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高點,讀懂恆大的造車邏輯

2020-12-12 騰訊網

來源:金融界網站

恆大官方宣布的電動汽車量產節點,是「2021年下半年」。好消息是,今年的疫情並未影響該進度計劃。

不過這也意味著,即便如期量產,恆大仍需要在沒任何盈利產出的情況下,進行大半年的資金淨投入。這當中包括但不僅限於破紀錄的14款新車型的同步研發費用、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的建設運營、全球11個研究院3200人龐大技術團隊的科研開支……

要讀懂這種破釜沉舟式的造車方式,或需要跳出純粹的商業邏輯。

恆馳1路跑

造車,就是足球2.0

恆大並非第一次如此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一項新產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足球。愈十年的淨虧損,為的只是振興中國足球。且不說冠絕中國足壇的戰績,單說恆大成功將球迷帶回了球場,就堪稱中國足球振興的基礎。

汽車作為支柱產業,電動汽車作為其中的抓手,盈利前景比足球廣闊得多。但直至目前,中國仍未誕生擁有足夠競爭力的本土電動汽車企業。按許家印的性格,恆大入局,並不讓人意外。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9年進軍電動汽車產業起,恆大在國際上進行了一系列併購,將整車製造、動力總成、底盤等產業鏈核心技術收入囊中;與全球技術研發、造型設計、零部件供應龍頭展開廣泛合作,以確保產品的品質。

恆大與15位世界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籤訂造型設計戰略合作

汽車行業是個充分市場競爭的行業,有分析預測,一旦恆大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將產生鯰魚效應,刺激其他本土車企改進技術、提升品質,進而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恆大與世界零部件供應商龍頭籤訂合作協議時,對零部件的國產化提出了不低的要求,鼓勵它們在中國設廠生產,這對拉動我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建立和完善,意義重大。

質疑?用事實反擊

有了義無反顧的決心後,恆大造車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外界的質疑。有著濃鬱地產背景的企業,能否如願造出與「智能」「科技」緊密掛鈎的電動汽車。稍早前,一篇直指恆大汽車管理層幾乎全是地產班底的文章,更是將這家企業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實上,恆大的汽車班底雖不能說完美,但在行業中已屬數一數二。在已曝光的科研團隊名單中,有大量來自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東風、上汽、北汽等車企的技術專家。恆大的電池研究院,則由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領銜一大批日韓專家。

最新的動態是,恆大首款車型「恆馳1」的內飾已基本定型,宇航級的旗艦智能座艙內,配備了標誌性的超大三聯屏,並能實現五屏聯動,藉助百度和騰訊的雙生態5G互聯技術,可謂科技感爆棚。此外,從恆大公布的一段路跑視頻來看,這款定位旗艦級的D級轎車,已經不再停留在PPT上——從目前能獲得的資訊來看,這是一輛水準之上的好車。

全球首創超大三聯屏

組建了卓越的專業團隊,產品的研發也在順利推進,許家印終於可以底氣十足地宣布他龐大的市場目標:2025年前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前500萬輛。

中國本土車企,需要這份信心。

相關焦點

  • 80%的人都沒看懂恆大的造車邏輯
    如果你的起步優勢,是依靠既有的產業鏈進行整合和複製,待產品面世後,再用掙來的快錢,從零開始反哺自己的研發和服務體系,那麼造電動車就相對容易。但若你的起步優勢,是不惜血本的先構建完備的自主研發體系,待整個內部生態成熟之後,再量產造車,那麼造電動車便相對較難。
  • 恆大造車背後的三重邏輯
    作者 | 宋老師出品 | 子彈財經1、產業飛輪效應特斯拉17年出了三代產品,新能源造車門檻、進程之緩可想而知。技術的革新總是緩慢的,在新的消費升級潮來前,新品迭代不及將錯失好局。以老牌房企身份出徵新能源的恆大汽車半路殺出,總結特斯拉創業歷程,從復盤到創新再到追趕流程,恆大將其縮短為兩年。8月份發布6款車型,12月剛過,便傳出路跑消息,商業奇兵可謂神速。其實並不難理解,恆大屢創奇蹟的答案是:資本能力下,技術實力在車企間處於均衡,只要技術研發人才足以支撐,老品牌尚未形成的信任便由新品牌來分流。
  • 一款觀致7、1000家直營店,寶能姚振華造車邏輯是什麼?
    賈躍亭或許也曾懷揣實業報國「造車」夢站在今天的時間維度上,我們並不願意妄自揣測,賈躍亭當年是否真的懷揣著一顆「造車」赤子之心。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結果卻是,賈躍亭自己的造車夢打了水漂不說,還連帶著「坑」了不少人。
  • 恆大造車的荒誕故事
    許家印帶著紅色的安全帽站在生產線旁邊,滿面笑容地說自己仿佛回到 28 年前,在舞陽鋼鐵廠當車間主任的感覺。此時距離地產商恆大宣布造車已有兩年多。期間恆大與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合作又分手、收購或投資至少 6 家企業、發布 14 款車型、要建 10 間整車工廠。在他出鏡的宣傳視頻裡,產線上的車型依然是國能 NEVS 93。
  • 恆大造車值得我們多給其一些耐心與期待
    在對恆大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行動進行了一段時間觀察後,筆者逐漸開始篤定到恆大造車是認真的,不僅有著巨大的戰略決心,還有著清晰的戰略邏輯與有序的戰略節奏。 首先,恆大造車是恆大集團致力於成為一個基業長青企業的必然要求。這是源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沒有一種商業模式與產品能保證企業的長治久安。
  • 「造車記」又更新!恆大造車決心有多大?
    一直牢牢佔據汽車圈C位的恆大,近日再度更新"造車記":恆馳1啟動路跑、高端智能內飾曝光,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也相繼亮相。重拳出擊之下,"假造車"謠言不攻自破,也進一步彰顯恆大造車的巨大決心和信心。
  • 六車齊發!看「造車新秀」恆大如何後發先至?
    8月3日,恆馳6款車在上海、廣州同時亮相,囊括了A到D級各級別車型,以及轎車、轎跑、SUV、MPV等全系列乘用車型,引發全球轟動。 要知道,在此之前,恆大造車是「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這種「一窮二白」的背景下,恆大如何做到今天的「六車齊發」呢?
  •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你覺得恆大造車靠譜嗎?
    就在幾天前,恆馳品牌的6款新車同時亮相,這讓大家不禁想問恆大造車真的靠譜嗎?從「收購」開始 逐夢汽車圈恆大集團的造車之路要從2年前說起。2018年6月,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
  • 字典裡寫滿「勇敢」的恆大,造車路註定崎嶇而偉大
    相比其他新勢力,恆大顯而易見的造車優勢就是「快準狠」——在短時間內,斥重資通過併購相關企業和技術,快速發布6款可圈可點的新能源車型。這背後是恆大,有強大的現金流作為造車體系硬核支撐。這是其他新勢力所不能比擬的。
  • 土豪恆大造車荒誕,「野蠻人」姚振華的寶能汽車靠譜嗎?
    日前,某財經類媒體的一篇《恆大造車的荒誕故事》,快速在汽車圈刷屏,並引發業界內外廣泛熱議。 該文結合公開資料、實地探訪、多位恆大汽車在職/離職工程師,以及一些接近恆大內部的知情人士「爆料」等信息,指出了恆大許家印造車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諸如「倒序造車」、「廣撒網」、「合同程序不嚴謹」等諸多弊病。
  • 恆大「PPT」造車萬人捧!賈躍亭造車被說成大騙子?
    雖然當前FF91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量產,但至少證明了一個點,那就是賈躍亭是真心在造車,哪怕眼前的困難巨大!許家印也玩PPT造車?說人家賈躍亭玩PPT造車,我覺得許家印的本事比賈躍亭還要大。恆大的主業是房地產,但近些年房地產行業是個什麼樣的情況,相信朋友們都清楚,我嚴重懷疑恆大融資能力不暢,推動恆大汽車上市,然後佔據高股份,說白了就是想依靠恆大汽車來融資罷了。可笑的是,居然有那麼多人認為恆大造車肯定能行,因為許家印敢做,能做?確實也是,看看許家印這些年對外打的包票,哪一次成功了?
  • 六車齊發 恆大造車手握的是什麼牌?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既擠滿了造車新勢力,也有眾多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跨界者」恆大顯然是跳出常規解法的「升維思考者」, 不按套路出牌,卻取得讓人驚嘆的成效。
  • 恆大造車,重新定義路跑
    文/張一昨天一段30秒的恆大恆馳1路跑的官方視頻火爆全網後,網友紛紛調侃,新造車不僅定義造車方式,更是重新定義了路跑,甚至還有更過分的戲稱恆大這是在路跑還要跑路……
  • 恆大造車,到了考驗定力的時候了
    作者:尼莫 編輯:老胡 恆大造車,每隔數月都會出現一次全民刷屏。 此次實車的面世,是恆馳8月份「六車齊發」之後的關鍵一步,也湊巧的是恆大對近期外界質疑聲音的回應。 任何雄心都會面對質疑,尤其是對於汽車這個需要資金、技術長周期投入的行業。可以確認的是,不可輕視的是恆大造車的信心、決心,以及這家公司要做就做最好的一貫風格。
  • 無懼質疑 恆大造車拼硬實力
    這兩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冒出的恆大汽車也正經歷成長的煩惱。質疑者認為,造車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跨界者恆大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甚至開始懷疑恆大造車的動機。不過,恆大不是弱者,選擇用硬實力說話。擁核心技術、人才 掌握主動權造車最核心的是技術與人才,恆大雖是跨界造車,但也深諳此道。2019年,恆大創造性地採取「資金換技術、技術換時間」的策略,通過大手筆的併購與整合,恆大在3.0底盤構架、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總成、輪轂電機等多個方面,迅速擁有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
  • 「雄獅」來了,恆大神秘「造車天團」曝光_易車網
    近年來,隨著造車新勢力的不斷湧現,汽車行業的競爭也是愈發激烈,在市場逐步趨向飽和的狀態下,恆大宣布入局造車,成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本就擁有了不少成就、資本累積雄厚的大集團,恆大造車可以說是擁有了資本與實力的先天優勢。
  • 跨界造車眾生相:虛線的蘋果,曲線的華為,直線的恆大
    國內外不少公司都卷進了跨界造車這股風潮,經過市場的毒打,國外著名家電企業戴森已經正式宣布繳械投降,由造車轉為了造零件。在造車路上走得磕絆的蘋果對其造車意圖總是遮遮掩掩,其中虛實難探;在我的認知中,華為大概率是會「曲線造車」,而恆大一日千裡,量產車指日可待。
  • 恆大汽車跨界造車,真實目的沒這麼簡單
    說恆馳汽車就先說恆大集團,恆大集團作為國內房地產的龍頭老大,財力不用多說,許家印老闆憑藉著恆大集團強勢登頂富豪榜首;恆大集團旗下的業務,我們老百姓最了解的應該就是房地產,體育和飲用水了。如今恆大又發布了恆馳這個汽車品牌,準備造汽車了,但是看著恆大發布的6款車型,滷蛋君真的想知道,恆大是要造車還是要造勢呢?
  • 威馬千萬租金店面易主 恆大汽車接盤力證造車真誠性
    不具名汽車分析師對《汽車專業網》編輯表示,威馬的聲量目前已經落後於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造車新勢力,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二陣營。一方面銷量不及蔚來等三家,另一方面在上市層面也落後於蔚來等,北京新天地的高租金對於威馬來說算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威馬今年撤出北京新天地也是理所當然。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樹大招風的恆大這次亮出了造車的底牌。12月7日,一段恆馳1路跑的視頻刷爆全網,視頻中,恆馳1造型與此前曝光的官網圖相似度極高,富有動感的溜背車頂、流暢優雅的線條,高端豪華感十足,顏值「爆表」。從新車發布,到實車路跑,恆大汽車僅用了4個月時間。「恆大速度」在造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