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2021-01-10 朗姐育兒說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730字

閱讀時長:約5.5分鐘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開發你的內心。——蘇格拉底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原本孩子初入小學就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環境等問題,而如今政策明令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導致兩個階段的過渡幾乎「斷裂」,令「幼小銜接」的矛盾更加嚴重。

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天就是吃睡玩,老師就算想教也不敢教,角色更像是「保育員」;

一上小學,立馬變得天差地別,處處都要講紀律守規矩,上課時要坐直認真聽講,放了學還要按時寫作業,就連老師也更嚴肅了。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間的過渡期該由誰負責銜接呢?家長也很苦惱:「難不成我自己教?」「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而事實上,除了家長親自上陣,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就算給孩子轉私立幼兒園或者報幼小銜班也同樣離不了家長的陪伴。

面對幼小銜接的現象,家長該如何解決?

※ 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孩子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心裡一定一些擔憂和疑惑。

家長可以嘗試跟孩子聊一聊關於小學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說說內心想法,雖然孩子的表達可能不太清晰,但通過聊天家長可以多少探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比如有的孩子會擔心迷路找不到教室,有的會擔心記不住自己的座位,有的會擔心沒有一起玩的好朋友等等。

針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家長可以逐一解釋,打消孩子心中的惶恐。

此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講講自己上小學的事情,或者孩子的哥哥姐姐們上小學時的一些情況,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所期待。

最好還能帶孩子到即將進入的小學參觀,讓孩子熟悉一下新環境,消除陌生感。

※※ 學習能力比知識銜接更重要

孩子上小學前的知識儲備不用太多,家庭中日常的啟蒙教育其實就足夠了,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及時理解學到的知識,從而跟上教學節奏。

▼ 培養孩子善於傾聽的習慣

首先,耐心聽講的前提是善於傾聽。小學一堂課的時間至少有40分鐘的時間,如果孩子可以坐得住並且停下來,至少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為此,家長可以採取一些傾聽策略,比如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培養傾聽能力,過程中孩子如果吵鬧打斷,家長需告訴孩子要等別人說完話再發表意見,結束後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感想。

▼ 培養孩子學會觀察的習慣

其次,學會觀察也是孩子學習能力的基礎。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引導孩子看圖說話,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書裡的內容;還可以時常帶著孩子接近大自然,指引孩子在自然中觀察變化,當孩子提問時耐心講解。

此外,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發現、觀察周圍的事物,並且描述出來,這樣積累下來,孩子的觀察、語言、記憶等能力都會提高。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每個孩子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尤其在小學時處在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孩子的成績卻有好有壞,這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於注意力是否集中。

如果在入學初期家長沒有幫助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那麼後期孩子想要自己更正就會困難重重,同時注意力不集中會成為學習生涯的攔路虎。

因此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比如與孩子一起參與一些玩拼圖、樂高、下棋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家長陪伴孩子時也要全身心投入,做好榜樣作用,切忌一心二用。

▼ 規則意識很重要

孩子上幼兒園時,學校的活動偏向生活和遊戲性質,家庭作業更多是家長幫助完成的,上學遲到了家長跟老師解釋一下就行,請假也是家長全權負責。

但是上了小學後,作息安排和學習要求就會相對嚴格,家長要及時讓孩子明白規則意識的重要性,並且有針對性地培養。

家長需規劃並且告知孩子作息時間的變化,調整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做事不拖延、有時間觀念等好習慣。

總結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孩子人生道路的最早轉折點,家長科學做好過渡銜接的入學前準備是一項長期工作。

如果家長時間較充裕,平時在家就可以訓練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做一些簡單的知識儲備;

如果家長忙於工作時間有限,把孩子送去上幼小銜接班也未為不可,但也要儘量多花一些時間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和適應情況,不可放任自流。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小學要求有基礎,幼兒園卻不讓教,家長:難不成讓我自己教!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出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人,不少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進行輔導,這樣孩子在小學也可以輕鬆點。要是在幼兒園時沒有學習到任何基礎教程,孩子會感覺很吃力,父母也會面臨著很大壓力。
  • 幼兒園不給教,上小學又要基礎,家長怒了:交錢了難道還要我教嗎
    許多地區嚴查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明令禁止幼兒園開設英語、拼音課,不允許幼兒園教授小學階段知識。禁令一出,加上部門嚴查,幾乎所有公立幼兒園都嚴格按要求執行,似乎一夜之間幼兒園老師獲得了「解放」,而禁令之下的幼兒園家長們卻遇到了困難!對於這一禁令,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看法。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超前教育這道題家長要怎麼解?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陪孩子念唐詩,我爸說:「教得太早了,娃的大腦還沒發育好,讓娃的腦子歇著。」我呵呵笑了一下。三歲的時候,我陪孩子看書,我爸跟我說:「這個年齡要把智力啟蒙給加上,我看人家網上那些小孩都學這學那的,也沒見你給教。」我打趣道:「爸,這回你不擔心太早了?」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知識,小學卻不接受0基礎,家長應該怎麼辦?
    原來,同班的同學大多數早已經把拼音和簡單的數學學得很好了,尤其是拼音,老師講課的時候就非常快,梁女士的兒子全靠她晚上自己在家裡教才能勉強趕上。 梁女士看到網上引起的討論,感到既氣憤又疑惑:不是早就說過幼兒園不能教小學知識嗎?為什麼上了小學後,幾乎所有孩子都像是早就學過了似的?幼兒園不教,小學又不放慢腳步等等0基礎的孩子,家長真是太難了!
  • 漢語拼音,幼兒園「不能教」,小學「一帶而過」,家長有苦難言
    她說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家長要求幼兒園提前教孩子一些基礎的漢語拼音和簡單數學。幼兒園園長說,國家有規定,不讓教,每天教的只是唱歌、跳舞,做遊戲。琳琳也認為幼兒園就應該以玩兒為主,別人忙著給孩子報幼小銜接補習班的時候,她依然我行我素。孩子上了一年級後,學校老師說:「這些基礎知識,你們在幼兒園都學過了,我們就講快點。」
  • 家長教錯孩子讀音,在班上鬧笑話,老師:家長教之前自己要搞清楚
    可是上了小學就不一樣了,小學孩子們的學業就已經很多了,要學很多門課,又加上父母平時都把時間花在功課上,根本就沒有在看以前的課本了,所以有時候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遇見很多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孩子念錯拼音被老師批評莉莉有一個今年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學習成績還可以,自從兒子上了小學,莉莉每天晚上都會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作業,所以覺得孩子的好成績也和自己的用心教導有關係。
  • 深圳幼兒園不再教小學知識!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
    可是近日有深圳家長含淚提醒毫無基礎的小一家長趕緊送孩子去輔導班,拼音二周就結束,沒有基礎想熟練掌握太難啦……您認為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的做法值得推廣嗎?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有深圳家長堅決支持幼兒園這種做法:表態「坐標深圳。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
    之前有爸爸給我們留言:孩子剛上一年級時,他被老師叫過去教育一頓:怎麼啥都不會?他很委屈:幼兒園不是都不讓提前學嗎? 家長說,幼兒園老師認為不要超前學,但是,很多小學老師卻不這樣認為——小學老師表面上說,幼兒園不要提前學,但是,私底下,有些老師會告訴家長:還是要學點,不然小學一開始跟不上,孩子和家長都會很辛苦。
  • 「什麼都我教,要你幹啥?」家長群變成作業群,寶爸怒氣質問老師
    文/妮妮孩子的學習是現在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但是現在想要教一個孩子學習可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現在孩子學得越多,家長們的壓力也越大。所以,現在的這種教育模式也引起了很多家長們的不滿,一天辛辛苦苦工作回到家裡,還要面對老師們布置的作業,家長們難免會出現有脾氣的時候。「什麼都我教,要你幹啥?」
  • 有老師說,能教初中不教小學,能教高中不教初中,有道理嗎?
    有一次朋友學校的幾個老師說到教師資格證考試,發現身邊的小學老師老師大都是小學教師資格證。我朋友不是師範專業的,雖然當時沒想好當老師,但還是跟風考了一個,她覺得高中教師資格證最好,以後想要教書的話,選擇也更多,所以就直接考了高中教師資格證。
  • 體育老師因長得太帥只能教初中,學生家長:去幼兒園更放心!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得更好看,最起碼也是男的想要瀟灑,女的想要漂亮。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是不是顏值是個很重要的加分項呢?同樣是辦一件事,遇到美女或者帥哥就會順利一些,我管這個叫「顏值效應」。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竟有一個人因為長得太帥而苦惱不已。
  • 幼兒園老師建議:幼升小,家長不要只教孩子學認字、背單詞
    家長過多的將小學知識教給孩子,如果高於孩子實際達到的水平,孩子會不理解,只能死記硬背。我女兒剛升小學的第一個家長會,校長就強調書寫的重要性。所以,在剩下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家長要重點訂正孩子的書寫姿勢。
  • 家長退群引全網爭議:「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要老師幹嗎?!」
    01家長:教是我教,作業我改家長QQ、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老師統一下發一些通知,比如假期安排,家長會的時間等。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成了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的地方。尤其是小學階段,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外,還要檢查並籤字,以致於家長們紛紛抱怨:「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老師們都在幹嘛呢?」除了這種課堂作業,有些課外作業,簡直就是給家長布置的。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這是我聽過的最專業回答,你還沒被說服嗎?
    趕緊打電話給教小學語文的閨蜜,得知他們會打破幼兒園的教學習慣,給孩子們從新灌輸新的拼音知識後,我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我的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是不教孩子這些的,可是你不教不代表別的幼兒園不教,參差不齊的水平就會誤導孩子和老師,造成進度過快的局面。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教拼音呢?這是我當初選擇幼兒園的園長回答,個人感覺最專業,現在拿出來供大家分析。
  • 幼兒園老師不會告訴你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幼兒園也同樣是一個小江湖;江湖有江湖規矩,而幼兒園也有自己的潛規則,家長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讓自己省心,那就一定要了解好幼兒園裡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情,以下這三個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一定要知道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跟不上」,家長:幼小銜接到底該怎麼辦
    但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會持兩種完全不同的觀念,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上幼兒園不需要學習一些文化知識,但是有的家長卻覺得幼兒園應該教授孩子一些最基本的小學知識,這樣孩子在進入小學後才不會跟不上。教育局發布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幼兒園進行的拼音、漢字、英語等課程要堅決禁止,社會上的任何機構也不得以幼小銜接的名義開設任何的課程,小學的教育必須從零開始。
  • 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小學必須會拼音,家長太難
    教育局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小學也必須從頭開始教拼音不能快速帶過。但是拼音有63個,每天孩子們的語文課也是固定的,小學課程安排兩個月的時間把拼音全部教完,進度不會因為某些孩子們沒有學過而減慢,並且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教材,對傳統的拼音教學方式又進行了重大改革,不是把拼音單獨列出來學,而是隨文識字,把拼音穿插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學過拼音的孩子能學得很快,但如果沒有基礎就會跟不上,即使幼兒園裡再優秀,上學後別人懂的他不懂,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 幼兒園不學拼音小學跟不上?幼小銜接有必要嗎?送給糾結的家長
    糾結的是周圍的人都在外面上,害怕自己會落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幼兒園不學拼音小學能不能跟得上,以及幼小銜接有沒有必要上的問題。2018年,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 追責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家長心裡其實很矛盾
    7月15日,教育部門下發通知放出狠話: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禁止校外輔導機構開設幼小銜接等內容。這一通知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多家長表示「不提前教,孩子上一年級跟不上怎麼辦?」「我家孩子拿筆的姿勢還不會呢?」「我兒子現在數數都不會,不教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