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浮式風電技術可以做到LCOE僅35歐元/兆瓦時?

2020-12-12 歐洲海上風電

新的設計層出不窮,歐洲浮式風電技術又領先了世界一大截。——歐洲海上風電

日前,初創公司EOLink宣布,他們研發的金字塔形浮式風電設計EOLink(用公司名字命名)與其他9個創新類項目共同贏得了來自歐盟「海洋示範計劃」的1300萬歐元的資金支持。

在財務上有了保障,這種全新的技術也將應用於項目中。公司將主導開發一個浮式風電示範項目,採用他們的金字塔形浮式風電設計,安裝1臺5MW風機,並在法國西海岸的SEM-REV海洋能源研究中心進行測試。

該設計旨減少用鋼量,減輕重量並大幅降低成本,同時平衡應力分布,以減少疲勞。公司負責人表示,本次5MW樣機測試,可以認為是在3:4尺度下測試12MW機型,或2:3尺度下測試16MW機型。

這種設計的核心是,採用了無塔筒的風機,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PivotBuoy是同樣的理念。只是,PivotBuoy的基礎形狀為三角形,而EOLink為正方形。實際上,EOLink從有概念至今,在細節上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早在2016年,最初發布時,它是這樣的——

如今,它變成了這樣——

目前,EOLink已經完成了1:10的模型測試,公司表示,他們的設計可以將浮式風電的平準化度電成本降低到35歐元/兆瓦時(PivotBuoy也聲稱成本僅常規基礎的一半),比法國目前正在開發的第一批4個浮式風電示範項目(預計在2021~2022年建成)的240歐元/兆瓦時要低得多,也顯著低於業界預測的2030年浮式風電可以達到的40~60歐元/兆瓦時

「海洋示範計劃」委員會表示:「歐盟資金對這些有潛力的技術是極大的支持,通過測試創新的海洋能源技術,為將來吸引投資、實現商業化鋪平道路。」

除EOLink外,法國浮式風電技術的領導者、研發了阻尼池技術的Ideol也是另一家贏得資金的浮式風電領域的公司,而其他獲獎者主要都是研究波浪能的公司,如AWS Ocean、Hydrowind、Wave Ram。

關鍵詞:漂浮式,創新

作者 | 逐風

關注【歐洲海上風電】,第一時間獲取更多的新鮮資訊和前沿技術!

申明:本文由【歐洲海上風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WindFloat用副總裁換了1GW浮式風電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愛爾蘭海洋能源開發商Simply Blue Energy(SBE)任命浮式風電領域資深人士Kevin Banister為公司國際首席開發官。Principle Power一手打造了WindFloat半潛式基礎,從研究開發,到模型試驗,再到項目應用,成為了全球最可靠的浮式風電技術;而Kevin Banister也在Principle Power做到了副總裁的位置。
  • 大加那利群島:浮式海上風電的天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提起歐洲浮式海上風電,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蘇格蘭東海岸的30MW Hywind和在建的50MW Kincardine。但另一個熱門的歐洲浮式風機試驗基地其實並不在傳統歐洲區域,而是位於非洲西海岸的西班牙飛地,也曾經是中國作家三毛生前居住的「世外桃源」——大加那利群島。目前,加那利群島98%的石油和92%的電力依賴於進口,因此,地方政府非常希望能開發屬於本地的能源項目。在群島上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是不可行的,因此海上風電就成了首選。
  • 全球首個張力腿式浮式風電項目,法國領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浮式風電平臺有四種常見的技術形式,即駁船式、半潛式、單柱式、張力腿式。日前,一款全新的浮式風電平臺即將進入項目實施階段。該平臺由SBM Offshore 和 IFP Energies Nouvelles設計,採用新型的傾斜式張力腿平臺。項目已經通過最終投資決策,即將在法國正式實施。
  • 日本艱難重啟海上風電
    日前,日本經濟和國土部門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開啟浮式海上風電公開招標活動。據悉,這是日本首次進行浮式海上風電招標,同時也是日本自頒布最新《可再生海域利用法》以來,首次公開進行海上風電招標。從資源稟賦上來說,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海上風電完全可以成為日本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由於受限於近海資源,瞄準遠海、深海區域的浮式海上風電應該是日本的「首選」。國際能源署(IEA)曾有統計表明,如果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發展成熟,日本海上風電資源的潛力甚至能夠滿足日本全部的能源需求。
  • 「新項目」Equinor將在韓國開發800MW浮式海上風電場
    Equinor已經開始進行風力測量,以評估在韓國蔚山海岸建造一個800兆瓦的海上浮式風力發電項目的可能性。兩個利用光探測和測距(LiDAR)技術的浮動風速測量裝置已從蔚山部署到東海,進行海洋氣象數據測量,這標誌著潛在的800兆瓦海上海上風電項目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播報:內蒙古全區50.46%國土不再新上光伏、風電項目;三菱維斯塔斯...
    內蒙古全區50.46%國土不再新上光伏、風電項目  12月27日,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內蒙古全區50.46%的國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在草原森林重要生態功能區不再新上礦業開發和風電、光伏項目,停止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礦山企業開採勘探活動。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11月30日)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投資4.5億元,設計安裝16臺單機容量為3200千瓦的機組,裝機規模50兆瓦,年上網電量12450萬度,年等效滿負荷2431小時,以3條35千伏線路接入竹塘嶺風電項目110千伏升壓站,以1回110千伏架空線接入女書220千伏變電站。海外頭條1、全球首個張力腿式浮式風電項目將在法國建設!
  • 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
    本研究報告發布於 2014 年中,嘗試推估 2025 年歐洲的離岸風電投資成本,並且整理出成本下降的因素與大概的數字。  以固定條件估算資本支出  為了避免高估臺灣的離岸風電市場規模,本文使用成本最低的 2025 年的估計數字,嘗試估計兩個分別全部使用 4mw 與 8mw 離岸風機的資本支出。
  • 北極水域建設世界上第一個無補貼海上風電場 安裝11-20MW海上風電...
    近日,芬蘭風電開發商SuomenHyotyuuli表示,將在2020年,將Tahkoluoto海上風電項目擴建到500MW,並使用11MW到20MW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並無項目補貼。該風場不僅是芬蘭第一個海上風場,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結冰條件設計的海上風場,對海上風電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早在2010年,西門子就向SuomenHytytuuli提供了一臺容量為2.3MW的風機,距離芬蘭海岸1.2公裡,這個試驗性風機目前被Tahkoluoto風力發電場的10颱風機所包圍。
  • 伍德麥肯茲:越南將包攬東南亞地區新增風電裝機的66%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東南亞地區的風電市場預計將進一步增長。越南將包攬東南亞地區新增風電裝機的66%。 行業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日前發布報告稱,近年來,東南亞地區風電行業發展迅速,預計2020年至2029年期間,該地區有望新增8.9吉瓦風力發電裝機,而這期間,該地區風電領域總共需要投入至少140億美元資金。
  • 「風電制氫」將成下一個風口!
    ,圍繞燃料電池推廣應用、PEM 制氫設備研發製造等開展廣泛合作引導和推動燃料電池、PEM制氫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發展。 協議中提到的「PEM 制氫」即水電解制氫技術。而吉電股份作為國家電投旗下控股公司,截止2020年上半年,其新能源裝機422.22萬千瓦,這或許就是雙方開展優勢合作的前提。 可再生能源制氫可以簡單得理解為「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制氧—氫能—應用」流程。
  • 翟恩地:對中國海上風電平價時代技術創新的思考
    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安裝船預期量是40艘,假設一條船一年吊裝35至40颱風機,每颱風機容量是6MW,理論上吊裝總容量將近900萬千瓦。風電機組主軸承等大部件產能受制於國外供應商,即使不考慮今年疫情影響,根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的統計,預計至少800萬千瓦項目將結轉至2021年之後。結合各省已招標未建設的容量,可以看到未來建設任務仍然很重。
  • 風電變流器的預防性維護檢測技術
    作者還基於預防性維護原理詳細闡述了紅外檢測技術和超聲波檢測技術在風電變流器關鍵部件方面的狀態監測應用,並總結展望了其應用前景。2.2 預防性維護檢測技術通過對國內外風電變流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電氣事故進行統籌分析,尤其是電氣火災事故,按照其形成機理通常可以分為過熱型和放電型兩類。
  • MHI Vestas躋身海上風電巨頭,推出摩天大樓大小的風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三菱重工維斯塔斯海上風電公司計劃躋身世界海上風電市場巨頭。通過建造摩天大樓大小的風機,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漂浮式風電的未來漂浮式風力發電場將利用浮式平臺將風機安裝在深遠海,這將成為三菱重工維斯塔斯日益關注的重點。三菱重工維斯塔斯為葡萄牙近海的一個試點項目提供了三颱風機,一臺正在蘇格蘭建造,還有幾個在法國開發。Kavafyan預計,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浮式風電場將擴大到商業規模,並在未來十年成為海上風電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 運達風電許國東:與良信電器共同推進智慧風電建設,引領新能源技術...
    原標題:運達風電許國東:與良信電器共同推進智慧風電建設,引領新能源技術變革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772)是國內領先的、覆蓋風電項目全生命周期系統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大型併網型風力發電機組設計、生產、銷售和風電場投資以及風電場運營維護業務。
  • 挑戰12億千瓦風電太陽能裝機目標——風電如何與太陽能競爭新增...
    毋庸置疑,光伏的發展趨勢將對風電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還不包括太陽能的光熱發電),未來新能源風電佔據什麼樣的市場份額,我們行業要對此保持高度重視。光伏為什麼近年來發展這麼迅速?建設周期:光伏基本3-6個月可以實現發電,風電從測風到立項,核准,開工建設到併網,24個月能實現就是行業火箭速度,多出的10幾個月的財務成本肯定就不是小數目。顯然,光伏無論是單位千瓦造價,造價降幅,建設周期,風電在光伏面前都是秒殺。
  • 優化電纜技術,海上風電投資將下降400~500元/kW
    在歐洲方面,法國、英國最近公開的海上風電項目最低中標價分別為0.39元/千瓦時(2026年併網)和0.35元/千瓦時(2023-2025年度併網),歐洲海上風電基本已經實現平價。而在我國,從2007年到2017年,我國海上風電單位千瓦投資從26667元/kW下降至14776元/kW,降幅達到45%,並將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