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除了高溫,還要預防「情緒中暑」

2021-02-08 中國環境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今天上午10時50分,我們將迎來夏季最後一個,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

  節氣由來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位於黃經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的氣候特徵為:「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陸生的螢火蟲把卵產在枯草上,大暑時卵化而出,所以古人就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的;

  二候土潤溽暑: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

  三候大雨時行: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天氣特點 

 

  小暑和大暑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大暑時節正值中伏前後,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的高溫天氣。儘管高溫天氣時有發生,不過伴隨雷陣雨天氣的到來,高溫情況會有所緩解。大暑時的天氣情況相對複雜,時而有陣雨、雷雨等強對流天氣。

  大暑習俗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就是在三伏天喝的茶。古時候,許多地方的農村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供來往的路人免費喝,涼亭裡還有專門的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

  吃荔枝、羊肉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當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親友之間也常用荔枝、羊肉作為禮品互相贈送。

  吃仙草 

 

  廣東許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是藥食兩用的重要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故被譽為「仙草」。

  吃鳳梨 

 

  大暑時節,臺灣地區有吃鳳梨的習俗。此外,鳳梨的閩南語發音與「旺來」相同,有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之意。

  曬伏姜 

  在我國的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榨汁後與紅糖攪拌,裝入容器後蒙上紗布,在太陽下晾曬,待二者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

  燒伏香 

  人們會在大暑這天去廟裡祈禱風調雨順,求雨消暑。

  鬥蟋蟀 

  大暑節氣時,鄉村田野裡的蟋蟀最多,一些地區有在茶餘飯後鬥蟋蟀的風俗。

  送「大暑船」 

 

  在浙江的沿海地區,尤其是台州很多的漁村都有送「大暑船」的民間習俗,即把「五聖」送出海,希望送暑保平安。在送「大暑船」時,還會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大暑養生 

  大暑是一年中的酷熱時節。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沒有胃口。健康度苦夏,除了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外,還要注意調理飲食。

  防「情緒中暑」 

  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說法,氣候的變化會引起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無精打採、思維紊亂等異常狀態,這是「情緒中暑」引起的。為防止「情緒中暑」,可以採取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方法來調節情緒。

  補水宜喝粥 

 

  大暑節氣養生最重要的就是補水。此時喝藥粥十分補氣清暑,健脾養胃。李時珍曾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

  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領域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所以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痺症等陽虛症是一年中最佳的治療時機。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就是敷貼療法,在特定的穴位,使用中藥敷貼,滲透入皮膚,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內病外治的功效。

  暑天詩文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賞析:天氣太過炎熱,詩人也熱得受不了。但是,即使在如此高溫酷暑的時刻,詩人仍想著要珍惜光陰,十分勵志。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賞析:大暑這天,黃庭堅倒是很悠閒地在友人家聽人吹笛,美妙的笛聲就如同清風徐來,成了解暑「神器」。

  《大熱》 

  ——(宋)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是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賞析:此詩描寫了盛夏的炎熱,也襯託出農夫耕種的辛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賞析:詩人認為,暑熱時節,古樹參天、寧靜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納涼的好去處。

  《暮熱遊荷花池上》 

  ——(宋)楊萬裡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賞析:詩人將盛夏的炎熱與乘涼的快意寫得意趣盎然,這首詩可以說是描寫荷花池畔納涼的絕妙之作。

 

  《消暑詩》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賞析:炎炎夏日,如何消暑?白居易告訴我們,心靜自然涼。他心平氣和地坐於窗下,清風自然而來,涼爽也便由心而生。

  大暑時節天氣炎熱,雖然空調讓我們在室內過得很安逸,但外出時一定要記得做好防暑、防曬。不僅如此,上面提到的「情緒中暑」也要儘量避免,畢竟心靜自然涼嘛!

  本文為人民網文娛部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最容易中暑的時節來了!除了高溫還應警惕高溼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就是大暑節氣了,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有的人以為中暑不過是口渴、眩暈,在涼快的地方歇一歇緩過來就好了。其實中暑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功能衰竭,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疾病,需要我們在這個時節格外加以重視。今天我們就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向陽為大家說說如何預防中暑以及中暑了該怎麼辦。
  • 今日大暑丨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你準備好了嗎?
    今日大暑丨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你準備好了嗎?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由此往後,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時至大暑,一日熱三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 高溫中暑 重在預防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盛夏時節,高溫天氣不斷,不適應,不舒適感伴隨著我們,這樣的盛夏,一不小心,中暑了,你害怕嗎?那麼,什麼是中暑?怎樣預防中暑?中暑是由於高溫環境或烈日暴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我們人的體溫是恆溫,但天氣不是,高溫環境下,產熱大於散熱,這種調節的失衡,就會導致中暑,中暑依照症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 大暑來襲,小心致命的高溫!中暑最強急救攻略必須收藏!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中暑好像沒有多麼嚴重,怎麼竟會奪取人的生命呢?高溫、高溼、不通風是中暑的致病因素,中暑後,大部分人表現輕微,如:疲乏、頭痛,重者出現高熱、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我省急診前幾天統計90多例中暑患者,絕大部分治癒,有4例死亡,所以中暑是可以致死的。
  • 天氣炎熱,預防情緒中暑,治癒情緒煩躁的方法這裡都有
    天氣炎熱,預防情緒中暑,治癒情緒煩躁的方法這裡都有最近北京不消停,連續高溫天氣沒有把病毒殺死,反而出現了新一波聚集性疫情,今早出門明顯感覺路上車少了好多,很顯然人們的日常生活不論衣食住行上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定影響,不過北京市在這次防控上反應迅速,精準打擊,今日起防控級別由三級提升為二級,北京地區內人員被限制出京,孩子們又重新從學校學習改為居家學習
  • 趁「熱」收下這份預防中暑指南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就是大暑節氣了,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有的人以為中暑不過是口渴、眩暈,在涼快的地方歇一歇緩過來就好了。其實中暑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功能衰竭,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疾病,需要我們在這個時節格外加以重視。
  • 萬年曆 | 大暑: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的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萬年曆App提醒大家:苦夏炎熱,預防中暑是關鍵哦!      二、起居:注意防暑   大暑溼熱交替,人們易因高溼使汗液不易蒸發,或是高溫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從而引發中暑。   因此,大暑時節,起居調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出門時避開烈日,同時要適當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大暑時節,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鍊,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運動。
  • 934健康樂園丨中暑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
    934健康樂園丨中暑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 2020-07-09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溫天氣持續多人中暑 科學預防避免中暑有必要
    泉州連日的高溫天氣,導致市民中暑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期,我市公立醫院就連續接診了多名中暑患者。天氣預報顯示,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那麼該如何科學預防中暑呢?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不要低估中暑危害 科學預防可以避免  據了解,中暑是由於高溫環境或烈日暴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中暑依照症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當高溫環境下,出現了頭暈噁心、胸悶氣短、口渴出汗、全身無力時,短暫休息後可自行緩解。
  • 大暑過後3碗湯,孩子秋季有保障
    大暑時節溼熱氤氳,一般來說在氣溫高於35℃時,人體的散熱就會受到影響,中暑的人明顯增多,而氣溫達37℃以上時,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孩子病倒了才算中暑。暑邪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孩子中暑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健康小貼士」高溫中暑的預防與處理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強熱輻射天氣會造成人體體溫的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一旦機體無法適應,引起正常生理功能改變,則可能造成人體體溫異常升高,從而導致中暑。中暑有些什麼症狀?
  • 大暑|佐丹力159,「中國粥,家之味」
    大暑時節,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氣溫最高,酷熱難耐。燥熱來襲,溼熱交蒸,萬物猛長,生活滾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之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 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高溫中暑的預防與治療
    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高溫中暑的預防與治療 2020-08-08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早安國際莊|6月14日|高溫暴曬還會持續,快來看看如何預防中暑
    ■高溫暴曬還會持續,快來看看如何預防中暑這兩天省會連續出現高溫天氣。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溫和暴曬極易引發中暑,公眾應高度重視科學預防。什麼是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預防中暑喝啥飲料好?
    酷暑季節裡如何才能既不耽誤體能訓練,又能有效預防中暑。值得注意的是,高溫而導致的不適、疾病和死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在高溫的環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響體溫的自我調節。當空氣溼度較高時,會阻止汗液的正常蒸發,從而妨礙身體迅速釋放熱量。其它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肥胖、發熱、脫水、心臟病、精神病、血液循環不良、曬傷、處方藥及飲酒等。此外,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精神緊張也是中暑的常見誘因。
  • 曬伏姜,飲伏茶,吃仙草......大暑養得好,健康一整年!
    ▲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稱其為「過大暑」。米糟是將米飯和白米曲發酵,透熟成糟;待大暑時節把它劃成一塊塊,加點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除了米糟之外,莆田人還會在親友之間,以荔枝、羊肉互贈。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大暑:盛夏繁星,因你發光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今年的大暑為2020年7月22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 大暑即高溫!別急,雨水來降溫!
    午後大部分地區出現高溫,徐家匯站最高定格在35.8℃。「大暑」節氣的下馬威大家都感受到了吧氣象諺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氣象大數據佐證了大暑更熱的說法尤其是長江流域的一些城市獲得「碾壓性」勝利譬如今年,在「暴力梅」的打壓下
  • 高溫天氣下怎樣預防中暑?這些防護知識您需及時了解!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中暑?中暑後怎么正確救護?什麼是中暑中暑是一種致命性急症,病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出現高熱等症狀,如果發現不及時、治療拖延或治療措施不當均可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