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構建五維一體安全文化體系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供電公司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牢固樹立安全發展和全員安全理念,堅守「發展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全面構建五維一體安全文化立體格局,突出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和過程管控,立足實際,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安全文化建設內涵和外延,形成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有力推進企業安全效益穩步提升。
一、案例背景
電網連接千家萬戶、滲透各行各業,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電網安全對於保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意義重大,做好安全工作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安全文化是實現安全管理的靈魂,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強化員工安全意識、促進安全責任落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事故發生的重要途徑和治本之策。公司深入探索安全文化建設方法路徑,充分發揮安全文化的引導、激勵、凝聚、協調、輻射作用,不斷夯實本質安全水平,進一步推動公司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主要做法
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構建五維一體安全文化立體格局,把執行制度、夯實基礎、創新技術作為硬性約束條件,以強化培訓、加大宣傳、打造品牌為手段增強軟實力,切實發揮安全文化建設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大力提升公司綜合管理水平,致力服務百姓生產生活可靠供電和宜賓經濟社會發展。
(一)以制度體系建設為前提,完善安全文化管理格局
公司將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制措施、完善的系統治理,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密切結合,形成各司其職、令行禁止的安全氛圍。一是嚴格責任落實。按照「四上四下」審核流程,制定覆蓋所有組織、專業和崗位的安全責任清單,強化公示、培訓和落地執行,構建分級負責、管理嚴密的安全責任體系。制定《安全例會管理指導意見》,定期組織召開月、周、日安全例會,構建良好安全生產管控秩序。全面開展科級領導幹部安全述職評議,突出領導幹部安全履職「領軍效能」。建立三種人星級評定和準入退出機制,有效促進關鍵人員履職盡責。深入實施「黨建+安全幫扶」工程,建立「四個一」機制,強化黨 建與安全生產在責任、制度、措施等方面相融互促。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動態開展安全制度立改廢工作,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按照DMADV精益管理思路,打造安 全標準化制度執行體系,將規章制度轉換為簡單的表單、手冊、看板,讓員工幹有標準, 做有參照,入選四川省電力公司精益管理卓越案例。
(二)以本質安全建設為保障,築牢安全文化建設基礎
公司堅持源頭防範,關口前移,不斷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近三年來,公司共投入兩措、安全教育培訓、職業健康等安全費用共4876.21萬元,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二是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近三年,公司累計投入電網建設改造資金近16.25億元,安全高效完成成貴鐵路「4+2」供電
工程和白沙站整體搬遷等重點項目,加快「三供一業」工程改造進度,完成農網建設投資4.73億元,致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加大電力設施保護可視化、無人機、機器人技術等科技手段投入,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三是深化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深化「勤排查、早發現、快治理」隱患排查工作機制,有效排查治理隱患3121項,治理率100%。建立電網、基建、生產安全風險預警KPI管控體系,按照「全面評估,先降後控,分級預警,分層管控」原則成功管控風險469項。以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為契機,建設風險管控系統, 加強現場作業可視化、智能化安全管控,員工安全意識顯著提高,現場安全管控秩序不斷提升。四是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按照國家能源局《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要求,滾動修訂25個市縣應急預案體系,全面推進應急演練標準化模塊建設,建立應急基幹隊伍93 人,儲備物資裝備和工器具2761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和應急能力建設評估,不斷提高事故防範和應急保障能力。「6.17」長寧地震發生後,公司全力以赴、高效協同,迅速點亮 震中第一盞燈,全力做好電網搶修和供電保障工作,得到省委書記彭清華、省長尹力等領導充分肯定。圓滿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保供電任務546次,積極彰顯公司良好形象。
(三)以安全素質建設為主線,搭建安全文化培育平臺
公司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核心理念,全面強化安全素質「兩個建設」, 為員工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一是全面強化科學培訓機制建設。深化全員安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建設,分層分級制定培訓計劃,因材施教開展全員培訓,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強化師資隊伍管理,組建187人的師資力量,定期發布名師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全面推行員工大講堂,累計開展講堂1670次,參與人數14872人次,形成了互學、互動、互助、互進的良好循環。二是全面強化精益培訓模式建設。加大科技投入,自主開發安全培訓考試系統,建成省地一體化聯合反事故演習DTS系統,建設體驗式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建立員工安全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訓新模式。搭建「三微」培訓平臺,開發移動安全培訓APP,有效解決工學矛盾,提升培訓效率。多次承辦上級單位和政府培訓、競賽,獲得宜賓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大力開展崗位創新創效和技術比武練兵活動,先後獲省公司首屆無人機技能大賽團體三等獎、2018年川南四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團體一二等獎。
(四)以文化品牌建設為載體,拓展安全文化傳播渠道
堅持「引領、傳承、創新、爭先」,致力打造「四張」安全文化傳播名片。一是打造 「宣傳陣地」名片。打造「花式」電力科普系列等安全文化新媒體作品,《點點燈光點亮 希望》等多篇文章、視頻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央視等中央媒體刊發,源源不斷釋放電力正能量。結合安全月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共計90000餘份,獲得市民一致好評。二是打造「創新創效「名片。成功打造青年創新創效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名片,充分發揮勞模的示範帶頭作用,不斷促進技術創新、攻堅克難和培養人才,實現個人價值和企業發展的最優結合。387名員工獲得市級以上表彰,優秀技能人才總量達到68人。三是打造「示範引領」名片。積極推進共產黨員服務隊、李莊供電所、變電二次班等班組安全文化建設,踐行「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服務承諾,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 化建設示範點」等榮譽稱號24項。四是打造「綠色發展」名片。作為國家特高壓建設的主 戰場,高度重視三大直流屬地運維工作,積極做好G20杭州峰會、建國70周年大慶、進博會等重要保電活動期間的特巡特護工作,榮獲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輸電示範工程突出貢獻集體。
(五)以「兩型八制」建設為手段,激發安全文化建設活力
宜賓公司不斷豐富安全管理理念,創新提出 「兩型八制」安全管理精益思路,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制定公司級KPI指標10個,推廣安全生產業務標準化模塊25個,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強化安全任務PDCA閉環管理,建立問題池機制,有效解決安全生產難題166個。發揮員工群創精神,近三年,公司共發布173個「小精益?微創新」成果,其中27個獲 得上級表彰獎勵,兩項成果榮獲電力行業信息化優秀成果二、三等獎,4名員工發明創造成果取得國家專利權,形成安全生產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成效
國網宜賓供電公司通過安全文化的系統建設與管理,不斷增強安全文化的穿透力、影響力和震撼力,在維護和鞏固安全生產穩定局面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為加快建設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一流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截至2019年11月12日,國網宜賓供電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4038天。2017年成功創建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公司持續保持全國「安康杯」競賽優 勝單位,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電網公司抗災救災功勳集體、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直流輸電示範工程突出貢獻集體、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四川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多年榮獲國家電網公司、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四川省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四、探討啟示
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是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和靈魂,一直以來,公司上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在安全文化建設實踐中有幾點深刻體會:
(一)領導重視是建設工作的前提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省電力公司、市政府領導等多次到公司指導,對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對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幫扶,堅定公司上下工作信心,提高大家工作熱情,促進公司建設目標更明確、措施更得力、實效更突出。
(二)組織有力是建設工作的保障
建設工作要有條不紊地開展,關鍵在於各級領導幹部建設責任意識和對建設內涵的把握,在於工作機構的健全和責任目標的落實,在於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工作格局,才能保障創建工作目標全面實現。
(三)全員參與是建設工作的關鍵
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融入企業發展方針和員工理想與目標追求,才能激發創建工作的熱情和動力。要提升公司的整體安全文化水平,就必須從每一位員工抓起,全面調動員工參與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創優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深入人心,充滿生機與活力。
(四)持之以恆是建設工作的生命力
公司始終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提升企業管理和員工素養的支撐點,只有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工作,建立一套既適應企業實際又不斷發展創新的工作機制,才能促進建設工作步入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的發展軌道,開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新局面,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和有力支撐。(陳強、尹德君、楊雲、朱志、廖萍、陳善兵、廖丹妮、李金龍、馮超、劉雅潔、程宇、蔣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