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吃喝指南|「日料科普」系列第 8 篇
烏冬,寫作饂飩,英文音譯udon。是一種以小麥粉、鹽和水製作的麵食,粗細和硬度因產地而異,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頗受歡迎的平民食物。
烏冬的基礎:a+b(z)=u。
簡單來說,a是麵條,b是出汁或者醬油,z是天婦羅、藥味等配料,不算標配。在日本常吃的麵食裡,烏冬和蕎麥中「面」的重要性要高於拉麵。我們吃拉麵,經常會以湯頭為標準,這個是豬骨湯,那個是雞白湯,那個是清湯醬油。
講到烏冬,都是以面的產地和特點分類,每個地方產的面都有各自特點。烏冬的料理方法也很多,比如湯烏冬、咖喱烏冬、鍋燒烏冬,但畢竟烏冬是吃「面」的料理,老饕們說起烏冬的好壞,主要以面的差別而不是做法來比較。
( 一 )
面
1|狀態分類
以狀態來區分烏龍麵,大體有生烏冬、半生烏冬、幹烏冬這幾種。
生烏冬:制面後抹上麵粉進行保存,味道相對最出色,因為易氧化等原因,不易長期保存。生烏冬大多現做現吃,老饕寧可驅車1小時,也要去吃制面所裡的生烏冬。
半生烏冬:半生烏冬接近於生烏冬,要冷藏保存,一般用熱湯煮過,再放倒筲箕上衝冷水過河後食用。
幹烏冬:制面後進行乾燥再保存,一般也稱為乾麵,細面為多,看上去有點像普通的麵條或者斯帕蓋提。風味相對較差,適合於一般家庭烹飪,面痴們基本會無視幹烏冬。
2|特點分類
以面的特點來說,烏冬又分為粗面和細面,有腰和無腰。比如讚岐烏冬,是咬起來筋鬥的有腰面,京都的烏冬,則是面體柔軟的無腰面。
從這裡要開始講到讚岐烏冬,日本人很喜歡搞三大,烏冬自然也少不了。
讚岐烏冬是三大烏冬之首,日本的烏冬基本可以分為讚岐和其他地方。讚岐烏冬產自香川縣,粗面,咬起來彈牙有粘性,稱作有腰。和拉麵一樣,煮麵的時間必須把握好,一旦過了就容易喪失嚼頭。
第二大烏冬是稻庭烏冬,細面的代表,產自秋田縣。秋田的代表,大概是秋田美人(餵……),或者比內雞。稻庭烏冬經常是作為秋田特產雞肉糰子鍋的主食,在吃完湯鍋裡的東西之後加進去,類似於我們吃完火鍋後再煮一份面,口感幼滑。
三大烏冬的另一味,存在爭議,一般認為是棊子麵,發源於三河,也就是現在的愛知縣,是名古屋的常見小吃。與其說烏冬,倒不如說它更像扁平的義大利麵。因為超市等地很難見到,甚至日本國內也少有,很多烏冬痴也沒嘗過。棊子麵經常和名古屋名產軍雞搭配,大多是用冷凍面現煮,澆上高湯食用。
與棊子麵一樣,被傳為三大烏冬的還有:
長崎五島烏冬,發源於五島列島,是與稻庭烏冬一樣的細面,口感卻並非軟化,而是筋鬥彈牙。
冰見烏冬,富山縣名產,來自藤子不二雄的故鄉。冰見烏冬也是彈牙的細面,無論涼麵還是熱面都很有味道。
水澤烏冬,產自群馬縣。群馬縣自古就產優質小麥,再加上榛名山麓的天然水,產出的烏冬透明光滑,口感也非常有勁道。
( 二 )
出汁
1|湯底
出汁的日語稱為つゆ,讚岐烏冬則把這個叫做だし,泛指烏冬中的湯,前面的公式提到過,這是烏冬不可缺少的配料b。
日本的很多料理都分東西軍,烏冬也是一樣:
關西的做法大多是昆布海鮮湯底,加淡口醬油;關東則是鰹魚醬油湯底,加濃口醬油。
關西人比關東人更愛烏冬,老饕都是去關西吃烏冬,關東吃蕎麥,反之則不會。自古以來,關西的播磨、河內地區(即現在的兵庫、大阪附近)產優良小麥,京阪神所在的近畿地區有豐富的軟水,很適合用來煮昆布,加上京都人獨有的出汁文化,烏冬在「制面」、「制湯」這兩個重要環節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頗受關西人的喜愛。
對於一般觀光客來講,因為現在日本大城市都有水準高的餐廳,在關西吃蕎麥,關東吃烏冬,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2|水
水是出汁的一部分,按理說沒必要單獨拿出來說,但水質好壞,對於老饕來說,也是判斷好烏冬產地的重要標準。
以香川縣為例,高松的烏冬店,好吃的大多在綾川附近,因為綾川的水好,煮出的湯和面更加美味。從善通寺往西,烏冬的品質就開始下降,到了丸龜繼續變差。丸龜的水質不如高松,好吃的烏冬店也少,這裡的名產是帶骨雞肉(骨付鳥),丸龜市一度想改名帶骨雞市的。
制面所大多開在近郊,用的是井戶水,比起處理過的自來水,更容易引出烏冬的本味。有些制面所在山裡,用的是山水,山水又比井戶水好了一些。所以不要覺得那些為了吃一碗麵,自己帶著碗筷,跑到山野裡的人很奇怪,對於烏冬這種基本料理來說,名店都能達到最高的料理水平。技藝到一定程度,就做不出太大文章,比的就是原料。
3|醬油
大多數情況下,烏冬都離不開出汁,但也有人會把出汁換成醬油來吃,有點像吃撈麵時不喝湯,只蘸醬油或者醋。
(三)
藥味
指烏冬的調味品,包括蔥、生薑、蘿蔔泥、胡椒等。
(四)
吃法
烏龍麵的吃法很多,同一種吃法因為地區不同,叫法和調味法也有區別,這裡說一些常見的。
1|蘸烏龍麵
把湯和面分開放,用麵條沾著湯吃,即a與b是分離狀態。這種吃法類似於廣東的撈麵,叫做つけだし,拉麵中有蘸面,這個可以理解為蘸烏龍麵。
2|bukkake
把湯和蔥花等配料全倒在碗裡一起吃的,叫做ぶっかけ,英文寫法是bukkake。
3|月見烏冬(釜玉)
顧名思義,就是將生雞蛋打到碗裡的吃法,因為雞蛋黃像是月亮,稱作月見烏冬。讚岐烏冬系把這個叫釜玉,碗(釜)裡的雞蛋(玉子),少了一點風情,直接了當。
4|天婦羅烏冬
在烏冬或者湯烏冬裡加入天婦羅的吃法,香川縣的半自助店內,經常可以見到極其壯觀的天婦羅大軍,食客可以自行挑選。
月見烏冬和天婦羅烏冬中的雞蛋與炸物,都屬於公式中的z,z還包括很多其他配料,比如炸麵餅、雞鴨肉,可以隨意組合增減,有時候會出現兩種甚至更多。因為涉及的種類太多,這裡不再詳述。
5|冷湯熱面
烏龍麵與蕎麥一樣,分冷麵和熱面,湯也分冷湯和熱湯,能夠派生出4種組合。
1. 冷麵+冷湯
2. 冷麵+熱湯
3. 熱面+冷湯
4. 熱面+熱湯
一般來說,夏天大家都愛點1,冬天則是4,這很容易理解。至於2和3,不太受天氣影響,屬於更加個人化的口味。
冷烏冬可以分成兩種:
煮好後用冷水過河,然後繼續放到裝了冷水的碗裡,叫做冷やしうどん(冷水烏冬)。這是面體溫度最低的狀態,再配上冰涼的出汁,夏天著實會很刺激;
ざるうどん(ざるう(可以譯成小籠屜、竹簍、淺筐等,字典裡寫做小籠屜烏冬)則是煮好後放到筲箕內,面體更接近常溫,一般會配天婦羅等配料,用面蘸汁吃,與蕎麥中的ざる很相似。
熱烏冬也可以分兩種:
把煮好的熱麵條直接放在碗裡的,叫做釜あげ(起鍋烏冬);
煮完後先用冷水過河再加熱,稱為湯だめ(過湯烏冬)。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前者的湯相對渾濁,後者清淡。
對於烏冬有了基本了解之後,可以嘗試在不同的店鋪,點相同的搭配,來體會面和出汁的差別,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味。
a. 可以分為有腰 / 無腰,粗面 / 細面,冷麵 / 熱面
b. 可以分為昆布湯底 / 柴魚湯底,蘸醬油,咖喱湯,醬油湯等等
把自己的喜好組合一下,比如有腰 / 粗面 / 熱面+昆布湯底,就指向了:
烏冬之王:讚岐烏冬
如果想吃到好吃的烏冬,不妨去一次香川縣。
自駕時進入香川境內時,會在路邊看到一塊「歡迎來到烏冬之國」的牌子,香川縣的人均烏冬消費量是日本全國第一。儘管人口在47個都道府縣中只排在第40位,小麥粉的使用量也是全國第一,比起第二位高了一倍以上。有90%的香川人每周至少吃一頓烏冬。
香川縣共有700家烏冬專門店,雖然有傳聞說是3000家,但電話本上能查到的只有700,3000家大概是把菜單上有烏冬的店都算進去了。根據店鋪的服務方式不同,香川的烏冬店分為三種:普通、半自助、制面所。
1|普通
進店後有菜單,點完後等著店員端上來,大多為連鎖店。與全國其他地方的餐廳沒有太大不同,香川縣60%的烏冬店都是這種形式。
2|半自助
大多位於高松市內,食客以1玉,1.5玉為單位點面,店員會把燙好的面放在碗裡。食客自己拿著碗去湯桶加湯,選配菜,加藥味,結帳。吃完後要把食器送回到窗口。
3|制面所(老饕必去)
制面所是讚岐烏冬的究極形態,很多制面所開始不提供堂食,只賣面,對象大多是附近的醫院、學校。後來根據食客需要,開始對外營業,有些每天只賣1小時,排完了就沒有了。
因為現在很多人喜歡去制面所吃飯,也有不少與時俱進的制面所在店內提供碗筷和調料。
制面所有以下特點:
如何選擇店鋪?
談起名古屋鰻魚飯,也許會想到蓬萊軒,東京壽司店,大概會想到水谷和齋藤,京都的牛肉料理,可能是三嶋亭吧。
在香川,雖然名店極多,卻不存在那種無可替代的,所謂必去不可的地方。烏冬在香川實在太普及,且做法大同小異,大概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都具有高水準。比起去「名店」,規劃好自己的旅行目的更重要。是要特地花一上午去一家山裡的店排隊,還是在市區隨便走走,多嘗試幾家?
下面說幾家很有特點的店
山越烏冬
類型:制面所
坐標:香川縣綾歌郡綾川町羽床上602-2
山越烏冬1玉的價格是100日元,是香川縣內最便宜的烏冬店。2005年黃金周時,山越最長排隊時間曾達到2小時,停車的隊列超出2公裡。日本電視臺最近策劃了一個「冬天排隊最長飲食店」節目,排名第一的店賣足柄牛,等待時間也就1小時23分。5塊5人民幣吃一碗麵,還包括蔥和出汁,的確便宜,但個人意見,這裡只推薦給面痴,不推薦時間寶貴的旅行者。
日出制面所
類型:制面所
坐標:香川縣坂出市富士見町1-8-5
日出一天能賣出5000份面,堂食只佔一小部分。三代目店主表示,本來這裡不提供堂食,有些客人就帶著塑膠袋,把買好的面直接放進去後用筷子夾著吃(電影烏冬裡就是這樣的),沒有辦法,只能每日作為餐廳營業1小時。這裡的蔥就放在桌上,要自己剪,雞蛋、湯、天婦羅都要自己來,日出的bukkake湯汁很有特點,不妨一試。如果你喜歡自己下烏冬,吃完順手帶兩包幹面走吧。
谷川米穀店
類型:半自助
坐標:香川縣仲多度郡まんのう町川東1490
正如招牌顯示,最早是米店,現在是只有12席的人氣店鋪,很多客人都會買了站在外面吃。這裡的青蔥非常香,在店外都能聞到,店家自製的青唐辛子也很驚豔。谷川的平均紀錄,男性客人會吃掉4玉,女性客人是3玉,曾經有人一次吃掉14玉(膜拜)。可以在這裡多嘗試幾種吃法,釜玉、冷烏冬、溫烏冬。這家是餐後結帳,自己告訴店家吃了多少,完全靠誠信,實際上,吃到撐也很難消費1000日元,這就是平民美食的威力所在。
十大聖域
日本的烏冬愛好者團體「通麵團」吃遍香川後,由面聖級別的團長牽頭,於1996年出版了《不得了的讚岐烏冬》。雖然已經過了20年,其中的best10依然為愛好者們津津樂道:
長田、山下、田村、彥江(停業)、蒲生、山越、山內、宮武(停業)、谷川、あたりや(停業)
宮武在香川獨創了一個派系,停業尤為可惜。飯山、おか泉和竹清三家,也很不錯。
我個人偏愛さか枝,位於高松,屬於半自助,裡面有極其豐富的自選天婦羅。吃完後可以去逛丹下健三設計的香川縣廳,步行5分鐘即到。這是為數不多對一般人開放參觀的政府部門,一樓的壁畫是香川美術家豬熊弦一郎設計。
吃烏冬要趁早
香川縣的烏冬店,最早6點就開始營業了,95%的店會在中午11點到下午2點間營業。大部分店鋪不做晚餐,2點以後逐漸開始關門,晚上6點飯點剛到,就只剩40%還在營業,7點時還剩30%,到8點時只有10%。在香川吃烏冬,中午最好,早餐也能吃到好吃的制面所。
本地達人帶你吃—烏冬計程車
為了滿足從外地特地趕來的面痴,香川縣特地推出了udon taxi,司機都是烏龍麵的達人,在車頂上有烏冬標誌,他們會帶你展開一場神秘烏冬之旅。
幾乎每個地方的計程車都會給旅遊者推薦飲食店,但……udon taxi的專業程度,完全是另一個次元。要當上udon taxi司機,需要通過3項考試,第一是筆試,試題包括「池上烏冬1玉的重量」,「怎樣理解bukkake」,「關於烏冬,中國唐代的長安與香川縣的共同點」,腦子裡知識儲備不夠的話是通過不了的。
過了筆試之後,面試官會坐上車,扮演遊客,由司機帶著去烏冬店。期間面試官會不斷發出提問,來考驗司機的交流能力。
最後一道考試,是由面試者親自下廚,進行手打讚岐烏冬的作業,能做出合格的麵條,才能拿到udon taxi的資格。
乘坐udontaxi能得到什麼服務?1小時4700日元,去1-2家店。1個半小時7050日元,去2-3家店。2小時9400日元,去2-3家店。司機一般會帶去你兩個類型不一的店,比如醬油烏冬+bukkake。如果乘客願意,司機會帶去一些名氣不大,但在當地頗受認可的店鋪,面痴不妨一試。要是懂日語,能和司機聊聊,有機會學到不少烏冬知識,這錢花得就更值了。
在香川的日子,早起去附近的面屋,捧著碗小心接過煮好的面,然後自己去加湯和天婦羅,吃完後從口袋裡掏出幾個鋼蹦結帳,再去碼頭吹吹瀨戶內海帶有牡蠣味兒的風,是不用花太多錢就能享受到的旅居樂趣。用好水好麵粉作出的麵條,帶有小麥天然的甘甜味,讓人不禁從心底大呼「好吃」,就像《射鵰英雄傳》裡黃蓉為洪七公做的炒白菜、蒸豆腐,越是簡單的料理,越能體現出深厚功力。
作者:周磊
媒體人,居酒屋、美術館愛好者。經常獨自在日本短居,尋找有趣的店和人。
公眾號:hitoritrip
編輯|美伢
插畫|思敏
製圖|秋宇
吃一碗「真正的日本拉麵」
面、配菜、湯底、著味、調味,全方位解構日本拉麵
Let's Ramen!掃蕩上海23店68碗拉麵,吃出9碗真愛!
關於鰻魚飯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28碗鰻魚飯,我們(又)吃完了!血都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