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農家樂很多,為什麼每逢節假日,很多上海市民會選擇捨近求遠,大老遠的驅車前往江浙地區,甚至是更遠的地方,難道說上海本土農家樂真的不如江浙農家樂?
1、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不得不說,江浙地區的很多農家樂有著很好的地理優勢,依山傍水,這是上海地區很多農家樂不具備的條件,而且周邊一些景點的存在也當然是吸引很多上海市民捨近求遠選擇的原因。
2、虛假宣傳,傷了遊客的心
一些鄉村旅遊景點宣傳的很好,而實際情況卻大打折扣。某休閒觀光園的景點介紹上看到,該景點宣稱有「格林葡萄園」、「春芳花木園藝場」、「名犬觀光園」、「自摘瓜果樂園」、「番茄農莊」等小景點,但當消費者前往後發現,這些景點都「蒸發」了。
某村漁家樂對外宣稱的「漁具博物館」,實際是一間約30餘平方米擺放了十幾件漁具的展廳而已。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多數是誇大宣傳,也有的是虛假宣傳,為吸引遊客,一些鄉村景點的宣傳違法違規,還採用了絕對化用語,被吸引的遊客遊客很多,但這種做法並非長久之計,即傷了遊客的心,也毀了農家樂的聲譽,被騙的遊客往往有苦難言,只能選擇以後不再去。
3、娛樂項目過於單一化
雖然現在上海很多地區的農家樂文化休閒功能也在逐步提升,但大多數農家樂的主體模式,還停留在品農家菜+採摘垂釣+打牌麻將等老套路上,既沒有很好的娛樂設施,又沒有周邊好玩的景點支撐,這樣的農家樂對於遊客的選擇會大打折扣。
4、服務體驗差
不少農家樂存在服務態度差,對遊客需求不予滿足的情況,甚至有的地方對遊客言語謾罵,這樣的農家樂體驗如何能夠獲得遊客的滿意,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口碑不好很容易被傳播。
在當今追求服務質量的社會環境下,作為服務行業,農家樂經驗理念也要提高,不能一直沿用傳統套路,一定要讓遊客體驗到農家樂的熱情,要有賓至如歸感覺,好的服務是農家樂留住遊客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
上海農家樂的出路何在,如何贏回遊客的心,作為農家樂經營者來說,可能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上海不缺優質的鄉村旅遊資源。只是需要更好的開發和經營。
充實農業旅遊內涵,喚起人們的鄉村記憶,在提高農家樂品質的同時,不斷提升上海農家樂的影響力和經濟貢獻力,還有待深挖潛力。
改善基礎設施,如可供入住者自己烹調的廚房設施、配套的親子活動場地等,打造出一個適合現代人放鬆的清靜環境。
通過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個性化鄉村本土文化展示,塑造農家樂的農耕文化品牌。在體驗原有農家菜和農業採摘基礎上,引入各種農耕文化元素,以增加本土文化內涵。
上海人為什麼喜歡捨近求遠,有的時候是遊客本身喜好,而也有很多時候是農家樂本身存在很多問題,當然上海好的農家樂還是有很多的,只是說對於想要吸引更多遊客,留住更多遊客的農家樂來說,我們需要做的更好,不好的地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