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點地梅

2021-02-07 花落無聲v


       滇西北點地梅(Androsacedelavayi)屬於報春花科點地梅屬(這個屬下有100餘種植物),為美麗的類墊狀植物,產於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錫金、不丹、尼泊爾也有分布。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滇藏埡口前)


       生於海拔3000-4500m多石礫的山坡和巖石縫中,是多年生草本。根纖細,堅硬,灰褐色至深褐色。地上部分為不規則的墊狀體。花單生於葉叢中,花冠白色或粉紅色,直徑6-8mm,裂片倒卵狀楔形或闊倒卵形,先端圓形或微凹,花期6-7月。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滇藏埡口前)


       其生境海拔至少在3000米以上,除了風大,氣溫低、輻射強、土壤貧瘠等因素也制約著植物的生長。在這裡,植物們需要特別的生存策略,被逼無奈只好以鋪地而生的墊狀存在。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滇藏埡口前)


(拍攝於洛克線)


        墊子表面由無數緻密的蓮座狀葉叢拼合在一起,之間還有絨毛填充,密不透風。單看外表,很難想像這是一種植物,更像海裡的珊瑚和海綿。高度密集排列的墊狀結構,能夠抵抗高海拔區域的嚴峻天氣,可以生長在乾旱的礫石山坡,也可以生長在高山草甸。一般來說,最中間的位置溫度越高,開花結實率就越高,但是生境良好的地方邊緣的根出短枝也會開花。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滇藏埡口前)


        滇西北點地梅像大銅錢葉蓼一般,並不起眼,但是眾花抱團,像繁星點綴天空般點綴著高山、草甸,白、粉、綠的相間,多了份色彩。

  

       本篇文章的很多介紹引用了以下公眾號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閱讀:


       (1)墊狀點地梅 | 拍了拍這團墊子,很硬,很暖

       (2)滇西北點地梅

       (3)滇西北點地梅 Androsace delavayi

       (4)點地梅||星星點點綴地如梅

相關焦點

  • 點地梅||星星點點綴地如梅
    接下來就分享下,此前見到的幾種點地梅,主要有最為人熟知的點地梅組-點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每至四五月間,在華北及以南的各省一些未常被打理過的地方偶爾會看到點地梅的身影,這可能是唯一一種在城市裡有可能見到的點地梅了,也許是太易見到,竟然都沒一張拍到怎麼像樣的照片,有時候,也會反思自己是否太「好高騖遠」了,未必非要去到遠方才能有花可看
  • 滇西北觀花紀行其三// 香格裡拉高山植物園
    其實這並非第一次來到滇西北,16年的夏天,源於對高原的嚮往以及秘境雨崩的好奇,我和好友趙海洋第一次來到香格裡拉並徒步了雨崩。
  • 滇西北高原尋花(11)-紫草科、紫薇科、豆科
    點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木棉愛攝影,後續更精彩      隨著2016滇西北高原尋花植物整理進入尾聲滇西北高原尋花更多內容請戳連結:滇西北高原尋花(9)-蓼科菊科虎耳草科、滇西北高原尋花(10)-蘭科、唇形科、景天科、杜鵑花科。很多植物無力查證,朋友們多多指正糾錯。一、紫草科植物4種1、德欽齒緣草,齒緣草屬。最初大家都以為是某種點地梅,後來彭老師把圖片傳給徐波老師,鑑定為德欽齒緣草。
  • 走進神秘的滇西北高原
    點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木棉愛攝影,後續更精彩       7月的滇西北高原多雨且潮溼在這個美麗的季節,2016年7月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植物愛好者在彭建生、潘發生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神秘的滇西北高原,一同探訪高原仙子--綠絨蒿。短短的10天時間,15名隊員加上兩位頂級專家老師和幾位全程隨行的藏族司機探訪了白馬雪山、紅山、石卡雪山、老君山;納帕海、碧古天池、無底湖、2個未知處女湖、還有老君山的九十九龍潭,行程2000公裡,我們見到了近10種綠絨蒿,200多種其他高山植物。
  • 八月滇西北野花(1)---流石灘上最純粹的藍
    系列推送的首篇便是滇西北的流石灘。滇西北位於橫斷山區,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古地中海的退卻使得各種不同區系成分在這裡交匯融合。這裡具有有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乾熱河谷和高山流石灘並存,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環境。古老的地質歷史、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受不同植物區系的影響,使得滇西北擁有十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中國三大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
  • 滇西北觀花紀行其四// 白馬雪山
    白馬雪山是我親眼見到的第一座雪山,也是對滇西北壯麗風景的第一印象。
  • 流石灘盛開的花朵之白馬雪山——滇西北尋花記四
    六、流石灘盛開的花朵之白馬雪山——滇西北尋花記四晚上九點。
  • 雲南滇西北旅遊攻略,雲南滇西北旅遊景點有哪些?
    一、雲南四大經典旅遊線路:西北線: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瀘沽湖西線:昆明-保山-騰衝-芒市-瑞麗-緬甸西南線: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東南線:昆明-東川紅土地-羅平油菜花-普者黑-元陽梯田第一次來雲南旅遊的話,西北線是最好的選擇。
  • 滇西北高原尋花(8)--薔薇科,石竹科,十字花科
    滇西北回來後的那些日子,心裡總是惦記著高原,惦記著高原眼花繚亂的神奇植物,已經深深中毒.薔薇科植物11種,石竹科植物5種,十字花科植物8種。滇西北高原尋花更多內容請戳連結1、滇西北高原尋花(4)--報春花科。2、滇西北高原尋花(5)--百合科。3、滇西北高原尋花(6)--毛茛科。4、滇西北高原尋花(7)--罌粟科紫堇屬、列當科馬先蒿屬。請朋友們糾錯指教。
  • 報春之約,滇西北草甸之上的春夏神話
    編者按:滇西北高山盛夏的報春花之約,只要你來了,想不看都難!撰文、攝影:吳之坤  斯那扎史的身影突然消失了。我的膝蓋跪在萎菱菜上爬行。眼前是道坡,下午2點52分,我一個翻滾,滾進一條開滿鮮花的山谷。到處都是花,黃的、藍的、紫的、粉的,身體被花淹沒。我驚喜地坐直身子。那是月亮湖?!我們到了。
  • 滇西北高原尋花(9)-蓼科菊科虎耳草科、
    滇西北高原尋花更多內容請戳連結:滇西北高原尋花(6)--毛茛科。滇西北高原尋花(7)--罌粟科紫堇屬、列當科馬先蒿屬。滇西北高原尋花(8)--薔薇科,石竹科,十字花科。(一)蓼科。  這一次,我們見到了蓼科的兩個明星物種:塔黃和水黃。1、塔黃。大黃屬。4000-4800米流石灘最醒目的高大草本,頑強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 滇西北高原尋花(7)--罌粟科紫堇屬、列當科馬先蒿屬
    點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木棉愛攝影,後續更精彩       繼續2016年7月的滇西北高原尋花記得從滇西北回來後的最初幾天,天天做夢拍風光、查植物、拍植物,好幾次夢見有好風景和植物時相機出故障,不是快門按不下去就是對不上焦,然後急醒了,還有一次居然夢見丟了相機包.滇西北高原尋花更多內容請戳連結1、離天最近的花朵--滇西北尋花之綠絨蒿2、滇西北高原尋花(4)--報春花科3、滇西北高原尋花(5)--百合科4、滇西北高原尋花(6)--毛茛科    罌粟科紫堇屬植物8種,列當科馬先蒿屬植物
  • 點地梅&毛茛葉報春 | 此類野花,讓我配的字顯得很多餘
    就比如點地梅和毛茛葉報春。【 毛茛葉報春 Primula cicutariifolia 】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 報春花屬報春花科最大的兩個屬就是報春花屬和點地梅屬,報春最多,至少有500種,就沒有一種是長的難看的;點地梅其次,也有百餘種。
  • 2019-滇西北植物調查(中)
    本期開始:毛茛科(Ranunculaceae )1.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62.硬枝點地梅(Androsace rigida)往期回顧:2019-滇西北植物調查(上)(end)
  • 再戰滇西北|Day2:石卡雪山
    於是巴基斯坦的Hunza山谷、尼泊爾、不丹以及中國的滇西北、川西、西藏東南部都不約而同地站出來聲稱自己就是「香格裡拉」,而且都有板有眼拿出證據以證明自己的「合法」身份。而在滇西北,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中甸,也加入了爭名行列,而且在2001年真把自己的地名改成了「香格裡拉」,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地名叫「香格裡拉」的地方。
  • 滇西北普米族碑銘拾零③丨雅嘎氏族
    元時鎮守滇西北,明初再遭塗炭。鶴(鶴慶府)、麗(麗江府)、劍(劍川州)部分先祖祈佑拉巴(老君山),劫後餘生駐足羅古(今羅古箐村,下同),重整家園,遠離世爭,牧耕繁衍迄今。
  • 輻射「川西南 滇西北」 仁和又一重點項目建成投入試生產
    輻射「川西南 滇西北」 仁和又一重點項目建成投入試生產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01-11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滇西北觀花紀行// 普金拉山
    滇西北位於橫斷山脈(橫斷山脈是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通常為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的核心地帶,金沙江、瀾滄江
  • 介紹滇西北劍川石室山
    引言著名的滇西北劍川石室山可以說,每次都是流連忘返。這回冒雨登臨更是興致勃勃,雖然腳下路爛泥潸。但是眼望空濛山色,遠近山巒和莽莽松林都變得迷離縹緲,若隱若現,宛若置身一幅天然山水長卷之中,饒有風趣當晚,借宿石鐘寺。
  •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長得最像人的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在中國雲南西北和西藏東南的高山針葉林地帶,生活著一種和大熊貓一樣珍稀的「>國寶級」小生靈—滇金絲猴。科學家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已發現滇金絲猴具有笑肌。然而,一直找不到直接證據。直到2007年才首次拍攝到這張滇金絲猴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