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盲老人九旬認字出書 近百歲時出自傳

2021-01-17 環球網

美國老人詹姆斯·阿魯達·亨利幾年前仍是個文盲,不識字讓他在90多年人生中經常承受挫折的苦悶。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激勵讓他產生了晚年認字的信念,並通過努力與執著,把自己曾經引以為豪、卻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人生片段付諸筆端。

如今,亨利接近百歲時所出的自傳《以一名漁夫的語言》已成為美國一些小學的勵志讀本。

■羞怯人生

「我沒有想到會走這麼遠,以前都不認字,」亨利3月底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告訴你,現在有人給我打電話,或者寫信,會讓我非常、非常高興。」

所不同的是,自傳《以一名漁夫的語言》不少篇幅描述了亨利還是文盲時的痛苦經歷。

亨利出生於葡萄牙,移居美國後3年級即輟學,幹過建築工,當過麵包師,還從事拳擊運動,後來在海上以捕撈龍蝦為生。亨利為不少事情而自豪,他親手建造了房屋,以捕蝦收入養家餬口,撫養孩子成人,但不認識字一直是他羞於啟齒的心理傷疤。

亨利在自傳中說,多年來,他看不懂餐館菜單,只能等有人在前面點完東西後,照單再要一份。如果沒有人,他寧願餓著也不去請求幫助。

一次申請駕照時,他所能做的只有在申請表上努力寫下自己的名字。在一個朋友向警官介紹他是當地「龍蝦大王」後,他才得以不用填完所有資料而上路考試。

■晚年發力

亨利一直說要學習讀書寫字,但總抱怨沒有時間或者機會。有一次,侄子要亨利試著給他寫封信,亨利寫了一個月。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亨利90多歲時。外孫女為亨利讀了作家喬治·道森寫的《生命如此美好》片段,裡面講到一個奴隸的孫子在98歲高齡時「脫盲」。「我說,如果他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亨利說,「我就從那時開始了學習。」

學習過程確實不易。年過九旬的亨利試著記住單詞的含義,時常熬到深夜,撐不住了會睡著,書本落到地上。「那就是我做的事情,試著把話分解開(理解),」亨利說,「我哭過不少晚上,因為我讀不出那個單詞,或者不知道它指的是什麼。」

■勵志範本

外孫女馬爾莉薩·麥克勞克林回憶,亨利一開始自己練習寫字母,再藉助兒童字典學習單詞,然後請教親戚和老師認識更複雜的文字。

2010年能夠慢慢看懂句子後,亨利認識了現年69歲的掃盲志願者馬克·霍根,向他提出了出書的想法。「這讓我吃驚,」霍根說,「這對我而言也是一段有益的經歷,當我看到他這個年紀能做些什麼,我就對我的晚年更加滿足。」

在家人和霍根的幫助下,亨利去年11月自費出版了自傳《以一名漁夫的語言》。如今,這本書已經售出3000冊。康乃狄克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幾所小學把亨利自傳節選列入閱讀材料中。

亨利說,他打算給白宮送去一本自傳,希望總統貝拉克·歐巴馬能籤名。「不要害怕向前和嘗試,」亨利總結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說,「學習過程是艱難,但只要你了解它的規律,你會享受這一過程。」

相關焦點

  • 揭秘名人出書潛規則:有些「自傳」是代筆
    2013年,許多名人爭相出自傳或者作品集,馮小剛、樂嘉、柴靜、郭德綱……日前在北京圖書訂購會上,一部由媒體人、暢銷書研究與圖書營銷專家李鮃所著的《名人書淺規則》把名人出書的內幕揭露開來。不要以為書名中的「淺」字寫錯了,李鮃解釋,對於出版行業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很淺顯的東西。
  • 山西九旬老人給花找「婆家」
    34年前,他獨自一個人居住在村後的中條山裡,在荒山上種樹育林。 「希望找到一個愛花的人,好好善待它們。」9日,看著自家庭院裡的300餘株牡丹,山西長治長子縣西南呈村的九旬老人陳長珍萬般不舍,他告訴記者,過去21年裡,這300餘株牡丹被他視若珍寶,如今自己年事已高,無力照顧花草,想為這些牡丹尋找可靠「婆家」。
  • 68歲開始學寫字出自傳 86歲玩智慧型手機 咱家有個「酷奶奶」
    年輕時候跟著糊牆紙認字,68 歲和小孫女練習寫字到寫自傳,如今 86 歲高齡,又可以玩電腦遊戲,用智慧型手機聊天閱讀。從大字不識到可以熟練玩轉智慧型手機,鐵嶺 86 歲的柴淑珍老人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如今,柴淑珍老人子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享受著高科技帶給她的衝擊。" 活到老學到老。"
  • 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
    譚召關 攝(中國減貧故事)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中新社河池7月8日電 題: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我們這裡有個習俗,老人老了一般不挪床,更別說搬家了。走到該屯坳口,映入眼帘的是三三兩兩破敗不堪的木瓦房子,屋頂瓦片散落、牆體透風,看不出有人生活的跡象。譚運日家只有一張用木板搭起來的床,沒有任何家用電器,牆壁透著風。譚運日父子倆晚上點蠟燭照明,生活簡陋而原始。」譚運日一家於2015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因中國人葉落歸根的故土情結,譚運日不願搬到山外居住。
  • 凌晨三時,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還在找家
    原標題:凌晨三時,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還在找家本報訊7月28日上午,邢東新區祝村鎮一位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出門買東西。老人騎著騎著,望著陌生的大街,一時間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往哪裡走才能找到家。他就這樣邊騎邊找,竟騎到了次日凌晨。
  • P圖網購玩微信 九旬老太很新潮
    原標題:P圖網購玩微信 九旬老太很新潮   在很多人印象中,九旬老人應該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子孫環繞,身邊片刻離不開人」的生活。
  • 九旬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症迷路,幸好遇到了他們
    一些老人伴隨年紀增長會感到記性大不如前,甚至患上健忘症。9月17日,在貴陽花溪,一名九旬老人乘計程車外出買東西時迷路,幸好司機報警,民警及時幫助,成功將老人安全送回家。民警耐心和老人溝通當日11時許,貴陽鐵路公安處貴陽西火車站派出所指揮室接到110轉警:一老人在貴陽西站工務小區內迷路,請求幫助。收到警令後,派出所教導員周欣立即帶領民警趕往現場,老人看到身著制服的民警前來,激動地抓住民警的手,卻半天說不出話來。
  • 九旬老人拒絕上戶口,臨死前坦白真實身份,網友評價:藏得真深!
    不僅如此,進行人口普查還有利於老人領取國家福利,對於百姓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我國人口普查時,有一位九旬老人堅決不上戶。工作人員對於老人的態度感到很疑惑,在老人去世前才說出了真相。但是,在陝西有一位九旬老人卻拒絕上戶。工作人員告訴她可以享受國家的福利,老人依舊堅持自己的態度不願意上戶。老人的態度十分的堅決,這也讓工作人員百思不得其解。一般,老人們為了享受國家福利都積極地配合上戶。但是這位九旬老人的態度卻很反常。那麼老人一直堅持態度不上戶,究竟是什麼原因?
  • 出書樂
    原創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出書樂趙基開我經常下午去老年活動室打牌娛樂,陸續收到牌友贈送自費出版的「老人書「,帶回家後認真拜讀,很受啟發,萌生自己也可出書,秀上一把,完成願望。已近耄耋之年,生活安定,家庭美滿,無憂無慮,想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出本書是不錯選擇,給晚輩及親朋好友留一點精神層面財富,讓他們知道家史,獲悉上一代生活軌跡。也紀錄自己一生工作、生活情景。此外,也歌頌時代新生活、新氣象、新面貌,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傳遞正能量,也反映社會縮影,也是自娛自樂的一種體現。
  • 從杜德克自傳炮轟梅西C羅看世界足壇因出書惹上麻煩的球員
    之所以今天提起杜德克是因為跟他出的自傳有關,杜德克在他的自傳中開炮,杜德克稱梅西為「虛偽且愛挑事,和巴塞隆納和瓜迪奧拉一樣。」杜德克在替補席觀察著場上所發生的一切,杜德克寫道:「他們完全準備好挑釁你,而且能把這種事做到極好。這極大地傷害了穆裡尼奧和整支皇馬。」「我見過梅西對佩佩和拉莫斯說了很多粗話,你根本想像不到那種話會從一個沉默、看上去挺好的人嘴裡說出。」
  • 口渴難耐,九旬老人500毫升水下肚,心包被堵得「水洩不通」
    楚天都市報11月1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薄雲娜)總感覺口渴,家住漢陽的九旬老人一天喝了500毫升水,誰知竟然引發呼吸困難,險些丟了性命。原來,老人是因為患有腎衰竭導致體內水分排出困難,水喝了之後,水分無法排出堆積到心臟心包和胸腔,引發了嚴重的心衰。
  • 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椎體術後當天下地行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宋蓉 陳展鵬 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歷經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後轉為為安,術後六個小時就在家人的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這樣的場景真實發生在煙臺市中醫 醫院頸肩腰腿痛科。為此,老人的家人激動不已,連連稱是醫生的妙手給了老人「二次生命」。
  • 遵義九旬老人腦梗癱瘓 養老成難題起訴6子女
    遵義市一位九旬老太,因腦梗癱瘓在床後,6 名子女為老人的養老問題產生分歧。日前,當地法院經審理後判決,老人由幼子照顧,其餘子女合計向老人每月支付 900 元費用。現年 95 歲的劉老太家住遵義市紅花崗區。
  • 歐巴馬的退休生活:放飛自我四處旅遊,出書演講撈金過億
    早在2017年1月卸任之前,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曾聯合副總統拜登,共同出演了一出退休網紅劇,暢想離任後幸福的退休生活,在視頻的結尾,兩人戴上墨鏡走出總統府,給白宮留下了一對瀟灑的身影。
  • 九旬孤老捐房產關心「下一代」以愛還愛讓老人晚年不孤單
    莊文斌「他孤身一人,捐出唯一房產關心『下一代』,他的餘生我們要繼續關心!」日前《九旬老人唯一房產捐給「下一代」》的報導引起社會關注,昨天,揚州市邗江區雙橋街道雙橋社區「十姐妹民兵班」主動聯繫記者,表示將志願幫助孤老鄭志超,讓老人晚年感受到親情。同時,揚州曜陽國際老年公寓的志願者也成立了「鄭志超關愛小組」,在生活中給予老人照料。
  • 九旬老人嚴重厭食連續半月粒米未進 中藥+針灸一周「回血」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劉望)身患重疾的九旬老人嚴重厭食,連續半個月粒米未進,在醫生建議下採用「中藥+針灸」輔助治療,3天就有了吃東西的欲望。90歲的高爺爺身患多種慢性病,近幾個月病情持續加重,人消瘦得厲害。
  • 河南九旬老人離世,兒女在遺物中找到一「破紙」,揭露其真正身份
    因為解放軍雖然打敗了國民黨,但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背後有美國的支持,新中國的成立大大損害了美國的本來利益,新中國未能一口氣實現統一,美國在背後搞鬼。當時中國被當時世界巨頭之一的美國所擔憂,可以說是極度艱險。
  • 鎮江七旬志願者推著九旬老人逛西津渡燈會
    鎮江七旬志願者推著九旬老人逛西津渡燈會 2015-03-04 09:57:00 導讀:昨天上午,金山街道楊家門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領社區裡行動不便的幾位老人,坐著輪椅逛西津渡、看花燈。家住寶塔路橫街的李傳讀老人的輪椅壞了。一提起朱國瑾,社區居民豎起大拇指,家裡有什麼東西壞了,只要找到他,就能幫忙解決。
  • 馮其庸口述自傳:為存留一些歷史記憶(圖)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題:馮其庸口述自傳:為存留一些歷史記憶  中新社記者 應妮  2017年1月17日,紅學家馮其庸的口述訪談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記憶項目」上線;5天後,這位93歲的老者駕鶴西去。  在馮其庸生命的最後幾年,因為身體原因,他很少出來參加會議和做講座,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口述自傳上。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黑暗歲月 稱「漢奸試題」令人心寒
    來源:海外網視頻截圖海外網6月16日電6月14日,香港《文匯報》披露了一段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的經歷。該名老人表示前段時間香港歷史科考卷中出現的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暴行的題目令人心寒,並呼籲香港年輕人珍惜當下。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九龍婦女聯會主席蘇麗珍以及香港藝人李霖恩和曹永廉對九旬老人潘婆婆進行了家訪,在訪問過程中,老人為他們講述了日軍侵佔香港時自己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