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中國航務周刊
最近,53集史詩大戲《北平無戰事》在大熱討論中落下帷幕。大結局中,「國軍」空軍飛行大隊長方孟敖執行蔣經國的「孔雀東南飛」計劃,與時任央行北平分行行長的父親,把通過幣制改革從民間搜刮的黃金白銀外匯運往臺灣。這勾起了大眾對當年真實「黃金運臺」事件的再次關注。
從1948年12月起到1949年5月,大量黃金被源源不斷地從大陸運到了臺灣。國民黨政府究竟運走了多少黃金?這些運臺黃金、銀元及外匯是如何使用的?1949年之後大陸還有多少黃金庫存?諸多事體,說法紛紜,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謎。
1949年,國民黨當局將大批物資遷往臺灣
1948年12月1日,是國民黨海關緝私艦「海星號」船員範元健最為難忘的一天。下午兩點,他和其他船員被告知,因接到最高機密任務,任何人不得離艦。深夜12點,「海星號」沒有按照以往的航線航行,而是逆向在長江口左轉,開到了「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外灘中國銀行碼頭。
隨後,一隊隊老百姓模樣的挑夫,出現在不遠處的華懋飯店(今和平飯店)北側的小馬路上,在荷槍實彈的軍警護送下,把一箱箱神秘的貨物抬上了「海星號」,船隨即駛入茫茫夜色中。
隔天,英國人辦的《字林西報》刊登了一條爆炸性新聞,稱中國國庫黃金正在用最原始的方法被悄悄運走。這一報導是真的嗎?
蔣介石的「總帳房」、時任國民黨軍隊聯勤總部財務署中將署長吳嵩慶是當年親歷大陸黃金運臺的重要人物,其子吳興鏞在父親去世多年後發現了其留下的絕密「軍費密記」,經過深入研究、探訪,向筆者完整披露了事件的真相:60餘年前,國共和談破裂,在蔣介石的幕後指揮下,國民政府從上海分批秘密遷移巨額國庫黃金、銀元及美元到臺灣,以期另起爐灶「建設復興基地」。
檔案顯示,抗戰勝利之初,國民政府國庫中僅剩黃金不足3萬兩,爾後,沒收了汪偽政權國庫的49.5萬兩,發行「金圓券」又從老百姓手中收到184萬兩。此外,抗戰中,美國欠中國軍用機場建設費4億美元,國民政府拿其中2.2億美元買了600多萬兩黃金。減去花銷,到1948年底,國庫黃金總數尚餘400多萬兩(現約值98.5億美元)。
對蔣而言,國庫的黃金是其立足臺灣、另起爐灶的唯一本錢,必須謹慎,但此時他只能仰仗親屬和心腹:長子蔣經國負責溝通護航軍隊,宋子文負責調度海關總署運輸艦,俞鴻鈞的職責,是「央行」和金庫方面的公文協調。
「海星號」等按計劃裝載了200多萬兩黃金、400萬枚銀元,於1948年12月4日,順利運抵基隆。
為什麼用海關的船隻運送?除了在熱鬧的外灘江邊不引人注目外,還因為當時海軍派系林立,早已有中共地下黨滲透。從1949年2月-12月不到一年中,海軍共有90餘艘軍艦起義。
意外的是,12月1日秘密裝船挪移當晚,英國記者喬治·瓦因正住在華懋飯店的客房。午夜過後,他向西望,見到中國銀行的側門(今滇池路74號)及圓明園路口,挑夫或兩人抬一箱,或一人挑兩箱,從滇池路走向海邊,一艘500噸級的海關緝私艦停靠在黃浦江邊上。憑著專業的直覺,他斷定所挑體積小而沉重的擔子裡,必定是貴重的黃金,便立刻向倫敦發出以下電訊:「……中國的全部黃金正在用傳統的方式——苦力運走。」
次日,英國報紙即刊登了這條新聞,路透社也發布了「國民黨政府央行偷運黃金」的消息。香港《華商報》(1948年12月3日)及其他報紙也轉載了這條消息。
隨即,原本發行僅半年已貶值500倍的「金圓券」,更如「雪崩似地狂貶」,完全失控。
1948年12月24日,等待兌換黃金的人為擠進銀行,不顧一切爭搶、衝撞、踩踏,釀成7死50傷的「黃金擠兌慘案」。
上海外灘黃金擠兌(《申報》1948年12月8日報導)
但是,這更促使蔣介石爭分奪秒加緊運送黃金。
1949年1月1日,60萬兩黃金自上海海運離開,其中50萬兩秘密運臺。
1月20日清晨6點,海軍的「海平號」、「美朋號」、「崑崙號」、「峨嵋號」等艦艇,裝載著90萬兩黃金、3000萬枚銀元及7000萬美元駛離外灘碼頭時,竟有500箱銀元未及裝船。
直到2月初,運輸黃金的任務大致完成。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的《中國國民黨大事典》也佐證:「至本日為止,中央銀行將大部分金銀運存臺灣和廈門。上海只留二十萬兩黃金。」不過,1月10日(其中的10萬兩)、20日的兩批黃金,都沒有直運臺灣,而是運到了當時位於廈門鼓浪嶼上的中國銀行地下金庫。
廈門鼓浪嶼中國銀行舊址
2月6日,空軍運輸大隊所屬南京明故宮機場、上海江灣機場同步接到緊急動員令。入夜時分,兩地運輸機隊同時起飛,載著55.4萬兩黃金直奔臺北松山機場。
至此,南京國庫已然清空,上海國庫則只留了20萬兩。而臺灣已有當時國庫黃金總數的十分之六,共約300萬兩。
等到李宗仁發現國庫黃金被搬空,已是2月17日,距他就職總統近一個月。李宗仁立即嚴令劉攻芸,不得再將存金運到他處。劉攻芸沒有答覆。
李宗仁到底沒能把黃金運回大陸,直至1949年4月23日早晨,南京近郊已聽到四處的炮聲,「代總統」才乘「追雲」號專機黯然離去。
李離去之時,上海灘街頭也已一派臨戰氣氛。負責守衛大上海的「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除了率30萬大軍,支撐半壁河山,還有一項秘密任務:運出上海庫存剩餘的20萬兩黃金及22萬上海守軍中的6萬中央軍嫡系。
5月中旬,蔣連續給湯發了5封親筆信,信中明確指示,「除在滬維持金融之必要數之外,行留黃金2萬兩,銀元100萬元。」
時間緊迫,船艦有限,湯決定動用可信賴的軍方艦艇和招商局船隻。
湯調動的運金船,除了招商局的「漢民輪」外,還有軍方艦艇「美朋號」和「中基艦」,裝黃金的同時還滿載了軍人和眷屬。等到兩天兩夜後,終於裝運完畢,上海城內已出現零星解放軍先頭部隊。而「漢民輪」更遲到5月19日黃昏,才離港,還沒到吳淞口就挨了一顆炮彈,幸未命中,掉在船旁水裡爆炸了,被迫停止行駛。第二天拂曉,才在兩艘軍艦護航下重新啟錨。
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中,滿箱金燦燦的黃金,又是何等的誘惑。難道沒有人動心,鋌而走險嗎?
米繩祖的丈夫江維翰,當年是保密局上校,負責秘密押運黃金赴臺,臨行前與米倉促結婚,一道登上「漢民輪」。米繩祖回憶,船老大就曾向江維翰提議私分黃金:「江先生,從上海到臺灣有好多小島,我們把這個舵稍微偏一下,大家到這個小島上去做金銀島主怎麼樣?」他只看到江的招商局職員這一公開身份。
江維翰趕緊組織船上秘密武裝押運人員,「總共12個」,4人一組,一路輪班嚴密守護金庫,直至靠港。
同樣的覬覦,也發生在1949年8月。當時在廈門海關署工作的孟昭年,還見證了一樁血淋淋的事件。
孟昭年搭上招商局的「錫麟輪」,撤退去臺灣。突然有一天,帶兵的軍官要求所有船員、軍人到甲板上緊急集合,孟昭年看到一個士兵被手銬銬住。艦長厲聲問道:「金庫裡缺一塊金磚,是不是你做的手腳?」該士兵承認了偷盜。之後,槍聲響起,士兵被公開槍斃。
血染甲板,孟昭年才知道自己所在的船上載有大批從鼓浪嶼轉移的黃金。
1950年6月,蔣介石下令將大陸各地運回臺灣、集中在軍需署庫房的黃金,全數繳回「國庫」。此前,由鼓浪嶼秘密金庫運來、存於吳嵩慶個人戶頭的黃金,一直游離於「國庫」之外,成為蔣事實上的「小金庫」。
隨著「小金庫」撤銷,成功協助臺灣度過艱難歲月的大陸運臺黃金,也終於退出歷史舞臺。2008年5月,國民黨的盧秀燕、廖正井、羅明才、羅淑蕾等4名「立委」在「央行」副總裁楊金龍的陪同下,前往文園「國庫」參觀發現,當時庫存的總數1361萬兩黃金(價值新臺幣7000億元),被安靜地放置在架設整齊的玻璃柜上,所有的數量和黃金含量,都清楚標示,其中108萬兩從大陸來的黃金,自1950年6月入庫後再未動用。
1950年12月17日,「中央社」社長曾虛白與移存臺灣「中央銀行」放滿黃金的木桶,桶上是金錠
……
一個甲子過去,歷史的硝煙已經淡去,和平和發展成環球大勢,歷史的滄桑流轉多少令人唏噓喟嘆。
來源:《歷史文獻》
【第二屆中國航運業創新大會】
主題:新常態·新思維·新實踐
時間:2015年1月8日-9日
地點:上海虹口三至喜來登酒店
指導單位: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航務周刊
協辦單位:微軟(中國)有限公司
同期活動
【第二屆「中國航運50人論壇」年會】
發起單位: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上海航運交易所、中國航務周刊
【第十一屆中國貨運業大獎頒獎典禮】
【第十九屆貨主航商新春聯誼酒會】
【第一期航運大數據與電商運營管理高級研修班】
報名信息:
創新大會代表註冊費:RMB2800元/人
大數據及電商研修班學費:RMB3200元/人
合作洽談:
創新展洽會展位:30000元/ 個(贈送一頁會刊廣告、宣傳品進資料袋、協助預約貨主及合作單位,僅餘六席)
全國統一諮詢熱線:4008-909-788
始於1993年,深度關注航運業
《中國航務周刊》--航運人的聖經
隆重推出2015年度訂刊優惠政策,訂閱整年雜誌贈送價值600元的航貿每日電訊和價值900元的《中國最新進出口商名錄》,還有神秘大禮包等著你。
請洽:010-58678398
官方微信:chinashippinggazette
互動QQ群:36306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