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摘要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科技日報)

  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共同開展的該項新工作表明,有可能在動物模型中預測人類癌細胞的轉移。新研究可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的細節,包括哪些因素推動了轉移,為什麼某些癌症比其他癌症更容易擴散,以及如何用新的癌症藥物減緩或阻止這種致命過程。

  研究人員稱,不幸的是,對於太多的癌症患者,儘管進行了治療,他們的腫瘤仍在繼續增長。那會讓人認為某些腫瘤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但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用獨特的DNA條形碼分子標記了代表21種不同癌症的500種癌細胞系中的每一種,使其能夠識別和追蹤癌細胞。然後,研究人員將各種組合的細胞系注射到小鼠的循環系統中。

  研究團隊監測了細胞的擴散,並在5周後從腦、肺、肝、腎和骨骼中收集樣本,以確定哪些細胞系在哪個器官中駐留。研究發現,有200多個細胞系在小鼠中存活並轉移。他們確定了與腫瘤擴散有關的關鍵特徵,包括腫瘤類型、起源部位和細胞來源患者的年齡等。研究人員使用這些信息生成MetMap,以及顯示每個癌細胞系轉移潛力的交互式圖表。

  為了顯示其數據的價值,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一種MetMap顯示傾向於擴散到大腦的乳腺癌。他們將這些細胞系的基因組與非轉移性乳腺癌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並指出了許多促進腦擴散的差異。他們特別指出,乳腺癌細胞脂質代謝的關鍵變化使它們能夠在大腦的微環境中生存,這表明未來的治療方法或應包括中斷脂質代謝,從而減緩這種轉移。

  編輯圈點

  人們對癌症最恐懼的,一個是其無限增殖能力,另一個就是癌細胞的「橫行無法」。它們很少有安分的,似乎有一條專供其自由移動的「高速路」,經常能迅速擴散轉移到其它臟器中。而我們尚未完全弄清這究竟「為什麼」,更遑論「怎麼辦」。而今這份21種不同癌症、500種癌細胞系的轉移圖出爐,可以說為人類未來徹底戰勝癌症帶來了一線曙光,隨之也可能有各類靶向藥物問世,將一眾癌症患者拯救於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DF118)

相關焦點

  • ...377萬,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圖靈獎得主Edmund Clarke去世
    他在發布會中說到:「(儘管)我們目前還不知道,該疫苗針對變異毒株能否為人體提供保護,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目前疫苗觸發的免疫反應極有可能對新的變異毒株也有效。」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
  • 首張癌症轉移圖譜問世!涉及21個癌種500株人癌細胞系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即腫瘤從一個器官擴散到了其他組織中繼續增殖生長,並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提前預測一個癌細胞是否會轉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一旦發生轉移,多個位置的惡性腫瘤會對癌症治療產生抵抗力,使治療難上加難。
  • 首張「癌症轉移圖譜」問世!集合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規律
    對很多癌症患者來說,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最為致命。如果能預先知道癌細胞可能轉移的路線,或許會對癌症治療有很大的幫助。這項研究不僅意味著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在這個轉移圖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導致某些腫瘤擴散到不同器官的原因,還能夠為醫生在癌症藥物的篩選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
  • 《Cell Reports》|轉移癌不再無藥可治!
    原創與癌共舞論壇與愛共舞訂閱號今天轉移癌不再無藥可治! 近年來,腫瘤發病率愈來愈高,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原發性腫瘤一旦發生遠端轉移,多發展為惡性腫瘤,甚至有可能是癌症晚期,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復發轉移概率高,現已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甚至有比喻稱與癌症作鬥爭就像「打地鼠」遊戲---即使原發腫瘤被切除,這種疾病也會在其他器官中復發。可見,轉移癌是多麼「頑固不化」。Harry Perkins 醫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為這個醫學難題找到了解決方案。
  • 15張圖帶你深度了解癌症:成因、類型、症狀、治療方法
    腫瘤可以是良性的(非癌症)或惡性的(癌症)。良性腫瘤只在局部生長,並且不擴散。惡性腫瘤有擴散和侵襲其他組織的能力。這個擴散和侵襲的過程,是癌症的重要特徵,被稱為轉移。3、轉移轉移是一個癌細胞脫離腫瘤,轉移並侵入體內其他組織的過程。癌細胞通過淋巴系統和血液轉移到其他部位。癌細胞可以原發地轉移到其他部位,如肺、骨、肝、腦等器官。
  • 癌症患者,若出現這3種跡象,癌細胞或已擴散,進入晚期
    第一就是循環系統轉移和侵犯,比如隨著血液循環去往遠端器官,越是血流量大的器官,越容易出現轉移癌。另外,淋巴系統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也會被癌細胞利用,它們通過淋巴管轉移到附近、遠處的淋巴結!當以下三個症狀出現後,很可能就是癌細胞擴散的信號:1、迅速消瘦:癌細胞起源於人體,它們不僅狡猾,而且非常「聰明」。癌細胞深深的知道,想要發展、擴散,就必須有營養支持自己。
  • 《自然》封面研究:科學家摸清人類癌細胞的轉移路線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即腫瘤從一個器官擴散到了其他組織中繼續增殖生長,並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提前預測一個癌細胞是否會轉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一旦發生轉移,多個位置的惡性腫瘤會對癌症治療產生抵抗力,使治療難上加難。
  • Nature封面研究:科學家們摸清了人類癌細胞的轉移路線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即腫瘤從一個器官擴散到了其他組織中繼續增殖生長,並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提前預測一個癌細胞是否會轉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一旦發生轉移,多個位置的惡性腫瘤會對癌症治療產生抵抗力,使治療難上加難。
  • 全球致死率第三的癌症!新研究:ARID2可調控肝癌細胞轉移 有助改善...
    全球致死率第三的癌症!新研究:ARID2可調控肝癌細胞轉移 有助改善治療  Evelyn Zhang • 2020-02-22 10:56:18 來源:前瞻網
  • 人生而帶癌,聽聽院士的肺腑之言,防治癌症其實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的生長模式是不可控的,一旦失去控制,它會迅速擴張,無限繁殖下去,直至長出腫瘤,成為我們口中的「癌」。 但當身體無法阻止細胞癌變時,就會得癌,癌細胞開始無節制消耗人體的營養,最終導致死亡。 當然,讓癌細胞失去控制的不只有年齡增加這一原因。日常生活中,許多你不曾在意的習慣也可能正悄悄增加你患癌的機率! 警惕!那些誘使癌細胞生長繁殖的因素!
  • 癌症就怕轉移,若轉移了,會有什麼前兆?怎樣預防轉移?醫生講講
    因為這個癌細胞具有極強的轉移性和侵襲性,癌症的患者稍有不慎就會使起擴散、轉移。癌細胞其實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擴散、轉移的現象,這就是因為癌細胞沒有粘附性、腫瘤新生血管的原因。3、頭昏頭暈由於癌細胞的復發轉移部位的時候,身體不同的部位就會出現疼痛。如果是出現腦水腫的話,就會出現頭昏頭暈,看東西也是模糊不清。比如患有胸腰椎股的患者就會出現腰背部的疼痛等。
  • 身體反覆出現這4種異常,或是癌細胞在擴散,發現後多是中晚期
    癌症是所有人不願提及和面對的疾病,當看到診斷書上寫有和「癌」相關的字眼時,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絕望和恐慌感。 特別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癌症不單單是意味著痛苦,還需面臨巨額的治療花費,最終家屬需要面對的,很可能是人財兩空、負債纍纍的局面!
  • 運動讓癌細胞擴散得更快嗎?醫生詳細解答!有些癌症病人不宜運動
    前幾天,有一位肺癌術後的患者前來諮詢,「運動是不是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得了癌症的人是不是就不能運動了?」我很疑惑,問他為什麼這麼說。他繼續講道,「我們小區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肺癌患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出院後他堅持每天跑5公裡,本意是想讓身體更健康,但是三個月後卻發生了腦轉移,這難道不是運動惹得禍嗎?」
  • Nature揭示人體「殺菌神器」如何變成癌症轉移幫兇
    中性粒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可為人體提供抵禦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然而,這道防線有時候也不那麼「牢固」,因為中性粒細胞也具有促進癌細胞轉移的能力,有時候可能會向癌細胞「倒戈」。6月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團隊在頂級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揭示了中性粒細胞幫助癌細胞轉移擴散的特殊機制。
  • 代謝廢物成促癌罪魁禍首,年齡越大越危險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其中有一種代謝廢物的積累在癌症進展過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這一發現對衰老過程如何加快癌症的進展提供了更深入的見解,同時也為阻止腫瘤的轉移提供了潛在途徑。轉移是指癌細胞從最初的腫瘤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組織中分離出來的過程,有可能通過局部浸潤擴散到周圍器官,也有可能通過血液或者淋巴循環出現其他遠處轉移。研究人員對轉移細胞進行觀察,並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其中一種叫做甲基丙二酸(MMA)的物質含量非常高,它是一種代謝副產物,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會不斷積累。
  • 帶癌生存四十年,抗癌明星鄒淑君實踐了治癌新道路!
    鄒淑君的抗癌之路帶癌生存,是指在經過一系列嚴密的精準治療後,原有的腫瘤或者癌症範圍縮小,可以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而如今年逾古稀的鄒淑君,過去的四十年間,陸續患上了四種癌症,分別是骨癌、皮膚癌、乳腺癌、胃癌,在不同的治療過程中,她先後失去了一部分胃、左乳、還有背上無數次的蛻皮,但是幸運的是,最後她挺過了每一次的治療,活了下來。癌症在我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不可戰勝的魔鬼,而在以往治療積累下來的觀念中,讓我們認為面對疾病一定要完全治癒,根除,才能夠放心地生活。
  • 浙江老伯5年確診3癌!最新數據:這五類癌症杭州最多見,警惕11個危險...
    經過活檢,老張這次不是小細胞肺癌復發,而是肺裡又長了一個新的癌,病理為腺癌。梁主任介紹,像老張這樣,5年裡竟長了3個癌,這在醫學上稱之為重複癌。以前重複癌病例不多,隨著癌症療效的提高,人們壽命的延長,重複癌現在越來越多了。但重複癌的治療還是很棘手的,像老張這樣已經無法做手術,也接受過肺癌放療了,再次肺部放療風險相對較大,怎麼辦?
  • 得了癌症,普通人聽一下,也會嚇蛻一層皮!癌症到底能不能治好?
    但事實上,癌症也並非是絕對的不治之症,但它的治癒並不能用普通疾病的標準衡量!想要知道癌症是否能治癒,首先要了解癌到底是什麼!「癌」其實就是對體內細胞惡性增殖的統稱,比如白血病、惡性骨髓增值性疾病,都可被稱為「癌」。
  • 存活率最好的癌症是什麼 這些癌症存活率高
    臨床上用五年生存率來判斷癌症患者的預後,所謂五年生存率,真的不是你有多大機會活到第五年,然後就掛掉,而是說,你如果有幸活到第五年,那麼你的癌症復發的機率就大大減小,也就達到了所謂的臨床治癒。患者可能仍然死於癌症復發或者轉移,但是度過這段危險期,你可以長期生存的機會也就相應增加。以下是7個最有可能達到臨床治癒的癌症,具有較強的5年生存率。
  • 得了癌症能治癒,是萬幸!癌症治癒率低的原因,知道的人少
    人與死亡最近的距離,大概就是確診癌症的開始! 從腫瘤科的住院部走過,會被濃重的悲傷、抑鬱情緒所籠罩。患者在病床上被疼痛、各種不適症狀折磨,身為家屬的自己卻無能為力。對於普通、貧困家庭而言,不僅擔心病情會持續發展、患者遭受更大痛苦,他們更憂愁明天的治療費用從哪兒來!