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到了初三用功學習了一個學期,成績有明顯提高;可是下學期就怎麼都不去上學了,兩次摸底考試去了,成績看著怎麼都上高中的,結果中考成績出來差了12分。揪心啊,這娃怎麼這麼不爭氣呀,能復讀嗎?從問題描述中,筆者可以概括三點意思:①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不好;②孩子挺聰明,稍微努力一下,成績提高很快;③中考差12分就能上高中了,問有必要復讀嗎?對於此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和解答,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孩子儘管比較聰明,但是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認真、不努力,也就是缺乏好的學習能力和好的學習習慣,不建議中考復讀。從你的問題描述中顯而易見,這個孩子還是比較任性的,家長也幾乎管不了,初中三年裡,要麼「不愛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要麼「初三下學期就怎麼都不去上學了」,這種對待學習的態度,筆者只能說是:不端正、不認真、不努力。這種學習態度的孩子,就是中考分流政策所說的「不適合理論性學習的學生」,他們最適合去的學校是職高。所以,對於這個孩子,筆者不建議再考慮復讀問題,特別是普通家庭,最好的選擇就是按照中考分流政策,讓孩子去職高學習職業技能吧!
其次、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教育政策也不允許中考復讀,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最好讓孩子去讀職高或技校,學習職業技能。從國家教育政策層面來說,在九年公辦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允許留級和復讀的,因為這涉及到教育平等和公平問題。中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實施普遍的分流政策:讓差不多一半的、比較適合理論性學習的孩子,升入普高學習,為高考做充分準備;讓另一半的、不適合理論性學習的孩子,進入職高或技校,能夠學會一技之長,為繼續升學高職或直接就業做好充分準備。概括來說,就是在這個時代,所有孩子都是人才,只是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大小和不同方向,國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其成才!
再者、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也可以讓孩子去私立學校報名復讀,或者直接就送孩子出國留學,不建議孩子輟學打工,因為孩子這個年齡正是學習的時候。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國家實施富民政策,讓很多家庭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孩子出國留學已經不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現在也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有條件的家庭,完全可以不考慮中考的情況,直接花大錢把孩子送到國外不同教育體系下去留學,將來讀大學、甚至名牌大學也很容易。當然了,如果確實像想留在國內復讀,也不是沒有辦法,民辦中學(私立初中)是招收中考復讀生的,只是需要花費大一點罷了;對於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來說,這都不算事,只要讓孩子能夠堅持學習就好!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中考差12分上高中,孩子這成績復讀有望嗎」的問題,家長務必要勇於面對現實: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最好的選擇,莫過於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比較適合的職高或技校、去學會一技之長、為升入高職或就業做好充分準備;對於比較富裕的家庭來說,當然選擇就比較多了,可以花高價送孩子去私立初中復讀,也可以直接送孩子去國外留學,只要能夠讓孩子繼續學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