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五期啟動 涵蓋10領域55項目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五期啟動會近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在前四期合作基礎上,「龍計劃」五期涵蓋氣候變化、大數據分析等10個研究領域的55個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展中歐科技合作研究領域,豐富衛星數據共享資源並擴大參研科學家規模。

中國科技部24日通過官方微信發布消息說,為全面開啟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五期項目實施,在中歐雙方共同推動下,「龍計劃」五期視頻啟動會於21日召開。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王曦與歐洲空間局(歐空局)局長揚·沃納出席會議,共同宣布「龍計劃」五期啟動。

王曦致辭表示,中歐科技合作一直是中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與歐空局長期致力於推動包括「龍計劃」在內的中歐空間技術領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希望「龍計劃」作為中歐在地球觀測領域國際科技合作的旗幟,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加強青年人才培養,攜手推動中歐科技合作再上新臺階。

揚·沃納盛讚「龍計劃」是歐中科技合作的典範,引導歐中地球觀測領域研究人員進行廣泛的科學交流和創新,推動人類在局地、區域和全球尺度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星球和環境,期待未來雙方繼續加強合作,探索更多合作模式。

「龍計劃」五期視頻啟動會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和歐空局對地觀測部部門負責人莫裡斯·伯傑共同主持,中歐雙方近160人在線參會。中歐雙方首席科學家李增元和伊夫—路易·德斯諾對「龍計劃」五期合作情況進行詳細介紹;作為參與「龍計劃」的資深科學家代表,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和米蘭理工大學法比奧·羅卡教授分別介紹在「龍計劃」框架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據了解,「龍計劃」是2004年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與歐空局對地觀測部在地球觀測領域啟動的大型科技合作研究計劃,每4年為一期,歷經16年發展,中歐雙方逐步探索出一套「政府搭建平臺,科學家自主參與,共享地球觀測數據」的科技合作機制,並取得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完)

相關焦點

  • 科技部副部長王曦率團出席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五期視頻啟動會
    為全面開啟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以下簡稱「龍計劃」)五期項目實施,開通中歐雙方地球觀測數據共享渠道,分享和交流合作經驗,在中歐雙方共同推動下,「龍計劃」五期啟動會於2020年7月21日以視頻會議的方式成功召開
  • 「海智計劃」國際項目路演系列活動-中歐健康領域合作對話研討會...
    12月2日,「海智計劃」國際項目路演系列活動-中歐健康領域合作對話研討會在北京科學中心成功舉辦。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聯合主辦,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儘管疫情給中歐雙方都帶來了巨大挑戰,但更為雙方深化衛生領域的合作注入了新活力,為中歐關係的未來發展拓展了空間。希望進一步發掘雙方在衛生健康領域合作需求的契合點,深化合作,為人類健康貢獻中歐共同的力量。
  • 在線也能去歐洲「留學深造」,啟航之路——中歐教育合作計劃啟動
    12月16日上午,啟航之路——中歐教育合作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間教育合作瀕臨停滯,許多學生被迫中斷留學進程或是計劃。整個2020年,談到教育,繞不開「網課」這個熱門話題。
  • 北京腦中心「科研開放合作計劃」啟動—新聞—科學網
    、共建共享」合作機制,組織開展「科研開放合作計劃」。 北京腦中心聯合主任饒毅表示,本次「科研開放合作計劃」旨在從人才、平臺和學術三個方面,有效整合北京地區優勢資源,共同推進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的創新發展。 北京腦中心科研總監毛軍文介紹,「科研開放合作計劃」主要包括創新人才項目、共建平臺項目和科研合作項目。
  • 瞄準國產替代大機遇 深科技啟動百億集成電路項目一期建設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瞄準國產替代大機遇 深科技啟動百億集成電路項目一期建設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在當前國家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國內相關企業開始加速布局。10月16日晚,全球領先的電子製造服務專業提供商深科技(000021)發布兩份重要公告,一是全資子公司沛頓科技聯合大基金二期、合肥經開投創以及關聯方中電聚芯共同現金出資30.6億元設立沛頓存儲;二是擬非公開發行募資不超過17.1億元,投入沛頓存儲的存儲先進封測與模組製造項目。
  • 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 上海多個重大項目集中啟動
    10個重大項目在上海楊浦區集中啟動。 唐國俊 攝中新網上海1月5日電 (記者 陳靜)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新年伊始,上海市、區的重大項目集中啟動。5日,涵蓋產業功能、市政工程及社區民生的10個重大項目在上海楊浦區集中啟動。
  • 「金團合作」六大計劃啟動
    本報訊(記者黃合 通訊員 施寒瀟)昨天下午,共青團寧波市委與寧波銀保監局黨委籤署框架合作協議,啟動「金團合作」六大計劃,為懷揣著創業創新夢想的廣大甬城年輕人送去「真金白銀」的支持。據悉,六大計劃具體包括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夥伴計劃、培育青企單打冠軍計劃、「跑小青」助力效能提升計劃、深化普惠金融服務計劃、助力創業創新保障保險計劃、推動青年幹部交流成長計劃。
  • 122個項目入選"十二五"農村科技計劃預備項目庫
    新華社西安11月3日電(記者 陳晨 餘曉潔)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對接會3日在陝西楊凌舉行,122個項目入選科技部「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預備項目庫。3日起,這些項目進入為期十四天的公示期。    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表示,舉辦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是推動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
  • 嫦五探月歸來,為什麼要談中歐航天雙星計劃!中國:從屬變領導
    其實,這不是中歐航天的第一次合作。中歐航天合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處於良性發展狀態,雙方在合作過程中互相學習和促進,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比如,在嫦娥一號、二號和四號執行探月任務時,歐航局都提供過技術支持。
  • 科技助推「雙循環」,重點項目持續發力
    記者了解到,79個重點項目涵蓋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技術應用示範等方向,計劃總投資1323.08億元,其中2020年計劃投資160.19億元,實際投資181.7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去年10月,市科技局印發《科技助力「雙循環」擴大內需深化開放促進發展的意見》,面向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載體發展、國際創新合作、技術應用示範等六大方向,提出18條具體舉措,持續夯實創新基礎、做強創新鏈條、營造創新生態,並整理排出79個重點項目。包括創新載體建設項目18個,其中國內循環項目14個,國際循環項目4個,計劃總投資近500億元。
  • 涉足動力電池梯次利項目 北汽鵬龍新添新能源板塊助力年底上市
    「北汽鵬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的落地,標誌著北汽集團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再次走在了行業前列。」5月30日,在北汽鵬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位於河北黃驊的奠基現場,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如是說。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為梯次利用項目,也就是此次選址在黃驊的項目,預計總投資5.26億元,分三個階段實施。其中第一階段投資1.27億元,主要用於土地、廠房和設備、產品與技術開發等,2020年建成投產,形成0.7GWH/年的產能。2025年三階段建設完成後,總產能達到10.5GWH/年,公司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55億元,年利稅超5億元,解決當地就業超千人。
  • 國家實驗室、「十四五」科技規劃、基礎研究十年行動……全部安排!
    十一是堅持開放包容互惠共享,加快提升科技創新國際化水平。2020年科技創新六大進展王志剛也在報告中回顧了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他說,2020年科技創新取得許多新進展:一是圍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領域取得一批務實管用成果,有力支撐全國疫情防控。
  • 西安科技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發布!
    快速總覽:西安科技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發布!「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舉辦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開始招生,學制4年,本科教育,注意:中外合作辦學收費22000/年(國內),赴外方學習時,則按外方大學學費標準收取,生活費、學費約16-22萬/年,赴外方學習期間,不收取國內學費。
  • 2021年第一批科技項目申報工作啟動
    2021年成都市第一批科技項目申報工作已啟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近日,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發布《2021年成都市第一批科技項目申報指南》。敲黑板!2021年首批申報項目涉及8個業務類別本次申報涉及「基礎能力建設計劃」「重點研發支撐計劃」「成果轉化引導計劃」「創新環境提升計劃」,包括8個業務類別——即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配套資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資助、技術創新研發項目、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配套資助、科技金融資助、國際科技合作資助、科普基地建設資助及蓉城社區創新屋建設資助。
  • 船用鍋爐項目正式啟動!南通遠洋配套與德國SAACKE公司合作
    12月17日,南通遠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與德國SAACKE公司船用鍋爐項目合作儀式正式啟動。中遠海運重工總經理助理朱之紅、科信部總經理呂一斌以及經營中心相關人員參加啟動儀式。
  • 宜昌安琪生物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
    宜昌安琪生物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安琪生物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 周星亮 攝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 (董曉斌 周燕瓊 裴瀟)安琪生物科技產業園暨宜昌市2020年12月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8日在宜昌市猇亭區舉行,計劃總投資73.8億元的12個項目啟動建設。
  • 林雅雯: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有新機遇
    為促進內地與香港的共同繁榮和發展,更有系統地加強兩地在科技及其產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國家科技部和香港特區政府於2004年5月在港籤署了《內地與香港建立科技合作委員會協議》,成立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負責制定和統籌兩地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委員會的運作一直非常良好。
  • 中歐合作譜寫新篇章
    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將持續深化中歐經貿合作,有力推進全球經濟復甦。圍繞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如何推進中歐合作深化等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 廣納集團與華為科技智能合作項目在深圳華為總部正式啟動
    7月24日,內蒙古廣納煤業集團與華為智能配煤項目合作在華為深圳總部正式啟動,廣納集團企業創始人,總裁王彩榮、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出席了啟動儀式。近年來,廣納集團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院士團隊等深入合作,在科技研發與礦山智能化建設升級改造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
  • 天陽科技「沖天計劃」斬獲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最佳學習項目」!
    天陽科技「沖天計劃」憑藉優質的培訓內容和創新的培訓方式一舉斬獲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最佳學習項目」榮譽!近日,被公認為中國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領域標杆型的年度活動——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評選活動(2019-2020(第十一屆))圓滿結束。全國範圍內涵蓋金融、製造、IT、網際網路等20多個行業的623家企業參加了此次評選活動,經過層層篩選與激烈角逐,天陽科技「沖天計劃」最終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