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他在八步沙林場「子承父業」綠了黃沙白了頭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八步沙林場「六老漢」傳人郭萬剛子承父業,誓把「黃龍」變綠洲——

40年,綠了黃沙白了頭

作為八步沙林場第二代治沙帶頭人,郭萬剛子承父志,一步一棵苗、一步一碗水,守得沙漠變綠洲。2003年到2020年初,他帶領林場完成治沙造林6.4萬畝,封沙育林11.4萬畝,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八步沙綠洲」。2019年3月,中宣部授予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模」稱號。

「武威的肉夾饃,吃著特別香……」68歲的郭萬剛坐在沙丘上,咬一口手中的饅頭,一邊狠勁咀嚼一邊說,迎面可以聽到嘎嘣嘎嘣的聲音從他嘴裡傳出。

在八步沙林場以北的旱麻崗沙漠,這樣的工作餐其實很難下咽——只要風沙一來,細細的砂礫就會鑽進嘴裡,打磨你的舌尖和牙齒,能嘗出一點苦鹹苦鹹的味道。

砂礫也會被吹進眼睛裡、耳孔裡,讓視線和聽覺變得模糊,但郭萬剛說話依然清脆,「再過10年,古浪縣260萬畝荒漠化土地會全部完成壓沙造林,子子孫孫不用再吃沙了……」

八步沙林場位於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1980年冬,這裡作為荒漠化土地開發試點向社會承包,在土門公社漪泉大隊當主任的石滿第一個站出來,和郭朝明、賀發林、羅元奎、程海、張潤元5位年過半百的老漢在合同上按上了紅指印,以聯戶形式組建了八步沙集體林場。

幾十年過去了,八步沙林場「六老漢」治沙造林的傳奇仍在繼續。

如今,郭朝明之子郭萬剛,作為第二代治沙帶頭人,已經在沙漠幹了近40年。他帶領大家不僅完成了八步沙林場管轄區荒漠的治理,還承包了多個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八步沙綠洲」。

「把沙治住,才能把家守住」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是愚公移山故事裡經典的一句話,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移山填海的信心和毅力。但郭萬剛看來,在八步沙,哪裡有「山不加增」,明明就是「沙進人退」。

從上世紀初開始,八步沙的沙丘每年以7.5米的速度向南移動,總面積達4萬多畝。要麼,眼睜睜看著沙漠吞家園、食農田;要麼,植樹治沙,迎著暴躁的黃沙闖出一條生路來!

那一年,「六老漢」卷上鋪蓋、帶著乾糧,辛苦一年,終於在沙窩窩裡種上了將近1萬畝的樹苗。可到了冬天,兩場西北風就把一半的樹苗刮斷了。

望著光禿禿的沙漠,幾株頑強的小樹苗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只要有圈草,樹苗就能活,再大的風沙也刮不倒。從此,「一棵樹一把草,壓住黃沙防風掏」,就成了「六老漢」的信念。

第2年春天,清明剛過,「六老漢」動員了6戶人家的40多口人,再次向沙漠進發。不到30歲的郭萬剛,那時已經在土門鎮供銷社上班,也被父親拽進了沙窩窩裡。

郭萬剛回憶道,「那個時候,真是苦啊!」在沙地上挖個坑,上面用木棍支起來,蓋點茅草,就成了「地窩鋪」,有時半夜突颳大風,茅草被卷得七零八落,大家只好頭頂被子,在冰冷的沙坑裡挨到天亮。

「起初,我很不理解。」有一年古浪發生特大沙塵暴,奪去了20人的生命,看著鄉親們悲痛的神情,郭萬剛突然意識到,「爹是對的。只有把沙治住,才能把家守住!」

2000年,郭萬剛正式接過場長的擔子。經過近20年的努力,八步沙已植樹1000多萬株,近10萬畝農田得到保護。

「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一幹又是3年,郭萬剛帶領大家完成了對八步沙林場管轄區最後2萬畝沙漠的治理,荒漠變綠洲。

父與子的綠色接力

在八步沙,有一份特殊的囑託——父與子的綠色接力。

和郭萬剛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羅元奎的兒子羅興全,程海的兒子程生學,賀發林的兒子賀中強,石滿的兒子石銀山以及張潤元的女婿王志鵬。2016年,郭朝明的孫子、郭萬剛的侄子郭璽也來到了八步沙……

風餐露宿、甘守清貧,支撐他們的是「六老漢」的精神力量。

「治理幾萬畝沙漠,就你們幾個老漢能治過來嗎?你們這樣幹簡直是送命呢……」那一年,在土門供銷社端著「鐵飯碗」的郭萬剛曾對父親郭朝明這樣抱怨。

郭朝明在「六老漢」中年齡最長,治沙行動開始時已經60歲,經常累倒在沙窩窩裡,郭萬剛看著勞累的老父親眼淚吧啦吧啦往下掉。

郭朝明的話,卻如當頭棒喝——「多少年了,都是沙趕著人跑。現在,我們要頂著沙進。八步沙治不住,子子孫孫都保不住!」

父親去世那年,沒有按照當地風俗埋在祖墳,而是埋在了八步沙林場。郭萬剛說,「老人們商量好了,不進祖墳進林場,要看著兒孫們繼續治沙植樹……」

1991年春天,66歲的賀發林昏倒在樹坑旁,被送到醫院搶救,已是肝硬化晚期。彌留之際,賀發林對22歲的兒子賀中強說,「娃娃,爹這一輩子沒啥留給你的,這一攤子樹,你去種吧。」

那年冬天,賀中強辭去在外打工的活,扛著被褥來到八步沙,從此「三塊磚上一口鍋,卷著鋪蓋住沙窩」。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郭萬剛率領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和父輩一樣,一步一棵苗,一步一碗水,無數次的重複,無數次的悲喜,騰格里沙漠終於被他們的堅韌和頑強所感動,沙退了、苗壯了、樹綠了、花開了、鳥來了。

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

現在,郭萬剛被人稱為「郭老漢」。長年與沙漠打交道,他看上去又老又黑,身體消瘦,腰彎了,頭髮也白了。

作為第二代治沙人的領頭人,郭萬剛不僅從父輩手中接過了沉甸甸的樹苗,也接過了一副「治沙治窮」的擔子。

圍繞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郭萬剛帶領八步沙林場在技術、管理、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始了新嘗試。

他們探索出「治沙先治窩,再治坡,後治梁」的新方法,應用「網格狀雙眉式」沙障結構,實行造林管護網格化管理,嘗試打草方格、細水滴灌、地膜覆蓋等新模式、新技術,逐步走上市場化治沙之路。

2010年,八步沙林場實現企業化轉型,八步沙綠化公司成立,探索「以農促林、以副養林、農林並舉、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2018年,八步沙林場按照「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黃花灘移民區流轉2500多戶貧困戶的1.25萬畝土地發展經濟林,通過特色產業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林場還成立了林下經濟養殖合作社,養殖沙漠「溜達雞」,年收入可達20萬元。

從2003年到2020年初,郭萬剛帶領八步沙林場完成治沙造林6.4萬畝,封沙育林11.4萬畝,栽植各類沙生苗木2000多萬株,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八步沙綠洲」。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近40年來,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恆向荒漠與貧困發起挑戰,誓把「黃龍」變綠洲,用生命與汗水,鑄就一道無比堅實的生態屏障。

【責任編輯:田昕禾    流程編輯:田昕禾】

相關焦點

  • 矢志不移護家園 綠進沙退創奇蹟——記全國勞動模範、古浪縣八步沙...
    矢志不移護家園 綠進沙退創奇蹟——記全國勞動模範、古浪縣八步沙集體林場場長郭萬剛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房惠玲2000年冬,郭萬剛被大夥推舉為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上任伊始,他動員組織150多人的治沙隊伍,挺進騰格里沙漠南緣腹地,對八步沙最後2萬畝沙漠進行治理。經過3個春秋的連續苦幹,共栽植檸條、沙棗、花棒、梭梭、白榆等各類灌木360萬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步沙三代人: 「一步一個腳窩子」地前行
    今年68歲的郭萬剛早在在1983年就被父親叫來林場種樹,當時他在縣供銷社端著「鐵飯碗」,每月50多元的工資,穩定又體面。後來,當病榻上的父親說出希望他能接班繼續治沙時,郭萬剛犯了難。一邊是老少九口人的家累,一邊是無法抗拒的父命。沙漠裡的植被從嫩綠變成了金黃,父子之間的「爭執」也從春天走到了秋天。最後,拗不過父親的郭萬剛咬牙同意了,心裡則尋思著「先答應下來幹幾年,以後再想辦法謀出路」。
  • 為「時代楷模」立像——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專題美術作品展在...
    「時代楷模」——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近40年矢志不渝、接續奮鬥,投身治沙造林事業,書寫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是新時代武威人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典型代表。
  • 田亮曬教兒子跳水失敗視頻 發問:子承父業還有可能嗎
    田亮曬教兒子跳水失敗視頻 發問:子承父業還有可能嗎  7月13日下午,著名跳水冠軍田亮在某社交平臺上曬出一段自己教兒子跳水的視頻,並配文說:"子承父業,還有可能嗎?"視頻中,他正在泳池邊專心致志地教兒子跳水,沒想到小亮仔卻在旁邊一直遲遲不敢下水。
  • 中國用40年幹掉一片千年沙漠,驚動聯合國,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圖源:人民日報「用40年的時間,幹掉一片沙漠」,這是一項人類從未有過的壯舉。其實毛烏素並不是天然沙漠,直到魏晉時期,這裡還水草豐美、牛羊成群。1981年,八步沙沙漠眼看就要侵蝕村莊,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年逾半百的老人受夠了被黃沙欺負的日子,決定組建林場向黃沙宣戰。
  • 新聞背景:F1賽場的「子承父業」
    新華社柏林12月2日電(記者劉暘)世界一級方程式(F1)哈斯車隊2日宣布,「車王」舒馬赫之子米克·舒馬赫2021年將代表車隊徵戰F1賽場。F1歷史上有許多「子承父業」的故事,有的父與子都取得過驕人戰績。
  • 都2020年了,孔子還要讓我們子承父業嗎,這事兒專家怎麼看?
    這是一句讓孔子備受爭議的話:老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受到父親的約束,也看不出來啥)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老父親不在世了,就看他的實際行為怎麼樣。能夠三年不改變老父親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就可以算是孝子了。要理解這句話,我們必須回到孔子的時代,因為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子承父業。
  • 古代宦海,子承父業是傳統
    劉邦本是一個吃不飽飯的亭長,通過造飯吃飽了肚子還做了皇帝,他是皇帝我們且不去說他,我們看看他手下這幫人:屠夫樊噲、獄掾(獄卒)曹參、車夫夏侯嬰、吹鼓手周勃(周亞夫之父)、保安韓信,如果不是跟著劉亭長,他們怎麼可能封王拜相?
  • 新聞背景:F1賽場的「子承父業」
    F1歷史上有許多「子承父業」的故事,有的父與子都取得過驕人戰績。英國賽車名宿、前F1冠軍達蒙·希爾。1982年,他在比利時大獎賽上發生車禍不幸喪生。15年後,他的兒子雅克·維倫紐夫戰勝舒馬赫,成為第一位獲得F1年度冠軍的加拿大車手。
  • 田亮教兒子亮仔跳水,調侃「子承父業」太難,還意外暴露了退役後的...
    田亮教兒子亮仔跳水,調侃「子承父業」太難,還意外暴露了退役後的真實身材 提起奧運冠軍田亮,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吧,畢竟他在娛樂圈裡的人氣和知名度都還挺高,而且受到的外界關注也是一直不少,包括在網上和他有關的話題,其中會比較讓人熱議的方面也很多
  • 高一女孩自稱老子與父親對打,子承父業,基因來自遺傳
    但就發展層級來看,很多孩子都會子承父業。最近,在一部專門拍給農民工的電影《歸途列車》中,就看到了子承父業的普遍現象。電影中,出生在四川農村的張昌華夫婦,為了解決孩子學費問題,在女兒出生一歲時,便雙雙去往廣東打工。
  • 子承父業?王治郅之子:我的天賦就比我爸差一點 他當初特努力
    2001年,王治郅加盟達拉斯小牛隊(後改名獨行俠隊),成為亞洲首個在NBA打球的球員。中國籃球名宿王治郅的兒子王熙麟,自出生以來就備受外界關注,人們希望他能繼承父親的衣缽未來徵戰職業聯賽近日王熙麟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談到了自己的父親,表示自己的天賦比王治郅要差一點。「我的天賦跟我爸比差那麼一點,他當初特別努力,每天上學就上半天,中午開始跟我爺爺他們打球打到晚上吃飯才回家。寶劍鋒從磨礪出吧,就是這麼來的。」王熙麟表示。
  • 子承父業?王治郅之子:我的天賦就比我爸差一點 他當初特努力
    2001年,王治郅加盟達拉斯小牛隊(後改名獨行俠隊),成為亞洲首個在NBA打球的球員。中國籃球名宿王治郅的兒子王熙麟,自出生以來就備受外界關注,人們希望他能繼承父親的衣缽未來徵戰職業聯賽。近日王熙麟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談到了自己的父親,表示自己的天賦比王治郅要差一點。
  • 子承父業?陳亞男直播爆料朱單偉正在學唱歌,進步很大
    【子承父業?陳亞男爆料朱單偉正在學唱歌】近日,在陳亞男的直播中,有網友表示想聽朱單偉唱歌,大衣哥就是憑藉自己的好嗓子才在全國範圍內走紅的,朱單偉幾乎沒有在鏡頭前唱過歌,不知道是不是會遺傳父親的好嗓門,評論區有些網友並不看好朱單偉「子承父業」。
  • 嬌妻凌晨慶生,大兒子未能子承父業
    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是,王皓大兒子海苔未能子承父業。因為他肯定要陪著樊振東一起訓練。說起王皓,給人總是一種英雄悲情的感覺,王皓在役期間一共奪得18座世界冠軍獎盃,但是在奧運會上總是得亞軍,萬年老二的稱號也就一直跟著王皓到退役,就連樊振東在比賽中沒能奪冠,王皓也得跟著背鍋。
  • 田亮教兒子跳水失敗,發文感慨:子承父業,還有可能嗎?
    相反對自己兒子就比較嚴格一點,很少會看到他和兒子的互動,窮養兒子富養女,田亮一直都是這樣教育著兩個孩子。教兒子跳水失敗 田亮發問:還有可能子承父業嗎?7月13號下午,著名跳水運動員田亮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和自己兒子互動的發文和照片。同時還曬出了一段自己教兒子跳水的視頻,並且配文說:「子承父業,還有可能嗎?」
  • 子承父業,李宗偉兒子球技過人,有父親的球場風範
    子承父業,李宗偉兒子球技過人李宗偉發布了一條社交媒體的動態,還特意給自己的動態上加上了一條羽毛球的tag,這個tag其實也是暗含了老父親的期望吧,畢竟作為全球都排名前列的世界級羽毛球員,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子承父業,在羽毛球場上發光發熱,讓兒子練習打羽毛球,自己更是手把手的教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發展的更好,而他的兒子李嘉謙雖然才七歲
  • 李瑋鋒言傳身教 孫可目標遠大 足球圈的老爸都有一顆「子承父業...
    在足球圈裡,「子承父業」一直是討論度頗高的話題,球迷也樂於見到「虎父無犬子」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而對於那些已經成為父親的球員來說,對於孩子在足球圈的未來,有的執著,有的隨緣,有的乾脆放棄,倒是各有各的態度。前不久,陳濤宣布退役時,曾說出了這樣的話:「一個孩子能踢到職業級別有多難,但是隨便幾個政策就能把一些人逼得提前退役了。這樣的現狀,有多少家長還敢讓孩子踢球?
  • 子承父業,他是萊斯特城的定海神針
    15/16賽季的英超誰都不會在賽季初想到最後萊斯特城可以捧杯,即使在聯賽半程過後,他們依然不被外界看好,認為他們只是曇花一現,在賽季後半程一定會掉鏈子,從而被後面的豪門超越,可是萊斯特城最終表現了他們的穩定,他們用一個神話奇蹟告訴大家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那年的奪冠功臣有很多,當大家把目光聚集在瓦爾迪、馬赫雷斯、坎特等人的身上時,有一個人的付出也十分重要,他就是狐狸城的一號門將小舒梅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