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主日默想
經文:太28:1-10
一年一度的復活節,是普世大公教會對基督復活的一次重大慶典。在這個神聖的禮儀中所表達的屬靈含義,便是關乎基督信仰一個光彩奪目的裡程碑。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14節中指出:「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因此,從神救贖其子民的歷史意義而言,復活節遠遠大於聖誕節。聖誕節所報的佳音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將要成為人類的救主;而復活節則是宣告神救贖史上啟示的高峰。
今天,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全了上帝的救恩,他真是神的兒子,罪人的救主,教會的根基;也是我們基督徒對基督信仰的核心內容。可長遠地影響著我們一生跟從基督所走的生命道路,並堅定我們每日侍奉永恆之主的心志,直到那日。
下面我們就從《馬太福音》28章1-10節中,來看基督復活的見證與屬靈意義:
一、基督復活的日子
經文:「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太28:1)
猶太人的日曆,是一周七天,並以第七天為安息日(參創2:2-3),故安息日是一周的最後一天,次日即另一周新的開始,就是禮拜天,也就是今天基督徒所稱的「主日」(參啟1:10)。猶太人以禮拜天為」七日的頭一日」,新約信徒則把禮拜天叫作」主日」,是為了記念主耶穌的復活(參徒20:7;林前16:2)。
因基督復活的事件,以主日代替舊約的安息日。舊約的安息日是為了紀念神創造天地萬物之工,那麼主日就是為了紀念基督重新創造這世界的事工;這就是我們敬虔地守主日的意義所在。
」七日的頭一日「:象徵新時代的起頭;主的受死與埋葬,結束了一切舊造的生命,主的復活引進了新的創造。主耶穌是在」七日的頭一日「復活,象徵基督的復活,帶來一個全新的開始;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天快亮的時候「:象徵主復活的生命,衝破了黑暗的權勢,為坐在死蔭之地的人,帶來了清晨的日光(參太4:16;路1:78-79)。即便告訴我們:基督徒什麼時候活在舊造裡面,什麼時候就在黑夜的蔭影裡;什麼時候活在新造裡面,什麼時候就有了屬靈的天亮。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這兩位馬利亞,一路跟隨主耶穌直到十字架下(參太27:56-57),是最後離開墳墓(參太27:61),也是最早回到墳墓的,所以她們可作一切被主吸引而愛主並追求主之人的代表。
主耶穌是在受害的」第三日「復活(參太16:21;17:23;20:19)。主在第三日復活,象徵神屬天生命的綻放。耶穌曾說,「我是復活,我也是生命」(約11:25原文);復活不只表明他是那位生命的主(參徒3:15),並且也顯明生命在基督裡已經吞滅了最後的仇敵——死亡(林後4:10-11;5:4)。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是神救贖計劃的焦點,早有約舊先知的預言:「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118:22-24)
但願我們時常看重這個神聖的日子——紀念主的復活;在這個充滿生命氣息的日子中,放下一切的忙碌與掛慮,存敬畏的心,默念主恩,並聆聽主的教誨,作為自己生活的指南和處世原則。
二、基督復活的宣告
經文:「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輥開,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戰,甚至和死人一樣。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裡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太28:2-7)
在天使向探墓的婦女們宣告基督復活的喜訊時,「地大震動」:它象徵復活的事實,震動著屬地的權勢,舊造的一切都被挪除,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參來12:27)。
「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主耶穌降生時有天使來傳報大喜的信息(參路2:10),如今主復活時也有天使來證實;兩者都是驚天動地的大喜事,故有天上的使者來傳報,也被地上的人所聽見並看見。
「把石頭輥開」這並不是為了讓主耶穌能出來,乃是為了讓婦女們能夠進去(參太28:6)。它象徵復活的能力除去一切的障礙,使生命得以彰顯出來。
「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表明在復活的境地裡,滿了屬天的榮耀,一切都是聖潔光明的景象。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婦女」象徵一切屬於主並且愛主的信徒。基督復活的信息,給屬主的人帶來平安和安慰。「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只要我們對主有一點點的心願,必蒙他的悅納(林後8:12)。作為一個蒙恩者,也必然具備一顆愛主的心。
「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主耶穌在世時曾再三的告訴他的門徒,他將被殺,第三天且要復活(參太16:21;17:23;20:19);主的話決不落空,他怎樣說,事情也必怎樣成就。而且舊約聖經指著主耶穌所說,他必要從死裡復活的話 ,也都必須應驗(參路24:44~46;詩16:10;徒13:34-35)。
「他不在這裡」:他雖經過墳墓,但墳墓並非他的終點站;照樣,我們雖然都要死,但死亡並非我們的終結。墳墓如何不能扣留他,死亡如何不能拘禁他(參徒2:24),信主的人也如何不能長久停留在死地;我們既已得著主復活的生命,就應當在基督裡經常有「生命吞滅死亡」的經歷。耶穌曾經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
復活的基督,乃是天使和人類共同的信息;天上、地上都當盡力傳揚他。剛強的使徒們,竟也需要軟弱的婦女們去給他們傳遞復活的信息;讓我們在教會中學會虛心接受一般弟兄姊妹的屬靈供應。
「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主乃是像牧人走在羊群的前面;他是我們的先鋒,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參來2:10)。「往加利利去,」天國的王在世開始盡職時,不在聖城耶路撒冷,而在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開始(參太4:12-17);如今在復活之後,主不去耶路撒冷,而去加利利,這表明他完全棄絕了屬地的猶太教,而將新約的救恩轉給我們這不配的外邦人。
今天,我們面對基督已經復活的喜訊,該當如何去見證基督,傳揚基督,把人帶進神的國度中,使其得見主面,因信獲取新生命,從而成為基督的門徒。
三、基督復活的喜樂
經文:「婦女們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太28:8-10)
當婦女們獲悉基督已經復活的喜訊時,「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平安」的希臘語,含有「喜樂」之意。正應驗了耶穌曾說過的預言,即他去世時門徒會憂愁,但他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約16:20);耶穌的十字架以及復活事件也令今日的聖徒憂喜重疊。
婦女們的「害怕」,是因為天使的面貌榮耀可畏(太28:3-4);「大大的歡喜」是因為天使的信息可喜可樂,她們所愛的主復活了!認識並經歷復活的基督,乃是信徒最大的喜樂。
我們應當學習婦女們「就急忙..……跑去」的態度;凡我們對復活基督的認識與經歷,巴不得快快的讓別的聖徒也都能分享。「要報給他的門徒,」復活的基督是一切信息的中心;報佳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
「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太28:9)「抱住腳」是巴勒斯坦地方的婦女們歡迎貴賓的一種禮儀。只要我們像抹大拉的馬利亞那樣有一顆愛慕主的心,主就不能不向我們顯現;愛主是「遇見」主的先決條件。主的顯現必然會給我們帶來平安與喜樂,因此,我們若想得著實實在在的平安和喜樂,最佳辦法還是要愛慕主的顯現。只有那些真正遇見主的人,才能向他獻上由衷的敬拜——「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
「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太28:10)主耶穌在這裡重複天使所說的話(參太28:5,7),這告訴我們:真正出於主的見證,乃是與主自己的話一致的,也是主所樂於重述、印證的。 雖然門徒因著軟弱,曾經否認他,並棄他而逃(參太26:56,69-75),但主並不因此棄絕他們,反而更稱他們為「弟兄」(參約20:17;來2:11-12),表明主與他們在復活生命裡的關係。
主在受死之前曾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在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參太26:32),主的話必須應驗。為此,我們也必須與詩人一同唱和:「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7-11)
結語:聖經——神偉大的啟示,與教會歷史——歷代聖徒蒙恩的事實,都是基督復活的見證者;如今早已成為基督信仰的根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有時會被世上的罪惡所蒙蔽,看不清復活之主的榮光。然而,當我們轉向神的時候,便會心眼得開,重新體驗到復活之主與我們同在的喜樂——願你們平安!
今天,基督復活之道,成了我們每一位基督徒行走天路的力量,也是我們堅強生活的後盾。有了復活的救主,我們還怕什麼?耶穌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啟1:17-18)阿門!
【作者簡介】 駱頌恩:曠野呼聲作者。上海松江人,生於一九六一年,籍貫浙江諸暨。自幼受父親的影響,蒙恩成為基督的跟隨者。
微信公眾號:kyhs2016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