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的世襲家族,維持2000多年延續不斷,如今仍然享受供奉

2020-12-14 小成熟an

國度人的大腦裡裝著的「家族觀」,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文化心理。遠古時期,血緣關係密切的家族是一個整體,一榮一辱,所以我們常聽人說: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隴西李氏,等等。

琅琊(郡),陳郡,隴西(郡),都是以姓為氏。如今只要不冷不熱、人口稀少的姓氏基本都有自己的郡望,「郡望」很好理解,名門望族,跟郡合在一起表示某一地區某一個姓的大族,猶如提起孔氏我們就想起山東曲阜,想起魯郡孔氏。

聖賢先師孔子之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世襲家族之一。看看《紅樓夢》,在上古時代,世襲的大家族幾乎都會「衰敗」,即使是祖宗,也不能保後代個個爭寵不惹帝,也不能迎來抄家、人口四散的悲慘結局。

與孔氏不同的是,孔家是皇帝敬仰的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傳下去,孔子大概也想不到自己生前不受諸侯賞識,死後所創立的教義會如此受歡迎。「儒釋道」在哲學意識上三分天下,無論你是否認同孔子,都不能否認他的巨大影響。

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嫡系子孫都有「衍聖公」的世襲封號。古時候,不管世道如何變幻,「衍聖公」的頭銜是很穩固的。別說中原王朝,即使是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知道要重視孔子家族的影響,為此也鬧過三個衍聖公並立的事。

在儒家的支持下,孔子家族得以發展壯大,漢高祖劉邦成為第一位祭孔皇帝;自隋朝起,孔子就被尊為天下「先師」;唐朝規定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1906年,清朝更將孔廟祀典升級為「大祀」。

由於孔子的地位很高,那麼,子孫後代享受孔子的一些待遇也就順理成章了。明代中後期和清代,「衍聖公」為正品爵位,文臣之首,除少數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不會買孔家帳,其餘皇帝盡其所能為孔子子孫後代關照,甚至曲阜縣令也是由孔家人世襲擔任。儘管在現代社會中,孔氏家族已經不能依靠孔子一人享用世襲的好處,但在文化層面上,孔氏家族仍代表著一種傳承。從歷史來看,能夠挑戰孔氏家族悠久遺產的世襲家族幾乎沒有,只有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一家才有可能嘗試。

公元前34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有一個男孩哌哌墜地。據說這男孩出生時,屋內瀰漫著久久不散的芳香,屋頂有一團黃雲,院子裡有一道紫色微光,這就是星宿降臨的跡象。

是的,這樣的說法古人相信,現代人未必相信。這男孩就是後來的張天師,他的名字叫張道陵。他在孩提時代就比鄰居孩子聰明,老子留了一個7歲時就能讀懂的道德經,順便還給他做了個解釋。

但是張道陵不願踏入仕途,他早前其實也是讀經學出身,讀過京師大學堂。但是,張道陵讀了許多書,感嘆道:「這些怎麼能勘破生死之道呢?」於是,他將儒學經典一掃而光,到洛陽北邙山修道。皇上派人來找他,張道陵幾次三番委婉地拒絕:「我志在青山中。」此後,張道陵又創立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威。至於「正一」這個名字,崆峒問答就這樣解釋:「何謂正一?正則不邪,邪則不雜。我們不說道教五大派系,即全真、茅山、靈寶、淨明、正一,而說張道陵的正統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就同一件事,天師地位與古代名門望族走的是相同的模式,世襲傳家,立下了「非我宗親不可傳」的鐵律。這就是說,只有祖師張道陵的子孫才能繼承天師之位,需要有嫡系血統,還必須得到相應的信仰。

「天師」之名最初只在民間流傳,直到元代才有正式的印記;「天師」之名的歷史始於南宋,從那時起,「天師」就是「天師」的統帥。

道教數千年的歷史中,正在其中共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太上老君這個道教的關鍵人物與正道關係密切,如今張天師用太上老君來破鬼兵的故事在四川一帶流傳。上古時期,天師之道雖不平坦,但時至今日,張天師的後人都世代相傳為「天師之家」。

正祖庭位於江西龍虎山上,是張道陵先師結廬煉丹修道之地。自第四代天師張盛起,天師的後代就一直居住在龍虎山上,民國時期天師傳位曾一度混亂,但如今龍虎山祖庭又重新興盛。

自2000年以來,天師道在民間產生的影響早已算不清,民間對張天師供奉的習俗一直未斷。它本身吸取了不少傳統文化的精華,不能僅憑一種簡單的教派論斷。繼承不斷,天師家族還真能與至聖先師孔子家族相抗衡!

相關焦點

  • 唯一能挑戰孔家的世襲家族,2000多年延續不斷,如今仍然享受供奉
    至聖先師孔子的家族,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特別的一個世襲家族。看《紅樓夢》就知道,在古代世襲大家族幾乎都會「盛極而衰」,就算祖宗厲害,也保不住後代的子孫個個爭氣不惹怒皇帝,不迎來抄家、人口四散的悽涼結局。 可孔家不同,孔家是皇帝欽點要世世代代傳承不斷的家族,孔子大概也想不到他生前不受諸侯待見,死後他創立的學說卻大受歡迎。哲學意識上「儒釋道」三分天下,不管你認不認同孔子,都無法否認孔子的影響力大。
  • 中國唯一能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延續了2000多年,名字聽著耳熟
    至於衍聖公,是孔子嫡長子孫的世襲封號,一直持續到1935年的民國時期,期間的衍聖公,都陸續在朝廷為官。 而在歷史上,唯一能夠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也傳承延續了2000多年,名字聽著諸位也會耳熟,這就是天師世襲。
  •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家,延續2000年從未中斷,至今仍享受供奉
    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而素來看重家族血脈傳承的國人,也誕生了不少名門世家,而孔家又是名聲最大的家族之一,這都源於儒家祖師孔子,王朝允許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算是對儒家學派的一種尊敬,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到了宋代以後,孔子一直沿用了衍聖公的稱呼。
  • 史上唯一能和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名字有些熟悉
    而在這個文化基礎上,家族血緣關係在中國就顯得更加重要。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因為對家族延續的重視,在古代經常會出現一些豪門大族,皇帝下令抄斬滿門時,總是提到「上上下下幾百口人」這個說法,可見古代家族之龐大。
  • 唯一能與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近兩千年從未中斷,至今仍有人供奉
    不過也有例外,中國仍有不少家族持續輝煌延綿至今,最出名的就是山東孔家。孔子孔子算是中國的一塊招牌,其影響力之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超過了古代的皇族,一直以來都是讀書人心中的楷模。如今在國外也有不少的"孔子學院",儼然已成了中國的軟實力。
  • 中國古代第一家族,憑什麼興盛2000年?
    2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有文化,守規矩」,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當一個家族2000多年延續不斷執行到底的時候,它開始迸發出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 能夠與孔子家族相提並論的家族,延續兩千多年,受到帝王敬重
    孔子是古代的聖賢人之一,無論是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孔子都是熟悉的,現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孔子學院。外國的孔子學院專門用來學習孔子的經典作品。不可否認的是,孔子的著作雖說誕生在兩千多年之前,但是孔子的思想時至今日仍然可以影響後人。
  • 衍聖公世襲了900年?孔子後人為何能受封2000多年?不管王朝變遷
    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不管朝代如何變遷,有一個家族是永遠都處於榮耀巔峰,那就是老孔家。有人就問了,就連皇上家裡在王朝滅亡的時候,都要被屠戮殆盡,為啥老孔家偏偏能夠安然無恙?他們祖墳上燒高香了嗎?見證歷史的,不是史書,而是老孔家的這些墳冢,從秦漢一直到現在,據說裡面有10萬加座墳冢,可見延續時間之長。孔家有如此待遇,這都要歸功於孔子本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幾乎成為了封建專制統治的核心思想。除了皇帝可以不遵守外,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要學習這一思想。
  • 孔子家族往事
    2 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 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
  • 這是中國最牛的縣令家族——孔家
    接下來咱們說的這個縣令家族,當了890年的縣令,雖然聽起來有點荒唐,但是他卻是真實存在歷史上的,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最大原因就是這個家族太厲害,在我們的認知中,歷史上超過300年的王朝少之又少,到底是哪個優秀彪悍的家族超越了皇族!說起來,這個家族我們都知道,他就是孔家。
  • 孔子後人現在還享受衍聖公待遇嗎?
    而這也是孔子後人的「衍聖公家族」,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繁榮時間最長的家族的主要原因。只要統治者還用儒家思想治國,那麼衍聖公家族就不會衰落。但,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被推翻,沒有了皇帝,儒家學說的衰弱也成為必然。
  • 中國有個家族,延續2000年出600位名人,超越了皇家,但不姓孔
    說起來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將相非常多,但獨立於帝王將相之外的孔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孔氏家族的名氣都蓋過了其他姓氏,孔子的嫡系子孫還拿到了「衍聖公」的祖傳封號,一傳就是880年。
  • 東漢初期將領黃萬定:平定嶺南有功,子孫世襲土司,延續1800多年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中國有個家族,昌盛2000年,出了600位名人,超越皇家,不是孔家
    但少,並不代表沒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家族,綿延2000多年長盛不衰,出了600多位名人,甚至連皇族都不如他們家,他們是誰?又是如何做到的? 那麼裴氏家族為何能夠「量產人才」,並且綿延2000多年長盛不衰呢? 其實早在3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就已經在探究裴氏家族興隆的原因,他最後總結出了3點,分別是「聯姻、世襲和自強不息」,下面我們就從這3點來細細分析。
  • 你覺得世界上最大的家族 是孔子家族嗎
    孔氏家族的家譜非常完備,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是全球組織最為嚴密的家族。 如今在山東曲阜有一個孔氏宗祠,孔氏家族的根便在這裡,孔廟,孔府,孔林更是彰顯這個家族地位顯赫的標誌性建築物,「三孔」在1994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000年屹立不倒,孔氏家族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家族有哪些?這個家族繁榮2000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過尋常百姓家,唐朝詩人劉禹錫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句《烏衣巷》,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句子非常妙,但卻不解其中之意。原來《烏衣巷》所講述的是一個東晉時期的故事,涉及到了兩個動輒伏屍百萬的大家族。
  • 孔子後人在臺灣:繼續世襲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孫,是「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官員,而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日,負責參加臺北孔廟的祭典。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文 柯實  孔子嫡親後裔是最高級別的世襲官員,一邊教書一邊做官,還兩次讓蔣介石幫忙走了「後門」。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 歷朝歷代都優待曲阜孔家,現在孔子後人還有特殊待遇嗎?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鹿晗身著明代漢服飾演衍聖公)在宋仁宗之前,每朝每代都對孔家進行冊封,到唐朝唐玄宗時期冊封孔家為文宣公,級別為公爵,由孔家嫡長子襲爵。至此衍聖公成為日後孔家的封爵,一直延續到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清朝滅亡的時候,時任衍聖公是孔子第76代嫡孫孔令貽。雖然大清不在了,但北洋政府仍舊宣布孔令貽繼續襲衍聖公爵位。大總統袁世凱下令衍聖公暨配祀賢哲後裔所受清代的榮典一切照舊,並頒給衍聖公孔令貽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