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小時候對於新年的期待,是「穿新衣戴新帽」,一手拿著壓歲紅包,一手收著長輩的禮物,再吃到肚皮滾圓、天天睡到自然醒。等到長大了,新年似乎變了另一個模樣,唯一可期待的大概就只剩新年禮物了——它可能來自家人,也可能來自朋友,甚至可能是自己給自己準備的一份夢想。這個新年,我們以「2020我的新年禮物」為主題,邀請多位「收禮人」來分享自己的新年禮物故事,期待能為你的新年計劃提供些許靈感。
這個即將邁入40歲的男人,立下了新一年規劃,暫停一切不必要的社交和工作,隔開外界喧囂,回歸一個人的孤獨,他想重新做回那個真實、簡單卻充滿光彩的少年人。
口述者:江之遇
姓名:男
年齡:39歲
職業:私人執業心理諮詢師
2020年,是我40歲生日。我想為自己做一點什麼。
22年前我從江西考進上海的大學。
15年前,我讀完研究生課程,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找到了工作。
10年前,我和大學時的女同學結婚。
7年前,我成了父親。
3年前,我迎來了第二個孩子。
這一路,讀書、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孩子、送孩子上幼兒園讀小學……跌跌撞撞、氣喘籲籲。每一步似乎都成功了,每一步又都覺得磕磕絆絆。
40歲之前,我努力成為一個好兒子,努力成為一個好學生,努力成為一個好諮詢師,努力成為一個好丈夫,努力成為一個好父親,好像一直都是為了某個目標前進,仔細想想,無怪乎就是為了讓我在乎的和不在乎的人說一聲:你還不錯,你做得好。
因為想證明自己,因為想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所以,就像許多來訪朋友一樣,在我的現實世界裡,我也為生活和夢想焦慮著。
四十不惑?我沒有達到這樣的修為,只是希望踏入40歲這個門檻,可以修剪一下心中的荒草,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和聚焦:「自私」地愛自己一把。試著不為別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說自己想說的話,和自己好好相處。
我想把朋友圈關閉一年,把不常聯繫,關係僅停留在「在嗎?」「吃過了嗎?」的朋友刪除,不再去用點讚來維繫表面繁榮其實淺淡的關係,也不必向別人宣告我做了什麼,所以我存在著;
我還想暫停一切不必要的社交聚會,暫停給學員們授課,把大塊的時間留給自己;
我想在這一年,嘗試回到過去孤獨的少年時光,可以為一部電影流淚、為一本書的某句話沉醉;
我想給自己放一個假,不帶任何家人和朋友,獨自去旅行;
我想買一些嶄新風格的衣服,和過去那個傳統、沉穩的形象告別;
我想好好地哭,大大方方疼惜自己的眼淚和脆弱,是的,哪怕我是一個大男人,但是我也需要;
我想不約任何人,去唱K,只是唱給我自己聽;
我想扔掉一切指南,不再聽別人的建議;
我想放下筆記本和手機,重新拿起紙和筆,嘗試用自由書寫的方式,隨心、隨意、隨著筆的流轉,去記錄下40歲這一整年裡每一天的所想所得,讓每一個文字都出自真情實意,它的作者是我,讀者也僅僅是我。
有來訪者曾經問我,生活是什麼。他沒法回答的,其實我也沒法回答。因為生活是我們獨一無二的主觀體驗,誰的生活由誰自己來定義。我希望在這個紛雜的中年生活的開初,可以預定下沉入生活本質的旋律,推開外界的喧囂,面對內心的真實,在一個孤獨的狀態裡,為自己的感受負責,忠於我的內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