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蘇啟桃
4月21日,天味食品(603317)召開完年度股東大會,當日晚間即發布四名董監高股份減持計劃公告,四人合計擬減持不超過562500萬股。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四位董監高的資金需求可謂「迫切」,他們的持股剛在4月16日解禁。不僅如此,其減持時點也很「精準」,公司股票上市來持續大漲,他們的持股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董監高擬攜手減持
公告稱,天味食品四名股東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和肖大剛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24萬股、17萬股、14萬股和12500股,合計不超過56.2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4%。
而上述四人均為公司董監高,其中董事、副總裁於志勇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1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7%;董事、副總裁吳學軍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7%;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何昌軍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5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4%;監事肖大剛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1%。
資料顯示,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和肖大剛的持股均為IPO之前所得。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2009年11月天味有限(天味食品前身)第二次增資,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作為公司高管和骨幹員工進入,增資價格1.19元/註冊資本。其中,彼時任公司行政總監的於志勇認繳出資額20萬元、任天味商貿總經理助理吳學軍認繳出資額10萬元,任總經理助理的何昌軍認繳出資額10萬元,三人當時分別花費23.8萬元、11.9萬元和11.9萬元。
到了2010年7月,天味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天味食品,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的持股分別為50萬股、25萬股、25萬股。
2013年10月,天味食品第二次增資,以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增資完成後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的股份分別變為75萬股、37.50萬股、37.50萬股。次年5月,公司再一次將2013年度未分配利用按1:1比例轉增股份,三人持股變為150萬股、75萬股、75萬股。
肖大剛成為公司股東則晚了很多。2017年9月公司再一次對部分中層管理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此時肖大剛作為總經辦安全環保部主管以3元/股價格認購5萬股,共計花費1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22日,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已經在IPO之前「套現」一次,三人分別以8.4元/股的價格轉讓了37萬股、5萬股和18萬股給晨暉朗姿,分別獲得轉讓價款310.80萬元、42萬元和151.20萬元。此後三人持股就一直是113萬股、70萬股和57萬股。
對資金需求「迫切」
2019年4月16日,天味食品順利上市,而到今年4月16日,公司上市滿一年。4月8日公司發布公告稱,上述四人及晨暉朗姿、達晨財智等68名股東總計4503.5萬股解禁。
對於此次董監高的減持原因,天味食品公告披露為「個人資金需求」,而解禁即擬減持,足見四人對資金的「迫切」。
值得注意的是,迫切需求資金的四名董監高減持時點也很精準,因為自公司股票上市以來,已經實現了逾兩倍大漲。
復盤來看,去年4月16日天味食品正式登陸主板,發行價13.46元/股,首日開盤價16.15元。公司主營川味複合調味料,上市後收到資金追捧,一口氣收出7個漲停板才開板,且開板後股價仍繼續上行,第10個交易日創下41.77元/股高價之後才開始調整。但公司股價的調整並不劇烈,此後仍在波動上升,到去年10月18日,最高摸至61.46元/股,相當於發行價基礎上已經上漲了3.57倍。
來到2020年,疫情發生後大盤巨震,公司股價卻依然相對堅挺。截至4月22日收盤,報48.70元/股,這也在發行價基礎上上漲了261.81%。
對於2017年以3元/股增資進入公司股東行列的肖大剛而言,兩年多時間回報率超15倍。而于于志勇、吳學軍、何昌軍而言,早前轉讓已經回本並有盈利,如今的減持全部是盈利。若以4月22日收盤價48.70元/股簡單計算,於志勇、吳學軍、何昌軍三人此次減持可分別「套現」1168.8萬元、827.9萬元和681.8萬元。
【此文章為金融投資報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