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康:居家期間,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如何科學運動?

2020-12-23 美通社

成都2020年2月27日 /美通社/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所有人只能自覺呆在家裡。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來說,長達一個月的居家隔離,運動量減少,飲食不規律的生活狀態,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血糖增高,自身免疫力降低等情況,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所以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尤其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學會科學運動。近日,全球第一款可進行遠程評估、開具運動及運動處方、視頻指導、全程隨診的APP -- 術康總結了居家期間,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科學運動的方法。

提高免疫力好方法 -- 增加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反映機體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有較高心肺耐力的人,可以有效提高血液內免疫球蛋白、抗炎細胞因子等的含量,提高組織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的抗病毒活性,提高機體的免疫防禦能力和身體健康。

心肺耐力評估

提高心肺耐力,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結腸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率也大幅度降低。長期進行有氧運動提高心肺耐力的慢病患者,甚至能達到穩定血壓血糖,減少降壓藥、降糖藥用量的作用。

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能提高心肺耐力,增加身體免疫力。

可量化的科學運動 -- 效果顯著

2018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曾開展了一項多中心臨床研究 -- 「遠程監控下的運動對2型糖尿病影響」中,醫生利用「術康APP+智能硬體」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遠程居家運動康復管理。

研究人員將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分為普通運動組和APP運動量化組,APP組患者獲得由醫生制定的個性化運動處方,包括運動類型、時長、強度和頻率。

3個月研究結束後,在運動量化的APP組中,糖尿病患者的體重平均下降8%,體脂率平均下降9.8%,糖化血紅蛋白平均下降1.34,停藥患者佔9.1%,藥量減少患者達20.5%。

在術康和某醫療機構合作的一項慢病訓練營中,同樣利用遠程居家運動指導的方式,幫助高血壓患者進行訓練,2個月後,訓練營成員的收縮壓平均下降12mmHg。

研究證明:科學量化的居家運動方式能幫助慢病患者有效調整身體狀態。

慢病患者需要更安全的有效運動

相比較普通人來說,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需要更加謹慎。運動之前,除了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之外,同樣需要了解自己的心肺耐力情況,並據此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

圖2

「三分鐘臺階測試」評估心肺耐力

1.準備

一套舒服的運動服、30釐米高的臺階(臺階最好固定或靠牆)、紙筆、手機、節拍器

2.三分鐘臺階測試

(1)靜坐一分鐘,摸脈搏記錄心率,填寫在表內;

(2)手機設置3分鐘的倒計時,根據節拍器開始上下臺階進行測試;

(3)3分鐘後停止,立即原地站立保持安靜,記錄結束後1分鐘的心率。

3.來測測你的心肺耐力屬於什麼水平

心肺耐力對照表

4.運動的有效心率區間

然後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在運動中你的心率達到什麼水平,能使運動對你的健康效益最大化,同時運動風險又很低。

(220-年齡-靜息心率)×(40%~60%)+靜息心率=你運動中的目標心率區間

測試者在測試中途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並記錄原因。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應該注意什麼

1.  運動時需佩戴心率帶等智能硬體設備,隨時檢測運動過程中的心率變化情況,保證心率在有效範圍內;

2. 運動時需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諮詢醫生,根據建議來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並注意避免一些有危險因素的動作,如高血壓患者需注意避免「頭低腳高位」;

3.   運動前後需要對血糖和血壓進行監控,身體出現一點點不適,需要及時停止運動;

4.   建議運動保持每天至少15分鐘,每周3次以上,運動頻率和時長可根據身體情況進行調整。

慢病患者居家運動,要注意循序漸進,運動時要隨時注意身體情況,不要強迫自己運動。或者可在術康APP上進行專業評估,由醫生為您開出個性化的運動處方。

參考文獻

1.  Williams PT.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mortality.Med Sci Sports Exerc. 2014 Apr;46(4):711-7. doi:

相關焦點

  •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如何科學運動。樂博士說防疫期間 如何科學運動?1、防疫期間,居家人群該如何進行適量的活動?防疫期間,運動的空間、時間、方式、人物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革新。由「社交性運動」轉向「個人性運動」,運動空間從傳統的健身房、運動館等「公共領域」轉變成家庭化的「私人空間」。
  • 科普|居家防控期間 慢性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河北新聞網訊(趙強、周穎)居家防控期間,慢性疾病患者應如何做好健康管理?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糖尿病康復國際部主任談力欣提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需要長期服藥、定期隨訪的患者,需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 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壓 「三高」人群居家鍛鍊有講究
    疫情期間,廣大慢病患者居家生活,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需要注意什麼?本報記者專訪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處方門診副主任醫師梁辰,聽聽她的建議。糖尿病患者:「五駕馬車」並駕齊驅  梁辰表示,相較於單一運動,糖尿病患者居家更需要進行的是生活管理,即通過糖尿病健康宣傳教育、飲食療法、運動治療、藥物療法、糖尿病的自我監測「五駕馬車」並駕齊驅,缺一不可。「只有對自己進行一個系統有效的管理,才有可能在居家期間控制疾病,保持健康。
  • 高血壓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根據最新的全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顯示,中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3.2%,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10.5億高血壓患者。怎麼控制血壓? 都說運動是良醫,醫生經常會叮囑高血壓病人,平時要適當運動。不過,血壓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發生波動,所以高血壓病人的運動要講究科學,最好是讓醫生先開「運動處方」。 適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快步走是最容易實現、最為經濟也最為有效的一種運動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症。這種運動方式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進行,安全性比較高,對身體的副作用也小。
  • 高血壓,同時有糖尿病,如何飲食和運動?
    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這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有著直接關係,據統計,我們國家目前有3億高血壓患者,1.6糖尿病患者。長期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如果控制不理想,將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或腦梗死,導致猝死。
  • 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如何科學運動?權威專家給出指導建議
    不能進行超負荷運動,特別是慢病患者。我們一方面強調多動更好,另一方面還是要根據個人體質、病情量力而行。郭立新也表示,很多慢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肥胖,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相關。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把飲食、運動、睡眠和情緒這些因素都幹預好、管理好,可以極大地減少很多和代謝相關的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老年患者運動有哪些注意事項?
  •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居家鍛鍊方式,做好以下4點最重要!
    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是糖尿病居家鍛鍊的最佳選擇,力量訓練和伸展運動也是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以下運動方式對於糖尿病患者就是最佳選擇。在運動的過程中,由於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的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代謝疾病,後期可伴有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併發症。糖尿病患者要經常運動,這是因為經常運動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還可提高患者的體能適應水平,延緩疾病發展進程,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 高血壓患者可以運動嗎?如何運動才能事半功倍?
    對於大多數人群而言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往往伴隨血壓升高的風險, 那麼高血壓患者可以運動嗎?如何運動才能事半功倍?
  • 慢性病患者如何科學鍛鍊?請收好這份運動康復指南
    慢性病患者如何科學鍛鍊?健身房、公園、城市廣場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運動愛好者,與此同時,因運動所導致的急性或慢性的身體損傷比例也大幅增加。尤其是患有慢性病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科學的方式鍛鍊,不僅達不到運動康復的目的,反而有損身體恢復,影響病情康復。那麼,如何科學選擇運動康復的方式?日常運動又該保持怎樣的強度呢?
  • 哥倫比亞波哥大強制隔離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
    【南美僑報網編譯趙筱7月28日報導】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á)市長克勞迪婭·洛佩斯(Claudia López)近日宣布,從7月27日起,該地區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士將被強制隔離。消息剛一公布,便迅速引起輿論關注。
  • 疫情期間青光眼患者如何自我管理?這些技巧用起來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疾,其危害性大、可導致失明,早期發病隱匿,會不知不覺地偷走患者的視力。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採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對降低致盲率有很大的幫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宅在家的人們該如何預防青光眼?
  •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康復療法」,你知道多少
    有種說法是,人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忽略了運動。這種說法雖然不全面,但確實凸顯了合理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減少慢性疾病發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夠堅持合理的運動訓練,並控鹽限酒、減輕體重,血壓的穩定性會大大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服用降壓藥的數量和劑量,甚至停用降壓藥。
  • 有氧運動對高血壓有利?高血壓患者怎樣進行有氧運動?醫生告訴您
    又比如有人一確診高血壓就合併糖尿病或者靶器官損害,那麼肯定先進行藥物治療了。為什麼有氧運動有助於緩解高血壓?在現有的臨床之中,運動在治療高血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這主要是因為運動的有效性和決定因素的不確定性,比如運動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對於普通民眾都是拿捏不準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否認運動不可以改變血壓。
  • 糖尿病患者科學運動最新進展
    運動達人——肖團長​本文節選2020年ADA關於糖尿病科學運動的最新共識。開篇明義每天有氧,血糖理想鍛鍊肌肉,健康長壽一、成年人糖尿病運動要求要求聯合進行有氧訓練與抗阻運動。1、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每次有氧運動時間至少10分鐘,建議每天鍛鍊,每次30分鐘以上為最好。
  • 高血壓患者運動要注意什麼?
    從這一點上來講,晨練也並不適合高血壓患者。此外還需要告訴大家,通常所說的&34;,對於高血壓患者朋友也略有不同。建議大家飯後不要立即鍛鍊,至少要休息一刻鐘再鍛鍊,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了,人生也沒有那麼多需要拼搏奮鬥的目標,不必搶著那點時間著急鍛鍊。那麼高血壓患者什麼時候運動較合適呢?我先直接拋出答案: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最佳運動時間為16:00—18:00。
  • 疫情期間,高血壓患者如何居家鍛鍊「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284)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 梁辰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增加血管彈性高血壓患者運動前首先應該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疾病控制程度,還有之前的運動習慣和體能情況等等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這裡建議以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在正式運動開始前,應該先提前做低強度的熱身5到10分鐘,正式運動以後可以用自我感覺判斷運動強度,一般是一邊運動的時候能夠一邊說話,但是不能唱歌,並且微微出汗,這就說明達到了比較適宜的運動強度。
  • 糖尿病人群如何運動減重?牢記4個關鍵詞,定製專屬運動減重方案
    8月6日(周四)19:30,範魏魏醫師在線教大家科學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糖尿病人群如何運動減重?牢記4個關鍵詞,定製專屬運動減重方案沒有運動的減肥,不但低效還傷身超重、肥胖人群與日俱增。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肥胖伴隨的還有數不盡的煩惱,它會增加多種疾病風險,如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癌症等。
  • 高血壓患者運動的幾個注意事項
    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自己不能隨意運動,會讓心率加快,導致血壓升高。其實規律、適度的運動對高血壓患者非常有益。研究表明:規律的運動可降低高壓4~9mmHg,能減少近60%的糖尿病,減少1/3的冠心病,可以使老年痴呆症的患病風險下降39%,患癌症的風險下降40%,有運動1小時長壽2小時的說法。高血壓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糖尿病人應了解自己糖尿病類型,二型糖尿病更適合運動,一型裡若血糖穩定但血糖量高則不適宜運動,另外運動時帶些糖果防止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陸阿明:糖尿病一般分成兩種類型,一型的和二型的。適合於運動的主要是指二型的糖尿病,特別是帶有肥胖型的二型糖尿病,這個效果更好。
  •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進行運動鍛鍊?
    適當的運動鍛鍊,對高血壓患者有輔助降壓作用,對體重也有幫助,可謂一舉兩得,那麼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呢?1、可以鍛鍊的血壓。如果高血壓患者基礎血壓較高(收縮壓>160mmHg)或合併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情況,建議暫緩推遲運動鍛鍊,直至血壓控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