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1種野果,叫棗不是棗,可生吃也能泡酒,20元1斤種植農民不多

2020-12-23 農夫也瘋狂

導讀:叫棗不是棗,種子露在果肉外,能生吃也能泡酒,1斤20元市場少見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專門去山裡採摘野果吃了。但是卻有人專門種植野果來當水果賣。因為有些水果營養價值高,並且也很少見,不少人還是會為了嘗鮮而購買,所以這些種植的野果在好食材上也很受歡迎。現在雖熱是夏季,但是也有冬棗上市,不過價格卻不便宜。這也讓筆者想起家鄉一種野果,它叫棗卻不是棗,果實像枯枝,種子露在果肉外面,可以生吃也能泡酒,一斤賣20元市場卻很少見,種植的農民也不多。

在以前農民還沒有大量外出打工,所以都會在房前屋後和自家的空地上栽種上一些果樹,當然了也有一些是野生的樹木。既然長在自家的地裡,如果不妨礙種植農作物,也就不會砍掉它。而拐棗樹正當時就很受農民喜歡,一來是它的樹幹筆直,且很高達,一般能長到十幾米高,有些甚至能長到20米高。另外一方面是拐棗樹所結的果實是小孩和大人都喜歡的,既能直接生吃,還能用來泡酒。

拐棗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名字非常多,比如又叫萬壽果、雞爪連、金鉤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客家話叫桔杻。在南方多數地方叫它拐棗,但是它卻是鼠李科 、枳椇屬落葉喬木,因此和傳統的棗子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拐棗的樹幹比較高大,要想採摘拐棗確實不容易。在過去一到冬季了,拐棗樹下總是圍滿了人,有的爬樹,有的用長竹竿來打拐棗。這種果實用「歪瓜裂棗」來形容它一點不誇張,因為它長得實在是太醜了,就像是一把枯枝一樣難看。

拐棗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的野果不一樣,它的果實就像是彎彎曲曲的棒狀物,一般有筷子般粗細,並且最神奇的地方在於,拐棗的種子居然是裸露在果肉外面的,也就是說吃拐棗,根本就不用吐籽什麼事了。如果大家不認識,或者是沒有吃過拐棗,那是絕對想不到這種想像樹枝一樣的東西居然能吃,可當你把它放在嘴裡細細咀嚼後,立馬就會被它的甘甜所驚訝道,細細的咀嚼還會感覺到有一絲絲蘋果的清香。尤其是經過霜打以後的拐棗,甜度會更高。

拐棗是可以直接生吃的,甜度也很高,營養方面也一點不賴。拐棗中含有多種葡萄糖,還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等無機鹽類,除此以外拐棗中還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另外還有鐵、磷、鈣、銅、錳、鋅等營養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鹼。在農村裡,還有用拐棗泡酒的習俗。另外拐棗還可以用來做湯,湯味獨特醇香。

近些年有些人也採摘拐棗到集市去售賣,但是比較少見,一般是在一些電商平臺上也有賣。並且價格也不便宜,往往要賣到20元一斤。可是因為在農村裡拐棗很普通,農民也把它當成不值錢的野果,所以基本沒有人專門種植拐棗。就算有人知道它的價值,但是卻因為沒有銷路,自然也就不種植了。

其實拐棗的生命力比較強,抗病性能好,木材細緻堅硬,是良好的建築和制細木工用具的材料,栽種在院子裡還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所以院子裡栽種一兩棵拐棗樹,還是很不錯的。你吃過拐棗嗎?

相關焦點

  • 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農民能種植嗎
    導讀:農村1種刺果,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前些天在山裡幹活,就遇到了一種小時候經常吃的野果子。它長得很像葫蘆,但是卻布滿了細刺。不過農村娃過去卻把這種刺果當零食吃,一次性能吃下十幾個。
  • 跟柿子是親戚,和棗沒半毛錢關係,新鮮的無人摘 「爛了」10元1斤
    導讀:跟柿子是親戚,和棗沒半毛錢關係,新鮮的無人摘 「爛了」1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有一種野果,它和棗沒半毛錢關係,卻跟柿子是近親,掛在樹上新鮮的沒人去摘,而「爛掉了」之後就之前了,如今在市面上更是卻賣到了10元一斤,價值珍貴哦,它就是野生黑棗,你們認識它嗎?「野生黑棗」是何物?
  • 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30元1斤,老樁千元1個
    導讀: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成特色水果3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果。但是有一些野果,實在也難以下咽。筆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很難吃的野果,它吃起來是又酸又澀,在過去只有膽子大的人才敢吃,如今卻成為了特色水果,居然也要15元一斤。但是在農村送人也沒人要,卻不知道它的老樁才值錢,一個就要近千元。
  • 山裡這種似紅棗的野果,俗稱「藥棗」十分名貴,若見到了是您運氣
    在農村的山裡有這樣一種植物,它的果實長得形似紅棗,但是味道酸澀不能吃,農民朋友都叫它「藥棗」。在川鄂一帶,這種藥棗已經被農民朋友引種栽培,既可以當藥材賣,又可以矮化栽培當做盆景植物,經濟價值很高。藥棗的學名叫做山茱萸,因為它成熟後的顏色是朱紅色,在古代,人們也稱之為「朱實」。
  • 南方獨有水果,掛果期長達100天,如今5元1斤,女生:再貴也要吃
    青棗雖然是一種棗類,但是很多人卻把它叫做熱帶小蘋果,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青棗的個頭比一般的棗大很多,一般的青棗重量也在100克以上,重一些的可以達到半斤左右,稱它為小蘋果再合適不過了。青島是一種熱帶水果,它的環境適應能力特別強,不僅耐高溫而且還耐低溫,在溫帶其實也可以生長,不過它對陽光和水源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一般只在南方種植,很少有人在北方種植青棗。
  • 南方獨有的野果,只吃皮不吃肉,過去爛地上沒人要,如今18元1斤
    摘要:南方獨有的野果,只吃皮不吃肉,過去爛地上沒人要,如今18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在3月份,好多的果樹都陸續開花了。在農村裡只要站在家門口,也能看到好多果樹上都開滿了飄綠的小花朵。這種果樹在我們這裡以野生為主,它是南方獨有的野果,並且和很多的水果不一樣,它是只吃皮不吃肉的。在3月份開花,等到了5月份果子就成熟了。在過去爛一地都沒有人要,如今卻能賣到18元一斤,但是在北方很多人沒見過它,更沒有吃過它。葡萄是很多人都愛吃的一種水果,如今在水果店裡是一年四季都有售賣了。
  • 家裡若有盆,去山裡移栽「它」來種,能觀賞又能吃果,10元1斤
    導讀:果似小酒杯,吃多了「大便困難」,如今10元1斤,若見到請挖回家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的人都很注重生活質量了
  • 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
    導讀: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楊梅是夏季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農村都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楊梅樹,小時候筆者家裡的房子後面也有好幾棵楊梅樹。當時因為可吃的水果不多,楊梅還沒有熟的時候,大家就都去採摘了,而等到成熟的時候楊梅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也是因為總是提前採摘吃,所以印象中一提到楊梅,總是不由自主地咽口水。楊梅是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一種水果,其在成熟了以後是紅黑色的,就算是熟透了也依然會有點酸味。而楊梅中有一種稀有品種,它吃起來就味甜如同甘蔗,並且成熟了以後並不是紅黑色的,而是米白色的。
  • 人稱「卍字果」,可熬糖可釀酒可生吃,李時珍:潤五臟,功同蜂蜜
    農村一種野果,如今1斤能賣19元,珍貴稀少生吃很甜,釀酒味道香 導讀:人稱「卍字果」,可熬糖可釀酒可生吃,李時珍:潤五臟,功同蜂蜜 願你走出萬裡,歸來仍是少年 每一個人,都會懷舊,都會想起曾經的那些事。
  • 山西臨縣紅棗滯銷後續:棗農鋸倒棗樹當柴燒(組圖)
    17日,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棗賣不出去,還不如當柴燒,我家的棗樹20多年了,鋸了20畝,還剩30畝。」  中國紅棗之鄉、山西臨縣2015年紅棗獲得大豐收,卻因產量大、市場需求減少、交通不便、產品單一、遭遇新疆大棗競爭等原因,價格過賤,無人問津,棗農無奈餵羊。本網2015年11月22日以《山西臨縣紅棗滯銷無人採收只能餵羊》報導了此事。
  • 沃土內部的必買清單:古德金絲棗
    我們目前在售的脆棗幹就是古德農場出品的,用的棗也是古德農場自己種的金絲棗。棗幹很香很好吃,但是和沃土其他產品一樣,好是好只是貴了點。3月份進的那一批棗幹在9月還剩100多包,我們內部看見保質期過半,就默默打了個折扣。也沒有對外發朋友圈和文案,棗幹靜靜地躺在商城一個角落裡,然而打完折之後賣起嗖嗖的。
  • 【銀川晚報】靈武長棗,赭紅色裡的希望
    也是從那一時段,靈武長棗開始引起全國關注。長棗也被專家們一致認為是我國鮮食紅棗中最優良的品種之一。靈武長棗栽植歷史久遠。據考證,明代地方志中就有長棗記錄,清代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所修《靈州志跡卷》記載:「乾隆、嘉慶年間,靈州果棗達20種之多,其中以大長棗最為有名。」20世紀60年代在靈武出土的明、清墓葬中,發現有長棗核。想來,500年前這種長棗就有栽培。
  • 團品①:牛奶貴妃棗
    1【下單時間】所有團品當晚10:00截單【售後處理】質量問題籤收72小時內商品與面單同框拍照報售後,刮碼/關碼不在售後範圍,超時不予處理望諒解這可不是普通的大棗哦它是來自福建漳州號稱"維生素C果"的貴妃牛奶蜜棗~
  • 貫山高板村人「棗」到幸福,甜蜜生活!
    高板村棗農強鈺仙樂呵呵地說,雖然前段時間雨水多,但最近秋陽似火,日照時間長,使得園裡的棗又大又甜又脆。「這棗口感好,很受消費者喜愛,自然市場行情好。」強鈺仙告訴筆者,他家今年預計將增收3萬餘元,多年的付出也算有了回報。
  • 1.酸棗酸棗也叫山棗,它是棗的一個變種,有些地方也稱其為棘。酸棗它的果實比較小、生長非常的密集、果實顏色一般為紫紅色或紫褐色、果味帶酸味、其棗肉和棗仁都可以入藥。目前我國酸棗的主要產地分布在新疆、陝西、河北、河南以及陝西、貴州等地,分布範圍還是比較廣的。2.沙棗沙棗也叫銀柳、七裡香,它是胡頹子科的一種植物。
  • 畝產7000斤,瓜肉形似金絲,口感似魚翅,1斤賣7元,農民能種嗎?
    摘要:畝產7000斤,瓜肉形似金絲,口感似魚翅,1斤賣7元,農民能種嗎?文/農夫也瘋狂在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在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有菜園子,一年四季都有各種蔬菜可吃。這些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農村裡好多人每年都會種植,所以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一種特別的蔬菜,它的瓜肉形似近似,口感像魚翅並且營養價值也堪比魚翅,而且產量也很高,畝產可達到7000斤,在市面上一斤賣7元很暢銷,如今卻被一些人質疑是轉基因,那這種蔬菜農民能種植嗎?
  • 棗子豐收了,爺爺卻哭了,2000萬斤黃河灘棗走不出大山,中石化與您一起幫助陝北棗農!
    如果遇上下雪,他們帶的水和乾糧都會結冰,老人們就放在懷裡捂熱化冰繼續吃,只要他們守護的棗子能有銷路,這些苦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麼,可棗子賣不出去,卻能輕易讓這些歷經滄桑的老人們忍不住失聲痛哭。以前,紅棗成熟的時候,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會回來幫忙,那時候雖然也清苦,但好歹有個盼頭,可現在棗子賣不出去,留下的又都是老人和孩子,棗樹沒人去打理,希望越來越渺茫。
  • 叫筍不是筍,割了還會再長,種1次能採收10年,10元1斤好吃又好賣
    導讀:叫筍卻不是筍,人稱「蔬菜之王」,種1次採收10年,農民很少種植在南方的春天,開春以後第一批野菜非竹筍莫屬了。
  • 子彈頭棗 「一天三棗,長生不老.」
    只是這種棗,長得有些奇怪,子彈頭棗又稱北京馬牙棗、馬牙棗、白馬牙棗、尖尖棗、美人指,因棗果果實為長錐形至長卵形,下圓上尖,上部歪向一側,形似馬牙而得名。大小較均勻,果皮紅色,果肉淡綠色,緻密細嫩,多汁味極甜。鮮棗含糖量35.3%,每百克含維生素C332.86毫克,可食率92.94%,品質上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較其他棗類成熟期早。它在中國歷史悠久。
  • 一日三棗,一生不老——南棗
    故被譽為醫療「紅娘」「秘密武器」「女人寶」。適用人群:任何人群,尤其孕產婦,小孩或術後體弱者等南棗食用方法:基本食用方法:洗淨產品,橫向一切為二,煮茶,煲燙,蒸飯,泡酒,入中藥或直接食用等。 2.烏豆放人鍋中,不用下油,慢火炒至豆殼裂開,鏟起洗淨。 3.豬尾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撈起洗淨。4.水8杯至適量放入煲內燙滾,放入全部用料煲滾,慢火煲3小時,下鹽調味(一餐吃不完,可分兩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