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如何讓講道變得強而有力?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2020-12-22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在這個末後的時代裡,傳道人該如何使講道變得強而有力,使神的道深入人心,使人們悔改歸向神呢?帶著這個思考,本文從講道和講道的人這兩方面作出一些簡單的探討,目的是為當下傳道人提供一些參考的意見。

前言

聖道的傳講是基督教兩大聖事之一(聖道、聖禮),也是真教會的三大標誌之一(聖道的傳講、聖禮的施行、紀律的執行),所以講道是基督教信仰中絕不可缺少的。自從地上有形的教會建立以來,講道一直都被公認為是基督教的核心與特色。若是沒有講道,整個基督教信仰會頃刻瓦解,因為基督教的核心與根基就是神的道。基督教信仰得以傳承幾千年,並且保持純正性,同樣也是離不開講道。因此基督教一直都高舉講道,講道也成了每一個傳道人最重要的責任。

講道對基督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樣基督教對講道的重視也不言而喻。教會需要強而有力的講道,這個世界也需要強而有力的講道,因為講道是傳福音和改變生命的最有力方法。但是現今偉大的傳道人卻寥寥無幾,反而絕大多數的傳道人都存在一個困擾,覺得自己講道很平淡,不扎心,好像在傳講宗教知識一般,無法給聽眾帶來屬靈的感動,甚至是死氣沉沉。有些傳道人甚至到了對神的話語失去信心的地步,不再認真對待講道;有些傳道人甚至為了迎合聽眾的口味,不再忠心傳講神的道,而是傳講偏頗的道;

其實每個傳道人的內心深處都是迫切希望自己能為神傳講福音,希望自己每一次講道都能帶下聖靈的能力,使每一個聽道的人,都能悔改信靠福音。希望自己每次的講道都能感動弟兄姊妹,使他們的屬靈生命得著餵養,靈性得以成長,並激發他們的火熱愛主之心。因為每個傳道人擺上被神使用的那一刻,就渴望自己能夠被神重用,能為神做大事。可是在實際的服侍中,才發現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那在這個末後的時代裡,傳道人該如何使講道變得強而有力,使神的道深入人心,使人們悔改歸向神呢?帶著這個思考,本文從講道和講道的人這兩方面作出一些簡單的探討,目的是為當下傳道人提供一些參考的意見。

講道的內容

傳道人所傳講的道,是指神的道,這道是神關於祂自己的啟示。神主動向墮落的罪人啟示祂自己,祂借著聖靈的運作,讓祂的僕人將祂的啟示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些文字又在神的護理之下,經過教會的內證,形成現今的六十六卷《聖經》。所以講道就是將神啟示在聖經中的真道詮釋給眾人聽,使眾人能認識這位獨一的神,並悔改信神。

講道既然是傳講聖經中神所啟示的道,這就說明講道要以聖經作為根基。傳道人若是在講道中為了迎合聽眾的喜好,從而對傳講的道有所加添或減少,又或者曲解,就是在偏離聖經。當一個傳道人講道偏離聖經時就表明他不再用神的話來面對他的聽眾,而是人的話,是在傳講人的道,而不是神的道。既然講道不是在傳講神的道,那這「道」又如何能帶給聽眾屬靈的感動,又如何能使人扎心?

講道所帶來的屬靈感動與能力,本身是因著這道,是神話語本身有能力,而不是人的能力。因此彼得提醒他的收信人: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1:23又如保羅所說的: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參 羅1:16)

神的道本身就帶有能力,給聽眾帶去屬靈感動也是因著神的道。那作為傳道人要想讓自己的講道可以給聽眾帶來屬靈的感動,使講道的內容可以扎眾人的心,講道內容就一定要以聖經為根基,對神的道不可加添也不可減少。當傳道人這樣忠心傳講神的道時,聖靈也才會藉著這場講道去感動聽眾的心,使聽眾能夠悔改信這道。

當然這不是在說,傳道人講道只需要宣讀聖經經文即可。傳道人講道不僅要宣讀聖經,還需要對所宣讀的經文再加以詮釋並應用,這樣才能使聽眾更好的明白和領受神的道。可是許多傳道人往往就在詮釋經文的時候偏離了經文原意,以致於整場講道都偏離了聖經。要保證在這個詮釋經文的過程中不偏離聖經,最好的講道方式建議是採用釋經講道。

釋經講道是在經文文脈中,借著歷史、文法與文學研究所衍生和傳達之聖經概念的一種溝通,聖靈藉此先應用於傳道人的人格和經驗上,然後透過他傳遞給他的聽眾。這種講道方式是經文支配講道的內容,而不是經文支持傳道人的觀點,是傳道人在傳講聖經的教導,而不是在傳講自己的個人理念。同時這種講道也會讓傳道人在講道的時候,思考神要透過經文對祂的百姓說什麼,並將聖經真理應用於聽眾,使真理得到實踐。

正因為釋經講道是最忠於聖經,且是能將真理應用與實際生活,所以釋經講道才被許多傳道人稱為最能帶著神聖權柄和能力的講道。

講道的人

觀察教會歷史上每一次的屬靈大復興,可以發現這復興的背後不僅有傳道人對講道的重視與忠心傳講的因素,同樣也有傳道人重視神的關係和聖潔的屬靈生活。例如宋尚節博士,他被稱為中國的使徒,在上個世紀上半葉許多人因為聽他的講道悔改信主,使得那個時代的教會迎來屬靈大復興。他非常重視講道,也忠心傳講神的道,他的講道也變得很有能力。他不僅在講道中斥責罪,強調聖潔生活,他本人也過著一個非常聖潔的生活,同時也重視個人的靈修與禱告,為此他與神建立了一個親密的關係。神也因此大大的使用他,聖靈借著他所傳講的道感動許多人,使許多人聽了他所傳講的道,悔改信神。

可見講道能不能帶下聖靈的能力和屬靈的感動,不僅對傳道人所傳講的內容有嚴格的要求,對這個傳講的人也有嚴格的要求。這個要求既有屬靈層面的,也有外在技巧層面的,但是縱觀那些偉大傳道人的服侍,屬靈層面會更加重要。其實從傳道人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知道屬靈層面會更加重要,因為傳道人所做的是屬靈的工作。因此傳道人的屬靈層面才是真正決定他的講道,能否帶下聖靈的能力和屬靈的感動,能否使講道變得強而有力。

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過一個聖潔的生活,是一個傳道人能否被神所重用,講道能否帶下聖靈能力的至關因素所在。看似有兩個因素,其實這二者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缺一不可。因為一個人要與神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就必須要過聖潔的生活,而聖潔的生活需要依靠神的幫助,在神裡面才能得著,所以過聖潔的生活也需要與神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

聖經明確的教導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的,人非聖潔就不能見神的面(參 彼前1:15;利192;來12:14因此聖潔的生活,是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基本前提,但是聖潔的生活也並非容易。罪人雖然蒙恩得救,但是裡面仍有罪性,這個罪性時常會使人犯罪,加上撒旦又在遍地遊行尋找機會試探神的兒女,使他們犯罪跌倒。

一個基督徒要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不僅要時刻警醒,更是需要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依靠神的憐憫與保守。只有不斷的去親近神,才能與神建立一個持久的親密關係,只有在神裡面,靠著神才能去勝過試探與攻擊。因此耶穌也才會教導門徒如此向神禱告: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參 太6:13這節經文在原文希臘文中是: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這就說明了我們要過聖潔的生活,需要靠著神的保守才行,保守我們不被自己的罪性引誘,也保守我們不落入撒旦的試探中。要得著神的保守,就需要依靠神,依靠神,自然就需要與神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

所以說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和過聖潔的生活,二者是互相依存的。我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才能靠著神去勝過試探,才能過一個聖潔的生活,而聖潔的生活才能使我們靠近神,與神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一言蔽之,與神關係越親密,就越能過聖潔的生活,反過來說,越聖潔,與神的關係就越親密。

作為傳道人所要面臨的試探與攻擊會更多,但是聖潔的生活對傳道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道人就需要更加警醒,更需要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依靠神去勝過試探,只有這樣才能過聖潔的生活。也只有這樣的傳道人才能被神所重用,他所傳講的道才有可能帶下聖靈的恩膏與能力,感動眾人的心。如同保羅勸勉提摩太所說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結語

強而有力的講道不僅可以牧養和復興信徒的屬靈生命,同時也能使罪人悔改轉向神,這不僅是教會所需要的,同時也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講道要強而有力,要帶下聖靈的感動,不再死氣沉沉,這既關乎講道的內容,也關乎講道的人。

傳道人所傳講的道一定要以聖經為依據,不可偏離聖經,不可對神的道有任何的加添或減少。同時也要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過一個聖潔的生活,做神聖潔的出口。這樣的傳道人才會被神所使用,他所傳講的道才有可能被神所使用,並帶下聖靈的能力,從而使這道在聽眾的內心產生果效。



本文原載於「信仰和學術」微信號,本平臺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詩篇:一切都在乎神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屬天的智慧就是想方設法來愛神,把神的話存在心裡,想方設法來學講道。提摩太後書三章14節,「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耶穌基督,有得救的智慧。」歌羅西書三章16節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這就是屬靈的智慧。
  • 讀《當代基督教講道學》有感:講道在於傳遞真理
    引言:講道是宣揚記載在聖經裡的神的話語,基督教信仰不只是一個神學或理論,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講道的目的是建立會眾的生命,讓會眾通過講道的內容更好的去應用,講道的重點在於生命的認同和生命的傳遞。
  • 牧者靈修丨詩篇:讚美神的救助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我們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的想知道,不懂的想懂,懂了也不照著行;一門心思聚會、聚會再聚會,講道、講道再講道,聽道、聽道再聽道,沒有想著照神的話做;就想抄近路、走捷徑,看看誰有沒有好的方法,去學一下。其實我感覺,哪裡都不用學,你照著聖經去做,這個方法是最好的。
  • 牧者靈修丨詩篇:讚美耶和華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我說:你們禱告怎麼這麼強?他說:我們有一位代禱者,就是範姊妹,她禱告厲害,所以大家都被她影響了。一個教會裡,有人能力大,他可能影響一片人;有人恩賜強,他可能影響一片人;有人講道好,他可能影響一片人;有人唱歌好,他可能影響一片人。大衛是個詩人,跟他在一起的亞薩、耶杜頓、希幔都被他影響了,成為詩班長。大衛是先知,因為他天天彈琴讚美神,他有靈感。
  • 福音使命與文化使命(上)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壹 中國基督教文化之現狀及其與教會的關聯基督宗教曾經四度入華,最後一次馬禮遜將基督新教傳入中國,也已經將近二百年了,中國的基督徒也已經有了千萬之眾。基督徒必須抓緊這個時刻,正如許多世紀以前愛爾蘭人所做的那樣,讓全世界都知道:基督教不僅是真的……更是人類的偉大盼望。」9(一)基督教與文化的關係文化是什麼?如何來定義文化?這在學術界一直是沒有明確定論的。有人把人所創造的一切都說成是文化,也有人把文化局限於人的精神方面。
  • 講道人,你的講道是否嚴謹
    文 |若望有位牧者在講道時提到了初代教會的事,他說耶穌的兄弟雅各是個很虔誠的僕人,一生外出宣教到過很多地方,最後在印度殉道,且死狀非常慘烈。很多信徒都是通過主日講道來獲取屬靈的信息,其質量如何直接關係到信徒知識、生命的成長,因此牧者傳道務必嚴謹,以免提供不靠譜的信息,誤導信徒。也許有人會說,也就一個歷史見證存在錯誤,只要講的核心信息沒問題,又有何妨?講臺是神聖的,是代表基督話語出口的地方,如果所講的信息不合事實,那麼是否是在作假見證?
  • 牧者靈修丨詩篇:耶路撒冷頌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作惡的人到聖殿,不會因著禱告、讀經,講道、聽道而歡喜快樂,因為他裡面沒有得著;即或得著了,他得著的也不是耶和華。不像保羅在羅馬書五章11節說,「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祂以神為樂。」你到聖殿去,是覺得唱歌樂,還是以神為樂呢?你說你一唱歌就覺得好開心,那不夠。
  • 從詩篇23篇默想:耶穌是好牧人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它被很多人稱為「牧者之歌」 、「詩篇裡的珍珠」、「羊群關於祂牧者的歌」等等。詩人用羊群與牧人的比喻向我們描繪了主如何帶領、保守祂的信徒,將他們領到安息之處,使他們得到飽足,指引他們走正確的道路,保護他們免遭的危害,並隨時管教他們,體現了好牧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詩人最後表達了對「好牧人」的絕對信靠,以及一生一世跟隨的渴慕。1、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 歷史丨浸信會的起源與發展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當然浸信會的信條最為特點的就是,他們只為成年人施行浸水禮,而不再為嬰兒施行點水禮,當然有某些教派認為他們這種做法是帶有激進行為,偏離基督教1000多年的傳統。浸禮宗也於17世紀30年代隨清教徒移民傳入北美,隨著美國內戰的結束和解放宣言的發布,各浸禮會加強了在黑人中傳福音的力度,逐漸地建立起了以黑人信徒為代表的美國全國浸禮會。
  • 【訪談】基層牧者分享民工基督徒牧養挑戰(下):職場與同工培訓方面
    基督時報:你們在如何調整呢?像現在這種30-40歲的新一代的民工牧者出來的還是不少的,下一代的力量還是蠻好的,雖然不太成熟,但他們成長的還是不錯的。20歲左右的未婚的就比較難了。基督時報:您剛剛講到民工的流動性比較大,您的教會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如何保持穩定呢?比如信徒穩定聚會、信徒人數也比較穩定呢?
  • 最經典的10首聖誕歌曲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1、When A Child Is Born《聖嬰誕生》靜謐、安詳中,一個孩子誕生了,人世間自此了曙光,開展了一個新的黎明,他就是耶穌基督。歌聲的平緩、悠揚為我們講述了那如夢似幻的幸福瞬間。2、Silent Night《平安夜》主的降生並不張揚,一切都那麼平靜,一切又都那麼安詳。
  • 年終盤點丨基督時報•2019年十大頭條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基層牧者指出,要提防極端靈恩派的危害。4.異端新天地活動猖獗之所以新天地「突然」變得如此瘋狂,肆無忌憚地拉人入教,是因為2018年11月底時中國反邪教網發表的《警惕洋邪教 多地依法取締「新天地教會」》裡稱:新天地邪教要求2019年年底必須有10萬新信徒參加韓國總部的畢業典禮。
  • 以色列大衛城發現古代印章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 福音時報 · 2020年年終回顧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不少教會通過社交媒體、微信語音與文字、打電話等多種方式傳達暫停聚會的通知;為了滿足信徒對牧養的需求,教會還通過網絡方式由教牧同工講道分享、敬拜讚美、並為中國戰勝病魔祈禱。杭州、濟南、溫州等地教會也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建議當地信徒開展家庭敬拜。
  • 年度盤點| 2018年全球基督教十大頭條
    英國講道王子司布真牧師(C.H. Spurgeon)曾寫過一篇文章「我的驚心小書(My little shilling book)聖經與報紙」,他提倡講道人說:「我們將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20世紀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在被問:「你如何預備主日講道?」是,也回答說:「我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
  • 領聖餐時,餅和杯所象徵的含義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主耶穌的受死如何成全了逾越節的預表,他所設立的掰餅也如何頂替逾越節的紀念。四、掰餅的表記1、餅 太26:26  林前11:23-24主耶穌當日設立餅杯,第一是把餅擘開遞給門徒要他們拿著吃,他說那是他的身體為他們捨得。所以我們每逢掰餅,都有一個餅擺在那裡,預備給大家掰開吃的。
  • 《清教徒與講道》||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三)
    一個未重生的牧者是罪可怕的,卻又是太普遍的。這樣的牧者就是在談論一個你自己不知道的救恩。好像一個瞎子談論從未眼見的色彩。或者像是一個聾子談論從未耳聞的音樂。這是最可怕的,因為你開始了一項工作,可你自己完全沒有裝備和準備。你只是一個死路標。你不能安慰哪怕一個可憐、貧窮的靈魂,因為你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安慰是什麼。這樣的人怎能向人傳講來就基督的道呢,因為他自己從未前來?
  • 在這個受難的世界經歷基督的復活
    伴隨著這場疫情,人們的情緒變得從未有過的急躁,不同觀點的人天天在網上互撕,一幅勢不兩立的樣子。這場疫情,最終會給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一場災難猝不及防,整個世界都憂心忡忡,充滿恐懼、悲傷而無奈。然而,在這次災難又似乎提醒人類,我們遺忘了至為寶貴的東西。昨天聽到一個牧師講道。
  • 使徒保羅講道的特色|西方文化19
    掃羅就成了撒但的有力工具,他「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徒8:3)他後來談到自己這一段時期對於這種殘酷工作的熱心情況說:        「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了;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聖徒囚在監裡;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 從義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所以,在染上病患的信徒最需要的時候,神父們去表達關懷,給痛苦中的人們帶去安慰、祝福和盼望,或陪伴他們走完在地上的最後一程,正是牧者的職責所在。且不說這裡也有天主教七大聖事之一的終傅禮的因素【這是專為生病的或臨終的信徒所舉辦的一項聖禮,天主教教理指出:「神父為病人祈禱和傅油時,是整個教會將病人託付給曾受苦,並受享光榮的主基督,求祂撫慰、救助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