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受難的世界經歷基督的復活

2020-12-15 小雷說聖經

每天早晨打開電視機,播報的都是籠罩各國的疫情。各國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每一次都不敢看,但又因深深的關切不能不看。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庚子年,我們仿佛看到好萊塢的末日大片,各樣災難接踵而至。其中給人類造成全面而沉重打擊的,莫過於新冠病毒。

我所在的城市雖然算不上嚴重,但也有幾十號人確診,並有幾人因此死亡。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難以估算。我有個朋友很有經濟頭腦,把一家小小的餐飲企業辦成了上市公司。然而,在這次疫情當中,他的連鎖店連續三個月沒有營業。就他自己的話說,每天一睜眼,十幾萬元就沒了,壓力山大。

國內的疫情雖然基本控制,但這幾天輸入性病例增加得很快。尤其是黑龍江邊境城市綏芬河,又緊急建起了方艙醫院。此外,還傳來糧食危機、某些外國企業撤離的消息。伴隨著這場疫情,人們的情緒變得從未有過的急躁,不同觀點的人天天在網上互撕,一幅勢不兩立的樣子。

這場疫情,最終會給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場災難猝不及防,整個世界都憂心忡忡,充滿恐懼、悲傷而無奈。然而,在這次災難又似乎提醒人類,我們遺忘了至為寶貴的東西。

昨天聽到一個牧師講道。這個牧師講,有個神學教授給他發來一句話:「在這個受難的世界經歷基督的復活」。

這句話真是讓人振奮。然而這個牧師說,有許多基督徒在這場災難中顯然沒有經歷基督的復活,而是在受難與復活之間痛苦徘徊。

當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的時候,祂的門徒四處逃散,心灰意冷。七日的第一日早晨,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早早來到埋葬耶穌的墳墓,卻發現石頭從墳墓挪開,基督卻不見了。她以為有人把主的身體偷走了,站在墳墓外面哭。

每當我讀到抹大拉的馬利亞站在墳墓外面哭的時候,鼻子都會感到酸楚。尤其在這次疫情期間,馬利亞的哭聲,讓我仿佛聽到武漢那個追著靈車喊媽媽的女孩的哭聲,聽到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的妻子送別丈夫嚎啕的哭聲,聽到國外那個女護士央求人們不要出門時的悲傷哭泣......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為死亡絕望哭泣。有許多人不知道耶穌基督早已從死裡復活,勝過了死亡權勢。

當門徒們看到基督復活時,他們的生命便從悲哀變為喜樂,從絕望變為盼望,從懦弱變為勇敢。就是這樣一群遭人輕視的卑微小民,做了基督所預言的更大的事。

當人們在這個世界只看到墳墓和死亡的時候,便會感到灰心絕望,當人們看到復活的基督的時候,便會重新得力,使自己的生命像生出新葉的枯枝一樣,煥然一新,充滿勃勃生機。

在這次籠罩全球的疫情當中,人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失喪和悲哀,但更有人看到復活的基督,經歷祂復活的大能。

義大利有數十名牧者染上疫病離開人世。當醫護人員為救護人們的身體而忙碌的時候,這些牧者奔波於各大醫院安慰人們的靈魂。

有一名醫生說,他和同事這些天在醫院裡所經歷的悲慘場景,就是在最恐怖的噩夢中也沒有夢到過。他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唯物主義者,向來對那些去教堂禮拜的人們持嘲笑態度。當他和同事失去平安的時候,開始傾聽一位探望患者的牧者的談話。

這位牧者75歲了,又患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但他冒著危險天天來醫院,給臨終人員讀聖經,為他們禱告。最後,老人也終於倒下,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醫生說,當這個老人去世之後,他和同事已經學會跪下來禱告,求上帝賜給他們足夠的力量照料病人。在這個老人身上,他們看到了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

任何一個人看到死而復活的基督,都會獲得難得的平安,這樣的平安讓他們不再為死亡轄制,在這個世界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就像走向納粹絞刑架的朋霍費爾牧師臨終前所說的那樣:「這絕不是我生命的終點,這是新生命的開始。」

在羅馬帝國那些吟唱著讚美詩安靜地走向鬥獸場的基督徒身上,在那些聚集在鐵達尼號甲板上禱告而把求生的機會讓給別人的乘客身上,在拉斯維加斯槍擊案中那些站出來用身體為婦女兒童擋子彈的勇士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死而復活的力量。

我們相信那使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也必會藉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使我們這必死的身體活過來。使我們經歷這個世界的苦難,成就那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世世代代,總會有人看到並見證死而復活的基督。他們前行的腳步,在這個世界產生了一波波綿延不斷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總會帶領人們走出至暗時刻,迎來希望和光明。

相關焦點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但在世俗化的世界中,仍然留有許多宗教生活的影子。比如,在歐美的大學當中,學期的設置基本上是按照基督教節日設立的,因此就有了「復活節假期」(現在為了政治正確,又常常稱為「春假」)和「聖誕假期」等。雖然與聖誕節同為四大瞻禮之一,但從神學上來說,復活節才是一年中所有的禮儀節慶裡最隆重的。因為按照基督宗教的教義,耶穌基督作為天主之子的核心標誌便是他戰勝了死亡。
  • 復活節講章:傳講基督復活的信息
    因為我們雖然經歷了基督的受難,但卻迎來了基督的復活。基督的復活宣告了基督戰勝了死亡,完成了救贖的工作,帶給人全新的恩典和盼望。但是回到基督復活的那一天,在當時人們的心情卻並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快樂,因為他們很多人一開始並沒有真正見到基督的復活。那麼在復活日裡,他們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 受難周默想-復活日(祂已復活)
    按著教會的傳統,從復活節之前的主日開始的一周,被稱為「受難周」,或者「聖周(Holy Week)」。「受難周」是四本福音書共同的重點,約有五分之一的篇幅直接記載受難周所發生的事件,再加上間接提及的經文,可能佔了福音書的一半篇幅,因為這一周所發生的事實在太重要了,耶穌基督的身份、使命都在此表達得淋漓盡至,這一周所發生的,也改變了猶太民族及全人類的前途。
  • 基督受難對基督徒帶來的屬靈益處——除罪、成聖、得勝、身體復活
    十字架上犯人不是立刻劇烈的死亡,而是慢慢的煎熬而死,在「漫長」的死亡過程中,犯人經歷身體上的極其沉重的痛苦,直到犯人的血流完。由於十字架刑罰的殘酷性,從來沒有人在十字架上活下來。十字架,除了身體上的極其痛苦之外,也給罪犯帶來精神性的痛苦。不只是帶給國家的敵人生命上的剝奪,而且也會讓經歷不名譽死亡的過程。
  • 問題:為什麼我應該相信基督的復活?
    非基督教關於弗拉維厄斯•約瑟夫,科尼利厄斯•塔西圖斯,薩莫薩塔的盧西恩,邁蒙尼提斯,甚至猶太教最高評議會的記載確證了早期基督徒親眼所見的關於耶穌基督的死亡這一重要歷史的描述。關於耶穌復活,有幾個證據使得這一說法令人信服。
  • 【講章】基督復活,生命綻放
    在這個神聖的禮儀中所表達的屬靈含義,便是關乎基督信仰一個光彩奪目的裡程碑。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14節中指出:「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因此,從神救贖其子民的歷史意義而言,復活節遠遠大於聖誕節。聖誕節所報的佳音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將要成為人類的救主;而復活節則是宣告神救贖史上啟示的高峰。
  • 耶和華以勒丨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上獻以撒,預表耶穌基督的受難
    使徒保羅闡明了神奇妙的救恩「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5:24]。肉體死了,那個在肉體中寄居的生命也死了。復活的主升天之後,照應許在五旬節差來了聖靈,教會肢體「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
  • 晨禱:因著耶穌基督,生命充滿希望
    提摩太後書 2:8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他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寫這篇文章時,我正處在聖周——耶穌受難周中。歷史上,在這一周內,耶穌設立聖餐,並且被捕、受審、判刑,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亡,下葬,三天後從死人中復活。
  • 受難周專題丨當主再來,教會是部分被提還是全部被提
    基督的教會卻與基督教迥然不同,教會的原文直譯為召會,即被神召岀來,分別歸祂為聖的基督信徒。教會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所贖買的一批人,教會是神的家、是基督的身體、新婦,是永生神的殿,是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從教會顯岀,發展到現在已近兩千年的歷史,教會在這個過程中沾染了宗教的汙穢。
  • 受難周每日默想
    受難周第二日匠人所棄的石頭——馬可福音12章10節天國猶如一座巍峨的宮殿,基督是它房角的頭塊石頭。猶太人自命為建造天國的匠人,但由於棄絕基督,結果是自己被棄絕於天國之外。教會也是一座天國的宮殿,基督同樣是它房角的頭塊石頭。為主作工的人若不在這塊石頭上建造,一切的努力與經營終將歸於徒然。在我心中也有一個天國,也有一座宮殿,基督同樣是它房角的頭塊石頭。我若偏離這塊石頭,一切屬靈的追求與虔修亦必歸於無有。基督既是惟一的根基,又是惟一的角石。
  • 基督是什麼?這個問題讓基督教四分五裂,也讓羅馬帝國痛不欲生
    為什麼會有基督本質爭論基督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大家都承認的,據新教《使徒信經》記載。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裡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 黃子嘉牧師丨耶穌基督的復活
    因著復活的大能,耶穌被顯明為永生的神子、世人的救主、萬有的主宰和榮耀的君王。耶穌若沒有復活,則祂不是妖言惑眾的騙子,就是胡言亂語的瘋子,根本不值得任何人信服。因為祂在世時曾多次公開預言自己不久要受難,且第三天要從死裡復活(參太十六21,十七9)。不錯,祂果真復活了,祂實現了這超自然的偉大應許,祂的確是理當被世人信服的奇妙救主。
  • 復活節前電影推薦:《使徒保羅》
    在尼祿慘無人道的迫害下,這些人將極力傳播基督教福音,影響並改變這個世界。二、電影《使徒保羅》觀後感1、撼動人心的影視效果把當時環境呈現得非常逼真。主耶穌告訴我們唯一的方式是愛,主耶穌永不喜歡邪惡的愛,總是用無私的愛,長久受苦的愛,不易發怒的愛,保護的愛,信的希望……保羅在這個時刻效仿耶穌愛的樣式,正如經文所寫「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向世界彰顯神的榮耀,向世人表明福音的真相,基督徒從神那裡得來生命的真正形象。面臨牢獄之災馬上受死保羅做到因著基督甘心樂意仍然順服神的旨意!
  • 復活節,復活兔,復活蛋,你知道是咋回事兒嗎?
    復活節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象徵著重生與希望。人們將復活節彩蛋掛在門前的樹上,迎接春天的來臨《聖經》上面記載,耶穌基督被門徒出賣,繼而被帶上法庭,並在星期五被人釘死於十字架上。由於猶太人的法律,星期六是安息日,一切活動都要停止,基督的追隨者只好在星期五日落前將基督的遺體草草安葬在一個墓穴內,就匆匆離開。
  • 耶穌受難: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耶穌受難記》的導演梅爾·吉勃遜回答:這是我們全人類都有的責任,是我們的罪惡打倒了耶穌基督,祂為我們的罪惡而受傷,而耶穌的血則洗清我們的罪。耶穌基督,對你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01 祂是被殺的贖罪羔羊耶穌曾說,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為我們死:「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 約7章 住棚節的歡慶在基督裡成就
    這個就是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上帝讓摩西作的這個動作,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4節中的含義。耶穌在住棚節所作出的宣告,從這個角度也是在應驗了出埃及記磐石出活水的事件,就是耶穌,這位生命的活水,會供給他們生命的活水,直到永生。就是透過耶穌的死,然後復活。因此,耶穌的死和復活是那麼的重要。
  • 活水的江河丨保羅一生經歷基督
    為了讓保羅更多認識基督,一面主向他說話,另一面聖靈安排了許多的事臨到了他,使他學了許多的功課,他所經過許多的事情,果然是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那時那刻的保羅所認識的基督,不只是復活的基督,也是升天的基督。這個認識不單是客觀的,更要緊的是主觀的。有了客觀的真理,還需要配上主觀的經歷。
  • 【原創】「祂是愛我,為我舍己」——2018年受難節前夕特別聚會
    (韋柏) 如果我們只關注耶穌的死亡,而忽略了耶穌的復活,基督信仰就容易淪為宗教;如果我們只關注耶穌的復活,而忽略了耶穌的死亡,基督信仰就容易只成為一種歡慶。因此,我們既要重視耶穌的死亡,也要重視耶穌的復活。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密不可分。 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是我們活出團契的唯一根基。
  • 基督教刊|耶穌基督復活,升到高天,坐在神寶座右邊,得著榮耀!
    他們到處宣傳復活的耶穌基督,聖經說:「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的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使徒行傳 4: 33)基督是戰勝罪惡的大能者當神的第一個人亞當被試探時,他犯了罪,並將罪和死亡帶入世界。當神的第二個人耶穌基督被試探,祂勝過試探。
  • ​萬峰翻譯粵語聖樂作品展(受難與復活)
    教會年中的大齋期開始了,萬峰也被委派要翻譯為受難和復活節很多詩歌,所以今天選歌的並不是我,而是我愛人為你選來的麥樂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