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020-12-18 民主與法制網

  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大陸學者談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

  記者李寒芳、查文曄

  《團結報》2020-06-02

  

  據新華社報導 多位大陸學者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年來,對遏制臺獨分裂勢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蘊含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的制度功能。在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的當下,重溫和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具有重要意義,充分表明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說,15年前,針對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猖獗,全國人大制定實施《反分裂國家法》,這是國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這部重要法律是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臺獨分裂圖謀提供了法律依據,更為依法有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制度指引。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說,《反分裂國家法》以憲法為依據,頒布實施15年來,在遏制臺獨分裂圖謀、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廣大臺灣同胞福祉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說,響鼓須用重錘,座談會對島內臺獨勢力發出了清晰信號和強烈警告。同時,《反分裂國家法》有相當數量的條文是關於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表明我們始終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擴大民間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

  一手反『獨』、一手促統,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沒有變,也不會偏。他說,從此次座談會可以看出,大陸對臺大政方針始終保持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受訪學者表示,《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的召開釋放了清晰明確的信號,對於兩岸同胞看清大勢、提振信心、團結前行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作用。

  葉青說,重溫《反分裂國家法》具有非常鮮明的政治、歷史和現實意義。它不僅威懾臺獨分子以身試法必遭嚴懲,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這次重要的座談會再次向海內外中華兒女昭示,我們要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相關焦點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汪洋指出,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臺灣光復,徹底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屈辱,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永載史冊的光輝篇章。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充分彰顯了臺灣同胞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和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懷,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敗之後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被迫把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臺灣從此遭受日本侵佔50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得以光復而回歸祖國。臺灣的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團結抗戰勝利的結果,是中國軍民傷亡達3500萬人以上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
  • 臺灣統派震撼發聲: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75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即今天的中山堂舉行,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臺灣島回歸祖國。不過,在所謂「文化臺獨」以及「去中國化」的驅動之下,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卻試圖淡化「臺灣光復節」,希望藉此抹去對「臺灣光復」記憶的意圖昭然若揭。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汪洋出席並講話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指出,臺盟中央與全國臺聯、中國社科院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抗戰禦侮、最終實現臺灣光復的光輝歷史,彰顯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展現全體中華兒女共促祖國統一、共謀民族復興的堅定決心和磅礴力量。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指出,臺盟中央與全國臺聯、中國社科院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抗戰禦侮、最終實現臺灣光復的光輝歷史,彰顯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展現全體中華兒女共促祖國統一、共謀民族復興的堅定決心和磅礴力量。
  • 島內統派震撼發聲: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75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即今天的中山堂舉行,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臺灣島回歸祖國。不過,在所謂「文化臺獨」以及「去中國化」的驅動之下,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卻試圖淡化「臺灣光復節」,希望藉此抹去對「臺灣光復」記憶的意圖昭然若揭。
  • 高翔:臺灣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團結抗戰勝利的結果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25日發表文章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彭勝玉:統一法破除中國收復臺灣的緊箍咒
    該法總共10條,法律全文為一千餘字,主要表述了和平統一的對臺方針、政策以及實現和平統一的可能途徑和策略。《反分裂國家法》僅適用於臺灣問題。  在本法第一第二條中明確:為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臺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 劉結一:祖國是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當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指出,祖國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劉結一說,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們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遭受嚴重衝擊。祖國大陸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
  • 國臺辦:臺灣光復的歷史證明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發言人朱鳳蓮應詢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臺灣光復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有記者請發言人介紹近期大陸方面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相關情況,並詢問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舉辦這些紀念活動有何重要意義。朱鳳蓮作上述表示。
  • 臺灣光復無關大陸?荒謬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指出,臺灣光復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以錚錚鐵骨鑄就的勝利成果。兩岸同胞在抗戰中展現出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激勵我們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強大精神動力。臺灣光復的歷史證明,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不容改變的事實,也是國際共識。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0周年。70年前的1945年,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戰勝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 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來源:海外網75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光輝時刻,也是值得全體中國人民紀念的重大歷史事件。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敗之後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被迫把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臺灣從此遭受日本侵佔50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得以光復而回歸祖國。臺灣的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團結抗戰勝利的結果,是中國軍民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
  •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取得的重要成果。我們隆重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劉結一:祖國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
    中國日報廈門12月10日電 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市和臺北市同步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實踐證明,祖國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堅強後盾和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
  • 中央軍委高層公開強硬表態:若出現以下情況必將武力統一臺灣!
    全文如下:習主席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面向未來的莊嚴宣示。講話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臺灣同胞福祉,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政策主張、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對臺工作指明了方向,符合當今世界潮流,符合兩岸關係發展大勢,符合兩岸同胞根本利益。
  • 臺灣節目主持人一語道破統一臺灣的關鍵在哪
    對臺工作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30多年來,推動兩岸關係取得歷史性巨大進展,同時也歷經風雨考驗。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時代,我們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要有新理解,這樣才能更自覺地堅持這個大政方針。一、對和平統一的理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習近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臺灣更是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為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僕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臺灣同胞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臺灣隨之光復,重回祖國懷抱。
  • 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推進祖國統一
    日本佔據臺灣的每一天,都有臺灣同胞在奮起反抗,數十萬臺胞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特別是在全面抗戰爆發以後,有臺灣同胞積極參加到支援大陸人民反抗日寇的隊伍中,他們明白——支援大陸,也是自我救亡,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而獻身。
  • 臺灣有場重要活動,兩岸同時行動!祖國統一勢不可擋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的日子。臺灣光復,標誌著臺灣結束了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版圖,這是中華民族團結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共同成果,是屬於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為了紀念這個意義重大的時刻,臺灣舉辦了一場重要活動,而大陸方面也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