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挑戰孔家的世襲家族,2000多年延續不斷,如今仍然享受供奉

2021-01-08 騰訊網

國人腦中裝著的「家族觀念」,是從古傳承至今的文化心理。在古代,有血緣關係的親族是緊密相連的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我們經常能聽到「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隴西李氏」這樣的詞。

琅琊(郡)、陳郡、隴西(郡),就是各大姓氏的郡望。現在只要不是特別冷門、人口特別少的姓氏基本都有自己的郡望,「望」很好理解,名門望族,跟郡合一塊指某個地域範圍內某個姓氏的大族,好比提起孔家我們就想到山東曲阜、魯郡孔氏。

至聖先師孔子的家族,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特別的一個世襲家族。看《紅樓夢》就知道,在古代世襲大家族幾乎都會「盛極而衰」,就算祖宗厲害,也保不住後代的子孫個個爭氣不惹怒皇帝,不迎來抄家、人口四散的悽涼結局。

可孔家不同,孔家是皇帝欽點要世世代代傳承不斷的家族,孔子大概也想不到他生前不受諸侯待見,死後他創立的學說卻大受歡迎。哲學意識上「儒釋道」三分天下,不管你認不認同孔子,都無法否認孔子的影響力大。

眾所周知,孔子的嫡派後裔擁有「衍聖公」世襲封號。在古代,不論世道如何變遷,「衍聖公」的名頭都穩如泰山。不要說中原王朝了,就連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懂得要重視孔子家族的影響力,為此還鬧過3個衍聖公並立的事情。

孔子家族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皇家支持,漢高祖劉邦是第一個祭孔的皇帝;從隋朝開始,孔子就被尊為所有人的「先師」;唐朝規定每個縣都必須建廟祭祀孔子;1906年,清朝更規定孔廟祀典升級為「大祀」。

既然孔子的地位尊崇,那孔子的後人享受一些待遇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在明朝中後期和清朝,「衍聖公」是正一品銜,文臣之首,除了少數皇帝(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不怎麼買孔家的帳,其餘皇帝都竭盡所能給予孔子後代關照,甚至曲阜的縣令都由孔家人世襲擔任。

雖然在現代社會,孔氏家族已經不會靠著孔子一人享受世襲好處了,但在文化層面上,孔氏家族仍然代表著一種傳承。縱觀歷史,能對孔氏家族傳承之悠久發起挑戰的世襲家族接近於沒有,只有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家族能試試。

公元34年,也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期間,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張家有個男童呱呱墜地了。傳說這個男童出生時屋子裡的香氣瀰漫了很久都不散,屋子上方有黃色雲彩,院子裡有紫色微光,這是星宿降臨人世的表現。

當然了,這樣的說法古人相信,現代人不一定信。這個男童就是後來的張天師,天師本名張道陵。小時候的他就比鄰居孩子聰明,老子留下來的《道德經》,他7歲就能讀懂,順便還給人做出解釋。

但張道陵不願意踏入仕途,他早些年其實也是讀儒家典籍出身的,讀到了京師當太學生。但讀多了,張道陵感嘆:「這些怎麼能勘破生死之道呢?」於是他把儒家經典一扔,到洛陽北邙山隱居修道。皇帝派人來找他時,張道陵幾次三番委婉拒絕了:「我志在青山之中。」

後來,張道陵就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關於「正一」之名,《崆峒問答》是這麼解釋的:「何謂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雜。」道教五大派系,分別是全真、茅山、靈寶、淨明、正一,其他教派我們不說,張道陵的正一道有個很明顯的特點。

在正一道,天師職位跟古代名門望族走同樣模式,世襲傳承,立下了「非我宗親不能傳」的鐵板規矩。也就是說,繼承天師之位的只能是祖師張道陵的子孫,需要有嫡系血脈,還必須獲得相關的信物。

「天師」這個名號一開始只在民間流行,直到元朝才獲得官方蓋章認定;而封正一道張天師為真人的歷史則始於南宋時期,從那時候起,正一派就成為符籙派道教的統領。

幾千年的道教歷史,正一道在其中的影響可謂巨大,太上老君這個道教關鍵性人物就與正一道緊密關聯,現在四川一帶還流傳張天師用太上老君符籙破鬼兵的故事。天師道在古代的發展雖說不是一帆風順的,但直到現在,張天師的後人都世傳其職,形成了「天師世家」。

正一道祖庭在江西龍虎山,是張道陵先師結廬煉丹修道的地方。從第4代天師張盛開始,天師的歷代子孫都住在龍虎山上,民國時期天師傳位短暫出現了混亂,但現在龍虎山的祖庭又大有復興之勢。

2000年來,天師道在民間產生的影響早已算都算不清了,民間供奉張天師的做法也一直沒斷過。正一道本身吸取了不少傳統文化精髓,不能單單以一個簡單教派論斷。要論傳承不斷絕,天師家族還真能跟至聖先師孔子家族較量較量呢!

相關焦點

  • 孔家的世襲家族,維持2000多年延續不斷,如今仍然享受供奉
    遠古時期,血緣關係密切的家族是一個整體,一榮一辱,所以我們常聽人說: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隴西李氏,等等。琅琊(郡),陳郡,隴西(郡),都是以姓為氏。如今只要不冷不熱、人口稀少的姓氏基本都有自己的郡望,「郡望」很好理解,名門望族,跟郡合在一起表示某一地區某一個姓的大族,猶如提起孔氏我們就想起山東曲阜,想起魯郡孔氏。
  • 中國唯一能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延續了2000多年,名字聽著耳熟
    至於衍聖公,是孔子嫡長子孫的世襲封號,一直持續到1935年的民國時期,期間的衍聖公,都陸續在朝廷為官。 而在歷史上,唯一能夠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也傳承延續了2000多年,名字聽著諸位也會耳熟,這就是天師世襲。
  •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家,延續2000年從未中斷,至今仍享受供奉
    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而素來看重家族血脈傳承的國人,也誕生了不少名門世家,而孔家又是名聲最大的家族之一,這都源於儒家祖師孔子,王朝允許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算是對儒家學派的一種尊敬,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到了宋代以後,孔子一直沿用了衍聖公的稱呼。
  • 史上唯一能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名字有些熟悉
    而在這個文化基礎上,家族血緣關係在中國就顯得更加重要。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因為對家族延續的重視,在古代經常會出現一些豪門大族,皇帝下令抄斬滿門時,總是提到「上上下下幾百口人」這個說法,可見古代家族之龐大。
  • 唯一能與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近兩千年從未中斷,至今仍有人供奉
    不過也有例外,中國仍有不少家族持續輝煌延綿至今,最出名的就是山東孔家。孔子孔子算是中國的一塊招牌,其影響力之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超過了古代的皇族,一直以來都是讀書人心中的楷模。如今在國外也有不少的"孔子學院",儼然已成了中國的軟實力。
  • 衍聖公世襲了900年?孔子後人為何能受封2000多年?不管王朝變遷
    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不管朝代如何變遷,有一個家族是永遠都處於榮耀巔峰,那就是老孔家。有人就問了,就連皇上家裡在王朝滅亡的時候,都要被屠戮殆盡,為啥老孔家偏偏能夠安然無恙?他們祖墳上燒高香了嗎?見證歷史的,不是史書,而是老孔家的這些墳冢,從秦漢一直到現在,據說裡面有10萬加座墳冢,可見延續時間之長。孔家有如此待遇,這都要歸功於孔子本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幾乎成為了封建專制統治的核心思想。除了皇帝可以不遵守外,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要學習這一思想。
  • 中國古代第一家族,憑什麼興盛2000年?
    2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有文化,守規矩」,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當一個家族2000多年延續不斷執行到底的時候,它開始迸發出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 能夠與孔子家族相提並論的家族,延續兩千多年,受到帝王敬重
    孔子是古代的聖賢人之一,無論是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孔子都是熟悉的,現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孔子學院。外國的孔子學院專門用來學習孔子的經典作品。不可否認的是,孔子的著作雖說誕生在兩千多年之前,但是孔子的思想時至今日仍然可以影響後人。
  • 孔子家族往事
    2 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 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
  • 這是中國最牛的縣令家族——孔家
    所以歷代帝王對於縣令的人選還是比較看重的,雖然他們官職不大,但是位於基層,能直接體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代表的是皇家,所以不能隨意的任用。接下來咱們說的這個縣令家族,當了890年的縣令,雖然聽起來有點荒唐,但是他卻是真實存在歷史上的,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最大原因就是這個家族太厲害,在我們的認知中,歷史上超過300年的王朝少之又少,到底是哪個優秀彪悍的家族超越了皇族!說起來,這個家族我們都知道,他就是孔家。
  • 孔子後人現在還享受衍聖公待遇嗎?
    一個家族之所以能夠輝煌,首要的條件便是要具備其它家族所沒有的優勢,方能壓制其它家族,創造輝煌,這個優勢可以是財富、權力等等,當然了還有「思想、學術」,但是,當這個家族所具備的壓制其它家族的優勢消失時,自然也就衰落了。
  • 唯一能和孔子家族叫板的豪門,世代受到朝廷冊封,和衍聖公分庭抗禮
    說到孔子,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愛,知禮的思想,主張封建統治者應該實行仁政,以教化天下,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後人也就尊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儒家學派也成為封建正統,公元1055年,宋仁宗冊封孔子後人為衍聖公,這個封號一直延續到
  • 中國有個家族,延續2000年出600位名人,超越了皇家,但不姓孔
    說起來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將相非常多,但獨立於帝王將相之外的孔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孔氏家族的名氣都蓋過了其他姓氏,孔子的嫡系子孫還拿到了「衍聖公」的祖傳封號,一傳就是880年。
  • 2000年屹立不倒,孔氏家族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家族有哪些?這個家族繁榮2000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過尋常百姓家,唐朝詩人劉禹錫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句《烏衣巷》,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句子非常妙,但卻不解其中之意。原來《烏衣巷》所講述的是一個東晉時期的故事,涉及到了兩個動輒伏屍百萬的大家族。
  • 中國唯一和孔家並稱的大家族,在江西這座山上,世襲1800年
    在龍虎山,張道陵一家世襲天師道統,年逾六十三歲,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家族之一,成為孔子儒教中的一員,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兩大家族,張氏家族修道及居所上清宮和天師府曾獲歷代封建恩賜,宮府建築規模空前,是我國道教建築史上最壯觀的宮府建築群。
  • 從元朝到清朝,這個縣的縣令只有他們能做
    也正是如此,孔家成了古代的第一家族。就算王朝更迭,孔家的位置依舊備受尊崇。畢竟儒家、孔子代表的天下文人學士的信仰。而皇室要想從思想上籠絡天下才子為自所用,則就需要尊崇他們的信仰。「衍聖」聖人繁衍在北宋宋仁宗時期,孔子的嫡系子孫被封為衍聖公,並且世代沿襲。
  • 東漢初期將領黃萬定:平定嶺南有功,子孫世襲土司,延續1800多年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孔子後人在臺灣:繼續世襲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孫,是「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官員,而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日,負責參加臺北孔廟的祭典。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1920年,剛滿百日的孔德成受封此號,至1935年,國民政府取消封號,將第32代「衍聖公」孔德成封為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特任官「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所謂特任官,即民國高等文官第一等,與民國中央各院院長、各部部長、各省省主席同級。  1949年4月,孔德成隨蔣介石在臺北復建家廟。
  • 你覺得世界上最大的家族 是孔子家族嗎
    孔氏家族的家譜非常完備,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是全球組織最為嚴密的家族。 如今在山東曲阜有一個孔氏宗祠,孔氏家族的根便在這裡,孔廟,孔府,孔林更是彰顯這個家族地位顯赫的標誌性建築物,「三孔」在1994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有個家族,昌盛2000年,出了600位名人,超越皇家,不是孔家
    後人往往將這段話縮成了5個字,那就是「富不過三代」,縱觀中國歷史,能打破這個「魔咒」的家族(企業)並不算多,根據2014年家族企業財富的數據顯示,我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過24年,能成功進入第4代的僅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