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和他的「不和諧音」四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十三)

2021-02-19 古典音樂放映廳

莫扎特《第十九弦樂四重奏》 K.465

莫扎特和他的「不和諧音」四重奏

室內樂專題:1、貝多芬說:「這是一首無愧於我名字的作品」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一);2、海頓弦樂四重奏《騎士》的作品風格和演奏分析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3、莫扎特弦樂四重奏代表作欣賞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三);4、聆聽蕭邦為大提琴和鋼琴所寫的作品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四);拉赫瑪尼諾夫《悲歌》鋼琴三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五);蕭士塔高維奇弦樂四重奏創作簡介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六);不可錯過的莫扎特七首鋼琴三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七);世界最優秀獨奏家不會忽視室內樂訓練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八);美藝三重奏的貝多芬《「大公」三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九);聆聽海頓《臨終七言四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他默默無聞,卻創作了100多部弦樂四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一);這首鋼琴三重奏是勃拉姆斯室內樂的精華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二);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對話悠閒動人,每次聆聽都被深深感動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三);悶騷的極致,聆聽勃拉姆斯《第三鋼琴三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四);你被舒伯特帶上一條小路,去揀拾一路散落鄉野間的歡愉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五);聆賞四重奏,才是欣賞西方古典音樂的極致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六);「這是勃拉姆斯的愛情旋律,為了他20歲時就深愛著的女性—克拉拉」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七);勃拉姆斯從小就喜歡圓號,並以演奏圓號來安慰母親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八);因為勃拉姆斯的緣故,單簧管永遠染上了秋日的懷舊感覺丨室內樂欣賞專題(十九);舒曼的三首鋼琴三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十);克羅默爾的長笛四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十一);舒曼 《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十二)


莫扎特(1756-1791)三歲開始練習鍵盤,四歲開始作曲,六歲開始歐洲巡演,九歲寫下第一首交響曲。如果音樂史上果真有「神童」,那麼他只能是莫扎特。

莫扎特的室內樂作品形式非常多樣。除了常見的弦樂四重奏、五重奏、鋼琴三重奏、五重奏以外,他為幾乎所有的管樂器都寫過室內樂作品。這其中當然不乏迎合之作,因為他的學生們所會的樂器都不盡相同。儘管如此,這些作品的好聽程度絲毫不遜於其它作品,同樣不容錯過。莫扎特唯一不喜歡的樂器是小號,因為他從小就非常討厭這種銅管樂器的音色,甚至到了聞之色變的程度。在莫扎特九歲那年,為了幫助他克服對小號的恐懼,父親打算面對面的為他親自吹奏一段,可是父親的小號還沒有吹響,小莫扎特已經臉色蒼白的暈倒在了地板上。

另外,莫扎特晚年的時候被豎笛醇厚優美而略帶憂鬱的音色所吸引。因此,他為這種樂器創作了幾首五重奏和一首協奏曲,這些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莫扎特的室內樂同樣保持著他慣有的精緻優雅的風格,聽來讓人十分的放鬆和愉悅。其中有一組題獻給海頓的弦樂四重奏(共六首)很是著名。例如,D小調的那一首(K.421)主題對比鮮明,音樂織體細密,非常值得一聽。C大調的那一首(K.465),新穎別致而又自然流暢,是所有室內樂經典曲目當中最為人們所喜愛的作品之一。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談談莫扎特這部獻給海頓的弦樂四重奏,以及其中的「不和諧音」(K.465)。

1785年,莫扎特完成了一組弦樂四重奏,並獻給了他的導師兼朋友海頓先生。這組作品共包括六首,編號分別是K.387,K.421,K.428,K.458,K.464和K.465。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用了將近四年時間才完成這組作品,之所以花費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自從與薩爾斯堡大主教正式分手之後,莫扎特只能靠稿費來維持生計,而當時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是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所以他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這類作品上,而只能利用空餘時間來創作這些沒有任何「利潤」的弦樂四重奏。

儘管在創作風格上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但在弦樂四重奏方面,莫扎特確實是受到了海頓的極大影響。據史料記載,海頓的弦樂四重奏(作品第33號)發表的那一年,莫扎特曾經與海頓以及另外兩位作曲家一起進行過幾次四重奏的演出。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莫扎特有幸聆聽並領會了海頓弦樂四重奏的風格和精髓,於是,他開始準備創作一組同樣的作品來獻給海頓。四年之後,當海頓聽到這組作品時,他對莫扎特的父親說:「您的兒子是我所知道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他不但具有卓越的藝術品位,而且掌握了高深而嫻熟的作曲技巧。」

莫扎特:C大調「不和諧音」弦樂四重奏(作品K.465號)

Mozart 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K.465 "Dissonant"

只需聽完第一樂章的開頭幾個小節,你就能夠明白這首作品名字的來歷了。這段緩慢的柔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聽來,也許並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在莫扎特所處的那個年代,這短短的幾個小節已經足夠怪異,以至於贊助者們把收到的樂譜又退給了出版商,因為他們認為這個部分印錯了。甚至直到十九世紀,還有人試圖把這個「不和諧」的部分修改得更加「完美」。

實際上,這個緩慢的引子並沒有完全背離傳統。在這裡,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四音符的主題,而它也是整個樂章最重要的基本素材。在稍顯灰暗的沉思性的引子結束之後,音樂變得輕鬆起來。在這段快板裡,莫扎特引入了一段天真純樸的小提琴旋律,我們從中再次聽到了那個四音符的主題,只是這一次它轉入了更加歡快的大調。

與其它傳統的古典弦樂四重奏一樣,這個樂章同樣採用了奏鳴曲式。主題的呈示十分清晰,首先是C大調,然後轉入G大調。四音符的主題則貫穿其中。在發展部裡,音樂變得更加激烈,情緒也更加緊張,主題在經過了多次發展變化之後,又回到了主調。再現部後半段,音樂回到快板開始時的溫柔和純樸,於是整個樂章結束。

這段「如歌的行板」同樣採用奏鳴曲式,旋律如詠嘆調般優美抒情,而這也是所有叫做「如歌」的樂章的共同特點。在聆聽這類樂章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它的旋律上。

儘管「如歌」是以旋律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和聲就可以被忽略了。實際上,這個樂章的和聲編寫非常巧妙,很好的補充和豐富了稍顯簡單的主題。莫扎特在幾處地方使用了大提琴來連接小提琴的獨奏聲部。而在主題轉到屬調的時候,他使用了幾節互模式的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更為神奇的是,當主題返回主調的時候,天才的莫扎特使用了相同的樂句作為連接。

再現部裡使用的依然是呈示部的音樂素材。除了一些裝飾音和節奏上的修飾,我們又一次聽到了那如歌的旋律和優美的和聲。當樂章臨近結束的時候,音樂的速度漸漸放慢,並靜靜的停止在最後一個音符上。

第三樂章是一段複合三段體式的小步舞曲,這種曲式在當時非常流行。樂章開始,小提琴奏出一個跳躍的半音階主題,為作品帶來一種活潑向上的氣質。在整個樂章裡,莫扎特不斷的轉換、分解這個主題,讓它以各種各樣的面貌出現。不過,莫扎特最喜歡做的還是用不同的樂器來交替演奏一個主題。仔細聽,這種手法非常有趣。隨後,樂章進入了更加躍動的中段,大提琴的切分節奏和音量的突然變化使這個樂段給人一種不安定感。最後,音樂又回到了傳統的小步舞曲。這一次,重複段被省略,整個樂章在平穩中結束。

第三樂章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這個樂章,那就是「上升」。從第一個小節開始,音樂就帶領我們踏上了前進的旅程。激情飽滿的旋律,輕鬆躍動的節拍,強烈的和聲張力,以及有力的模進,所有這一切都引領著我們不斷上升。另外,這個樂章到處都是一些短小而可愛的旋律,它們像水泡一樣隨時隨地的出現,又在轉眼間消失無蹤,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第四樂章

最後一個樂章採用的依然是傳統的奏鳴曲式,但是莫扎特對於尾聲的精心處理卻使它較之同類作品顯得略勝一籌。所有樂器忽而合奏,忽而有各自發展,如此反覆數次之後,所有樂器一起奏出了一個華美的和弦,樂章結束。

相關焦點

  • 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賞析丨聆聽百部偉大交響曲(17)
    莫扎特的創作結構精巧,平衡和和諧,似乎完全得自天然的音樂感覺,其實是和他敏銳的內心聽覺分不開的,他能夠輕易的在頭腦裡建立整部作品,好像只需要把他們寫下來一樣。這種天才在莫扎特是天生的,但是在我們卻也是可以後天習得,這就需要十倍百倍的努力了。「天才即勤奮」。
  • 20201214「古典-室內樂」耶路撒冷四重奏 - 貝拉·巴託斯:弦樂作品...
    20201214【古典-室內樂】耶路撒冷四重奏- 貝拉·巴託斯:弦樂四重奏作品. 1, 3 & 5 (2020)[24-96]Jerusalem Quartet - Béla Bartók String Quartets Nos.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12場音樂會續寫40年音樂傳奇
    2020-21新樂季,「上交室內樂」這一品牌名稱強勢回歸。今年9月到明年6月,12場室內樂音樂會將依次登場,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主義音樂,覆蓋了一批精緻又鮮少被演繹的室內樂作品,會進一步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門作品,也會進一步挖掘冷門作曲家的遺珠。
  • 伯樂檔案 | 紀堯姆·蘇特:狂熱的室內樂分子,精緻的利他主義者
    紀堯姆·蘇特是一個室內樂狂熱分子,他對音樂最初的熱愛源自幼時在音樂營中和同伴們一起練琴的快樂,並在後來的室內樂演奏和教學中延續了這種熱情。在採訪中,你能感受到他的熱情與樂於分享,有故事、有見地,極為風趣。幼時,紀堯姆·蘇特家中七位兄弟姐妹每人都會一樣樂器。7歲時,他看著哥哥拉小提琴,也躍躍欲試地拿起了琴。
  • 「絲弦五重奏」餘音繞梁,民族室內樂之路仍在不斷求索
    民族室內樂這一本土化的西方概念,近年來發展勢頭尤其高漲。上海音樂學院自上世紀50年代率先在全國進行了民族室內樂的開創性探索,民樂大師胡登跳的「絲弦五重奏」組合在改革開放後走出國門,成為民族器樂藝術發展的一時之尚。
  • 灌籃高手、Mojito和莫扎特的音樂,在丁穎禮堂奏響
    本次演奏會共演奏曲目13首,其中弦樂四重奏4首,大多選自經典弦樂四重奏樂曲,讓聽眾沉浸在悠揚的旋律中、靜靜感受古典音樂的薰陶;「燦爛金屬」銅管五重奏的演奏曲目則大多偏向通俗、流行,更加貼近學生。 弦樂四重奏弦樂四重奏,顧名思義,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
  • 莫扎特:賈寶玉加孫悟空的合體
    樂友們,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從莫扎特1756年1月27號誕生的那天起,他就把這個世界攪的不得安寧,他四歲就開始作曲了,而且他是1791年的12月5號去世的,從他逝世到現在應當有261年了,從那個時候到今天人類出現過多少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還有藝術家呀,但是莫扎特只出現了一個,261年前這個小個子男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他給人類帶來了大量極其優美的音樂,短短35年的生命中
  • 「90後」獻藝四重奏 - 中國郵政報
    弦樂四重奏節目能夠得到郵政員工的認可,讓上海郵政的四個小夥伴感到非常興奮。     潘天浩、張夢菲、鄭俊李、楊愷懌四名樂手均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他們從小就隨老師、父母學習提琴。進入上海郵政大家庭後不久,幾位小夥伴很快獲得了展現自我風採的機會。
  • 風 · 狂丨薩克斯大重奏音樂會
    200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至今擔任北京管樂交響樂團薩克斯聲部演奏員,隨團參加千餘場演出,演出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參加2011年至今國家大劇院演出季、漫步經典項目國內優秀重奏室內樂展演,擔任國家大劇院院慶演出季指定室內樂樂團成員。2009年—2014年北京國際管樂節中擔任獨奏演員,深受業內好評。
  • 20201021「古典-室內樂」勃拉姆斯:室內樂作品 (2020)「24-96」
    他是蘇格蘭室內樂團的常客獨奏家,與理察·埃加爾(Richard Egarr)合作演奏莫扎特(Mozart)(在自然號角上)的協奏曲;利蓋蒂和施特勞斯(Ligeti and Strauss)與羅賓·提契亞蒂(Robin Ticciati)合作,舒曼與約翰·艾略特·加德納(John Eliot Gardiner)合作演出了。
  • 蕭伯納丨貝多芬百年祭丨「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能使我們激動,並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籠罩著我們.」
    他仍然認為莫扎特是大師中的大師(這不是一頂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確確就是說莫扎特是個為作曲家們欣賞的作曲家,而遠遠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緊腿褲的官廷侍從,而貝多芬卻是個穿散腿褲的激進共和主義者;同樣的海頓也是穿傳統制服的侍從。
  • 開票啦 法國艾裡普索斯薩克斯四重奏
    艾裡普索斯薩克斯四重奏2004年成立於法國南特。作為法國最傑出的青年室內樂組合之一,他們不斷積極尋求演奏技巧和音樂表達的突破,樂於接受新的曲目挑戰。四重奏是法國國家電臺各大音樂節目的常客。2009年,法國總理特邀艾裡普索斯四重奏在第28屆Fête de la Musique上於馬提翁花園及馬提翁酒店榮耀廳演出。演出之餘,他們定期在斯特拉斯堡音樂學院及法國各地開辦大師課;並連續七年在法國西部著名的Celles-sur-Belle皇家修道院組織自己的夏季國際音樂節及培訓課程。
  • 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
    原標題:走進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圖片說明:11月25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正在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上大提琴與室內樂欣賞課。日前,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2020山東大學藝術節拓展項目",走進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幼兒園,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大提琴教師王碩及其學生為幼兒園師生帶來一場《走近大提琴 邂逅室內樂》音樂會。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他的創作中心永遠是人、人類社會、生活和大自然,另一個特點是以極其統一的題材為構思,在《月光》奏鳴曲中,我們自始自終地看到器樂的戲劇性形象連貫不斷的發展。正如當時有位評論家所描述的那樣:「樂聲猶如瀑布傾瀉而下,出神入化的觸鍵竟能奏出那麼強有力的音響,隨後又變得如泣如訴,接著樂聲又激昂起來,象徵著戰勝人間苦難的凱旋。」
  • 杭州大劇院線上音樂會連續四天不停歇
    4月11日 19:00杭州大劇院音樂廳莫扎特、貝多芬和德沃夏克……當弦樂四重奏邂逅單簧管,帶您穿梭在宮崎駿的電影夢境。>馬丁·拜倫茲 《倫巴舞》卡洛斯·葛戴爾 《一步之遙》*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現場為準4月13日 19:00杭州大劇院音樂廳室內樂重奏裡難度最大的木管五重奏
  • 德國科隆吉他四重奏中國巡演 | 音樂會資訊
    科隆吉他四重奏也把吉他曲目改編成可與交響樂團合作的室內樂的吉他協奏曲。 與他們合作過的作曲家有費立烏·家索、埃坦·斯特爾伯格,他們和亞琛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荷蘭作曲家塞內·范·艾登為吉他四重奏和交響樂團而創作的作品《景觀與景觀背後的地平線》。
  • 上海四重奏奏響貝多芬名曲
    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晚,「上海四重奏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致敬抗疫一線工作者」音樂會在天津茱莉亞學院音樂廳舉行。這也是享譽海內外的室內樂團體——上海四重奏受聘為天津茱莉亞駐院教師後在此舉辦的首場音樂會。
  • 音樂大師系列——帶孩子們走進音樂家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造詣,不只是天賦異稟、年少成名,更讓人讚嘆的是他在創作上的與眾不同。寫作之輕鬆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小時候跟隨父親的學習,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
  • 古箏、椰胡與簫三重奏《清樂套曲連奏》——《出水蓮》《昭君怨...
    ;天津 音樂學院古箏室內樂公共課程的首創人;天津音樂學院 樂之翼古箏樂團藝術總監。主持策劃大型項目「天津首 屆古箏藝術節——暨天韻杯古箏邀請賽」以及公益推廣 活動「天津室內樂系列音樂會-古箏專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