有那個
    《OVERLORD 》是一部深受大家喜愛的霸權番,就連它的動漫製作公司MADHOUSE不是那種動漫打死不會出第二季的嗎,這下好了,不光第二季有了,就連第三季也有了,這個只能說一句「真香」。從這裡也足以看出,我們的骨傲天是多麼受歡迎了吧。
  • 當我們遇到失敗的時候,不要逃避現實,要勇敢地去面對現實
    和別人交流多少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不要以為我說了,我開心的時候就完成了。你要知道,你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2.長得好看的人說長得好看不好看不重要,有錢人家說有錢不有錢不重要,長得好看的人說胖不瘦不重要,學習不差的人說數數成績不重要。別人不在乎的是自己已經擁有的。別人說假話,你信以為真。
  • 本想逃避的他,最終選擇坦然面對,美滿結局
    我們條件相當,第一印象還不錯,然而交往到現在兩年零十個月了,我卻真心不了解她,也完全不理解她。我每個周末約會一次,平時發簡訊。她也是會回我的。可如果我不主動聯繫她,她也很少聯繫我。反正約會就像例行公事,看起來我們像一對正常的情侶。也有些小親暱的舉動。 但說到交流就完全空白了。其實我是個比較熱情健談的人,跟什麼人都能找到話題,但是她不是一個悶字就可以形容的。
  • 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親悅讀丨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據新京報6月8日報導,5月6日晚,葫蘆島市實驗中學的初三學生劉歌從家中陽臺墜樓身亡。本期親悅讀,索菲爸爸給大家推薦一本紐伯瑞獎銀獎作品,書名就叫《出事的那一天》。故事不長,發生在24小時之內,卻讓兩個12歲的孩子人生徹底顛覆,無法挽回。或許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這樣的書知道,人生總有意外發生,但生活還要繼續……十二歲的男孩湯尼和喬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
  • 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於是我們都選擇了逃避……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愛過的人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或許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也許也存在主觀或者客觀的因素,但最終他或者她還是離開了,但離開之後,又會有誰將心中的那份愛徹底的拋棄呢?即便是拋棄或者放棄了,但又會有誰能夠坦然的說,我不曾愛過呢?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說明我們的心中依舊有愛存在,那份愛就叫「愛與不愛」。
  • 無骨雞爪原來是工人用嘴啃的?看完視頻整個人都不好了
    吃過的人都知道雞爪上面有很多關節想要去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飯店裡面去骨都是先將雞爪煮成7分熟最近,一個題為《泰媒爆料「無骨雞爪」竟是工人用嘴啃出來的,你還吃得下去嗎?》的視頻被曝出,瞬間獲得了非常多的關注。根據視頻顯示,當地時間12月19日,泰國媒體爆料,某雞爪加工廠內工人用嘴啃的方式,為雞腳剔骨和去指甲。
  • 唐昊不捨得使用阿銀的魂骨,小舞獻祭,為何唐三使用了她的魂骨?
    唐昊和唐三都經歷了一樣的事情,被武魂殿追殺,他們要搶自己的老婆,唐昊和唐三,一個90級,一個59級,都是臨突破之際,很是需要一個魂環。武魂殿都將他們給逼上絕路了,都逼到自己的老婆獻祭給自己,都得到了一個紅環和十萬年魂骨,而唐昊一開始不捨得使用阿銀的魂骨,但唐三卻使用了小舞的魂骨。
  • 唐三:我沒有,這可不是我做的
    唐三和人面魔蛛的緣分之初實際上唐三和人面魔蛛一族的糾葛還是挺深的,就像愛你個第一次的,唐三準備去找小舞,但是剛走到一半,就遇到了來攔路的人面魔蛛。不過不同於133集的那隻人面魔蛛,這隻幾千年的人面魔蛛,實際上就是來送裝備的。
  • 《鬥羅大陸》唐三穿上鎧甲,全身都穿上了外附魂骨?那是魂骨鎧甲
    《鬥羅大陸》唐三穿上鎧甲,全身都穿上了外附魂骨?那是魂骨鎧甲 在《鬥羅大陸》136話中,唐三被小舞復活,十分悲傷,發誓要讓傷害過小舞的人和魂獸全部要付出代價。唐三現在的實力並不足以挑戰武魂殿,所以只能找那隻三萬年修為的人面魔蛛發洩。
  • 面對逃避的深層感受和想法
    久而久之,我們習得了使用問題行為(要麼情緒升級、要麼關閉自我)來應對自己的情緒,現在的你內心感到很痛苦。沒關係,在這裡,我們將分享新的接納和改變情緒的方法。從此,改寫舊的人生腳本,踏上少有人走的路,開啟心智成熟的旅程。
  • 逃避之歌爆紅網絡: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中信出版我們提供知識 以應對變化的世界哪有什麼寬鬆世代,每一代都有憂傷的年輕人,我們終究要面對現實。在日本,還有比「零工經濟」逃避的更徹底的「蟄居族」。他們不上學,不工作,沒有固定收入,就在家裡呆著,他們被稱為 Hikikomori(蟄居族)。這樣的蟄居族,日本大概有100萬,他們也被稱作「消失的一百萬人」。
  • 你這個懦夫,連分手都是選擇逃避的理由,沒有勇氣的男人都會失敗
    更害怕的回家面對小潔的追問,何時才能回家見父母,何時才能給她一個名分。月末的一天,王明回到家往沙發上一倒,今天去客戶處收款又沒有任何結果。小潔到家後問今晚要不出去吃飯吧,突然想吃烤魚了。王明心裡難受隨口說了句晚上要回趟公司,不能去吃飯了。王明走出公司,打了的士,到了公司樓下,隨便在樓下逛了起來,本想約個同事喝個小酒,可是大部分的同事都還在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