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會消失嗎?想多了!生意趨勢:體驗度高的社區與社群型!

2020-12-23 華哥說實體生意

曾經風光無限的家樂福、歐尚、樂購、沃爾瑪等大型的線下實體超市都遭遇了經營困境而紛紛被收購。

不光是大型的線下超市日子不好過,很多的實體店生意也遇到同樣的經營困境,每天都能夠看到「轉讓」、「打折」、「促銷」的實體店廣告,大型商業綜合體也是客流冷清,偌大的商業綜合體整天就沒有幾個人流量......

相反,一些開在社區、街邊轉角、寫字樓的便利店卻是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比如全家、羅森等。

一邊是水深火熱,一邊是風景獨好,這些現象足以說明現在人的購物方式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具體的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購物習慣,也許可以得出一定的結論:

1、去大型超市,純粹是有需求性的購物,而且是屬於儲存式的購物需求,這樣的購物方式就是買完了就走。

2、平時的購物,大部分都是躺在床上、坐在沙發上、坐在辦公桌前,點擊手機,選擇送貨上門的網上購物。

3、以前每個周末都得去一趟大型的超市,那是因為裡面的產品「全」,可選擇性比較高,可以一次性購買所需要的東西,而現在可能一個月都不會去一趟。

4、大型的超市一般離小區都有一段的距離,飯後散步、閒逛一般也就在小區附近,尤其是帶小孩出去玩,遠一點的開車,近一點的就在社區旁邊。

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少的時間和興趣去逛街購物,而且現在人的購物心理更多的是是:「快」、「好」、」全」、「廉」、「便捷」。

大型的商超可以做到:「好」、「全」、「廉」,但做不到「快」和「便捷」,而小型的社區便利店可以做到:「好」、「快」、「便捷」但做不到「全」與「廉」。

按照現在人的購物心理,能夠做到「快」、「好」、」全」、「廉」、「便捷」的,也就只有線上可以做到,任何線下都不可能同時做到這些訴求都能滿足。

這就是現在商業環境中的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與購物心理,同時也是線下實體店經營困惑的根源。

任何的生意,都必須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訴求,更好的解決消費者的痛苦。

線下實體店就真的沒有出路了嗎?當然不是,只不過是需要從事實體生意的人轉變自己的生意經營模式,那些曾經的大型商場就是因為不能夠適應目前中國消費者的習慣改變而遭遇經營困境。在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到的今天,如果你的生意模式不改變,那麼消費者就會淘汰你。

未來的實體店生意發展趨勢:社區性質的門店、社群型的生意方式,重點體現在:「體驗」和「互動」。

1、線下實體店會消失嗎?不可能。

線上與線下會並存,「體驗度」高的生意,線下實體店會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

(1)、根據消費群體的定位:重視自身價值的人,一般都不會在線上購物,而是一如既往的在高端的實體店進行購物。

這就需要從事線下實體生意的人,首先定位清楚自己的目標消費人群,這個時代不要指望一個店的生意可以覆蓋所有人,只要把自己目標客戶這部分人的生意做好了就行。

(2)根據產品的「體驗度」:體驗度高的產品,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消費品的安全和質量需求也會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小孩用到的奶粉、食品等等,還有一些就是類似於美容美髮、餐飲等,這樣的產品或者服務必須到線下實體店進行消費。

2、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是:社區性質的便利店模式。

(1)、社區型便利店第一個定位的賣點是「便利」。

這裡說的「便利」指的「應急」性質的。以前去大型超市購物是屬於「存儲」式的購物,而這種社區性質的便利店屬於走下樓就可以買到的。

(2)、社區型便利店第二個定位的賣點是「體驗」。

比如像全家、羅森這樣的便利店,上班族早上上班,來不及在家裡吃早餐,走在路上經過這些便利店的時候買點早餐,這裡的早餐給人的體驗感覺就是「乾淨」而且更豐富。

再比如,下班或者周末帶小孩出來玩,要麼遠一點的開車出去玩,近一點的就在小區附近玩,這些便利店裡面都有給客戶坐的位置,就是給客戶「坐下來」的便利,這樣給人的體驗就是「舒服」。

記得在2000左右布滿大街小巷的「可的」便利店,現在已經悄聲匿跡了,其實最大的失誤就是在經營上還是「買和賣」而缺少了體驗,沒有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坐下來。

(3)、社區型的便利店產品定位就是「日常」消費品。這樣的社區性質的店,不可能做到和網上或者大型商場一樣的「大而全」,而是做到「小而精」,主要解決的就是小區周邊的消費者的「日常需求」。

3、線下社區性質便利店的經營方式是「互動」。

現在實體店經營操作的核心是:讓走進來的客戶能夠坐下來、聊起來、玩起來。

以前在實體店購物的方式是站著走進來再站著走出去,門店其實就是一個產品的「中轉地」,生意的操作方式就是「買賣」式的賺產品的差價。現在隨著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與同行競爭對手的競爭、與線上競爭對手的競爭,這樣的生意經營方式一定會被淘汰。

實體生意經營的趨勢應該是以「服務」、「便捷」來進行,如果做?答案就是:

讓消費者「坐」下來,讓消費者「聊」起來,讓消費者「玩」起來。

(1)、讓客人「坐」下來、「聊」起來。

就是給客人提供一個便利,提供一個類似於咖啡屋之類的休息的場所,有一個座位可以安靜的吃點小吃,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小孩坐下來玩一會。

甚至有些時候,有朋友過來可以到這裡坐一會,聊會天,而不至於非得到茶室。讓客戶在「坐」下來「聊」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消費。

讓客人有一個輕鬆愉悅的心情,在這裡,沒有人會趕你走,沒有人會強制你消費,就像是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一樣的,而且服務員都是年輕人。

(2)、讓客人「玩」起來,這就是構建社群型的互動方式。

很多的生意人都有自己的客戶微信群,為什麼大部分都成了「殭屍群」,甚至是「廣告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讓客戶「玩」起來。

很多的商家有線上小程序之類的工具,做小程序的初衷是希望線上與線下能夠有機的結合,提升客戶的體驗。現實情況是你的小程序根本就沒有人會關注,即用即刪,根本的原因也是你的小程序沒有與客戶「玩」起來。

社群也好、小程序也好,不管什麼樣的形式,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能夠讓客戶「玩」起來,就是「互動」。

比如全家的「星期三會員日」,再比如說大家都熟知的雙11活動,這些本質上就是讓消費「玩」起來的互動方式。

對於大部分線下小型的便利店,究竟如何有效的與自己的客戶進行互動?如何讓客戶「玩」起來!有很多的方式,比如:

比如每周玩抽獎:在微信中有這樣的「抽獎小助手」,利用這個小助手就可以進行與客戶進行「抽獎」的互動。我一個做餐飲的朋友就用這樣的方法,找了一款產品,平時銷售價格為23.8元的炭火烤肉,每組總共10個人進行抽獎,每個人只要花2.38元就有機會中得價值23.8元的炭火烤肉一份。因為每次只有1個人能夠中獎,另外9個人付了2.38元可以低值10元在本店消費。

這樣的方式就是與客戶的有效互動,讓客戶參與,讓客戶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成交。

這些讓客戶參與互動的方式有很多,關鍵的是,無論如何,一定要與客戶「玩」起來,用這樣的方式來構建與客戶的粘連,這才是真正的社群。

綜上所述,生意不是難做,難的是生意思維的轉變,難的是做生意方式的轉變。任何時代,我們不能改變時代的發展,但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時代的發展:未來的實體生意,一定是趨向於社區性質的生意用社群互動的方式來經營,實體生意的本質就是「極致的產品、極致的服務」。

淘汰的永遠不是實體生意本身,而是淘汰落後的生意模式以及還在用落後生意模式經營今天生意的人。

相關焦點

  • 實體店未來發展趨勢……
    那是因為承租者,也就是經營實體店的這些人,遭遇到了電子商務也就是網店的強大衝擊。很多實體店的經營者在感嘆,現在這個實體店的生意,簡直是沒法幹了!實體店會消失嗎?你們看這幾年的電子商務,發展的確實是快,以這個淘寶為代表的後來叫天貓了。在有一年曾經創下了一天營業額達到了571億元這樣驚人的記錄。
  • 趨勢:2020年以後,實體店的生意該怎麼做?如何實現收入最大化?
    而不管遇到任何情況,實體店的支出成本基本不變,租金、員工的工資,這都是不可避免的成本。作為一家實體店,怎麼把風險降到最低?怎麼把利潤做到最大化?馬上就2021年了,現在的實體店,如果還不開始藉助網際網路工具來加持,以後的生意必定會更難做。
  • 社群的未來是協作 - 關於社群、社區、全真網際網路的思考
    社群key在於協作 -> 定義長久的社群 -> 把協作拆更細 -> 全真互聯裡的未來社群首先理一下社交,社群,社區的概念社交:幫助用戶建立連接和維持連接社群:一群人基於某種共識群聚在一起,
  • 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伴隨著2020年電子商務法的落地式,促使原本錯亂不堪入目的電子商務還是進入了規範性時期,這也給了如今的實體店一絲喘氣之機了。儘管不清楚零售業能否邁入春季,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看來實體店的確邁入了一個轉暖的機會了,這是為什麼呢?非常簡單,由於如今新零售早已是變成了一種行業趨勢了!
  • 「地攤經濟」復甦,實體店卻「惆悵」了?店主:生意又要不好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許多實體店的店主卻很惆悵:生意又要不好了。「擺地攤會影響實體經濟發展嗎?」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實體店店主不需要擔心。地攤通常只出售小首飾和小物件。許多追求質量的消費者仍然需要去實體店。就「擺地攤」而言,既能解決居民的就業問題,又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活力。許多熱門旅遊城市都有幾條購物街,向來是吸引遊客的好地方。
  • 《網際網路社群營銷寶典》——劉曉原創
    除了流量成本高以外,就是建立信任越來越難。在一個好的社群裡,大家是有參與感的。是願意關注的,就像本群對於各位一樣。3,社群的成交率高,傳統電商的轉化率就在2%左右,而社群可以輕鬆做到30%。比如我們本次第九期的直播,從免費掃碼到支付1元,40%轉化率。從支付1元到99元,轉化率30%左右。
  • 實體店生意太差,旺鋪變爛鋪,為什麼房東不願意降租?
    還有五天將迎來對實體店很重要的日子,五一長假,讓幾千萬商家期盼已久的報復性消費會不會來?如果這次五一長假經濟刺激方案不能有明顯的效果,那五一後將會有更多的實體店撐不下去。特別是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運輸業等各種與假期關聯較大的行業都受到影響。
  • 繼實體店「倒閉潮」後,又一傳統生意「沒落」,敗給了「價格戰」
    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成了目前最大的電商平臺,不僅擴大了商家們的生意,也讓一些創業者找到了方向,還帶動了國內物流行業的發展。不過新興行業的發展,勢必會對傳統行業帶來打擊,首當其衝的就是服裝和零售業了。馬雲曾經說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雲的話的確應驗了,很多依靠傳統銷售模式發展的行業,在進入電商平臺之後如魚得水,產品的曝光度立馬飆升,只要產品好銷量自然是不缺的。
  • 新手如何學習怎麼把短視頻自媒體社群私域直播電商帶貨運營推廣營銷引流品牌ip打造管理增長內容策劃做好技巧教學課程攻略玩法實戰操作
    「直播預告」許斌——導演與攝影師對「小鮮肉」的表演指導與把控【中國攝影師社群直播LIVE 第10期】微商品牌策劃教你玩轉私域流量,打造百萬社群流量池高級技巧實體店如何利用社群實現流量爆破??健身社群日常發什麼內容?如何運營?
  • 第玖生活分享: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殊不知,當絕大多數實體店老總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有一些人敏銳地發現:直播間原先還可以賣東西。她們根據各種各樣網絡直播平臺市場銷售服飾與美妝護膚,一個新春佳節出來竟比實體店賣得也要多。抖音裡、今日頭條裡、快手上、微信裡,四處是他們的影子,一時間直播間的最好方式。而實體線零售業對比電子商務來講存在著先天性的優點,那便是客戶體驗感。
  • 你覺得未來五年實體店的走向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不可否認,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是巨大的。在電商百花齊放的背後,實體店可謂是提前迎來了寒冬,面對電商的步步緊逼,實體店業績大規模的下滑,甚至有些早已關門歇業。電子商務是否最終會取代實體業呢?實體店的未來發展趨勢又會怎麼樣呢?
  • 為什麼現在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簡單來講,一門生意好做,就會有很多人跟進投資,投資的人多了,市場一旦趨向飽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獲得客戶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利潤率會持續下降,投資的回報率逐步遞減。同時介紹第一個重要概念:社會平均利潤率。
  • 目前實體店生意慘澹,有哪些好的解決辦法?做好這幾個方面
    目前許多實體店生意慘澹,這是不容迴避的事實,這其中原因有消費市場的萎靡,有開店成本的居高不下,有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等等這些因素。那麼面對這種局面,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我認為要想改變現狀,先做好這幾個方面。
  • 社交新零售佰草極疏社區店商,線下傳統實體企業如何轉型
    現如今,90後,00後成為了消費主體,他們習慣網購,認可網購,追求享受型消費,這樣的消費升級催生出的巨大買方市場,為新零售提供了優渥的土壤。 3、新消費場景 傳統零售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讓它們無法更好的適應新的變化,因此新舊更迭的必然趨勢就成為新零售的推手。
  • 新零售社群美護店鋪,會是重構新美妝的生意機會嗎?
    C2CC傳媒認為,應該用嫁接傳統生意和新物種的學習型遊學會,助力傳統/新型企業走出困境。新零售社群美護店鋪,會是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構新美妝的生意機會嗎?正如C2CC傳媒總編陳曉霞說的那般,「我們希望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剖析,找到如何做一盤貨的方法論,進而幫助實體重構新美妝。
  • 2020年及其以後,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用社群做一遍
    因此,相較於開實體店、做淘寶,做微信生意有著任何賺錢方法都不可比擬的優勢:用戶多:10.82億用戶擺在那裡,你永遠都不用擔心找不到用戶;0門檻:無需技術,只要會用手機、認得字就能在上面做生意;0成本:前期不需投入任何店租、開店費等成本,任何人想做微信生意,準備10分鐘就能立馬開始;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獲客的成本越來越高,預算有限的前提下,今天的顧客不再是來自電話
  • 社區團購火了!有人月入過萬,有人熬不住關掉實體店
    12月18日上午11點多鐘,重慶渝中區渝州新都小區的一個團購群裡,隨著群主的一句話熱鬧起來,「牛肉也來了嗎?」「最近還有XX牌的牛奶團沒得?」小區裡的不少鄰居,已經準備午飯以後到團購點拿菜。△一社區團購的群裡,團長正在推送搶購信息。最近一段時間,社區團購引起了廣泛關注。
  • 第玖生活分享:2019-2020年實體店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現在隨便走在一條大街上,十家店鋪就有八家在打折,到處寫著大甩賣,大清倉,全場特價,理由是合同到期門店轉讓十周年慶典等等,還有的門口貼著轉讓,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商品越賣越賤,各種打折,噱頭層出不窮,這成了實體店的一大特色。
  • 2020年,實體店生意將更加難做,除了抱怨,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很多實體店老闆覺得這是正常的,誰都不喜歡當冤大頭。反而是那些目光短淺的同行,動不動就搞價格戰,結果雪上加霜。這個原因更簡單,因為做實體店生意的門檻實在太低了。 只要有點小錢,就可以租間商鋪開店。連怎麼賺錢都沒想清楚,就只能跟風。看別人賣鞋子賺錢,就去賣鞋子。結果生意慘澹,只能祭出「降價促銷」這個萬能法寶,最後兩敗俱傷。
  • 實體店生意這麼難做,我們真的只能放棄了嗎?
    2020年的實體店生意大家都是有所目睹的,真的是很難做,那麼2021年想要做好實體店生意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想要做好實體店生意的話,你可能要做好下面這些才行哦。對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做實體店你要清楚你賣的不是商品,而是顧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