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2020-12-18 天天頭條

日本一顆用於中繼民用和軍用地球觀測數據和圖像的衛星將於周日搭乘H-2A火箭發射升空。

這顆兩用通信衛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25分搭載H-2A火箭進入軌道。下午4點25分。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

一枚日本H-2A火箭矗立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的發射臺上,幾小時後,日本計劃發射一顆數據中繼衛星

H-2A火箭將在升空約半小時後將這艘屬於日本數據中繼系統(JDRS)的太空飛行器部署到一個橢圓地球靜止轉移軌道。這顆衛星將使用自己的推進系統到達赤道上空22000多英裡(近36000公裡)的圓形地球靜止軌道,在那裡它將開始為期10年的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高度,衛星將以與地球自轉相同的速度運行,使其能夠連續觀察亞太地區的情況。

日本H-2A運載火箭

新衛星將攜帶由日本宇航局(JAXA)開發的雷射通信系統(LUCAS)。雷射通信系統將通過近紅外雷射束與在地球上空飛行數百英裡的衛星連接,從而實現高速率的數據傳輸。

單顆數據中繼衛星在每個軌道上可以與用戶太空飛行器進行約40分鐘的通信,在地球觀測衛星和地面站之間中繼圖像、科學數據和其他信息。通過這種連接,圖像分析人員可以比等待觀察衛星通過地面天線更快地接收數據。

光衛星間通信系統( LUCAS )

新的光學數據中繼衛星取代了JAXA的Kodama衛星,後者具有S波段和Ka波段衛星間鏈路,提供每秒約240兆比特的通信速度。在執行了15年的任務後,JAXA於2017年停用了Kodama衛星。

配備雷射系統的中繼衛星將允許數據傳輸速度提高1.8千兆每秒,比Kodama衛星可能的速度快7倍多。用於Kodama衛星無線電頻率傳輸的天線直徑為11.8英尺(合3.6米),而用於光學中繼衛星的雷射終端直徑為5.5英寸(合14釐米)。

光衛星間通信系統( LUCAS )

JAXA在2005年發射了一顆名為「 Kirari 」的實驗測試衛星,用於演示衛星間的雷射通信鏈路。JAXA稱:「以這個為立足點,開發LUCAS是為了實現高可靠性、小型化和通信能力的重大改進。」

新光學數據中繼衛星的設計任務為10年,將服務於日本的民用地球觀測衛星和日本的艦隊情報收集監視飛船,監視一些重要的戰略重點。

JAXA預計不會在周日提供發射的網絡直播,這可能是由於與數據中繼有效載荷之間存在敏感的軍事聯繫。日本官員也沒有透露這顆新衛星在地球靜止軌道上的確切運行位置,也沒有透露它的質量和大小。

周日的發射將標誌著自2001年以來H-2A火箭的第43次發射,也是日本今年的第四次火箭的發射。H-2A由氫能的LE-7A主發動機和兩個捆綁式固體火箭助推器提供動力,H-2A火箭的一級助推器將以140萬磅的推力從種子島太空中心爬升,並向東飛越太平洋。

在發射後不到兩分鐘,這兩個綁在一起的助推器就會燃燒殆盡,並從174英尺(53米)高的火箭上拋下。H-2A的核心引擎將關閉,第一級將在執行任務大約6分半鐘後分離,剩下的上一級將進行兩次點火,將數據中繼衛星送入預定的橢圓形轉移軌道。

相關焦點

  • 日本成功發射中繼軍事衛星:帶寬達1.8千兆
    北京時間11月29日15點25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了一枚JDRS-1高軌中繼衛星,用於為日本的軍用、民用遙感衛星進行數據中繼。這是H-2A火箭自2001年首飛以來的第43次飛行,也是日本今年的第4次宇航發射。
  • 日本發射第一顆「光學數據中繼衛星」,負責情報收集工作
    日本於11月29日發射了H-2A火箭,運載其第一顆光學衛星,該衛星旨在中繼已經在軌的偵察衛星收集的數據。 日本發射了一顆H-2A(也稱為H-IIA)火箭,運載著第一顆光學數據中繼衛星,該衛星旨在傳輸已在軌道上的偵察衛星收集的數據。 日本H-2A-202型運載火箭11月29日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了「光數據中繼衛星」(JDRS)1數據中繼衛星。火箭於日本標準時間16時25分點火起飛。
  • 日本發射神秘中繼衛星,刻意迴避軍事用途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9日下午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H2A火箭43號機」,搭載了日本用於直播偵察和收集數據的「數據中繼衛星1號機」,以及JAXA的「光數據中繼衛星」。
  • 日本成功發射兩枚數據中繼衛星 強化對地偵察能力
    據共同社11月29日報導,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9日下午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H2A火箭43號機,搭載日本用於直播偵察衛星收集數據的「數據中繼衛星1號機」,以及JAXA的「光數據中繼衛星」。
  • 日本利用雷射通信技術將先進的中繼衛星送入軌道
    日本一顆搭載雷射中繼技術的衛星星期天(11月29日)發射升空,執行從軍用和民用地球觀測太空飛行器高速傳輸數據的任務。 搭載雷射有效載荷的通信衛星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25從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乘H-IIA火箭飛向軌道。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也是二手火箭第50次發射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SpaceX公司利用回收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完成的第50次發射。此時距離SpaceX首次成功回收一級助推器只有5年零幾天的時間,距離首次利用回收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也不到4年時間。SpaceX下一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任務可能會在1月14日進行。 此次任務是SpaceX公司本年度首次火箭發射,重3.4噸的衛星被順利部署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休斯公司取消用日本H-2火箭發射衛星合同
    中新網東京5月25日消息:日本太空計劃今天又遭受沉重打擊。美國體斯公司已決定取消用日本H-2火箭發射衛星的合同。這筆合同價值8.億美元。  日本報紙今天報導說,休斯太空和通信國際公司已將這一決定通知了日本國家航天發展局。該局發言人今天證實了這一報導。他說,「我們今天已從火箭系統公司那裡得知體斯公司已經取消了這一發射合同。」
  • NASA成功使用德爾塔-V重型火箭發射絕密衛星
    打開APP NASA成功使用德爾塔-V重型火箭發射絕密衛星 憲瑞 發表於 2020-12-12 09:27:42 昨晚美國NASA航天局成功使用德爾塔-V重型火箭發射了一顆絕密衛星,造價超過20億美元(約合131億元),天線展開後面積高達數千平方米,非常壯觀。
  • 2020年火箭發射任務的第三次失敗,中國快舟11號火箭發射失敗
    中國新型固體火箭快舟11號在首次執行任務時失敗了。周五,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快舟11號火箭(KZ-11),本次發射運載了兩顆衛星,隨後確認了飛行任務的失敗,從視頻來說,問題出在二級助推,一級和二級分離沒有問題,但是二級可能出現了故障。
  • 黑箭:英國唯一能發射衛星的火箭
    如今的中國航天在發射密度和發射成功率方面,已遠勝歐洲和日本。那麼,前5名之後,是誰贏得了第6名的角色呢?>1593公裡的大橢圓軌道,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和中國後第6個用自己研發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自己研製的衛星的國家。
  • 日本私人公司火箭發射又失敗:5次只成功了1次
    6月14日早晨5時15分左右,日本民營火箭公司星際科技公司(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發射了自主研發的探空火箭「MOMO-5」,但不幸再次以失敗告終。星際科技社長稻川孝宏(Takahiro Inagawa)表示:「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但除了損壞的引擎部分外,火箭沒有大的故障。」公開資料顯示,星際科技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是日本首家嘗試獨立發射火箭的民營企業,從事火箭研發、製造、發射服務。
  • SpaceX在今年已經進行了25次火箭發射,隨著業務擴大,開始招人了
    該公司擁有一批可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這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的成本,這也使SpaceX在2020年能夠執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發射任務。12月13日,SpaceX公司成功部署了SiriusXM公司的SXM-7音樂流媒體衛星SpaceX在今年已經進行了25次火箭發射,這是該公司歷史上年度發射次數最多的一年。
  • 遺憾,我國今年第三次火箭發射失利
    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此次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搭載了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Jilin 1-GF-02E)、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weili-1-02)。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
  • SpaceX成功發射美國間諜衛星,全年共完成26次發射
    當地時間周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將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NRO)的秘密間諜衛星送入軌道,這是該公司今年完成的第26次火箭發射,並創造了全年發射次數最多的新紀錄。
  • 火箭發射!人工圖解!
    導語9月4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出戰,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你知道火箭是怎麼發射的麼?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工作人員就集體給網友露了一手「人工模擬火箭發射」——真·人工模擬火箭發射視頻中工作人員出鏡扮演火箭各個部位形象展現了火箭發射的全過程1首先,10秒倒計時開始倒計時結束點火火箭起飛
  • 第九所用37年完成了100次發射 見證火箭的發射歷史
    2019年3月10日零時二十八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中星6C衛星送入太空,中國長徵火箭的發射次數正式刷新為「300」。 長徵火箭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運載工具,它承擔了我國96.4%的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總質量佔中國發射總質量的99.2%。1970年至今,長徵火箭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火箭有一大亮點
    我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發射一些衛星,衛星並不是說發射就能發射的,它在進行發射之前會進行研究設計,設計好之後還會對它的各方面性能進行改進,所以我國發射的眾多衛星中有一些成功,有一些失敗。我們不斷的從獲取教訓之後才取得的成功,據了解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的火箭有一大亮點。
  • 今年第20次!SpaceX獵鷹9號火箭順利發射 攜帶一顆軍方GPS衛星
    今年第20次!SpaceX獵鷹9號火箭順利發射 攜帶一顆軍方GPS衛星  Winnie Lee • 2020-11-06 09:37:57 來源:前瞻網
  • SpaceX成功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 在軌衛星數達240顆
    網易科技訊1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月29日上午10點左右,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準時發射了其獵鷹9號火箭,將60顆Starlink衛星全部送入軌道。發射後,獵鷹9號火箭成功在SpaceX位於大西洋的無人回收船上著陸。雖然SpaceX成功回收了半片整流罩,但另一半錯過了回收船。此次任務是為SpaceX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該公司目前在軌的衛星約有180顆,此次發射將使其總數達到240顆。Starlink是個龐大的衛星網絡,旨在為全球每個角落提供網際網路覆蓋服務。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面對超重50公斤的衛星,火箭...
    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