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
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
這是一位來自江蘇的爸爸,很顯然他的身份是學生的家長,因為不滿老師在家長群裡對家長提出批改孩子作業,輔導孩子學習的要求。
所以他在一怒之下做出了退出家長群的決定,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
就算是面對媒體鏡頭他也毫不退步: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相信這位家長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確實在如今家長批改作業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
在很多家長看來,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責任,既然自己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專業的教育,畢竟在教學方面,老師的專業性是要高於家長的。
如果作為一名老師,連最基本的批改孩子作業都難以做到,那麼家長心裡自然難以接受。
當然老師對此也有自己的說法,甚至會直接表示家長批改作業就是配合老師的工作,如果家長能夠認真地配合老師,那麼自己也會更多地在意家長家的孩子。
言下之意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更多的關注,往往取決於家長是否認真配合老師批改孩子作業。
也許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大家誰都沒有錯,但畢竟孩子的學習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才能夠有所進步。
所以只有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才能夠對孩子學習真的有利。
01
如何做到正確的家校共育呢?
1、學校起主導作用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學校和老師自然要起主導作用。因為只有老師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們不僅能夠教孩子知識,而且會教孩子方法,讓孩子能夠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孩子在每一階段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打好基礎才能讓孩子學得更穩固,更紮實。
2、家長起配合作用
家長要知道並不是自己把孩子往學校一丟,就可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無事一身輕。
因為僅僅靠課堂45分鐘的時間,至少大多數孩子都無法牢牢地掌握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課後複習。
這時家長就應該起到督促孩子作業的作用,配合老師讓孩子能夠把當天的知識當天消化,從而讓他們下一步學得更輕鬆。
02
怎麼處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
1、儘量尊重老師
如果老師並不是故意針對孩子,或者是對孩子做出一些不好的舉動,那麼有時他們的做法即便無法被家長認可,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有所進步。
這時作為家長應該繼續保持對老師的尊重,而不是因為一點分歧就對老師無視,甚至牴觸。
2、儘量私下溝通
出現問題當然要溝通,但是溝通也是講究方式的,有的家長直接在家長群裡質問老師,這樣的做法不僅老師難以接受,相信其他的家長也無法接受。
這樣的舉動會導致大家都非常的尷尬,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反而會火上澆油。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選擇和老師私下溝通,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把自己的疑惑向老師詢問,當然也可以面對面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只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問題才更容易被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