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竟然是這意思,它的出處更是讓人意外,還有這些成語

2020-12-08 百曉生曉天機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以四字的詞組居多,它用固定的結構和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但是,在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傳承中,有些成語,我們漸漸的忘記了它的出處,甚至模糊了它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成語。

01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這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到。它在成語詞典上的解釋是:「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樣子。」其實,這有點被後人誤用的嫌疑。它本來的意思是不仁不義,不走「人」道,遠遠比我們平時用到的意思要嚴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成語出自易經,易經中的六爻講的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天道主陰陽,地道主剛柔,人道主仁義。而人道處於六爻中的三爻和四爻,所以說不三不四,就是說不在人道上,不講仁義。

是不是感到很意外,下面我們再說幾個不常用的成語。

02懲忿窒欲

【出處】《易經損》:「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釋義】懲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憤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強調的是克己與忍讓。

易經損卦表面上是止損的意思,實際上是讓我們修心養性,加強自身的修養,所謂,損者益之。

03信及豚魚

【出處】《易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釋義】信及豚魚的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要講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誠實守信。

中孚卦在六十四卦中還是比較吉利的,它核心講的是誠信,誠者,天之道也。

04朝乾夕惕

【出處】《易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釋義】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乾卦六爻皆陽,好動多變,統領六十四卦,靠一勤字貫穿,勤者,有事則收之。

05匪夷所思

【出處】《易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也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複雜。

這個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不過你想到了嗎,它也是出自易經?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化的源頭,數千年來,源源不斷地為華夏文明提供給養,今天我們說的這5個成語全部出自易經,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其實,還有很多常用的也成語都是出自易經,只是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罷了,比如:三陽開泰、否極泰來、觸類旁通等等,曉生把易經中的成語及出處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望大家指正,補充。

1、自強不息《易經·乾卦》 2、原始返終《易經·繫辭》 3、群龍無首《易經·乾卦》

4、虎視眈眈《易經·頤卦》 5、雲行雨施《易經·乾卦》 6、謙謙君子《易經·謙卦》

7、厚德載物《易經·坤卦》8、九五之尊《易經·乾卦》 9、防微杜漸《易經·坤卦》

10、反目成仇《易經·小畜卦》11、結繩記事《易經·繫辭》

12、正大光明《易經·離卦》 13、物極必反《易經·泰卦》

14、殊途同歸《易經·繫辭》 15、樂天知命《易經·繫辭》

16、洗心革面《易經·繫辭》 17、無妄之災《易經·繫辭》

18、革故鼎新《易經·雜卦》 19、不速之客《易經·需卦》

20、文過飾非《易經·賁卦》 21、 事業未竟《易經·未濟》

由此看來,易經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已經深入我們的骨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些成語的出處是不是讓大家感到很意外,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過易經中的成語嗎?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不三不四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不倫不類非僧非俗,反義詞有:一本正經、正襟危坐,不三不四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人的品行不好。不三不四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成語釋義: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
  • 有多少人能說清「不三不四」的真正含義?這些傳統文化丟了太可惜
    漢語成語中有些成語有很深厚的文化內涵,比如不三不四,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人的行為不正派、不正經,其實這個詞的來頭可不簡單,它出自於群經之首的《周易》,那麼究竟什麼是不三不四呢?這三和四到底指的是什麼?
  • 不僧不俗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不僧不俗,猶言不三不四,不倫不類。出自:《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豈不添了終身?」近義詞有:不倫不類、不三不四,不僧不俗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倫不類。
  • 酒店猛狗、無腸公子、慘綠少年……這些竟然都是成語?!
    今天,我們就來細品一下,那些奇奇怪怪的成語~↓↓↓藥店裡還有飛龍?來看看正解:藥店飛龍,漢語成語。比喻人瘦骨嶙峋,如同中藥店裡的龍骨那樣。「慘綠少年」背後還有一個故事。潘孟陽是唐朝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務員」。他因為父親的關係當上戶部侍郎後,母親開始擔憂,覺得他才幹不夠,身居戶部侍郎之位早晚要有災禍。潘孟陽卻不服氣。於是,母親就讓潘孟陽請同僚來家裡吃飯,自己偷偷觀察這些人。
  • 陰陽兩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浩然《豔陽天》第52章:「特別是那個陰陽兩面的馬之悅,跟村裡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來,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暗往。」近義詞有:兩面三刀,反義詞有:表裡如一,陰陽兩面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兩面派。
  • 出於意外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於意外,見「出於意表」。出自:《黃繡球》第四回:「自想這件事真出於意外,必須自家投到,中訴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誣辱。」近義詞有:出人意料、出自意外,出於意外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 與成語「不三不四」有關聯嗎?
    「男不三,女不四」這句俗語咋聽起來與成語「不三不四」相近,那「男不三,女不四」到底是什麼意思?與成語「不三不四」的意思一樣嗎?前幾天,隔壁鄰居奶奶一直在嘮叨著「男不三,女不四」這句話,臉色十分不好看。小編覺得很奇怪,這位鄰居奶奶一向和藹,對誰都是笑眯眯的,很少會看到她生氣發火,到對是誰惹她了,讓老奶奶這樣生氣呢?
  • 非驢非馬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不倫不類、不三不四,反義詞有:一本正經,非驢非馬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狀語、補語;常與不倫不類連用。非驢非馬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非驢非馬(fēi lǘ fēi mǎ)成語釋義:不是驢;也不是馬。形容走了樣;什麼也不像;不倫不類。
  • 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竟然和鹹陽有關!
    有些成語,我們總能脫口而出,但你知道嗎?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竟然都是發生在鹹陽的故事哦!
  • 這些「竟然」也是成語!!!
    一提到成語,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四個字,而且結構嚴謹、語意精煉。   但是,你知道「破馬張飛」「油漬麻花」「喝西北風」「又弱一個」「風吹馬耳」是成語嗎?甚至「加減乘除」「想當然」也是成語!
  • 一刀兩斷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斷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近義詞有:當機立斷,反義詞有:藕斷絲連、拖泥帶水,一刀兩斷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堅決斷絕關係。
  • 「1+2+3」猜一成語,還有「5 10」猜一成語,你知道是什麼嗎?
    今天我們通過數字來猜成語,然後為大家講解一些成語的由來都是什麼,希望大家喜歡。數字猜成語:1、12345609按照順序來,應該是123456789,可是0把7的位置佔了,8沒有了。所以謎底是:七零八落解釋:這是指零零散散不集中,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 一課譯詞:不三不四
    [Photo/Pexels]「不三不四」,漢語成語,意思是不像這也不像那(neither one thing nor the other)。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例句:她的朋友儘是些不三不四的人。Her friends are all pretty unsavoury characters.
  • "不三不四"用英語怎麼說?
    「不三不四」,漢語成語,意思是不像這也不像那(neither one thing nor the other)。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例句:她的朋友儘是些不三不四的人。Her friends are all pretty unsavoury characters.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在酒吧周圍遊蕩。There were some really dubious characters hanging around the bar.
  • 痛改前非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悔過自新、改過自新,反義詞有:不思悔改、死不改悔,痛改前非是褒義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痛改前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痛改前非(tòng gǎi qián fēi)成語釋義: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 「不三不四」怎麼翻譯?千萬別說「No three no four」
    不三不四今天帶來的硬核英語「No three no four」這是網絡上對於成語「不三不四」的英文翻譯,那你可知道「No three no four」是「不三不四」的英文直譯,中國人看當然沒有問題,但外國人本身就不知道成語意思,只能翻譯成不是三,也不是四
  • 不三不四與人五人六
    說一個人「不三不四」,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不著調、不靠譜、不務正業、不正經了。說一個人「人五人六」,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有地位、有金錢、有朋友圈、有實力的。關於「不三不四」和「人五人六」的出處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最正宗的應該還是從《易經》中演變來的,這點可能出乎意料,《易經》比較高冷,如此俗語好像不搭啊。其實,《易經》的「八卦」也是很正經的,但在現代社會卻變成了無釐頭的小道消息、說三道四的閒言碎語什麼的,也是始料未及。可見,《易經》混搭俗語、順應俗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 無功而返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攸縣、安仁均須越過茶陵,派人去過,無功而返。」近義詞有:白跑一趟,反義詞有:滿載而歸,無功而返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無功而返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無功而返(wú gōng ér fǎn)成語釋義:指沒有任何成效而回來成語出處: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攸縣、安仁均須越過茶陵,派人去過,無功而返。」
  • 出人意料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出自: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近義詞有:出乎意料、出其不意,反義詞有:防患未然,出人意料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事物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 不三不四的由來,三和四這兩個數字有何特別的含義?
    不三不四,是一個成語,是指不正派、不倫不類、不像樣子、不嚴肅或不實事求是。還有很多我們所熟知的成語裡也包含有三和四這兩個數字,比如朝三暮四、說三道四、顛三倒四、丟三落四、推三阻四等,為什麼不是其他的數字呢?三和四這兩個數字有何特別的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