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周」已經開始了,今年的世界青光眼周主題依然是「視神經一張照,青光眼早知道」,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故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專家帶大家了解一下青光眼的防治。
」
01
五類人群易患青光眼
任何年齡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或遠視、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統疾病、糖尿病、40歲以上的這5類人群屬於高風險人群,應定期到醫院做青光眼的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青光眼,及早治療。
02
青光眼的主要表現
青光眼發作時主要表現有眼脹、視力下降,嚴重者伴隨同側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有時發病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從而喪失了一部分的視力甚至失明。
03
青光眼自測小方法
通過自己檢查視功能,比較雙眼的視野範圍;觸摸一下兩側眼球的硬度是否一致和相應青光眼發作的症狀判斷是否患上了青光眼。
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患者應保持冷靜,避免情緒波動等加重病情。與此同時,家屬應該聯繫就近醫院就診,疫情期間就診做好患者及家人防護,帶好口罩、勤洗手。
04
青光眼如何治療?
對於開角型青光眼,起初階段可選用藥物或雷射治療,在眼壓不能控制和視神經損傷加劇時,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目前對於此類青光眼,可考慮選擇微創手術。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在省內較早開展青光眼微型引流釘植入手術,術後效果明顯。青光眼微型引流釘是目前治療開角型青光眼的最新科技成果,手術安全,術後控制目標眼壓,效果顯著。青光眼微型引流釘植入最大的特點是損傷小,前房深度維持好、炎症反應輕微,對眼球結構影響小,手術併發症少,因而對視功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眼壓控制理想、長久。
正常人35-40歲階段至少進行1次全面的青光眼檢查,40歲以後每隔2-3年檢查一次,50歲後每隔1-2年檢查一次,60歲後每年檢查一次。
青光眼治療中心
青光眼治療中心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醫師3 人。臨床術水平處於國際前沿,特別在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先天性青光眼、晶狀體脫位等致的各種繼發性青光眼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惡性青光眼等難治性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方具有豐富經驗。
該中心擁有世界一流的檢查和手術設備,包括YAG 雷射、視野計、OCT、前節OCT、Canon 非接觸眼壓計、UBM、對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分析以及眼前節照相系統等一系列國際先進的檢查及治療設備,為青光眼的檢查和治療提供加完善的手段。
原標題:《頭疼眼脹非小事 小心青光眼找上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