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的「高速公路」,當時並無混凝土,為何兩千年都不長草?

2021-01-19 扒扒史界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縱觀現今世界兩大經濟體,都是實打實的基建狂魔。

美國在早年有車輪上的國家之稱,早在上個世界70年代,美國的高速公路就已經四通八達了,那時候的美國也是全民搞基建的狀態,一棟八角大樓僅用三個月的時間修好,這樣的水平即使放到現在都是不可思議的。不過現在的美國已經落後了,基建設施也從原來的世界第一變成了現在的世界第三。

而如今的基建第一的國家便是我國,我國擁有總裡程長達15萬公裡的高速公路,更擁有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和地下隧道。而這些基建設施都有一個共同的條件,那就是道路中間不能夠長草,否則的話很容易引起各種交通事故。然而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由秦朝建立了一條不長草的「高速公路」,當時並沒有混凝土技術,那麼這條道路又是如何做到不長草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這條兩千多年都不長草的道路叫做秦馳道,又名秦直道。這條道路總長度達到八百多公裡,距離現在已經由兩千多年了。歷史上許多的朝代都沿用了這條道路,直到清朝末期這條道路才慢慢被荒廢,當時並沒有混凝土技術,而這條道路卻可以做到終年不長草,要知道野草是無縫不鑽無孔不入的,這一現象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好奇。

現代高速公路之所以能夠不長草是因為用到了混凝土和瀝青,這樣保證了道路的平整的同時,又可以防止道路中間長草。但儘管這樣道路兩旁的雜草也會延伸到道路中央,因此高速公路都需要一筆不菲的養護費用。

但秦馳道不僅道路中央不長草,道路兩旁沒有護欄也是不容易長草的。當年因為技術匱乏,秦始皇為了修建這條大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光修建人數就達到了三十萬,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為了保證這條道路的暢通,在規劃路線的時候,這條道路就選在了沙漠和黃土之間,沙漠區域本來水分就很少,不利於職務的生長。而為了使黃土不適合植物生產,當時的工人在道路兩旁架起了很多大鍋,他們將黃土倒入鍋中炒熟,然後再加入鹽鹼,這樣的植物就不可能在這些黃土內再進行生長了。

這就是秦馳道千年不長雜草的秘密,看完後覺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當真是無窮無盡,包括現代尚存的許多宏偉建築,其實都是古人完成的。這種現象不禁讓人感慨,如果古人來到現代,又會作出一番怎樣的傑作啊。

相關焦點

  • 秦始皇修的路,兩千多年為何都不長草?專家:挖開看看就知道了!
    秦始皇的秦直道,兩千多年為何仍不長草?專家:這才是良心工程!秦始皇修的路,兩千多年為何都不長草?專家:挖開看看就知道了!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並帝王史上,嬴政是個幹大事、能成事的強勢男人: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後回到秦國。
  • 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兩千多年為何仍不長草?
    秦始皇的秦志煌,他為什麼不種草兩千多年了?專家:這是良心的項目!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朝代皇帝的歷史中,應徵是一個能幹大事並取得成功的強者:應徵出生於趙國首府邯鄲,並返回秦國。在秦始皇的《大興土木工程》中,除了傳說中的阿芳宮和屹立的中國長城外,還有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那就是秦朝高速公路秦至道的建設。取消次級圈地制,改為縣制;同時,相同的文字,相同的音軌,統一的測量與測量。賈誼在《秦朝》中說,進攻北方的匈奴,徵服南方的白月,修建長城是為了防禦外國人的入侵,秦長城的確起到了保衛敵人的作用。
  • 秦始皇修了條2000年都不長草的路,是怎麼做到的?你看原材料是啥
    扶蘇自刎的這個地方就是「秦直道」,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儘管時隔2000多年,這裡依舊不長草。秦始皇做了諸多名垂千古之事,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39歲稱帝後又實行三公九卿,統一度量衡,築長城,修靈渠,通水系,秦朝時期建造的都江堰依然能夠使用,秦直道也是當時的一個奇蹟。 秦始皇用近百萬人修築長城,72萬人修建了秦始皇陵,同樣也用30萬人修建了秦直道,比西方文明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 秦始皇修的路,為何2千年來都不長草?專家:看看下面埋著什麼
    雖然很多人都說他是「暴君」,但是他卻幾乎沒有錯殺一位功臣,所以歷來爭議也是很大的。在秦始皇時期,還修建了一條交通要道,距今已經2千多年,為何都沒有長草? 在2千多年前,是沒有混泥土的,道路基本都是碎石和土修建而成的,為何這樣的土路,2千多年來都沒有長草呢?
  • 秦始皇修了一條路,連通3個省,路邊不長草
    而自秦始皇以後,我國封建王朝的時代才正式來臨,作為一個皇帝,秦始皇的貢獻也不僅僅是統一的秦國,他統一文字和計量單位的舉動使得我國數千年以來的文化高度統一,形成了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直到現在,這種影響還在持續當中。秦始皇還是我國的建築大師,在她的統籌規劃之下,許多的世界級的工程在他的帶領下完成,而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秦始皇時期人們的建築工藝是領先其他國家上千年的。
  • 秦始皇當年修的「秦直道」,時隔兩千多年,為什麼路面不長雜草?
    統一六國後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維護當時的統治,比如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創設皇帝制度,家國大學都由皇帝一人裁決。秦朝統一六國後,我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擴大。秦始皇為了鞏固天下,加強對地方的統治,修建直道。秦始皇在位期間曾修建了許多基礎建設,比如說萬裡長城,鄭國渠靈渠等,都是秦始皇在位時期修建的。
  • 西夏王陵三大未解之謎:為什麼不長草、不落鳥、千年不倒?
    陵墓群背靠賀蘭山,面前就是一望無際的銀川平原,在方圓58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布列著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雖然沉睡了千年,除了華麗的外表被歲月侵蝕和人為的破壞,但依舊巍然挺立。西夏王陵最為神奇之處,就是不像國內其他皇陵,有著高大的封土堆,被綠植覆蓋,期間還有鳥獸進出;除了不長草、不落鳥之外,更為神奇之處還在於,王陵地處賀蘭山洪水衝擊坡上,千年來竟沒有一次被洪水衝擊過!太神奇了!
  • 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歷經兩千年卻寸草不生,到底用了什麼技術?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位暴君,實行殘暴統治。不過,他在位期間也為後世做出了許多貢獻。例如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等等。 這些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你知道秦始皇曾修建過一條高速公路嗎? 「高速公路」?
  • 橫貫陝甘蒙,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2200年只長草不長樹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中國有了「基建狂魔」這個稱號。開山修路、架河修橋……中國創造了一個個工程奇蹟,贏得了世界的目光,也迎來了眾多探秘的遊人。那你知道,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創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嗎?其橫貫陝、甘、蒙三省(區),時至今日仍然有跡可循。它就是——【秦直道】。
  • 2000年前沒有鋼筋混凝土,長城為什麼能屹立千年不倒?
    ,起起伏伏歷經千年的風吹雨打萬裡長城依然屹立不倒被贊為世界奇蹟在修築長城時沒有鋼筋混凝土磚砌築的長城憑藉什麼能夠屹立2000多年修築長城時究竟添加了什麼才能夠使它如此堅固究竟有什麼秘密古代的建築材料比較匱乏,一般為木材、石塊和磚塊,沒有鋼筋混凝土,也沒有大型的運輸機械,大多數情況下都靠人工搬運,在這種條件下,按理說,修築長城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難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 秦始皇為何能統一六國?看到3樣東西,專家:它不應該在2千年前
    秦國自秦孝公開始變法圖強,經過秦昭襄王發展壯大,最後在嬴政手中完成了一統,奮六世之餘烈,不辜負先祖們的厚望。嬴政能夠統一六國是多重因素的,除了秦國自身強大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從秦朝出土的三樣東西中,世人能夠看出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這絕不是偶然。
  • FGO國服這麼長的長草期為何不趕進度?
    FGO國服現在進入長達一個月的長草期,雖然期間有一些小活動,但是基本都不用肝,玩家進入了無事可做的狀態,因此也常有玩家詢問為何這麼長的長草期,國服不趁機追一下進度,關於這個問題,秋田君自己猜想一下其中的原因。
  • 國內高速公路為何不能像德國高速公路一樣不限速呢?
    德國高速公路恐怕是除了德系車以及機械製造業,最被德系粉絲津津樂道的部分。國內一直流傳德國高速公路不限速的說法,相比國內120km/h的限速規定,似乎更加高效先進,那麼國內高速公路為何不能像德國高速公路一樣不限速呢?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
  • 秦始皇陵長明燈為何千年不滅?千年之謎被美國學者破解,令人信服
    中國雖然數千年來出現了很多有著豐功偉績的帝皇,但是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結束分裂,統一中原的皇帝,他在歷史長河中有著和別的帝皇不一樣的非凡意義。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奠基者。但由於他在統治後期讓人民賦稅過重、還實行焚書坑儒等錯誤政策,讓他在後世人的評價一直都是有褒有貶的。
  • 秦始皇下令建造道路,兩千年無人打理卻不長草,專家檢測後知真相
    秦始皇最大的貢獻就是統一全國,在當時那個動蕩的社會,要想統一全國是多麼困難的事情,而且中國的土地是廣袤無垠的,所以做到統一國家之後,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做到真正的統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馳道而在這其中,2200年前秦始皇修建了一條路,直到現在,都可以正常使用,這條路叫做「弛道」。
  • 讓長城屹立兩千年不倒
    秦始皇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因為他使得當時紛亂的政局得以統一,使得國家可以快速發展。我們也聽過一句歌詞,就是萬裡長城永不倒。秦始皇究竟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屹立兩千年不倒? 秦始皇修建這些長城,也用了之前的其他諸侯所修建長城的一些基礎,距今這些長城已經保存了兩千多年。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矗立了兩千多年,只為了保護中原地區的安寧。
  • 秦始皇修土路,為何兩千年來從不長草?專家:看看下面埋的什麼!
    在給大家提起秦始皇這位帝王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想到一個詞,叫做千古一帝。他統一了六國,完成了歷史上第1次大統一,同時也成立了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秦朝。他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將自己封之為皇帝的君王,因為正是有這個人的存在,他直接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政治的格局。後人對於秦始皇的評價有褒有貶,毀譽參半。有人說他在那統一度量衡,在外抗擊匈奴,修建長城,是一位大明君。但是還有人說,在他年老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暴政,甚至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事件,直接動搖了秦朝的良好根基。
  • 兩千年不變質的墨丸是如何製成的?
    自古以來,中國人書寫的過程中,都離不開這些工具。東漢《說文解字》記載:「墨,書墨也,從土,從黑。」這裡提及了墨的功能及顏色。關於墨的發明,相傳墨是由三國時期的魏國書法家韋誕發明,然而考古發現表明,戰國秦漢時期已經有人工制墨。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4號墓中出土了一塊圓柱形墨塊,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墨的實物,推斷其年代至少在戰國時期。
  • 中國一座「神奇」的建築群,房頂600多年不長草,前後三殿不種樹
    大中國一座「神奇」的建築群,房頂600多年不長草,前後三殿不種樹,紫禁城一直籠罩在神秘之中,近年來隨著清宮劇的播出,這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複雜宮殿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參觀,許多人對新奇複雜的建築有了新的認識,房子有9000多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建築之一。
  • 秦朝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加了什麼?讓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
    因為當時秦始皇雖然完成了大一統,但長年戰亂讓人民衣單食缺,而秦始皇卻在此時大興土木修建長城,無疑是對百姓的摧殘。可即便環境如此惡劣,秦朝所建長城還能歷經兩千年依然巍峨聳立。不禁讓人好奇,沒有現代鋼筋混凝泥土技術,秦始皇往長城裡加了什麼?能讓其2000年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