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一口氣做40個伏地挺身,心血管風險降低96%

2020-12-23 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

伏地挺身,因其鍛鍊方式簡單便捷、還能鍛鍊到全身,廣受各位運動er的青睞。最近,哈佛大學刊登的一項新的研究結論表示,伏地挺身的好處遠還遠不止於此。

去年2月,哈佛大學科學家們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全世界最著名、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的周刊上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

該研究闡述了伏地挺身個數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伏地挺身個數越多,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越低。

在這項研究中,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1104名平均年齡在39.6歲的在職和退役男性消防員,從2000年到2010年追蹤了長達10年的健康數據,測量了參與者的伏地挺身能力並對每個人進行了年度體檢和健康醫療問卷收集。

研究結果揭示,在以80個/分鐘的頻度內、能做40次以上伏地挺身的男性,相比那些只能做10次以下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96%。

文章的作者,哈佛大學T.H.Chan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的職業醫學住院醫師Justin Yang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幾乎在任何情況下,伏地挺身能力都可以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種簡單、無成本的方法。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能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比亞極量跑步機測試的結果更為密切。

要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人類的第一大殺手,而且還呈現越來越年輕化趨勢。雖然有些人反饋說該樣本較小,但對於普通人而言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其實關於伏地挺身預示身體健康,此前就有健身專家總結出來,一分鐘內能完成的伏地挺身個數與體質狀況關係。

如果你的伏地挺身成績低於上述標準,那你可就得要加強鍛鍊了。

既然我們深知伏地挺身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那伏地挺身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動作不標準,受傷是自己)

標準姿勢:身體俯臥,兩臂伸直,雙手與肩同寬,或略比肩寬,掌心向下平放於地面,雙腳併攏或稍分開,吸氣,屈肘使軀幹靠近地面(注意避免脊柱過伸),推舉身體回到雙臂伸直的位置,動作完成呼氣。

如果你能順利完成標準伏地挺身,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成功進階了一步。但當你或者堅持做了一段時間後,傳統的伏地挺身可能就無法滿足了,你需要更多變式伏地挺身去挑戰自己、鍛鍊到身體更多肌肉。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10種花式伏地挺身,看看你能完成幾種?

1.蛙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上部,肩部,三角肌,核心肌

2.壺鈴式伏地挺身

側重: 胸部,三角肌,肩部,核心肌,平衡感

3.半圓平衡球登上者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三角肌,肩部,核心肌肉,側腹肌,平衡感

4.高位半圓平衡球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上部,三角肌,肩部,核心肌,平衡感

5.飛翔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肱二頭肌,肩部,核心肌,側腹肌

6.三角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中部,三角肌,肩部,核心肌

7.後背擊掌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三角肌,背部,核心肌,後背下部

8.「T」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三角肌,肩部,腹肌,側腹肌

9.平板支撐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

10.倒立式伏地挺身

側重:胸部,肩部,核心肌,手臂

那麼各位朋友們,你們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多少個伏地挺身呢?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能連做40個伏地挺身的男性,心臟病風險降低96%
    伏地挺身一直是很受歡迎的健身項目,它能幫助男性塑形增肌,充滿活力。無獨有偶,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能一口氣做40個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做不到10個的人低96%。這項研究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美國醫學會雜誌)。
  • 能做到40個伏地挺身的人,心血管風險將降低96%
    然而,目前正確評估與心血管風險相關的身體適應性的方法,例如心臟運動壓力測試(Cardiac exercise stress testing)或次最大跑步機運動測試,不僅檢查的成本昂貴並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現在,來自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的發現,醫生可以依據一個人能完成幾次伏地挺身的能力,來進行最初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
  • 做伏地挺身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這是真的嗎?
    但你知道嗎,做伏地挺身這種運動,一般要堅持做下去效果才會比較明顯,如果只是做幾天就不做了,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般地鍛鍊,通常沒什麼效果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日前說,他們在一項為期10年的跟蹤研究中發現,能做更多伏地挺身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 伏地挺身做不到10個的男性當心了,你的「心血管病」風險更高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除了鍛鍊身體之外,伏地挺身還能幫助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專家告訴你「伏地挺身」和「心血管疾病」是怎麼聯繫到一起的,並教你做伏地挺身的4個技巧。伏地挺身有助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了成年男性伏地挺身能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 體育戰「疫」 | 伏地挺身做不到10個的男性當心了,你的「心血管病」風險更高
    專家告訴你「伏地挺身」和「心血管疾病」是怎麼聯繫到一起的,並教你做伏地挺身的4個技巧。伏地挺身有助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了成年男性伏地挺身能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要求他們按照每分鐘80次的節奏做伏地挺身並計數,直到跟不上節奏。
  • 為何要常做伏地挺身?男性每天做40個伏地挺身,好處多到你想不到
    說到伏地挺身,很多男性肯定會比較熟悉,尤其是健身的男性,會經常的做伏地挺身。很多男性在比較身體素質的時候,就會通過伏地挺身來對比。對於男性來說,往往是誰做的伏地挺身越多,誰的身體素質越好。其實男性能堅持做伏地挺身,不僅能夠鍛鍊身體素質。
  • 做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作為純爺們,你能做幾個伏地挺身?做伏地挺身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一起走進本期話題:伏地挺身與心臟病。 2019年,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一開始就能完成40個以上伏地挺身的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僅能完成10個或更少伏地挺身的男性降低96%。這意味著什麼?做伏地挺身很吃力,可能有患心臟病的風險?能做的伏地挺身越多,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可能沒這麼簡單。
  • 伏地挺身做不到10個的男性當心了,你的「心血管病」風險更高
    專家,告訴你「伏地挺身」和「心血管疾病」是怎麼聯繫到一起的,並教你做伏地挺身的4個技巧。伏地挺身有助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了成年男性伏地挺身能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發現,與完成不到10次伏地挺身的成年男性相比,能完成超過40個以上伏地挺身的成年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會降低96%。研究顯示,伏地挺身能力是一種免費、迅速且簡單的測量方法,可作為有用且客觀的臨床評估工具,來評估身體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 你能做幾個伏地挺身?這可與健康掛鈎哦
    若他每天睡眠7小時,那麼醒著的每一分鐘裡必須要完成4個伏地挺身,絕對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男」。由於做伏地挺身不需要藉助器械,幾乎不受場地限制,現成為健身愛好者入門級的訓練動作。哈佛大學刊登的一項新的研究結論表示,伏地挺身的好處遠還遠不止於此。
  • 男人每天做幾組伏地挺身,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大同曙光轉發)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能完成40個以上伏地挺身的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僅能完成10個或更少伏地挺身的男性降低96%。 可能有人會說,將伏地挺身能力作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可能存在漏洞,研究結果並不具有普適性。
  • 伏地挺身這樣做,一生有望不受心血管疾病困擾!男女老少都能練
    提起伏地挺身,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不能勝任。 但是,你知道嗎,就是這個簡單的動作,除了鍛鍊力量外,它還可能用來預測心血管風險!
  • 若男性每天堅持做40個伏地挺身,這些好處多到你意想不到
    伏地挺身是很多男性都比較喜歡做的一個運動之一,因為它能夠鍛鍊男性的臂力,而且還會鍛鍊男性的忍耐力,若你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有男人味的話就要堅持每天做伏地挺身運動,哈佛大學有關研究團隊在進行了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中,發現體重差不多的男性,每天做伏地挺身的男性要比沒有做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腦血管的概率下降了96%
  • 不同年齡段的人,做多少個伏地挺身才算合格?低於10個有風險
    這裡只做個推論:17-19歲人群正常男人在這種年齡段時期伏地挺身基本上都可以做19-34個之間,女生也可以做到11-20個這樣的數量。在這段時間內男生因為工作的問題加上年齡增加,活力有所衰退,能夠做的伏地挺身數量也相對減少。與之相反,女生在此期間因為有了工作所以活動量比以前上學期間多了很多,身體素質也比在學期間好了很多,所以能做的伏地挺身個數反而增加。
  • 為何推薦男人做「伏地挺身」?若每天堅持做到40個,好處可能找上你
    有些人表示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戶外運動或者是去健身房,其實有一項運動完全可以在家裡完成,比如伏地挺身。伏地挺身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你有空閒的時間就可以做,而對於男性來說不應追求過多的伏地挺身數量,每天如果能夠堅持做40個左右,就能夠讓身體收穫諸多好處。
  • 小夥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堅持30天發生了什麼變化
    40分鐘,每做10個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做完之後上半身不僅僅是累,還會劇痛,手臂和胸完全不能動;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將目標定的太高,覺得自己可能無法完成這個挑戰了。到了第8天的時候,他已經能一口氣連續做30個伏地挺身了。
  • 小夥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堅持30天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到了第8天的時候,他已經能一口氣連續做30個伏地挺身了。所以他決定背著9公斤重的背包完成100個伏地挺身。· 屈肘時,肘部與軀幹呈20-40度夾角,不要太過外擴。· 全程保持臀部不下墜/上翹,身體呈一條直線。· 身體推起、上升時呼氣。如果做不了標準的伏地挺身,應該怎麼辦呢?常見的退階動作就是在比較高的平面上做,比如箱子或凳子:
  • 哈佛大學:練12分鐘這運動,能改善500多種代謝物水平!對心血管...
    12分鐘高強度運動 改善身體代謝 近日,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全球心血管領域知名期刊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觀察分析了411名平均年齡為53歲的參與者數據,讓他們經過約12分鐘(11.9±2.1分鐘)劇烈運動後,發現體內502種發生了與運動有關的顯著改變。
  • 小夥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堅持30天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40分鐘,每做10個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做完之後上半身不僅僅是累,還會劇痛,手臂和胸完全不能動;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將目標定的太高,覺得自己可能無法完成這個挑戰了。到了第8天的時候,他已經能一口氣連續做30個伏地挺身了。
  • 小夥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堅持30天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一、如何堅持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挑戰開始的前幾天對喬弗斯確實是項艱難的挑戰,第2天打卡一半他就累的趴在地上靈魂發問:1天100個伏地挺身,真不知道怎麼才能完成。
  • 中年人一天做幾個伏地挺身才優秀?試試這個數,也能體會到身體變化
    有網友提問,每天堅持做伏地挺身200個,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如果這位網友說得是標準伏地挺身,好處多多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因為筆者即便沒達到200個已經收益頗豐。也有很多網友直言自己「一口氣/1次」能輕鬆搞定100個甚至更多,即便網友所言不虛,筆者也不會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