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這本字典,解讀潮流深層次知識
買鞋靠財力,塗鴉靠眼力,籃球還得靠實力。老實說,國內的籃球文化一直都是長盛不衰。而隨著籃球發展起來的塗鴉和球鞋文化也讓國內的青少年玩兒出了花。練得一手好球技,既出了風頭還強身健體,順道還秀了一把新鞋。仔細想想,出來混還是得有一技傍身,起碼會打籃球吧(當然有錢也是一種天賦!)。
還是先撇開有錢這個悲傷的話題。。。下面要出場的這三位便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告訴你什麼是球鞋塗鴉我通吃!這三位在國內塗鴉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一直用作品展現著自己對於塗鴉和街頭文化的理解。而這一次他們還搭上了NIKE的順風車,一同以「中國 Sneaker 的足跡」為主題,並且結合NIKE 12 Soles的十二組籃球鞋創作了一幅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塗鴉藝術作品。好好欣賞這幅作品,看看你能在裡面找到什麼精彩元素吧!
林子楠(Zinan Lam)
蔡嘉鰲(SINIC)
黃偉華(WHYYY)
整幅作品從左至右分別以NIKE 12雙籃球鞋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軸為基調,用塗鴉這種最為街頭的表現形式將籃球和球鞋這些街頭文化中重要的元素串聯在一起,帶給人超乎尋常的視覺體驗,並且進行了一番思維的穿越。
NIKE 12 Soles系列是以時間為軸線,挑選了從90年代以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12款球鞋,讓大家一次感受這近三十年來籃球鞋領域的變遷與革新曆程。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經能從下圖中認出了那12款球鞋的尊容。
Air Jordan IX Retro (1993)
Air Max Uptempo Pack (1994-1997)
Air Jordan XI Retro (1995)
Nike Air Foamposite Pro (1997)
Air Jordan XVI Retro (2001)
Nike Kobe XI Elite Low (2015)
Nike Kyrie 2(2015)
Nike Zoom KD 9(2016)
SF Air Force 1 (2016)
AF 1 Upstep Warrior (2016)
Air Jordan XXXI(2016)
神秘鞋款?
說到這裡小編想要將這12雙球鞋一一為大家細數一遍(但是小編累了。。。。。),那就先挑其中較能代表90年代的NIKE Air Max Uptempo家族的三款球鞋來說一說吧。
上:NIKE Air Max 2 Uptempo
左:NIKE Air Max Uptempo 97
右:NIKE Air Max Uptempo
說起Air Max Uptempo相信當下的年輕人們更熟悉另一款被稱為大AIR的Air More Uptempo,因為其近期的出鏡率實在有點高,這裡就不上圖了(大家手裡的圖應該比我還多)。而我要講的這三款Air Max Uptempo也是跟Air More Uptempo一個時代的鞋款,可能跟小編年紀差不多的人會印象更深一些,也就是那個公牛王朝稱霸NBA,喬丹、皮蓬獨領風騷的90年代。
請暫時忽略右邊的大神,細看皮蓬腳上的便是NIKE Air Max Uptempo
Air Max Uptempo無疑是皮蓬上腳次數較多的鞋款之一,幾乎是他在擁有個人籤名鞋款Air pippen 1之前的專屬鞋款。
或許每個人對於90年代的印象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小編的印象中那個時代正是籃球文化在國內蓬勃發展的時候(每天上學不就是為了那幾節可以打籃球的體育課嗎?),其實那個時代也是幸福的,聊一聊自己喜歡的球星,饞一饞商店裡那幾雙帶「鉤」的籃球鞋。籃球無疑成為了那代人最時髦的運動和話題。
其實說起當年的Air Max Uptempo有一點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這款鞋的Air Max氣墊科技在當年可是出盡風頭的!誰要是腳上穿著雙帶氣墊的「鉤」鞋來學校可能走路都比別人高一些的(主要是那時沒微信,只能實物展示了,哈哈哈哈)。
Air Max2 Uptempo作為第一款採用Air Max2技術的復刻鞋款,是通過採用Air Max2技術實現了通過Air Max氣墊單元來打造不同氣壓水平。
Air Max Uptempo則是首款採用全掌可見NIKEAir氣墊的籃球鞋,還記得當年原版印刷廣告上將其描述為「鞋底搭載了有史以來最為出色的Nike-Air氣墊」。
Uptempo中最具辨識度的要數Uptempo 97,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雨滴」了,也是因為其鞋身外側那四顆水滴狀的設計而得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設計算是很新潮的,也是極具辨識度的外形,所以就很容易被人記住。科技方面的話,當時Uptempo 97憑藉全新的大容量Nike-Air氣墊設計引領了Nike籃球鞋潮流,醒目的氣墊設計將創新推到了潮流最前沿。
當年NIKE的FORCE和FLIGHT兩大系列相信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吧,UPTEMPO便是繼這兩大系列後再推的另一極具針對性的籃球鞋系列。其實NIKE在為系列命名時也是針對不同的球員來劃分的,FLIGHT主要適合靈巧型的球員,而FORCE系列更適合力量型的鋒線球員。那UPTEMPO是晚於前兩個系列推出的,而定位則是更適合那些能力全面的選手。例如Scottie Pippen、Jason Kidd、Kevin Garnett、Derek Fisher、Ray Allen、Tim Ducan,是不是就能更具體的感受到這款鞋當年的定位。
Jason Kidd(NIKE Air Max Uptempo97)
Kevin Garnett(NIKE Air Max Uptempo 97)
Derek Fisher(NIKE Air Max Uptempo)
Ray Allen(NIKE Air Max Uptempo)
Tim Ducan(NIKE Air Max Uptempo97)
看著NBA的球星們叱吒在球場上的英姿,或多或少的都會影響著90年代的年輕人對於籃球,乃至街頭文化的理解。其實又有多少人能站上比賽的舞臺呢,大多數人還是在學校或者街頭球場去滿足自己對於籃球的追求,或許這便是現在中國街頭文化的雛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