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退群引全網爭議:「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要老師幹嗎?!」

2020-12-23 看鑑

近日,江蘇一家長發布短視頻,高調宣布:「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視頻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甚至被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點評。

家長們在評論區一片「哭喊」:「我們這屆家長太難了!」

誰承想,老師們也覺得委屈:「你以為我們就容易嗎?」

01

家長:教是我教,作業我改

家長QQ、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老師統一下發一些通知,比如假期安排,家長會的時間等。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成了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的地方。

尤其是小學階段,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外,還要檢查並籤字,以致於家長們紛紛抱怨:「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老師們都在幹嘛呢?」

除了這種課堂作業,有些課外作業,簡直就是給家長布置的。

周末陪孩子參加社區活動,還要拍照上傳,做各種手工,剪紙、畫畫、吹拉彈唱,這樣的作業,孩子根本不能獨立完成,要家長動手做完,還要拍照傳到家長群。

甚至還有各種體育活動,家長不僅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要十八般武藝,招招都會。

有位家長吐槽:老師讓孩子跳繩,孩子沒學會,自己瘦了20斤。

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學校讓孩子學繫鞋帶,放學後在群裡下通知,讓孩子第二天帶有鞋帶的鞋子去學校。因為孩子太小,很多家裡都沒有帶鞋帶的鞋子,家長只好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去給孩子買鞋。

就更不用說還有各種教育APP需要下載,像學生安全教育平臺,青少年普法,禁毒等等,說是讓學生學習,其實都是家長在做。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家長爸爸因為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信息,在家長會被老師點名,崩潰大哭,稱自己加班,開會,還得盯著孩子,怎麼忙得過來......

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很多家長表示特別理解。

現代人的壓力本來就很大,一天的工作下來,已經累成狗,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做各種作業,積極配合老師的各項工作,真的的精力有限。

本文開頭的短視頻引發了官方關注,各地教育部門發規定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02

為孩子批改作業,自古有之

其實,為孩子輔導檢查作業,也是古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專利。

《紅樓夢》中,大家長賈政不理一切俗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棒打寶玉」,但如果你以為賈政的教子方式就只會「揍」,那就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在對於寶玉的教育問題上,賈政是十足的合格父親,且尤其會根據寶玉的興趣因材施教,並時不時的抽查一下寶玉的課業問題。

比如,大觀園建成,賈政知道寶玉善能吟詩作對,就讓他為園中景點題對額,寫對聯,還叫了一幫知名學者來「拋磚引玉」,讓寶玉思路大開,學問自是精進不少。

一旦有學者集會,賈政更是帶著寶玉他們去參加,出題讓他們作詩作賦,比如作《姽嫿詞》。

要說家庭教育搞得最成功的當屬蘇洵

蘇洵年少時也不愛學習,等到近而立之年,卻突然開竅了,於是發憤讀書,《三字經》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蘇老泉就是蘇洵。

蘇洵學了一肚子學問,自己卻不去參加科考,博取功名,而是在家教育自己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

蘇洵教子非常嚴厲,以致於蘇軾六十多歲時,被貶到海南島,還夢到父親檢查他背誦《春秋》,嚇得他從夢中驚醒,並作詩記載: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計功當坒春秋餘,今乃初及桓莊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釣魚。

蘇軾的得意門生秦觀,閒來無事,也喜歡教授並檢查孩子的作業,有詩曰:「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吃過午飯,喝了新茶,來,孩子們,上課了。

「養不教,父之過」,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為父母,絕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老師。

當然,後面還有一句「教不嚴,師之惰」,只是,如今的老師們對這句話也是一肚子委屈。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誰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什麼才是教育的最優解呢?

03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劍合璧,才能天下無敵

我們不禁要問:本來該對學生成績負重要責任的老師去幹什麼了?

如果說,真的是家長承擔了老師的某些職責,那老師就是責任缺失,又委屈什麼呢?

原來,老師每天都要應付各種各種表格,必要的、不必要的都要填,還要隨時聯繫家長,採集各種信息資料。

現在都是素質教育,學校裡需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素養能力,老師也就需要做各種「雜事」。

雜事來自於系統內外,各級各類名目繁多的表格、競賽、活動等。文明餐飲、光碟行動要有數據,垃圾分類教育要有計劃、總結、圖片、照片等。

而且老師自己也要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外出培訓,準備各類評比,迎接各種檢查等。

低年級的老師還要身兼保姆、警察、醫生等職務,隨時應對並解決孩子在學校出現的各種狀況。

更不要說還要在家長群裡回復、解答家長的各種問題,即使下班時間也要及時接聽家長的電話,回覆信息。

所以說家長在抱怨,老師也很委屈,在如今教育的亞歷山大下,老師和家長、學生都不能倖免,但相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家長作為「個子高」的人,承受的壓力更大。

對於「家長高調退群」事件,獲得網友點讚無數,但也有家長說:「家長群能退出,但家長的責任不能退款,自家娃更不能退貨……退群一時爽,但不會一直爽。身為家長,請你明白,我們早已『退無可退』。」

其實,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家校溝通變得方便快捷,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

而且,在全民重視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長都是自願選擇陪讀,每天為孩子檢查作業,甚至自己額外給孩子準備一些課外作業,「陪跑」各種輔導班。

總之,用盡一切辦法,竭盡所能,不讓孩子掉隊,是每個家長的首要任務,也是每個家長的責任,這不是退出家長群就能解決的。

我們都面臨著教育的壓力,你今天退一步,明天退一步,到了最後,孩子的人生之路,只會退無可退。

況且,老師的責任是「傳道受業解惑」,家長則影響孩子怎樣做人。家長才是教育的底線,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

04

結語

其實,「高調退群」應該引發的思考,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怎樣更好、更協調的合作,家長們應該明白:「退出」和「埋怨」,永遠不是教育的最優解。家校和解,才是教育的最終歸宿。

最後說一句:家長很辛苦,老師也不容易。拋開教育方面,大家都是養家餬口的「打工人」。是孩子作為紐帶把家長和老師緊密的連接了起來,因此大家都要互相體諒,畢竟「教育好孩子」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目的。

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劍合璧,才能讓我們的孩子仗劍走天涯,迎接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網絡盛行的年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從以前傳統的開家長會進化為建立微信群,老師們在群裡可以通知家長關於孩子在學校裡的一些情況,家長們也省去了往學校跑的時間,通過群信息便可得知整個班級和孩子的狀況,但是最近幾年來,關於家長群的熱議也越來越大。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這是一位來自江蘇的爸爸,很顯然他的身份是學生的家長,因為不滿老師在家長群裡對家長提出批改孩子作業,輔導孩子學習的要求。所以他在一怒之下做出了退出家長群的決定,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就算是面對媒體鏡頭他也毫不退步: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
  • 「家長退群」事件持續發酵,引共鳴:他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卻不曾想,自從進了家長群,每天關注著老師發的各種信息,害怕看漏了或者回復晚了。因為事關孩子的教育,沒關係,時刻關注家長群的動態這些都是父母該做的,然而,有些學校的老師竟然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就是不堪家長群的壓力,憤而退群,並公然喊話學校和老師: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老師矛盾再升級,爸爸控訴引共鳴
    老師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輩子,好老師可以為學生指明人生道路,而壞的老師也會讓孩子整個人生都受到影響。時代進步了,教育變好了,但老師的爭議卻變多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越發升級,有的是家長沒事找事,而有的則是老師不負責任。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孩子爸爸退出家長群引熱議
    近日,「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成為微博熱搜,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的跟蹤報導讓話題不斷升級。「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群?」「幹啥啥不行,退群第一名!」「造成我們焦慮和育兒困擾的最大根源,根本不是一線老師!」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男子怒懟老師!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
    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 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家長退群,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
  • 男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群內頓時炸開鍋
    男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家長群頓時炸鍋相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提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總是有說不出的苦衷。但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卻屢屢遭遇"爆發期",不是被孩子氣到,就是對老師有諸多怨言。有位男家長在長期輔導孩子做作業之後,終於在一次深夜裡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
  • 小學生「倒數第一」試捲走紅,老師邊改邊笑:這孩子我教不了
    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好,將來有出息,但有些孩子並未能朝著父母的意願發展,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盡人意。 小學生"倒數第一"試捲走紅,老師邊改邊笑:這孩子我教不了。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阿掰猜嘚」竟是對的(組圖)
    近日,一位老師教拼音引爭議,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但聽到的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而是「阿掰猜嘚哦F該,喝一災開艾嘍艾木乃……」據一名轉發的網友稱,這段視頻在家長群中瘋傳,視頻中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認為其發音奇怪
  • 「我孩子不吃米,幼兒園必須改」,家長無理要求後,園長回擊被贊
    有人會說,可以等涼一點再給孩子吃呀,可你想想,要把湯麵放到對小孩安全的溫度,它得糊成什麼樣?你確定孩子還能吃得下去?退一萬步說,安全不安全只是相對來說,米飯確實比湯麵安全點,對於小孩來說,剛盛的湯麵如果不小心打翻到身上了絕對比一碗米飯打翻要嚴重。
  • 一位爸爸憤怒退出家長群,他退群後的一番話,引起廣大家長共鳴!
    最近,一位爸爸憤怒的退出了家長群,引發了爭議,這位爸爸回應:「我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要求這麼多,是孩子上課還是家長上課?」以下是這位爸爸的描述:「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守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整天不是叫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批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辛苦什麼?
  • 家長教錯孩子讀音,在班上鬧笑話,老師:家長教之前自己要搞清楚
    有一天老師布置了一道作業,要爸爸媽媽自由選擇一首古詩,教給孩子們,正好莉莉在追一部電視劇,講楊貴妃的,裡面就一首她很喜歡的古詩,叫《過清華宮絕句》,於是莉莉就教了兒子這首詩。可是讓她想不到的是,兒子放學回來竟然說老師說他把拼音讀錯了,還說讓家裡的爸爸媽媽教孩子之前自己先要搞清楚。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怎麼念?老師坦言: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怎麼念?一位家長說,這個字不就是讀作「cuī」嗎?幾十年前的老師都是這麼教的,就連電視上的一些節目主持人也都是這麼讀的,這些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就想當然地直接讓孩子讀「cuī」這個拼音。
  •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教了20年咋錯了?老師解釋家長無奈
    前幾天朋友說,家裡老人和孩子老師發生了點不愉快。原來孩子幼兒園沒開學,今年9月要上小學,他們給孩子報了個網課提升班。每天老師網上講解,給孩子布置些任務。那天朋友要倒班不在家,就把兒子送到奶奶那,奶奶盯著學習。做完數學,語文有個古詩打卡,要求孩子上傳背誦古詩的視頻。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天就是吃睡玩,老師就算想教也不敢教,角色更像是「保育員」;一上小學,立馬變得天差地別,處處都要講紀律守規矩,上課時要坐直認真聽講,放了學還要按時寫作業,就連老師也更嚴肅了。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間的過渡期該由誰負責銜接呢?家長也很苦惱:「難不成我自己教?」「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專家:系字母表的正確讀法
    ,我都記不全了。」老師教拼音引爭議白樹民認為,小學生只要知道字母表的順序就可以,不必強制要求掌握兩種讀音,「視頻裡的讀音小學階段還是用不上的,本科研究生階段涉及到漢語言文字方面的倒是可以涉獵。」而市民趙女士卻能流利地用視頻中的發音熟背26個拼音字母,「小時候我父親教我的,同學聽到我說的這個都會哈哈大笑。父親說這是他上小學時老師教他的,他的老師估計現在都得八九十歲了。」
  • 「最固執老爸」走紅,和老師爭改「家長群」名稱,群裡人笑出內傷
    今日話題:最固執老爸和老師爭改"家長群"名稱 教育如今是所有人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為了孩子能夠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家長與老師也更是建立起了聯盟的關係。 所以家長群應運而生,其實這樣的媒介還是不錯的,老師有事情可以方便在群內通知家長,留作業並且共同監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