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篆刻英雄神韻 黃榮:「刀瘋」精神入石三分

2021-01-11 中國僑網
方寸之間篆刻英雄神韻 黃榮:「刀瘋」精神入石三分

2018年05月30日 13:28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

  方寸之間篆刻英雄神韻

  黃榮:「刀瘋」精神 入石三分

  5月5日至25日,黃榮印象藝術IP作品展在黃江「開眼藝術館」展出。本次作品展共展出380多幅肖像印精品,其中包括抗日英豪、中國篆刻藝術家、中國詩人作家、中國畫家等系列人物肖像印。

  黃榮現為中國肖像印研究會理事,2017年,其作品德沃夏克肖像印被捷克德沃夏克基金會收藏並永久展示。目前,黃榮已成為黃江「開眼藝術館」的籤約藝術家。

  初次見面,黃榮給人的感覺是「溫潤如玉」。談話間,他時常面帶微笑,眼神十分溫和。不過,熟悉他的朋友卻稱他為「刀瘋」。

  黃榮以肖像印篆刻見長。他將素描、版畫等藝術手法融會貫通,刀筆並重,所刻人物,形神兼備,精神畢現,線條或細膩豐潤或粗獷奔放,面貌或寫意誇張或白描素雅。造像雖在玉石的方寸之間,卻能將人物內心世界、精神狀態以及性格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2015年,黃榮精心創作了一批「抗日英豪」肖像印,以表示對抗戰英雄的敬仰之情。

  黃榮的抗日英豪肖像印中,有15枚「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二戰群雄肖像印」、22枚「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國共抗日英豪肖像印」。

  在這些作品中,楊靖宇、張自忠、戴安瀾、孫立人等中國抗戰英豪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

  「我對八年抗戰進行了認真了解,在重溫抗日英豪、抗日戰士的故事時,我非常感動,這些將軍打仗都非常英勇,他們的愛國主義情結讓人敬佩!」黃榮說。

  為了充分展現英雄人物的精神內核,篆刻前,黃榮往往要花費數周時間去閱讀相關資料。「若有影像資料,就更加理想。」黃榮說,只有儘量了解人物本身,完成的肖像才有閃光的地方。但由於時代久遠,有的人物很難找到他的照片。

  「方寸之間要表現人的形象、思想、精神和情感,通常比較難。」黃榮坦言,肖像印創作難在對於人物風神的把握。

  「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肖像印的關鍵主要在於通過人的眼睛的刻畫,來表現其內心世界。其次,人的五官第二就是嘴巴,嘴型也蘊含著人的內心世界很重要的表情,比如嘴的厚薄大小扁翹,其實都關係到內心活動。所謂相由心生,我們可以通過臉部感覺到人的內心秘密,所以,刻印的時候就要注意從這些細節去把握人物的風神。」黃榮說。

  同行推崇黃榮的肖像印藝術,認為欣賞其肖像印既能感受到粗獷肆意、咄咄逼人之勢,也能感受到古樸中透出的英氣,剛烈中裹挾的嫵媚,讓人過目不忘。

  如今,黃榮對中國篆刻藝術的傳承問題頗感擔憂。「據我了解,目前全國從事篆刻藝術的人員在十萬人左右,從事肖像印創作的人員可能還不到兩百名。我願意在這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推廣,希望有更多人熱愛肖像印。」黃榮透露,接下來,他將展開中國傳統文化名人肖像印創作。

  南方日報記者 韋基禮

【責任編輯:陸春豔】

相關焦點

  •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黃榮
  • 方寸之間見精神
    鐵肩擔道義(篆刻)盛健霖心有蘭花濟蒼生(篆刻)蘇文治眾志成城(篆刻)嶽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篆刻)張奕辰此心安處是吾鄉(篆刻)王義驊一方印石、一把刻刀,在方寸之間以刀代筆,刀鋒遊刃有餘,表達著變化萬端的用筆趣味,更是藉以揮灑情懷,共同為弘揚中國精神,為贏得抗疫勝利助力。
  • 篆刻印章,於方寸之間顯氣象萬千
    篆刻印章簡介:篆刻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篆刻。印章,信也,權也。篆刻印章,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秦印、漢印為公認的篆刻藝術之源,明、清兩代出現眾多篆刻流派。
  • 張德勝(中國篆刻)印章藝術作品欣賞—方寸之間
    中國篆刻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因以製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其融萬千氣象於方寸之間,深受歷代文人墨客所鍾愛。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 他、80後,用手篆刻10餘年光陰,專注堅持皆在方寸之間!
    李文杰個人篆刻作品。篆刻,一門古老的藝術,它將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相結合,通過印章這一特定的形式展現漢字書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然而,在當今藝術速成的時代,尤其是機器雕刻印章的出現,堅守傳統篆刻藝術愈發顯得彌足珍貴了。篆刻需要耐心,愛好篆刻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 「藝遊方寸間」主題篆刻文化進軍營活動
    為進一步豐富軍營業餘生活,提升官兵文化修養,加強軍地溝通聯合,近日,白銀市會寧縣博物館的篆刻老師走進武警甘肅省總隊白銀支隊會寧中隊,組織「藝遊方寸間」主題篆刻文化進軍營活動。篆刻老師現場授課輔導「古時候的文人墨客都喜愛在所作的詩詞歌賦後面添加刻章!」
  • 留下西湖「印」記,走進方寸之間
    為了慶祝首個「杭州西湖日」的到來,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西泠印社聯合舉辦的「西湖『印』記篆刻藝術展」日前在西子湖畔花港蔣莊·馬一浮紀念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7月1日。本次「西湖『印』記篆刻藝術展」共展出31位藝術家的40件精美作品,除了用經典的篆刻、國畫、書法的形式呈現西湖美景外,作品中比較特別的是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小健創作的「西湖十景」餖版拱花木板作品。黃老師曾潛心鑽研八年,恢復了始於明末後逐漸失傳的「餖版拱花」技藝。
  • 方寸萬千——湖北篆刻研究院名家作品展
    方寸萬千——中流印社、湖北篆刻研究院名家作品展暨《湖北名勝印譜》首發式指導單位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湖北省書畫研究會主辦單位中流印社 湖北篆刻研究院承辦單位同美術館展覽時間2020.11.15
  • 方寸華章:篆刻藝術的起源與流變
    在篆刻藝術日漸進入大眾視野的今天,復旦青年特邀西泠印社社員張偉然教授帶領我們回顧篆刻藝術的起源與流變,為我們展現方寸之間的萬千氣象。他主要以青田石獨立制印,吸引了眾多文人、書法家和畫家參與到篆刻創作中,在清代便被尊為我國篆刻藝術的開山鼻祖,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篆刻藝術全面進入以文士為主體,個人特色鮮明,名家輩出的石印時代。
  • 篆刻為何不能少「古意」
    印面上陰(陽)線構成有象有形的「實」和留朱(白)生成無象無形的「虛」之間,相互生發、彼此襯託、相映成趣,構成氣韻生動、意象充盈的整體氣象。這一整體氣象既涵泳著陰陽互化的生命意識,又體現出氣勢沉雄、神韻流動、意境渾成的內在精神格調。這種生命意識和精神格調,至今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氣質和審美生活。「新」是篆刻藝術歷史向前發展的必然追求,求新是篆刻創作之魂。
  •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 淳安篆刻書法家陸世發:以刀為筆,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日,姜家鎮篆刻書法家陸世發先生篆刻「中國加油」「抗疫勇士」「大無畏」等字樣作品,用方寸之間的藝術形式和篆刻語言的大美,致敬時代英雄,讚美大愛精神,表達對疫情防控的決心和對祖國的祝福。陸世發介紹說:「一個個勇士奮戰一線,才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以刀為筆,創作幾方印章,藉此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 篆刻藝術之大美,不僅是國粹還是一種精神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篆刻乃七大藝術:書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並沒有單列出來的藝術,但是,鍾國康照樣當其藝其技,為我唯大唯美,如痴如醉地愛著。 什麼是篆刻?
  • 《終極一班》汪大東的父親刀瘋的另一面,你肯定沒見過(38)
    刀瘋闖蕩江湖數十載,良心譴責他虛心悔過,他才當上牧師,為自己贖罪。心中迴蕩著《聖經》的句句經典之言,刀瘋奪寶心切的心漸漸恢復平靜。幻界裡,夜色漸至,瘴氣漸起。「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遠處蜿蜒的小道在幻界可怖的氛圍下顯得異常怪異、冷峻、陰森。「轟」的一聲鼓響,驚天地泣鬼神,頸順勢一仰,只見扭曲的森林與土地被壓成碎片,沙塵瞬間卷襲二人,刀瘋和刀鬼不由得閉上眼,防止沙土迷住了眼。
  • 書法篆刻:人們可以從方寸之中獲得無限
    就審美來說,人們可以從方寸之中獲得無限,並不是用理性的先驗尺度和概念去離析對象的某個相關環節和要素,而主要是靠豐富的想像力,這樣就避免了平面展開分析中缺乏統一感覺的的弊病。篆刻藝術作為人的思想的傳遞方式中之一種,也是同樣符合簡約性原則的,儘可能動用少的物質媒介,手段儘可能地直接,形成概括力的增強。即使語言構成的感性特徵加強了,也需要有起興象徵的意義才有價值。這樣,簡約總是作為一種特殊的信號,警示處於具體創作和接受過程中的刻手和審美者,走向特定的藝術信息傳遞通道。
  • 心心相印——劉昕、吳衛東、龐跟澤、胡輪網絡篆刻聯展
    更因我把我的篆刻並未當成一種藝術來探求,而是單單看中了它的其他功能——養性與明志,篆刻能把深刻的思考、精闢的道理、微妙的感悟濃縮在那方寸之間,且可存留久遠。閒暇之時取出把玩,或在新購之書的扉頁鈐上一方,那感覺無以言表。每次獨自坐窗前,設計好印稿,右手抓起一把稱心如意的刻刀,左手拿一塊精挑細選的印石,操刀耕石,不亦快哉!
  • 永字牌篆刻刀:更行更遠,延續篆刻刀具傳奇
    篆刻這門傳統藝術將書法與鐫刻相結合,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小小一方印中蘊含著豪壯飄逸的書法、對稱和諧的構圖、精準生動的刀法,「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在漫長的篆刻發展史中,稱手的篆刻刀是名家名匠們篆刻一方「氣象」不可或缺的工具,陪伴篆刻匠人們觸摸金石,創造佳品。古人所用刀具今已不可追,但今人的首選刀具非永字牌篆刻刀莫屬。
  • 方寸之間的未來
    佛山人能夠用陶泥將指定的場景濃縮在方寸之間。比如,霍培英此次就以中國古典文學為題材,可以將水滸英雄好漢濃縮在一個場景之中,亦可以將大觀園有層次感的美景呈現在方寸之間。要問這「山公」的方寸究竟有多大?用一個火柴盒來衡量的話,甚至可以裝到幾十個小人,每個小人的形象也不會重複。
  • 山水牌——將山水刻畫在方寸之間
    從古至今,我國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寄情於山水,並創作了很多文辭斐然的詩詞,就比如《醉翁亭記》裡歐陽修寫的「醉臥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些都表達出作者的祖國大好山水的熱愛。
  • 中國當代書畫篆刻藝術名家——沈昌賢
    現獲國家一級篆刻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旅部頒發的篆刻十級證書,中國當代書畫篆刻藝術名家,中國當代傳承藝術名家,國際當代篆刻100首唐詩的開創者、篆刻巨匠,古今中外第一人!篆刻百首唐詩局部選編現任:上海潤德堂印社名譽社長上海八賢齋書畫篆刻藝術館顧問2012年他的水墨彩色國畫作品《國色天香》和《松山圖》被上海電視臺藝術團「慶中秋迎國慶大型文企聯誼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