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有償補課的「禁補令」已經發出去好多年了,這樣的禁令存在的時間之久估計和「教師工資不低於xx員」有的一拼,但是現實情況怎樣呢?在炎炎夏日中鋌而走險違規補課的在職教師並非個例。那麼,在職教師能否利用假期搞有償補課呢?按照某些老師的看法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既然上至教育部下至基層學校都明令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可是為何還有老師鋌而走險?以下三個原因值得深思:
01第一個原因:剛性需要。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在暑假的時候又特別忙,那麼此時家長花一些錢請老師幫忙「另開小灶」則成了一種「剛性需要」。無論是小升初面試或者筆試,還是中考高考,考的都是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而利用暑期補課,只要不是學習態度特別惡劣的學生,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收穫,至少很少出現「趕著不走拉著倒退」的「越補越差」的情況。
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些老師和家長基本上形成了「統一戰線」,補課成了一種「老師知道、家長知道,其他人不太清楚」的情況。只要不是補課的學生家長內部出現問題,那麼老師參加有償補課的事情就是「相對安全」的。據我的一個朋友介紹,有一些學校不僅是暑假補,而且其他時間段也是只要補不死就往死裡補,甚至部分學校連學校領導也參與有償補課。
02第二個原因:不告不理。
首先必須肯定一點,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有償補課是不允許的,但一些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儘管表面上以文件的形式禁止有償補課,但他們對於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現象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就是他們秉承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則:有人舉報,警告一番;沒人舉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問責的板子不痛不癢,禁補令能否貫徹落實到實處?
只要是個人,就有從眾心理,教師自然也不例外。當一個老師看到自己身邊的老師搞起有償補課的時候,這個老師可能心中就蠢蠢欲動:xxx都可以搞,為何我不行?到時候xxx賺得盆滿缽滿,我到時候豈不是要後悔得要命呢?這雖然有點類似於魯迅筆下的「和尚動得,我為何動不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教師有償補課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03第三個原因:師德欠費。
剛才第一點已經說到,有償補課是一種剛性需要,其實換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說是違規補課辦班也是一些老師的「剛性需要」。我一個親戚的孩子前幾年在城區的一所學校就讀,這孩子的老師打好多個電話「邀請」這孩子去參加補課,剛開始也沒說補多久補課費多少,只是在補了20節課之後才讓這孩子回去通知家長:交錢,補課費2000元……一節課100元,三四十個學生同時補課,想想就覺得有意思。舉報吧,這位親戚不敢,萬一扳不倒對方,自己的孩子可就慘了;給錢吧,對於這位經濟條件並不好的親戚而言那不只是心疼那麼簡單。
打電話「動員」學生,三番五次打電話「動員」學生,我就問你敢不敢不去補?這種老師雖然有可能會在某一次補課中「折戟沉沙」,但如果有驚無險的話,他們肯定是教師隊伍中相當勵志的「富翁」。但是,這樣的老師,其師德是一直處於「欠費」狀態的。
既然禁止有償補課,我覺得就應該斷絕了大部分老師從眾的念想:一經查實,直接清理,那麼試問還有幾個老師會鋌而走險?到底是「飯碗」重要還是眼前暫時的利益重要?
既然禁止所有的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我覺得就應該「高薪養廉」,大幅度提高教師的從業待遇,讓老師不再為三鬥米而折腰,那麼從事有償補課的老師必定會在問責的倒逼和待遇的激勵這雙重作用下銷聲匿跡。
對於教師有償補課現象,你覺得該不該根治?如何根治?歡迎留言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