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王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專制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徵服王朝?

2021-02-07 維基百科



(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號為大清國(滿語: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穆麟德:daicing gurun,太清:daiqing gurun),對外自稱大清帝國,又有稱為中華大清國中國等等名稱,是中國歷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帝國,也是最後一個專制王朝。統治者為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其最早前身為1616年努爾哈赤在滿洲地區建立的後金,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定國號為「大清」,1644年藉協助明帝國軍隊平定民變的名義進軍中國本土,徹底消滅明帝國後統治整個中國,直至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滅國。


1616年,女真族人努爾哈赤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建國稱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圖阿拉,又稱為興京(今遼寧新賓)。1636年,努爾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定國號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起兵叛明的李自成建國大順,並於同年攻陷北京城,明朝滅亡。同年,清軍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關內,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從清軍入關到其後的數十年時間內,清軍陸續消滅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軍、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勢力,統一中國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建立龐大的領土與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滿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亦有學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而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清朝人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為最高,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所佔的世界比例在中國近三千年歷史上也是最高的,據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研究,按照1990年美元價格計算,1820年清朝GDP總量為2286億美元,佔世界GDP總量的32.9%,中國人均GDP為600美元,當時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GDP為1,706美元。據他研究,即便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時代的宋朝,其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宋代中國的人均GDP在450美元,略低於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的人均GDP(621美元);這兩個地區皆超過當時西歐人均GDP(427美元)。這裡僅表明購買力平價,與所謂財政收入是不同的概念,英國財政年收入在1830年代至1840年代在5000萬英鎊以下[參 16];不過,清朝GDP數值在1840年前凌駕於歐洲之上,這一說法基本得到普遍認同,但大多數中國學者如劉逖仍認為麥迪森高估了中國歷史上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參 17]。因此,劉逖對麥迪森1600至1840年數據做了調整,認為1820年中國人均GDP在325美元,而非麥迪森說的600美元。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籤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擊,並使列強瓜分中國。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雖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許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於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十二個皇帝,十三個年號,歷時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進攻中國並遷都北京以來,一共十帝,歷時268年。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然而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提升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權。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極盛時可達1310萬平方公裡,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裡。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歷代國王畫像
    英國歷史由組成英國的四個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的歷史構成,大約9世紀開始,英國歷史不斷改朝換代。17世紀前的英國歷史朝代實行君主專制,1689年《權利法案》實施,把君主專制改成君主立憲,是世界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當時統治英國的是斯圖亞特王朝,所以在它之前的都鐸王朝是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1485年建立,1603年滅亡,歷6代君主,享國118年。圖為都鐸王朝王室徽章。
  • 許倬雲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徵服王朝
    文 | 許倬雲《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9月下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以個人名義分享至朋友圈滿洲進入中國,建立了最後一個徵服王朝。從中國過去歷史看,以草原起家的徵服者,例如,匈奴、突厥和蒙古,都是聚集為戰鬥部落,建立遊牧王國,然後,草原的鐵騎踏破邊牆。起自東北的徵服者,往往是從東北擴張,進入草原後,取得草原的馬匹,然後向南進攻。歷代徵服王朝,拓跋(魏)、契丹(遼)和女真(金),都是如此方式,以草原的力量進入中原。
  • 越南歷史最後一個朝代——阮王朝歷代皇帝畫像
    ,1802年反敗為勝,滅掉西山王朝並統一越南,因姓氏阮福而史稱阮王朝,國號越南,年號嘉隆,實行一世一元制度,1804年成為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實行對外稱王對內稱帝模式,1820年駕崩,終年58歲,在位18年,廟號世祖,諡號高皇帝。
  • 非洲歷史上的十大王朝,國力一個比一個強大,有個徵服半個非洲
    現在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評選出非洲歷史上的十大王朝,這十個朝代的國力一個比一個強大,其中有一個朝代強大到徵服了半個非洲。約公元前1308年,埃及第十八王朝被第十九王朝取代,國祚267年,君主14代。 三、託勒密王朝 託勒密王朝是古埃及文明最後一個朝代,開國君主是託勒密一世。託勒密一世原本是亞歷山大大帝的部下,隨亞歷山大大帝滅掉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徵服了埃及,並擔任埃及總督。公元前305年,託勒密一世自立為法老,開創託勒密王朝。
  • 羅曼諾夫王朝是俄羅斯歷史上第2個,也是最後1個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王朝,在王朝統治早期,通過頒布一系列法令與殘酷鎮壓農民的反抗,俄羅斯的農奴制度得到了確立和強化,俄羅斯漸漸成為歐洲地區最為專制的國家。最後商定於1612年12月6日在莫斯科召開縉紳會議選舉沙皇。各地封建主和城市上層的代表聞訊後立即向莫斯科趕來,日夜兼程。但由於暴風雪所阻,多數代表被困在路上,會議只得延期一個月。1613年1月初,50個城的700多名代表陸續到齊。
  • 印度最後一個歷史朝代——莫臥兒王朝歷代皇帝畫像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開始誕生印度文明。公元前324年,孔雀王朝建立,後世一般把孔雀王朝視為印度第一個歷史朝代,此後印度歷史不斷發生朝代更替。公元1526年,印度最後一個歷史朝代莫臥兒王朝建立,直到公元1858年亡於英國,歷17代皇帝,享國331年。圖為莫臥兒王朝極盛時期疆域。
  • 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
    遊覽當天首爾負2度,池水表面結冰了,還可以看到小魚在冰層下面遊,挺好玩的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李氏朝鮮的正宮。看看韓國古代皇宮還有民族服飾,對比中國的歷史文化,那些建築飛簷翹角,那時候老師給我們說的越尊貴的人家裡,翹角飛簷特別多,還有小怪獸。景福宮裡也有很多小怪獸的動物,好像每個都有特別的含義採用「獬豸」有阻止火災之意,「麒麟」意含選拔賢良。
  • 許倬雲 | 說中國: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徵服王朝
    滿清帝國的格局,是以草原戰鬥部落為基礎擴大而成的徵服帝國。經過蒙元徵服王朝的暴力統治,接著朱明又繼承了蒙元的極端專制制度,滿清皇朝具有同樣暴力專制的特質。因此,這三個朝代,經過將近六百年的統治,皇朝的統治方式已經遠離中國傳統,與漢代以來的帝國體制有根本的不同處。
  • 留裡克王朝的最後時光
    可最後官方發布的結果是,德米特裡因為癲癇發作時手上正玩著刀子,自己殺死了自己。這個定論很沒有說服力,但是官方就是官方,在找不到更為合適的原因時只能結案了。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德米特裡是被鮑裡斯·戈東諾夫僱兇謀殺的,黑化的戈東諾夫被編進俄羅斯的歌劇戲劇中至今不能洗清白。
  • 葡萄牙歷史最後一個朝代——布拉幹薩王朝歷代國王,幾乎代代明君
    ,令葡萄牙脫離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而獨立,建立布拉幹薩王朝,因此被稱為光復者,1656年駕崩,終年52歲,由兒子阿方索六世繼位。與法國波旁王朝為敵,多次挫敗了法國波旁王朝的進攻,並且實行重商主義,令葡萄牙資本主義出現萌芽,1706年駕崩,終年58歲,由兒子若昂五世繼位。
  • 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妹喜!毀了一個王朝,最後結局悲慘!
    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妹喜!毀了一個王朝,最後結局太慘!據說妹喜出生在一個叫做「有施氏」部落,後來夏朝入侵有施國,有施國戰敗。當時的夏朝是建立在一種方國聯合體的基礎上,而這種國家形式,類似於現在的美國,有施國相當於現在美國的一個「州」,妹喜便是這個「州」的公主,妹喜被夏軍擄掠回國後獻給了夏桀。相傳妹喜美貌絕倫,而且還像一個男子一樣佩劍戴冠,不一樣的性格氣質,讓夏桀看到妹喜的瞬間,就被他的美貌所折服。妹喜的美貌就如同詩中描寫的那樣,「眉目清兮,妝霓彩衣」,讓人不由心生憐愛。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再者,劉邦建立的王朝從來也不將自己稱為「西漢」,劉秀復闢的王朝也從來不將自己的王朝稱為「東漢」,硬要說這個歷史上存在一個名叫西漢的王朝,一個名叫東漢的王朝,相類似的有什麼呢?西方人為了貶低東羅馬,強加給人家一個「拜佔庭帝國」的稱號,實際上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一個叫作拜佔庭帝國的國家,拜佔庭只是一個古代的小型殖民城市的名稱,君士坦丁堡恰好建在了拜佔庭的原址上而已,拜佔庭帝國這一稱呼從何說起呢?
  • 專家:元朝是一個徵服王朝 不是中國的朝代 歷史
    在遼代,契丹人佔領了草原,在中國的原來領土上,也據有今日內蒙古南部和山西、河北北部;整體言之,契丹人活動方向,主要在草原上繼續擴張,據有的中國領土部分,只是契丹帝國的一部分。宋、遼之間,雖然敵對,卻因為雙方僵持,實際上是一個停滯的對峙。宋國只是同時幾個國家中之一,然而在中國自己本土,宋人確實是一個以中國人治理中國的朝代。
  • 中南半島的前世今生,歷史上與中國王朝有哪些故事?
    簡單梳理中南半島各國主體民族構成,以及歷史上和中國王朝的關係還是很有意思的。馬來西亞是接受了伊斯蘭教的土著民族,歷史不太長,存在感比較低。 與中國王朝的關係分別簡單介紹如下:越南——歷史上越南屬於中原文化圈,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他們的作戰能力是有機會徵服整個東南亞的,宋,元,明三朝,越南都打敗過前來進攻的中央王朝的軍隊。
  • 元朝:一個勤於徵服,卻又疏於管理的短命王朝
    有人會想到它那空前龐大的疆域;有人則會想到那騎著馬,正在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有人會想到它馳騁在歐亞大陸上的無敵鐵騎;有人則回想到它對人民的暴虐以及短短不到一百年的國祚。縱觀整個元朝,在筆者的個人眼前,它給我留下了一個勤於對外徵服、卻又疏於對內管理的印象。
  • 諾曼王朝: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可惜四世而亡
    諾曼王朝,是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它的建立堪比宮鬥劇。一個"私生子"建立的王國,統一了英格蘭全境,只可惜最終四世而亡。1027年,威廉生於法國諾曼第的法萊斯城堡。最後,還是法國國王亨利一世宣布承認威廉為諾曼第公國合法繼承人,並充當了他的保護人和監護人,威廉才能順利長大。在法國國王保護以及母親及其親屬的照料下,年幼的威廉在血腥、殘酷的政治環境中逐漸長大成人,性格變得冷酷而堅毅。成年之後的他,變得冷酷而堅毅。
  • 留裡克王朝
    基輔羅斯是由來自北歐瑞典的瓦良格人建立的,其首領名為留裡克,故稱為留裡克王朝,公元882年開始定都於基輔,故又稱基輔羅斯。留裡克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於1598年去世後,該王朝最主要的一系遂斷絕。另外,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之妻著名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俄羅斯留裡克王朝有血緣關係,為留裡克王朝的後裔。
  • 大一統王朝之間領土各不相同,哪個王朝的領土面積最為遼闊
    眾所周知,我國封建王朝幾經更迭,而每個王朝的領土大小,尤其是幾個大一統王朝之間,領土面積變化巨大。那麼話題來了,為什麼會大一統王朝之間領土大小之差,而哪個王朝的領土面積最為廣袤? 南北朝之後,隋王朝完成了大一統,但隨即被大唐王朝取而代之。而大唐王朝也真正締造了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個更經典?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個更經典?《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是兩部口碑都很好的電視劇,雖然與歷史真實或許有點兒差距,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歷史的複雜性。《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是由導演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蘭村、胡天鴿等主演。原名《康熙帝國》,一共50集,它是在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的基礎上改編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跡。該劇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 西遼傳奇:建國在今中亞的王朝,為何被視為是中國的王朝?
    在遼朝末期,契丹貴族早已在安逸的生活中貪圖享樂,成為腐化墮落的貴族了,而耶律大石以宗室貴族之身,與熟讀經書的漢族士子同場競技,竟然能考中,這大大地長了契丹人的志氣,他也是《遼史》中記載的遼朝唯一一個契丹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