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新時代偉大鬥爭的理論內涵

2020-12-26 中國社會科學網

  編者按:在實現偉大夢想的過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與歷史擔當。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走好新時代長徵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高揚革命精神,深入開展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從紅船精神的初心與使命中汲取不竭的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偉大鬥爭涉及我國的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從嚴治黨、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家安全、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看待偉大鬥爭,對準確把握其理論內涵、堅持「四個偉大」、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寓於「四個偉大」之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四個偉大」是一個有機整體,理解其中任何一個「偉大」,都必須放在「四個偉大」的整體聯繫和框架中。

  偉大鬥爭貫穿於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之中。我們今天進行的「偉大鬥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需要與諸多矛盾進行的激烈鬥爭。新時代的偉大鬥爭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進行的,是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健康發展而進行的,更是為了全面推進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而進行的。簡言之,新時代的偉大鬥爭是為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夢想提供動力的。脫離了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理論和實踐需要的任何鬥爭都是無意義的、徒勞的,也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要克服的傾向。

  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進行偉大鬥爭的基本原則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偉大鬥爭要遵循這一原則,因為偉大鬥爭是黨統一領導下的鬥爭,「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偉大工程的建設、偉大事業的推進、偉大夢想的實現,都要通過偉大鬥爭;鬥爭的形勢是複雜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鬥爭新勝利。黨領導人民依據不同的矛盾及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同一矛盾各個方面力量對比的變化確定鬥爭的目標、方式、力度、措施等,規定允許做什麼,不允許做什麼,保護什麼,懲罰什麼,要作出明確規定,要令行禁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國都要執行。中國共產黨堅持群眾路線,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為了人民群眾進行偉大鬥爭,才能取得各項偉大鬥爭的勝利。

  偉大鬥爭的靈活性表現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矛盾採取不同的鬥爭形式和鬥爭方略。這一方法論要求我們在進行偉大鬥爭時,不能將鬥爭的範圍、形式、策略、方法、力度規定得過死、過細,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留有餘地。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正確、恰當地處理二者的關係。其中原則性是根本和前提,靈活性是實現原則性的必要手段和保證。靈活性必須服從原則性,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性,偉大鬥爭就會迷失方向,沒有必要的靈活性,不顧全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顧國際關係的風雲變幻、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多變性,任何鬥爭都是一個標準、一個方式去處理,這樣的偉大鬥爭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實施和貫徹,而原則性也終將成為一紙空文,因此二者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

  實現和平穩定與發展需要偉大鬥爭

  和平穩定局面的維護需要偉大鬥爭。從國內層面來看,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新冠肺炎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等各方面的阻力。在與其鬥爭中,始終要以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為崇高要求。從國際層面來看,我國面臨著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不平等貿易戰等嚴峻的鬥爭形勢。在複雜的國際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謀求世界和平為準則。我們進行的一切鬥爭都是為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圓滿實現。

  偉大鬥爭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勁動力。偉大鬥爭就是為了解決當代中國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和問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偉大鬥爭是正義的、革命性的力量,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在新時代,我國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巨大變化,解決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為重中之重。只有打贏新時代的偉大鬥爭,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步。

  我們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鬥爭的艱巨性、複雜性、長期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掃清前行障礙,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鬥爭的新勝利。

  (本文系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政治生態思想研究」(2018BKS012)階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文化軟實力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CXTD-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焦點

  • 深刻認識鬥爭精神的時代特徵和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一部偉大鬥爭史。深刻領會鬥爭精神的內涵、本質、特徵及歷史演變脈絡,對於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強國教育叢談】深刻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邏輯
    當前,深入貫徹《意見》要求,紮實推進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保證在實際落實的工作中不跑偏、不走樣,必須正確認識和深刻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基礎、現實意義和育人導向。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加強勞動教育作過許多闡述,為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石。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關於勞動教育的科學理論。
  • 為新時代進行偉大鬥爭提供精神動力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更應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傳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為新時代偉大鬥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 把握「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深刻含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多次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要深刻領會這些講話的科學含義和基本精髓,努力搞清楚為什麼要準備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深刻認識新的歷史方位 把握社會主要矛盾...
    這些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夯實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雄厚基礎;這些深層次、根本性變革,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的問題。
  • 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
    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 2020年04月22日 09: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劉向兵 字號 內容摘要: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 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深刻內涵
    &nbsp&nbsp&nbsp&nbsp經濟大家談 | 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深刻內涵&nbsp&nbsp&nbsp&nbsp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賴德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陳建偉&
  • 深刻把握「真」「情」「實」「意」的理論內涵
    2020年6月22日,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號召全省哲社工作者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的「真」「情」「實」「意」四字要求,不斷深化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積極順應時代要求、回答時代課題,為建設「重要窗口」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動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刻把握勞模精神的豐富內涵...
    我們要深刻把握勞模精神的豐富內涵與當代價值,見賢思齊、向先進模範學習,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勞動光榮的良好風尚,激勵各族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
    希望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要把延安精神同新時代、新思想、新做法、新要求貫通起來,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幹部教育的教材,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的作用。
  • 「兩個偉大革命」的時代內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也在於此。
  • 【理論學習】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奮鬥。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要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始終為人民不懈奮鬥、同人民一起奮鬥,切實把奮鬥精神貫徹到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全過程,形成競相奮鬥、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面。」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
    深刻把握這一變化的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對於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新時代基本特徵、主要任務、發展要求,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新時代最重要的特徵任何社會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各方面的發展都是矛盾運動的結果。
  • 時代專論|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性、開創性成就,深入闡釋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為新時代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 王大樹:把握深刻內涵 堅持共享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繼承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
  • 領導幹部民主素養的內涵特徵和時代要求
    在踏上新徵程、完成新使命的時代語境下,作為「主導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要有新作為新擔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也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全面提升包括民主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更好履職盡責,成為忠誠於黨、敢擔當善作為,具備高超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的好幹部。
  • 深刻感悟和大力弘揚抗疫鬥爭中的新時代中國精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嚴峻抗疫鬥爭中,每一個感人的故事、每一秒感人的瞬間,無不迸發出振奮人心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在譜寫感天動地英雄戰歌的同時,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彰顯並升華了催人奮進的「眾志成城、守望相助,顧全大局、愛國奉獻,勇於擔當、敢於鬥爭,尊重科學、善於創新,尊法守序、信仰法治,從容不迫、信心如磐,團結合作、命運與共」的新時代中國精神。
  • 深刻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努力提高防範抵禦國家安全風險能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意義重大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
  • 北大王大樹:把握深刻內涵 堅持共享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繼承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
  • 新時代青年要勵志、樂學、明德、篤行--大河網
    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只要與時代同心同向,當代青年人一定能夠創造光榮、實現夢想。    謝伏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廣大青年要把準歷史坐標、順應時代呼喚。把握新時代,必須深刻認識其基本依據、主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