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引起多米諾效應,教育部作出最新回應

2020-12-23 朗姐育兒說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730字

閱讀時長:約6分鐘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家長退群事件」火爆全網,當事人家長憤怒發出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網上持續發酵後,引發了一大波倒苦水的家長熱議,紛紛吐槽說如今的家長群已變身壓力群。

後來此事還一度鬧上央視,引起了多米諾效應,從剛開始短視頻平臺上被眾多網友關注點讚,到影響了十幾個城市宣布禁止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再到後來教育部作出回應:明令禁止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當代教師現狀

當代教師現狀中同時出現兩種極端現象,想必家長們多多少少在生活中也曾經遇到過。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有的人遵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在網絡無法曝光的陰暗處,打著「人民教師」的金字招牌,卻「在其位,不謀其政」。

在學校上課時特意不講解重點知識,課堂內容注水嚴重,非逼得家長給孩子報他的補習班,「開小灶」時才肯「傾囊相授」;

明明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卻見不得半點陽光,學生調座位特權、上課發言機會等等,都得靠家長走動打點;

學生的作業從不審閱批改,像個甩手掌柜似的全權丟給家長代理,還動輒嚴厲批評那些實力跟不上的父母耽誤孩子……

★★ 「俯首甘為孺子牛」

「俯首甘為孺子牛」,可以說是大多數當代教師的真實寫照。他們抱著崇高的理想加入到教師的隊伍當中,平日裡工作勤勤懇懇,上課生怕學生學不透,課間還隨時待命,為學生答疑解惑。

可以說,越是負責上進的正派教師,面臨的處境越困難,高壓、活多、低薪,每一樣都打擊不小。

首先,教師的工作事無巨細,大事小情無一不需要經手,學生在學校出現任何問題都可能會歸咎於老師。有的女老師因為一入職就過上了被學生氣的生活,結果導致年紀輕輕的就出現了子宮、卵巢方面的問題。

其次,教師的本職工作本來就夠瑣碎繁多了,還要配合學校的各種活動,開不完的會、參加不完的教師競賽、填不完的表格……搞得老師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最後,雖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別看想當個好老師這麼難,薪資卻是低得可憐。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幼兒園到小初高的教師隊伍。

「娘子軍」佔據了絕大部分,很少見到幾個男性面孔,因為如果一旦男性選擇了教師行業,很可能面臨無法擔起家庭重擔的殘酷現實。

即使教師行業百般不易,其實更多是學校或教育局需要改革,並不是一朝一夕可變的,但老師們也不能因此不給學生批改作業,全部讓家長代勞。

家長幫忙批改作業是否可取?

家長批改作業無法給出針對性反饋

我們知道,學生的作業中並不只有選擇和填空的題目,還有注重解題過程、類似小作文或者涉及更複雜的內容。所謂「術業有專攻」,如果讓家長批改作業,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學生無法及時獲得針對性反饋,從而影響學習進度和質量。

再者說,也並不是所有家長的教育程度都有能力給孩子批改作業,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 家長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老師們應該明白,家長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樣也是為了幾兩碎銀到處奔波的人。

他們可能白天要頂著壓力工作,下班後的時間本就有限,還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孩子的飲食起居、成長進步上,並沒有太多精力給孩子批改作業。

所以把作業全丟給家長批改是不可取的,不管家長有沒有這個實力,首先他們就沒有這個時間。

▲▲▲ 家長、老師各司其職,家校共育兩手抓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老師各司其職,家校共育兩手抓,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但有人說如今的家校共育已然變味,某些老師將原本是應該屬於自己的職責,全部推給了家長,這種職責是錯位的。

老師應該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為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等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同時家長也不能完全依賴老師,從而放鬆對孩子的教育,這難免也會出現問題。

總結

總的來說,出現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這種現象排除個別老師本身不負責任外,其實也有老師壓力確實過大等原因,因此明令禁止只能應急,更重要的還是要提高教師待遇和進入門檻,只不過這是一項長期的偉大事業了。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教育部回應了,家長拍手叫好,老師欲哭無淚
    要問現在的學生家長教育孩子最頭疼的事情是什麼,估計十有八九都會回答輔導學生寫作業吧?因為現在不僅學生的作業難度和作業量比起以前有所增加,家長的工作也是比以前忙。前段時間某學生家長因為輔導學生寫作業最終引發了退出家長群的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後:教師,儼然變成新的「弱勢群體」
    01"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後:教師,正在變成新的"弱勢群體"現在每個家長的手機裡大概都有幾個家長群,因為老師們每天都會通過這些群給家長布置隨著這種情況越發普遍,有很多家長按捺不住了:我們每天辛苦上班,回來還要批改作業,到底是孩子學習還是我們學習?有個家長甚至因此而憤怒退群,並且發視頻"揭露"老師這一"醜惡"行為,隨之更多的家長紛紛附和,覺得老師這麼做完全是不負責任。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網絡盛行的年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從以前傳統的開家長會進化為建立微信群,老師們在群裡可以通知家長關於孩子在學校裡的一些情況,家長們也省去了往學校跑的時間,通過群信息便可得知整個班級和孩子的狀況,但是最近幾年來,關於家長群的熱議也越來越大。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家長退群事件遭熱議,老師怎麼看?教育管理者是否樂見於此?
    關於家長退群事件,最近在中小學老師和家長圈裡引發熱議,鬧得沸沸揚揚,主要還是因為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官媒的報導和評論,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門和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其實,以往相關的話題和吐槽都很多,但只是局限於一些小圈子,泛不起什麼大的波瀾。
  • 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
    多米諾骨牌效應由來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義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義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 教育部最新回應:滿足三個條件才能開學!家長放心了,學校沸騰了
    就在家長開始期待學校儘快出臺正式開學時間時,鍾南山院士對於全球疫情的最新觀點,再次讓家長們的心懸了起來。「小神獸」在家裡上網課雖然讓人操心費力,但是至少十分安全。鑑於目前疫情發展的新形勢,教育部關於「開學」也迅速做出最新回應,表示:學校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能開學。
  • 斯奈德:場上的錯誤引起了多米諾效應,我們為此付出了代價
    斯奈德:場上的錯誤引起了多米諾效應,我們為此付出了代價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言下之意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更多的關注,往往取決於家長是否認真配合老師批改孩子作業。也許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大家誰都沒有錯,但畢竟孩子的學習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才能夠有所進步。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 教育部明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前段時間家長退群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在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上,教育部12月10日有了最新回應。「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局最新通知,中小學生和家長迎來好消息,網友:希望全國實行
    比如最近「家長退群事件」就一度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隨著事件不斷的發酵,就連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都介入報導。事情的經過就是老師經常在群裡布置各種任務給家長,江蘇一位家長不滿這種做法於是直接退群並直呼: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最辛苦?
  • 家長會上,老師請「倒數第一」家長發言,一番話令老師臉紅道歉!
    家長會上,老師請「倒數第一」家長發言,一番話令老師臉紅道歉!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學質量是明顯提上去了,但是師資力量卻是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反之各方面都好了,教育系統裡面反而出現了敗類,其中就以前些日子鬧上央視的退群事件,備受社會廣大網友強烈關注。
  • 央視給出強勢回應,球迷:莫雷事件不容讓步
    但是,最近不少球迷和媒體在議論,NBA在重啟之後會不會在國內恢復直播的問題,對此央視給出了正面且強勢的回應。央視體育強勢回應,大致內容如下:央視體育與NBA方面沒有任何接觸,在NBA不對此前「莫雷事件」作出合理處理之前,NBA絕不可能回到央視的直播計劃之中。而且,央視強勢的表示,在國家主權的問題上,我們一直都是嚴肅的。
  • 「真想解散家長群」,家長3種行為惹人厭,幼兒園老師恨不得退群
    文/好奇的萌娃控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第一次獨自進入一個集體,所以父母對於幼兒園的選擇、幼兒園老師都非常挑剔,尤其是幼兒園虐童事件屢屢發生,導致家長對老師信任少得可憐。但是一天丹丹這麼長時間以來,第一次萌生了不想當幼兒園老師的想法,下班回到家,丹丹在家長群看到了一名學生家長@自己,質問自己為什麼把孩子的外套穿錯了,丹丹趕緊解釋:「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太鬧了,一下子穿錯了,真不好意思。」
  • 家長反對學校安排的班主任人選,教育部力挺:將來會是一種時髦
    我所在地區的一所私立學校,按照慣例小學四年級升五年級,班主任任課老師都有調動,就這麼一件簡單的事,班級家長不幹了,幾次集會鬧到校長室討說法。家長中有能量的人還動用關係,拉來了地方政府、市、區兩級教育局的有關領導出面協調。學校內部的人事安排這麼小的一件事,卻撲騰出了很大的水花。
  • 教育部最新回應來了!
    針對這個問題,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教育部也出臺了多次通知,由於各地疫情情況不太一樣,也無法作出一個統一的規定,各地政府也只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開學方針。不過在疫情當下,還是有部分省份學校已經開學。據悉,青海第一批高中,中職學校在3月16日將迎來開學,青海也成為全國第一個開學的省份。此後,山西,貴州也紛紛出臺通知,落實學校開學時間。
  • 「退群事件」被央視點名,引全網熱議:壓垮成年人的,只是一個微信群...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還上了央視的晚間新聞,央視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那個年代父母不需要為我們太操心,他們頂多就是督促我們把作業完成,在成績單上籤個字,一學期參加一次家長會。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如果教育回歸家庭,表面上考的是孩子,其實,暗地裡是家長間的角力,比誰更捨得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比誰更能拼命壓榨自己。
  • 教育部最新通知,小學生和家長迎來「好消息」,老師卻不開心了
    其實之前教育部就回應過,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完成,高中學校和教師資源也不足以支撐所有學生上高中,還有人說要把幼兒園也加入義務教育之中,教育部也有明確回應,幼兒園並沒有達到納入義務教育的要求。只不過前段時間教育部提出了嚴抓普職比,也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以前是6:4的比例,未來也要提升到5:5,也就是說不論學生成績好壞,未來有一半的學生無法上普通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