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極其精細的限制拉低了曼聯的進攻效率,再用極其順暢的邊中結合打到了曼聯的陣型弱點,阿森納理應獲勝。
先說開場站位:
曼聯4312;
阿森納343。
繼上一輪不成功的變陣之後,本場比賽阿爾特塔重新打回了343,而索肖這邊沿用了近期結構合理、發揮出色的4312陣型。
兩個陣型對壘,雖然是各有長處,但顯然阿爾特塔對此做了更多的準備。
比賽開始,阿森納就對曼聯的後場出球進行了高位限制。
在逼搶中,曼聯始終無法利用自己的進攻來化解後場的壓力,這讓阿森納這邊掌控了外圍的主動。
在限制出球的過程中,薩卡對萬-比薩卡在邊線位置的向前出球線路、雙中場對布魯諾拉邊之後尋找中路的斜向出球線路、託馬斯用身體頂住博格巴,貝萊林和威廉幾個小個子球員進行幹擾,都做得非常好。
其次,對拉什福德、格林伍德背身接球的頂防強度也很大,避免二者直接或者與隊友簡單配合後面向球門。
在阿爾特塔精細的限制之下,阿森納佔據了場面上的主動權。
球權在腳之後,阿森納開始創造機會。
奧巴梅揚右腳打左路,薩卡擅長用長傳尋找弱側隊友,威廉早已過了用爆發力下底傳中的粗暴打法,再加上拉卡澤特一貫做軸的進攻風格。
阿森納始終都能用不斷的橫向傳球連接兩條邊路,這就讓本身邊路覆蓋不夠的曼聯在不斷的橫向移動中疲於奔命,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推進和進攻。
最終發展到進攻端,當然是奧巴梅揚所在的左路負責最後一射,右路負責打出優勢:
而在曼聯這邊,由於推進被嚴格限制,曼聯向前開展得非常彆扭。
布魯諾早早就嘗試回撤至後場接球,依然沒有解決本質問題,而博格巴直到38分鐘才想起到球場上另一側來試一下。
而在傳統強勢的左肋位置,布魯諾和博格巴都有和隊友傳跑未能形成默契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上半場曼聯這邊最大的收穫就是打出了對手在後衛線上的兩張黃牌,至於威脅進攻,則只有非常偶然的這一次:
顯然,索肖這邊需要先行調整。
下半場回來,曼聯強行前壓陣型,試圖壓縮阿森納後場倒球、中場推進的空間,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幾輪攻勢下來之後,礙於博格巴的糟糕狀態,曼聯在進攻端的效率還是無法充分提高。
反之,阿森納獲得了比上半場更大的進攻空間,這也讓奧巴梅揚得以從左側直接進攻球門,阿森納左右兩路的進攻都有了發揮的空間:
既然索肖不修改體系,那麼就只能依靠球員的個人能力。
布魯諾被埃爾內尼死死跟住,博格巴自身狀態不佳,格林伍德再度暴露自己在背身時的能力短板,只能在局部位置局部時刻發揮作用。
第一個換人撤掉弗雷德,後者身背黃牌可以理解,但後腰位置覆蓋面積減小,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博格巴在68分鐘需要回防貝萊林。
這種送點動作在過去幾年,已經很常見了:
丟球之後,阿森納全線回收,曼聯開始攻堅。
索肖這邊繼續調整,換上卡瓦尼和範德貝克,後者在禁區內的作用得以體現,打出了一次阿森納門前的混亂:
實質上到了這個階段,曼聯想取分就已經非常困難了,最終也的確如此,以0-1收場。
熟悉我的曼聯球迷都很清楚,一般情況下我很少把輸球的責任推給索肖,尤其是在類似的場景裡,發揮不佳、送出點球的博格巴應該成為被針對的焦點。
但是在我看來,全場落入下風的第一責任人是索肖,要麼準備工作不夠,要麼過於相信球員,總之在針對曼聯上,阿爾特塔顯然下了更多的功夫,光薩卡這一點就斷掉了萬-比薩卡多次出球,其他核心位置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在全隊都被阿森納左右調動了近70分鐘之後,再去責怪博格巴比較合理。
輸球在情理之中,沒什麼好說的。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