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大家提起秦始皇這位帝王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想到一個詞,叫做千古一帝。他統一了六國,完成了歷史上第1次大統一,同時也成立了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秦朝。
他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將自己封之為皇帝的君王,因為正是有這個人的存在,他直接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政治的格局。
後人對於秦始皇的評價有褒有貶,毀譽參半。有人說他在那統一度量衡,在外抗擊匈奴,修建長城,是一位大明君。但是還有人說,在他年老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暴政,甚至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事件,直接動搖了秦朝的良好根基。
再加上它耗費人力物力修築長城,很多人都因為這一件事情而死,所以他是一個徹頭徹底的暴庸昏君。
其實人無完人,秦始皇到底不是神,所以他不可能只有優點,他以前做的事情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論,就光說秦始皇的智慧,也是後世眾多的帝王之中無法企及的。就從他下定修的一條土路,就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歷史記載,公元前35年,為了能夠更好的抵禦匈奴,秦始皇讓蒙恬帶領10萬工人,修建一條土路而這個土路被大家稱之為直道。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稱呼,因為這一條路似乎是筆直的,它也成為連接關中平原用河套的重要通道。不僅如此,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這一條路,可以說是堅固無比,經歷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原來的模樣。甚至整條道路上,連一棵草都沒有走,這一條路全程大約800公裡。並且道路最小的寬度是20米,最大的寬度達到了60米。
這整條道路非常平坦,甚至留存到清朝還完好無損。整個直道與修建之時,沒有任何差距就算了,上面連一顆草都沒有找出來!看到這樣的情況,專家也特別疑惑,當初人們到底使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做到這種情況?
經過專家的不斷考察以及翻閱歷史,終於找到答案,原來這裡之所以不長草,還是因為秦始皇嬴政的大智慧。
在修建這條道路的時候,其實秦始皇及眾人也比較擔心,萬一以後路上長了很多草,那麼這一條路就會被破壞掉。所以秦始皇讓人修建這一條直道的時候,決定讓工匠做特殊的處理。
於是便下令讓人將原來應該鋪在下面的泥土,全部用火燒一遍。最後高溫的方式,將泥土裡面的雜質有機物,哪怕是小小的種子全部都殺死,這樣哪怕雖然是一條土路,這些種子也沒有發芽的可能。
最後在泥土裡面還加上了鹽鹼物質,改變泥土整體的酸鹼度,這樣種子就沒有辦法在泥土裡面自由生長。最後它還用石塊,做成了非常結實的地基,而原本泥土,經過上面這幾種處理方式,他根本沒有辦法繼續生長植物了。
所以哪怕到現在已經有了2000多歷史,這條道路依舊沒有雜草叢生,仍能夠看出這條土路修築時最初的模樣,不得不說秦始皇的智慧確實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